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研究
The study of Zhanguo Chu-bamboo Arranging
作者 黃芮玟
貢獻者 林宏明
黃芮玟
關鍵詞 編聯
竹簡
戰國楚簡
《郭店楚墓竹簡》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39:19 (UTC+8)
摘要 先秦時期的古書,以竹簡為主要載體。竹簡擁有「一枚一枚」的特性,為了防止簡冊錯位或增簡、漏簡等情況發生,古人採用「編聯」使一枚一枚的竹簡依序排列成冊。由於竹簡這種載體的特殊性,導致了編聯而成的簡冊在客觀上容易因為編繩斷開而發生散亂,也造成了今日出土竹簡的殘斷零亂。為了能正確解讀這些斷簡殘編,編聯成了今人研究出土竹簡的首要之務,且學界對編聯的探究多集中在戰國楚竹書。然而,原整理者的編聯不斷地被各家學者進行探究與修改後,卻因為沒有共同的編聯論據,導致許多簡文編聯難以達成共識與定見。據此,本文認為學界在面對編聯工作時,需要一種具有實證性與理論性的「準則」,因而提出「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研究」的論題。本研究廣泛蒐集戰國楚竹書編聯資料,對前輩學者豐碩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分析、歸納比較,藉以抽繹出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的準則,欲於龐雜的文獻之中,藉由充分的實例分析與歸納,提供學界在進行出土竹書編聯時,能有具體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一、出土竹書材料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12月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12月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12月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4月
二、專書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丁原植主編、王博著,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叢書(五)《簡帛思想文獻論集》,
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
王青,《上博簡《曹沫之陳》疏證與研究》,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7月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第五冊《靜庵文集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年7月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守奎、曲冰、孫偉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北京:
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李均明、劉國忠、劉光勝、鄔文玲,《當代中國簡帛學研究(1949-2009)》,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年1月1日
李銳,《新出簡帛的學術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上海:百家出版社,2013年6月
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2月
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荊門市博物館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一)郭店
楚墓竹書》,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11月
周鳳五主編,《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下)》,臺北:臺大出版中
心,2013年12月
崔仁義,《荊門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陳偉主編,《楚地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
陳斯鵬,《戰國簡帛文學文獻考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陳劍,《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研究》,臺中:高文出版社2002年8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研究》,臺中:高文出版社,2005年
11月
黃人二,《戰國楚簡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塗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2月
劉信芳,《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1月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劉國忠,《走近清華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
駢宇騫,《簡帛文獻概述》,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
魏慈德,《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美〕艾蘭( Sarah Allan )與〔英〕魏克彬( Crispin Williams )原編、邢文編譯,《郭
店老子---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9月
三、單篇論文
牛新房,〈楚竹書《容成氏》補議〉,《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4期
王博,〈關於郭店楚墓竹簡分篇與連綴的幾點想法〉,《中國哲學》第21輯,2000
年1月
王瑜,〈《容成氏》的竹簡編連及相關問題--兼與黃人二等商榷〉,《社會科學評
論》2008年第2期
白於藍,〈《曹沫之陳》新編釋文及相關問題探討〉,《中國文字》新31期, 2006
年11月
白海燕,〈《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劄記〉,《中國文字》新39,2013年12月
江林昌,〈試析上博簡《詩說》的編聯與結構〉,《齊魯文化研究》第二輯,2003
年12月
李天虹,〈《性自命出》的編聯與分篇〉,龐樸等著,《古墓新知》,臺北:臺灣古
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
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簡(五種)格式初析〉,《江漢考古》2011年第4期、總第
121期,2011年
李松儒,〈郭店簡編聯二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六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郭店楚簡」專號》, 1999
年8月
李銳,〈《孔子詩論》簡序調整芻議〉,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
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書版社,2002
年3月
李銳,〈試論上博簡《子羔》諸章的分合〉,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
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
社,2004年7月
李學勤,〈郭店簡與〈樂記〉〉,《中國哲學的詮釋和發展—張岱年先生90壽慶紀
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
李學勤,〈《詩論》簡的編聯與復原〉,《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1期
李學勤,〈試說郭店簡《成之聞之》兩章〉,《煙台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第13卷第4期, 2000年10月
李學勤,〈上博楚簡《魯邦大旱》解義〉,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
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4年7月
李學勤,〈再說《詩論》簡的編聯〉,《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學勤,〈試釋楚簡《鮑叔牙與隰朋之諫》〉,《文物》2006年第九期,2006年9 月
宋華強,〈上博竹書《凡物流形》釋讀札記(六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
帛》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林志鵬,〈戰國楚竹書《子羔》篇復原芻議〉,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
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出版社,2004年7月
林志鵬,〈《魯邦大旱》詮解〉,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
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年7月
邴尚白,〈上博楚竹書〈曹沫之陳〉注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第21期,
2005年12月
林素清,〈簡牘符號試論-從楚簡上的符號談起〉,《簡帛研究彙刊.第一輯.第
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3年5月
林素清,〈上博四《內禮》篇重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一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周鳳五,〈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新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七十本第三分,1999年9月
周鳳五、林素清,〈讀郭店竹簡〈成之聞之〉札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
1999年10月
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臺大中文學報》25期,2006年12

