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上海市長時期的張羣(1929.4﹣1932.1)
Chang Chun in his shanghai mayor period (1929.4-1932.1)
作者 賀俊逸
貢獻者 劉維開
賀俊逸
關鍵詞 張羣
上海市長
市政
全國黨政
蔣中正
Chang Chun
Shanghai Mayor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politics
Chiang Kai-shek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3-Feb-2016 11:19:28 (UTC+8)
摘要 張羣(1889-1990),是蔣中正幕僚群中的關鍵人物,歷任上海市市長、湖
北省主席、外交部長、四川省主席及行政院長等職。但涉及張羣的相關歷史研究 並不多。
本文聚焦張羣任上海市市長時期(1929 年 4 月至 1932 年 1 月)。對於張羣 的著述、蔣中正相關資料、檔案、當時的報刊等史料,加以分析比對並分類歸納。 通過厘清張羣任上海市市長期間相關行事,筆者認為張羣本欲在市政上有所作為, 也初步解決了市政上面臨的困難。但蔣中正對上海的政治期望並非市政建設,而 是上海的治安問題;當國家有難,蔣中正需要張羣運用他善於遊說地方勢力的縱 橫捭闔的政治手腕為他掃清屏障。張羣被要求頻繁奔波在非市政的領域,最終導 致了他在上海市市長任內的市政建設成果慘澹。
筆者試圖以此為基礎,探討張羣之政治才幹、張羣與蔣中正之關係、市長 張羣和中央執行委員張羣雙重身份下的張力等議題,以期能對理解張羣其人及訓 政初期的國民政府政治生態有所貢獻。
Chang Chun(1889-1990)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eutenants of Chiang Kai-shek. He followed Chiang’s political path and took the position as Shanghai Mayor, the Chairman of Hupei Province,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the Chairman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Premier of the country. Even though h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China, the study of Chang Chun is not sufficient toda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ocus on Chang’s Shanghai Mayor period (From April 1929 to January 1932). By collecting Chang’s works, the archive of Chiang Kai-shek and newspapers at that time, a most comprehensive viewing of what Chang did in and outside his mayor duty could be made.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clear that Chang wanted to do something o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n his position as Shanghai Mayor, and he preliminarily succeed to conquer the problems met. However, Chiang paid more attention on public order tha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which Chang focused on, in Shanghai. When the nation were in trouble,Chiang needed Chang to use his powerful social ability on lobbying the local power. As Chang was always forced to do some tasks outside Shanghai, his municipal construction was always not on the plan.
On the basis of these arguments, I want to discuss Chang’s intelligence in politics, the relationship of Chang and Chiang and the roles of Chang as mayor and central executive committee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learn more about Chang Chun,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 of early national government.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檔案
上海市檔案館藏市政會議議事錄(第113﹣200次)。
國史館庋藏蔣中正總統文物檔案,
籌筆,濟南慘案(一、二),
特交文電,瀋陽事變(一、二),淞滬事件(一、二),
親批文件,
一般文件,
手稿錄底。
黨史館藏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速記錄。
史料彙編。
周美華編著,《事略稿本》第5-13冊(民國十八年一月-二十一年三月)新店市:國史館,2004。
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 第一編》 外交(一)政治(一)~(四),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36輯,臺北:正中書局,1965。
査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遼寧省檔案館編,《張學良與中原大戰》,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九一八-一二八上海軍民抗日運動史料》,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上海市政府秘書處,《上海市行政統計概要(1929年)》,上海:上海市政府秘書處,1930。