夏世華,〈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容成氏》集釋〉,《楚地簡帛研究思想(四)》,
武漢:崇文書局,2010年12月
夏世華,〈上海博物館藏《子羔》集釋〉,《楚地簡帛研究思想(四)》,武漢:崇
文書局,2010年12月
孫沛陽,〈簡冊背劃線初探〉,《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2011年12月
孫偉龍、李守奎,〈上博簡標識符號五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
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
張三夕,〈關於上博簡《孔子詩論》編聯排序的幾個問題〉,《華中師範大學學
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 第41卷第5期, 2002年9月
康少峰,〈《詩論 》「滿寫簡」與「留白簡」之爭辨析〉,《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 社會科學版 )第28卷第4期,2008年8月
康少峰,〈《詩論》竹簡編聯原則與文本復原〉,《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
版 )第30卷第1期,2010年2月
郭沂,〈郭店楚簡《天降大常》(成之聞之)篇疏證〉,《孔子研究》總第51期, 1998
年9月
曹峰,〈對《孔子詩論》第八簡以後簡序的再調整—-從語言特色的角度入手〉,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
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書版社,2002年3月
曹峰,〈《魯邦大旱》初探〉,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
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

陳偉,〈關於郭店楚簡《六德》諸篇編連的調整〉,《江漢考古》總74期,2000
年 1月
陳偉,〈《太一生水》校讀並論與《老子》的關係〉,《古文字研究》第22輯,2000
年7月
陳偉,〈郭店簡書《尊德義》校釋〉,《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3期《出土文獻與
中國哲學思想史專輯》,2001年8月
陳偉,〈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2006年
11月
陳偉,〈《柬大王泊旱》新研〉,《簡帛》第二輯,2007年11月
晁福林,〈上博簡《仲弓》疏證〉,《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總第88期,2005
年2月
陳劍,〈郭店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與其簡序關係的考察〉,《簡
帛》第二輯,2007年11月
范麗梅,〈上博楚簡《魯邦大旱》注譯〉,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
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
版社,2004年7月
程少軒,〈上博八《鶹鷅》與《有皇將起》編冊小議〉,《中國文字》新38,2012
年12月
單育辰,〈上博七《凡物流形》、《吳命》札記(修訂)〉,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簡帛》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1版1刷
張崇禮,〈郭店簡《尊徳義》簡序的一處調整〉,《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2年
第1期,2012年1月
賈連翔,〈清華簡九篇書法現象研究〉,《書法叢刊》,2011年第4期
賈連翔,〈反印墨跡與竹書編連的再認識〉,《出土文獻》第六輯,2015年4月
裘錫圭,〈談談上博簡《子羔》篇的簡序〉,《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二冊《簡牘帛
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裘錫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釋文注釋〉,《裘錫圭學術文
集》第二冊《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裘錫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釋文注釋〉,《裘錫圭學
術文集》第二冊《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裘錫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相邦之道》釋文注釋〉,《裘錫圭學
術文集》第二冊《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葉國良,〈《柬大王泊旱》詮解〉,《簡帛》第二輯,2007年11月
廖名春,〈郭店楚簡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第3期,1998年9月
廖名春,〈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第二十輯,1999年1月
廖名春,〈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校釋〉,《清華簡帛研究》第1輯,2000年8

廖名春,〈郭店簡《性自命出》的編連與分合問題〉,《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
4期,2002年11月
楊朝明,〈上博竹書《從政》篇與《子思子》〉,《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總第
88期,2005年2月
劉國勝,〈信陽長臺關楚簡《遺冊》編聯二題〉,《江漢考古》2001年第3期
劉樂賢,〈上博簡《魯邦大旱》簡論〉,《文物》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
錢遜,〈〈性自命出〉(前半部分)劄記〉,《清華簡帛研究》第1輯,2000年8月
魏慈德,〈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與《詩經》研究瑣記〉,《東華
漢學》第二期, 2004年5月
蕭聖中,〈曾侯乙墓竹簡編聯與綴合關系的局部調整與考察〉,《武漢大學學報.
人文科學版》,2006年第5期
濮茅左,〈《孔子詩論》簡序解析〉,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
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書版社,2002
年3月
羅新慧,〈《容成氏》《唐虞之道》與戰國時期禪讓學說〉,《齊魯學刊》總第177
期,2003年6月
譚寶剛,〈從郭店《老子》看《老子》的分篇與分章〉,《許昌學院學報》第28
卷第4期
蘇建洲,〈《上博五‧弟子問》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
十三本第二分, 2012年6月
龐樸,〈初讀郭店楚簡〉,《歷史研究》1998年第4期
顧史考,〈從《楚辭》韻例看郭店楚簡《語叢四》〉,《先秦兩漢學術》第五期, 2006
年3月
顧史考,〈上博簡《凡物流形》初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三十八期,
2009年10月
顧史考,〈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簡序追補〉,《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六
輯,2015年2月
四、會議論文
竹田健二,〈《曹沫之陣》中的竹簡綴合與契口〉,《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
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12月2日
竹田健二,〈關於上博楚簡《采風曲目》的竹簡形制—以契口為中心〉,《楚地簡
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7年6月
竹田健二,〈清華簡《楚居》的劃線、墨線與竹簡的排序問題〉,《先秦兩漢出土
文獻與學術新視野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2013
年 6月
李守奎,〈《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邴尚白,〈上博楚竹書《有皇將起》新探〉,2014年8月27日-29日國立清華
大學中文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出土文獻的語境】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第三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會議論文集
季旭昇,〈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試讀〉,《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
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林志鵬,〈郭店楚墓竹書《唐虞之道》重探〉,《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
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林素清,〈讀《季康子問於孔子》與《弟子問》札記〉,《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
「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
林素清,〈上博館藏簡互證三則〉,《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家圖書館,2006年12月
於凱,〈上博楚簡《容成氏》疏劄九則〉,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
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
社,2004年7月
周鳳五,〈郭店竹簡的形式特徵及其分類意義〉,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郭店
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徐少華,〈論《上博五.君子為禮》的編聯與文本結構〉,《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
「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
張光裕主編,《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的古文字學與
經典詮釋》,新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與文學系,2003年10月
曹峰,〈談《三德》的編聯與分章〉,《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福田哲之,〈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的編聯與結構〉,《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
「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
楊芬,〈上博簡《中弓》編聯札記二則〉,《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
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顧史考,〈上博楚簡《用曰》章解〉,臺北大學中文系、武漢大學簡帛中心、芝加
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中心,「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年11月10
日、11日

五、臺灣學位論文
蘇建州,《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校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博士論文,2004年
朱賜麟,《曹劌之陣思想研究----及其在春秋兵學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臺灣
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6年6月
李姎顄,《〈競建內之〉、〈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考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南:
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9月
吳珮瑜,《《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用曰〉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
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高佑仁,《《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沫之陣》研究》,臺北:臺灣師範
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9月
倪薇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競公瘧》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
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連德榮,《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仲弓》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7年
許慜慧,《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研究,臺北:臺灣
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6月
陳雅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8年12月
鄭玉珊《《上博(一).孔子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3年
謝雅惠,《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 ‧姑成家父‧鬼神之明‧融師有成》研
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暑期教學班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六、大陸學位論文
王瑜,《上博簡(二)《容成氏》研究》,西安: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5月
李松儒,《郭店楚墓竹簡字跡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4月
范玉珠,《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德》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7年5月
唐洪志,《上博簡(五)孔子文獻校理》,廣州:華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年6月
梁立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研究》,北京: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