報刊
《申報》影印版,上海:上海書店,1984。1929年﹣1932年。
《大公報》影印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29年。
《中央日報》影印版,上海:上海書店、江蘇古籍出版社,1930年﹣1931年。
《國聞週報》,《一週間國內外大事述評》影印版,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1929年﹣1931年。
《盛京時報》,瀋陽,1930年。
《大亞畫報》,瀋陽:大亞畫報社,1930年﹣1931年。
《公安旬刊》,上海,1929年。
《道路月刊》,上海,1930年﹣1931年。
《興華》,上海,1930年﹣1931年。
《上海通志館期刊》影印版,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專著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陳布雷先生文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白華山,《上海政商互動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包遵彭,《中國青年運動史》,臺北:正中書局,1954。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民國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安克強(法),《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權、地方性和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朱瑞月編,《國民革命建軍史》第二部,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3。
李宜春,《新政學系述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李雲漢主編,《張岳軍先生畫傳》,臺北:張繼正出版,1992。
沈雲龍,《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
沈雲龍,《黃郛日記》,藏中研院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邵元沖,《邵元沖日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林緒武,《由政學會到新政學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金以林,《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陳公博,《苦笑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新店:國史館,2002。
張羣,《三十年來黨政軍關係之回顧》,臺北:革命實踐研究院,1954年。
張羣,《我與日本七十年》,臺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80年4月。
張羣口述、陳香梅筆錄,《張羣先生話往事》(張岳公閒話往事),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張羣,《至德管窺錄》,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6。
馮筱才,《政商中國:虞洽卿與他的時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馮筱才,《在商言商:政治變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黃自進、潘光哲編,《蔣中正總統五記》,臺北:國史館,2011。
楊鴻儒、李永銘,《張羣傳》,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楊躍進,《蔣介石的終身幕僚張羣》,北京:團結出版社,2011。
熊式輝,《海桑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8。
劉心皇輯註,《張學良進關秘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0。
劉維開,《國難時期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新店:國史館,1995。
魏樞,《「大上海計劃」啟示錄——近代上海市中心區域的規劃變遷與空間演進》,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魏斐德(美),《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2013。

論文
王玉娟,〈蔣介石、張羣主川時期縣長選用制度的調整(1939-1947)〉,《貴州社會科學》,第6期(貴陽,2012.06),頁128﹣132。
左雙文、郭秀文、欒成,〈「九一八」事變後學生的請願示威與南京政府的應對〉,《學術研究》,第7期(北京,2006),頁98﹣104。
李玉敏,〈「九一八」事變研究綜述〉,「紀念江橋抗戰研討會」,2004。
吳相湘,〈張羣注意對日外交〉,《民國百人傳》第4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頁73-95。
吳景平、王晶,〈九一八事變至一二八事變期間的上海銀行公會〉,《近代史研究》,第3期(北京,2002),頁3。
官大中,〈我所知道的張羣〉,《四川文史資料選輯 第43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2,頁149﹣160。
林緒武,〈新政學系的地方行政實踐探析——以張羣為中心〉,《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天津,2009),頁109。
孫思白,〈「九一八」與「一二九」學生運動比較研究〉,《歷史研究》,第6期(北京,1985),頁13。
陳沐恩,〈張羣戰後的政治活動- 兼論其與蔣中正之關係 (1945-1948)〉,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陳廷湘,〈政局動盪與學運起落——九一八事變後學生運動的樣態及成因〉,《歷史研究》,第1期(北京,2011),頁67﹣87。
馮若飛,《我所知道的張羣》(《張羣其人》),載《文史資料選輯 第14卷42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唐納德•A•周丹(美),〈「九一八」事變後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學生〉,《抗日戰爭與中國歷史》,頁183-190。
楊天石,〈九一八事變後的蔣介石〉,《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頁285﹣304。
蔣永敬,〈張羣與調整中日關係〉,《抗日戰爭研究》,第2期(北京,1993),頁86﹣101。
劉維開,〈張羣與蔣中正的人事佈局〉,吳景平編,《民國人物的再研究與再評價》,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頁162﹣185。
蘇雲峰,〈抗戰前清華大學的學生運動,1929-193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台北,1998.12)頁225﹣283。

工具書
郭廷以編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韓信夫、姜克夫,《中華民國史大事記(第六卷)1931-1933》,北京:中華書局,2011。
共青團上海市委青年運動史研究室編,《上海學生運動大事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85。