崔海鷹,《郭店儒簡成之聞之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年4月
孫飛燕,《容成氏文本整理及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4

單曉偉,《新蔡葛陵楚墓竹簡編聯及相關問題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
文,2007年4月
單育辰,《〈曹沫之陳〉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
文,2007年4月
湯斐瓊,《上博楚簡「古《詩序》」復原研究》,長沙: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1年5月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

鄧少平,《上博竹書《容成氏》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年6月
蔡丹,《上博四〈曹沫之陳〉集釋》,武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碩士論文,2006
年8月
韓英,《《昔者君老》與《內豊》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8年4月
譚中華,《《孔子詩論》編聯分章問題研究綜述》,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年4月
七、網路資源
一上示三王( 程少軒 ),〈目前《凡物流形》編聯的最佳方案〉,復旦大學出土文
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學術討論/論壇,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952 ,2009年1月20日
丁四新,〈楚簡《容成氏》「禪讓」觀念論析〉,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4 ,2005年11月8日。
子居( 網名 ),〈上博二《容成氏》再編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
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52 ,2008年6月7日
子居( 網名 ),〈上博四《曹沫之陳》再編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10/xuedeng014/ziju.htm ,2010年4月7日
子居,〈上博六《用曰》再編聯〉,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10/ziju002.htm#_ftnref5 ,2010年7月2日
子居,〈上博八《有皇將起》再編連〉,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
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993,2011年7月24日
井上亙,〈《內禮》篇與《昔者君老》篇的編聯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
/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64 ,2005年
10月16日
王中江,〈《從政》重編校注〉,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wangzhongjiang02.htm ,2003年1月16日
王中江,〈《凡物流形》編聯新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
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928,2009
年3月3日
牛新房,〈讀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瑣議〉,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77 ,2006年3月9日
王挺斌,〈讀清華簡(伍)〈殷高宗問於三壽〉小札〉,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02 ,2015年4月13日
王寧,〈讀〈殷高宗問於三壽〉散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
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25,2015
年5月17日
王蘭,〈上博六《用曰》編聯〉,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31,2007年10月13日
白於藍,〈上博簡《曹沫之陳》釋文新編〉,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
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baiyulan001.htm ,2005年4月10日
白於藍,〈《曹沫之陳》新編釋文及相關問題探討〉,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
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65 ,2008年3月3日。
史儀,〈《從政》篇編連拾遺〉,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shiyi01.htm ,2003年1月17日
汪中文,〈〈仲弓〉「雍也憧(惷)愚」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wangzhongwen001.htm
何有祖(網名:易泉),〈清華五〈殷高宗問於三壽〉初讀〉,簡帛論壇,網址:
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249 ,2015年4月10日。
肖芸曉,〈試論清華竹書伊尹三篇的關聯〉,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34 ,2013年3月7日
肖芸曉,〈清華簡《算表》首簡簡序小議〉,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11 ,2014年4月21日
肖芸曉,〈清華簡《算表》收卷方式小議〉,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31#_ftn1,2014年6月12日
李松儒,〈《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跡研究〉,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66#_ftn10,2009年6月5日
李松儒,〈郭店簡字跡研究兩則〉,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07 ,2010年9月24日
李松儒(網名:松鼠),〈有關上博九的字跡情況〉,簡帛論壇,網址:
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45 ,2013年1月5日
李銳,〈清華大學簡帛講讀班第三十二次研討會綜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
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
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032.htm ,2004年4月15日
李銳,〈《仲弓》補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紀
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zhonggongbushi.htm,2004年4月
19日
李銳,〈《仲弓》新編〉,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紀
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zhonggongxinbian.htm,2004年4月
22日
李銳,〈《曹劌之陣》釋文新編〉,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rui002.htm ,2005年2月25日
李銳,〈《曹劌之陣》重編釋文〉,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rui003.htm ,2005年5月27日
李銳,〈讀《季康子問於孔子》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
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2272 ,
2006年2月26日
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20id=606 ),2007年7月11日
李銳,〈讀《用曰》劄記(三)〉,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
21世紀孔子: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240 ,2007年7月
27日
李銳,〈《孔子見季桓子》重編〉,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20id=703 ),2007年8月22日
李銳,〈《凡物流形》釋文新編(稿)〉,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 Confucius2000.孔
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fwlx1.htm,
2008年12月31日
李銳,〈《凡物流形》釋讀札記(續)〉,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
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866,
2009年1月1日
李銳,〈《凡物流形》釋讀札記(再續)(重訂版)〉,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
2000.孔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885 ,2009年1月3日
李銳,〈《凡物流形》甲乙本簡序再論〉,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
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890
2009年1月10日
李銳,〈〈程寤〉試讀〉,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紀
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834,2011年3月31

李銳,〈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23日
李零,〈上博楚簡校讀記(之一):《子羔》篇「孔子詩論」部分〉,簡帛研究網/
學術文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ling01-1.htm#_ftnref9 ,
2002年1月4日。
李零,〈上博楚簡校讀記(之二):《緇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
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ling02.htm ,2002年1月12日
李學勤,〈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詩論》分章釋文〉,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
簡,網址: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lixueqin01.htm ,2002年1月16

季旭昇,〈上博五芻議(上)〉, 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5 ,2006年2月18日
季旭昇,〈《采風曲目》釋讀(摘要)〉,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6/jixusheng001.htm ),2006年11月27日
林志鵬,〈楚竹書《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
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18 ,2007年7月13日
房振三,〈上博館藏楚竹書(四)釋字二則〉,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fangzhensan001.htm ,2005年4月3日
周鳳五,〈論上博《孔子詩論》竹簡留白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zhoufengwu02.htm,2002年1月19
金滕,〈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8月23日
胡敕瑞,〈〈殷高宗問於三壽〉劄記一則〉,清華大學出土研究與保護中心,出土
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最新文章,網址:
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index.html,2015年4月16日
范毓周,〈上海博物館藏楚簡《詩論》的釋文、簡序與分章〉,簡帛研究網/學
術文章/楚簡,網址: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fanyuzhou01.htm ,
2002年2月3日
范毓周,〈郭店楚簡《唐虞之道》的釋文、簡序與分章〉,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
/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fanyuzhou03.htm ,2002年2
月 11日
姜廣輝,〈古《詩序》留白簡的意含暨改換簡文排序思路〉,簡帛研究網/學術文
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jiangguanghui03.htm,2002
年1月19日
胡瓊,〈《上博六》零劄〉,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46,2008年7月1日
馬文增,〈清華簡〈殷高宗問于三壽〉新釋、簡注、白話譯文〉,簡帛網/簡帛文
庫/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43,2015年5月
30日
夏世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集釋〉,簡帛網/簡帛文庫
/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57 ,2008年7月29