二、英文資料
Coble,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FO (Foreign Office Documents).
Henriot Christian, translated by Noèel Castelino: Shanghai, 1927-1937: Municipal Power, Locality, and Moderniza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Israel 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Wakeman, Jr. Frederic, 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Wasserstrom, Jeffrey N. 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view from Shanghai.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三、日文資料
澤村幸夫,《上海人物印象記》(第1集),東亞研究會,193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215302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302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維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賀俊逸zh_TW
dc.creator (作者) 賀俊逸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Feb-2016 11:19:28 (UTC+8)-
dc.date.available 3-Feb-2016 11:19:2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Feb-2016 11:19:2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15302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12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5302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張羣(1889-1990),是蔣中正幕僚群中的關鍵人物,歷任上海市市長、湖
北省主席、外交部長、四川省主席及行政院長等職。但涉及張羣的相關歷史研究 並不多。
本文聚焦張羣任上海市市長時期(1929 年 4 月至 1932 年 1 月)。對於張羣 的著述、蔣中正相關資料、檔案、當時的報刊等史料,加以分析比對並分類歸納。 通過厘清張羣任上海市市長期間相關行事,筆者認為張羣本欲在市政上有所作為, 也初步解決了市政上面臨的困難。但蔣中正對上海的政治期望並非市政建設,而 是上海的治安問題;當國家有難,蔣中正需要張羣運用他善於遊說地方勢力的縱 橫捭闔的政治手腕為他掃清屏障。張羣被要求頻繁奔波在非市政的領域,最終導 致了他在上海市市長任內的市政建設成果慘澹。
筆者試圖以此為基礎,探討張羣之政治才幹、張羣與蔣中正之關係、市長 張羣和中央執行委員張羣雙重身份下的張力等議題,以期能對理解張羣其人及訓 政初期的國民政府政治生態有所貢獻。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Chang Chun(1889-1990)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eutenants of Chiang Kai-shek. He followed Chiang’s political path and took the position as Shanghai Mayor, the Chairman of Hupei Province,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the Chairman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Premier of the country. Even though h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China, the study of Chang Chun is not sufficient toda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ocus on Chang’s Shanghai Mayor period (From April 1929 to January 1932). By collecting Chang’s works, the archive of Chiang Kai-shek and newspapers at that time, a most comprehensive viewing of what Chang did in and outside his mayor duty could be made.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clear that Chang wanted to do something o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n his position as Shanghai Mayor, and he preliminarily succeed to conquer the problems met. However, Chiang paid more attention on public order tha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which Chang focused on, in Shanghai. When the nation were in trouble,Chiang needed Chang to use his powerful social ability on lobbying the local power. As Chang was always forced to do some tasks outside Shanghai, his municipal construction was always not on the plan.
On the basis of these arguments, I want to discuss Chang’s intelligence in politics, the relationship of Chang and Chiang and the roles of Chang as mayor and central executive committee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learn more about Chang Chun,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 of early national government.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使用史料 4
三、研究重點 4
第二章、市政建設的構想與實際 6
第一節、出任上海市長經過 6
一、出任上海市長前的張羣 6
二、張定璠辭職與張羣繼任 8
第二節、建設「大上海」 13
第三節、人際網絡 20
一、交好上海士紳──以虞洽卿為例 20
二、對國際友人的交往──以日本為中心 23
第四節、市政建設的阻力 25
一、上海警政佈局 25
二、處理治安問題 29
結語 35
第三章、參與全國性黨政事務 36
第一節、中原大戰時期的東北交涉 36
一、張羣赴東北 37
二、遊說張學良 40
三、張學良之巧電發表前後 46
四、監誓張學良就職典禮與中原大戰的收場 51
第二節、提案訓政約法與張蔣互動 56
一、張羣的訓政約法提案 56
二、張羣與蔣中正的互動 62
結語 66
第四章、處理抗日學潮與辭去市長職 67
第一節、抗日學潮問題 67
一、學生運動背景:外交、內政 67
二、上海市的學生運動經過 68
三、張羣市府對學生運動的因應 70
(一)上海市的情報彙報及警示 71
(二)國民政府的因應 75
第二節、辭卸市長職 81
一、市政府被圍困事件 81
二、辭職原因分析 82
結語 84
第五章、結論 86
附表 88
參考書目 93
zh_TW
dc.format.extent 279094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302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張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上海市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市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全國黨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蔣中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hang Chu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hanghai Mayo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ational politic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iang Kai-sheken_US
dc.title (題名) 上海市長時期的張羣(1929.4﹣1932.1)zh_TW
dc.title (題名) Chang Chun in his shanghai mayor period (1929.4-1932.1)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檔案
上海市檔案館藏市政會議議事錄(第113﹣200次)。
國史館庋藏蔣中正總統文物檔案,
籌筆,濟南慘案(一、二),
特交文電,瀋陽事變(一、二),淞滬事件(一、二),
親批文件,
一般文件,
手稿錄底。
黨史館藏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速記錄。
史料彙編。
周美華編著,《事略稿本》第5-13冊(民國十八年一月-二十一年三月)新店市:國史館,2004。
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 第一編》 外交(一)政治(一)~(四),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36輯,臺北:正中書局,1965。
査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遼寧省檔案館編,《張學良與中原大戰》,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九一八-一二八上海軍民抗日運動史料》,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上海市政府秘書處,《上海市行政統計概要(1929年)》,上海:上海市政府秘書處,1930。