夏世華,〈《上博二•容成氏》拼合與編連問題復議〉,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64 ,2009年6月5日
高佑仁,〈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20日
晏昌貴,〈《用曰》劄記三則〉,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9 ,2007年7月20日
馬楠,〈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19日
張峰,〈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21日
郭永秉,〈釋上博簡《容成氏》的「無終」—兼論31、32號簡的位置〉,簡帛研
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58 ,2005年9月4日
郭永秉,〈關於《競建》和《鮑叔牙》的字體問題〉,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2 ,2006年3月5日
張崇禮,〈釋《用曰》的一個編聯組〉,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7/zhangchongli012.htm ,2007年11月29日
張崇禮,〈《凡物流形》新編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
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30,
2009年3月20日
淺野裕一,〈《曹沫之陳》的兵學思想〉,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82#_ednref14 ,2008年10月7日
陳斯鵬,〈《柬大王泊旱》編聯補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
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1651 ,
2005年3月9日
陳偉,〈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從政》校讀〉,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
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wei01.htm ,2003年1月10日
陳偉,〈上博楚竹書《仲弓》「季桓子章」集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
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9#_ednref2 ,2005年12月10日
陳偉,〈上博五《弟子問》零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5 ,2006年2月21日
陳偉,〈《季康子問孔子》零識(續)〉,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55,2006年3月2日
陳偉,〈上博楚竹書《王居》新編校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16#_ednref1 ,2011年7月20日
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學術
文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jian01.htm,2003年
1月5日
陳劍,〈上博簡《容成氏》的拼合與編連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jian02.htm ,2003年1月7日
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1.htm ,2005年2月12日
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學
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2.htm ),2005年2
月15日
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簡帛文庫/楚
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4,2006年2月19日
陳劍,〈《三德》竹簡編聯的一處補正〉,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1 ,2006年4月1日
陳劍,〈《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編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
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83 2008年3月22日
陳劍,〈《容成氏》第2、3 兩簡改接於第37 簡之後的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
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學術討論/論壇,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675 ,2008年10月11日
陳劍,〈《上博(八)•王居》復原〉,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
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04 ),2011
年7月20日
陳劍,〈《上博(八)•王居》復原〉補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04 , 2011年7月21日
曹方向,〈上博九《成王爲城濮之行》通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83#_edn1,2013年1月7日
曹建敦,〈讀上博藏楚竹書《內豊》篇劄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aojiandun001.htm ,2005年3月4日
曹建國,〈論上博《孔子詩論》簡的編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caojianguo02.htm ),2003年4月11日
曹峰,〈《三德》與《黃帝四經》對比研究劄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4
2006年4月3日
曹峰,〈再談《三德》的編聯與分章〉,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5,2006年4月13日
曹峰,〈上博六《用曰》篇劄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7/caofeng005.htm ,2007年7月12日
曹峰,〈上博六《用曰》篇劄記(續一)〉,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7/caofeng006.htm ,2007年7月12日
曹峰,〈從《老子》的「不見而名」說《凡物流形》的一處編聯〉,簡帛研究網/
學術文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9/caofeng001.htm
2009年3月9日
曹峰,〈讀〈殷高宗問於三壽〉上半篇一些心得〉,清華大學出土研究與保護中心,
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最新文章,網址:
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index.html,2015年5月25日
梁靜,〈《孔子見季桓子》校讀〉,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20id=798 ),2008年3月4日
程少軒,〈上博八《王居》、《志書乃言》校讀〉下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
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5 ,2011年7月19日。
程少軒,〈上博八《鶹鷅》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9,
2011年7月18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凡物流形》
重編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1 ,2008年12月31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程寤》簡序調整
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43,2011年1月5日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命》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
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4 ,2011年7月17日。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王居》、《志書乃言》校讀〉,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5 ,2011年7月17日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復旦大學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17日
彭浩,〈《昔者君老》與「世子法」〉,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 ,2005年11月2日
單育辰,〈《容成氏》新編聯及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38 ,
2008年5月21日。
單育辰,〈佔畢隨錄之九〉,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77 ,2009年1月19日
單育辰,〈上博八《王居》、《志書乃言》校讀〉下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
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5 ,2011年7月19日。
黃傑,〈新見有關郭店簡《尊德義》等篇編聯的重要資訊〉,簡帛網/簡帛文庫/
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572013年6月6日
黃傑,〈上博簡《有皇將起》編連一則〉,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15 ,2011年7月19日
黃傑,〈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20日
鄔可晶,〈談《上博(七)•凡物流形》甲乙本編聯及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
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36 ,2009年1月7日
鄔可晶,〈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18日
福田哲之,〈上博四《內禮》附簡、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第十六簡的歸
屬問題〉,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71 ,2006年3月7日
福田哲之,〈《孔子見季桓子》1號簡的釋讀與綴合〉,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20id=689 ,2007年8月6日
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dongshan001.htm ),2005年2月20日
詹群慧,〈對郭店楚簡《唐虞之道》簡序、分章的再探討〉,簡帛研究網/學術文
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zhanqunhui01.htm ,2002
年9月27日
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dongshan001.htm ,2005年2月20日
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續四)〉,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9 ,2007年7月21日
董娟,〈關於《六德》簡的編聯及相關問題研究綜論〉,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09 ,2008年3月25日
廖名春,〈郭店簡《六德》篇的綴補編連和命名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
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Liaominchun3-01.htm ,2001年1月15