報刊
《申報》影印版,上海:上海書店,1984。1929年﹣1932年。
《大公報》影印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29年。
《中央日報》影印版,上海:上海書店、江蘇古籍出版社,1930年﹣1931年。
《國聞週報》,《一週間國內外大事述評》影印版,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1929年﹣1931年。
《盛京時報》,瀋陽,1930年。
《大亞畫報》,瀋陽:大亞畫報社,1930年﹣1931年。
《公安旬刊》,上海,1929年。
《道路月刊》,上海,1930年﹣1931年。
《興華》,上海,1930年﹣1931年。
《上海通志館期刊》影印版,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專著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陳布雷先生文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白華山,《上海政商互動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包遵彭,《中國青年運動史》,臺北:正中書局,1954。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民國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安克強(法),《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權、地方性和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朱瑞月編,《國民革命建軍史》第二部,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3。
李宜春,《新政學系述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李雲漢主編,《張岳軍先生畫傳》,臺北:張繼正出版,1992。
沈雲龍,《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
沈雲龍,《黃郛日記》,藏中研院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邵元沖,《邵元沖日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林緒武,《由政學會到新政學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金以林,《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陳公博,《苦笑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新店:國史館,2002。
張羣,《三十年來黨政軍關係之回顧》,臺北:革命實踐研究院,1954年。
張羣,《我與日本七十年》,臺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80年4月。
張羣口述、陳香梅筆錄,《張羣先生話往事》(張岳公閒話往事),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張羣,《至德管窺錄》,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6。
馮筱才,《政商中國:虞洽卿與他的時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馮筱才,《在商言商:政治變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黃自進、潘光哲編,《蔣中正總統五記》,臺北:國史館,2011。
楊鴻儒、李永銘,《張羣傳》,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楊躍進,《蔣介石的終身幕僚張羣》,北京:團結出版社,2011。
熊式輝,《海桑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8。
劉心皇輯註,《張學良進關秘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0。
劉維開,《國難時期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新店:國史館,1995。
魏樞,《「大上海計劃」啟示錄——近代上海市中心區域的規劃變遷與空間演進》,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魏斐德(美),《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2013。

論文
王玉娟,〈蔣介石、張羣主川時期縣長選用制度的調整(1939-1947)〉,《貴州社會科學》,第6期(貴陽,2012.06),頁128﹣132。
左雙文、郭秀文、欒成,〈「九一八」事變後學生的請願示威與南京政府的應對〉,《學術研究》,第7期(北京,2006),頁98﹣104。
李玉敏,〈「九一八」事變研究綜述〉,「紀念江橋抗戰研討會」,2004。
吳相湘,〈張羣注意對日外交〉,《民國百人傳》第4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頁73-95。
吳景平、王晶,〈九一八事變至一二八事變期間的上海銀行公會〉,《近代史研究》,第3期(北京,2002),頁3。
官大中,〈我所知道的張羣〉,《四川文史資料選輯 第43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2,頁149﹣160。
林緒武,〈新政學系的地方行政實踐探析——以張羣為中心〉,《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天津,2009),頁109。
孫思白,〈「九一八」與「一二九」學生運動比較研究〉,《歷史研究》,第6期(北京,1985),頁13。
陳沐恩,〈張羣戰後的政治活動- 兼論其與蔣中正之關係 (1945-1948)〉,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陳廷湘,〈政局動盪與學運起落——九一八事變後學生運動的樣態及成因〉,《歷史研究》,第1期(北京,2011),頁67﹣87。
馮若飛,《我所知道的張羣》(《張羣其人》),載《文史資料選輯 第14卷42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唐納德•A•周丹(美),〈「九一八」事變後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學生〉,《抗日戰爭與中國歷史》,頁183-190。
楊天石,〈九一八事變後的蔣介石〉,《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頁285﹣304。
蔣永敬,〈張羣與調整中日關係〉,《抗日戰爭研究》,第2期(北京,1993),頁86﹣101。
劉維開,〈張羣與蔣中正的人事佈局〉,吳景平編,《民國人物的再研究與再評價》,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頁162﹣185。
蘇雲峰,〈抗戰前清華大學的學生運動,1929-193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台北,1998.12)頁225﹣283。

工具書
郭廷以編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韓信夫、姜克夫,《中華民國史大事記(第六卷)1931-1933》,北京:中華書局,2011。
共青團上海市委青年運動史研究室編,《上海學生運動大事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85。

二、英文資料
Coble,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FO (Foreign Office Documents).
Henriot Christian, translated by Noèel Castelino: Shanghai, 1927-1937: Municipal Power, Locality, and Moderniza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Israel 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Wakeman, Jr. Frederic, 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Wasserstrom, Jeffrey N. 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view from Shanghai.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三、日文資料
澤村幸夫,《上海人物印象記》(第1集),東亞研究會,193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