廖名春,〈郭店簡《成之聞之》的編連和命名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
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Liaominchun4-01.htm,2001年2月26日
廖名春,〈上博《詩論》簡的形制和編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aomincun01.htm,2002年1月12日
廖名春,〈讀楚竹書《曹沫之陳》劄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aominchun002.htm ,2005年2月12日
趙炳清,〈《昔者君老》與楚國的太子教育〉,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12 ,2005年4月30日
鄭吉雄,〈《太一生水》釋讀研究〉,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18#_ftnref20 ,2014年5月14日
趙炳清,〈上博簡三《仲弓》的編聯及講釋〉,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
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zhaobinqing002.htm ,2005年4月10日
廣瀨薰雄,〈郭店楚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補論〉,簡帛網/簡
帛文庫/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93#_ftnref6 ,
2008年2月19日
魏宜輝,〈讀上博楚簡(四)劄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weiyihui001.htm ,2005年3月10日
蘇建州,〈《上博(五)楚竹書》補說〉,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2 ,2006年2月23日
蘇建州,〈初讀《上博九》劄記(一)〉,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6#_ftnref1 ,2013年1月6日
顧史考,〈上博七《凡物流形》簡序及韻讀小補〉,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
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94,2009年2月23日
顧史考,〈郭店楚簡《尊德義》篇簡序調整三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
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28,2010年12月15日
Ljltom(網名),〈關於《王居》的編排〉,簡帛論壇( 網址: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767 ),2011年7月18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19120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20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宏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芮玟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芮玟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6 10:39:19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6 10:39:1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39:1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9120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2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9120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先秦時期的古書,以竹簡為主要載體。竹簡擁有「一枚一枚」的特性,為了防止簡冊錯位或增簡、漏簡等情況發生,古人採用「編聯」使一枚一枚的竹簡依序排列成冊。由於竹簡這種載體的特殊性,導致了編聯而成的簡冊在客觀上容易因為編繩斷開而發生散亂,也造成了今日出土竹簡的殘斷零亂。為了能正確解讀這些斷簡殘編,編聯成了今人研究出土竹簡的首要之務,且學界對編聯的探究多集中在戰國楚竹書。然而,原整理者的編聯不斷地被各家學者進行探究與修改後,卻因為沒有共同的編聯論據,導致許多簡文編聯難以達成共識與定見。據此,本文認為學界在面對編聯工作時,需要一種具有實證性與理論性的「準則」,因而提出「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研究」的論題。本研究廣泛蒐集戰國楚竹書編聯資料,對前輩學者豐碩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分析、歸納比較,藉以抽繹出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的準則,欲於龐雜的文獻之中,藉由充分的實例分析與歸納,提供學界在進行出土竹書編聯時,能有具體的參考依據。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整理「編聯方式」的分類系統 2
二、探究「編聯方式」的成敗原因 2
三、歸納「編聯方式」的重要準則 4
第二節 研究材料與範圍 5
一、出土時間與地域的界定 5
二、材料的時代與性質劃分 6
三、相關參考資料 8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的探討 9
一、專門討論編聯 9
(一)部分簡序編聯 10
(二)通篇簡序編聯 10
(三)分篇編聯 11
二、專章或專節討論編聯 12
(一)簡帛綜合研究專書 13
(二)學位論文 13
三、涉及編聯討論 15
四、強調編聯依據 17
五、相關論文集 1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20
一、以「文獻研究法」整理編聯文獻 20
二、以「比較研究法」探究編聯成果 21
三、以「歸納研究法」提出編聯準則 21
第五節 小結 22
第二章 竹書編聯方式的分類 24
第一節 竹簡形制 24
一、尺寸 25
二、兩端形狀 25
三、編痕 27
四、版式 27
五、契口與圓孔 28
第二節 簡文內容 34
一、字體 35
二、文義 36
三、符號 38
四、反印墨跡 39
第三節 簡背記號 40
一、次序編號 40
二、刻劃斜線 41
第四節 小結 42
第三章 《郭店簡》編聯成果的探討 43
第一節 道家文獻 43
一、〈老子〉(甲、乙) 43
二、〈太一生水〉 45
三、〈語叢四〉 49
第二節 儒家文獻 54
一、〈緇衣〉 54
二、〈窮達以時〉 57
三、〈唐虞之道〉 61
四、〈成之聞之〉 63
五、〈尊德義〉 71
六、〈性自命出〉 86
七、〈六徳〉 93
八、〈語叢一〉 99
第三節 小結 100
一、沿用整理者通篇編聯 101
二、沿用整理者部分編聯 101
三、新通篇簡序編聯 102
四、新部分簡序編聯 102
五、編聯尚無法確立 103

第四章 《上博簡》編聯成果的探討 105
第一節 六藝略 105
一、詩類:《上博(一)》〈孔子詩論〉 105
二、禮類:《上博(四)》〈內豊〉 120
三、春秋類:《上博(二)》〈容成氏〉 123
四、春秋類:《上博(四)》〈柬大王泊旱〉 129
五、春秋類:《上博(五)》〈競建內之〉與〈鮑叔牙與隰朋之諫〉 133
六、春秋類:《上博(八)》〈命〉、〈王居〉、〈志書乃言〉 140
七、春秋類:《上博(九)》〈成王為城濮之行〉(甲、乙) 143
八、論語類:《上博(二)》〈子羔〉 145
九、論語類:《上博(二)》〈魯邦大旱〉 151
十、論語類:《上博(二)》〈從政〉(甲、乙) 152
十一、論語類:《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 159
十二、論語類:《上博(五)》〈弟子問〉 161
十三、論語類:《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 166
第二節 諸子略 172
一、儒家類:《上博(二)》〈昔者君老〉 172
二、道家類:《上博(七)》〈凡物流形〉(甲、乙) 173
三、其他類:《上博(六)》〈用曰〉 189
第三節 詩賦略 194
一、屈原賦:《上博(八)》〈有皇將起〉、〈鶹鷅〉 194
二、歌詩:《上博(四)》〈采風曲目〉 204
第四節 兵書略 208
一、兵書:《上博(四)》〈曹沫之陳〉 208
第五節 小結 214
一、新拼合簡序編聯 214
二、新部分簡序編聯 215
三、新通篇簡序編聯 216
四、新分篇簡序編聯 217
五、編聯尚無法確立 218

第五章 《清華簡》編聯成果的探討 222
第一節 六藝略 222
一、書類:《清華(壹)》〈尹至〉與〈尹誥〉 222
二、書類:《清華(壹)》〈程寤〉 223
三、春秋類:《清華(壹)》〈楚居〉 226
第二節 諸子略 233
一、儒家類:《清華(伍)》〈殷高宗問於三壽〉 233
二、其它類:《清華(叁)》〈赤鵠之集湯之屋〉 246
第三節 小結 251
一、沿用整理者編聯 252
二、新分篇簡序編聯 253
三、編聯尚無法確立 254

第六章 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的成敗與準則 256
第一節 成功的編聯方式及其原因 256
一、正確的竹簡形制 256
二、合理的簡文內容 258
三、相應的簡背記號 261
第二節 失敗的編聯方式及其原因 262
一、忽略竹簡形制的正確性 262
二、過於強調文義的合理性 265
三、賦予依據過多的假設性 267
第三節 編聯的準則 269
一、以正確的竹簡形制為優先 269
二、以合理的簡文文義為次要 270
三、以相應的記號或墨跡為輔助 271
第四節 小結 272
第七章 結論 273
第一節 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的分類系統 273
一、竹簡形制 273
二、簡文內容 274
三、簡背記號 275
第二節 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的成果探討 276
一、《郭店簡》編聯成果 276
(一)沿用整理者通篇編聯 276
(二)沿用整理者部分編聯 277
(三)新通篇簡序編聯 277
(四)新部分簡序編聯 278
(五)編聯尚無法確立 278
二、《上博簡》編聯成果 279
(一)新拼合簡序編聯 280
(二)新部分簡序編聯 281
(三)新通篇簡序編聯 282
(四)新分篇簡序編聯 283
(五)編聯尚無法確立 284
三、《清華簡》編聯成果 287
(一)沿用整理者編聯 287
(二)新分篇簡序編聯 288
(三)編聯尚無法確立 289
第三節 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的重要準則 290
一、以正確的竹簡形制為優先 290
二、以合理的簡文文義為次 290
三、以相應的記號或墨跡為輔 291

參考文獻 293
一、出土竹書材料 293
二、專書 293
三、單篇論文 295
四、會議論文 301
五、臺灣學位論文 303
六、大陸學位論文 304
七、網路資源 305
zh_TW
dc.format.extent 650580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20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編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竹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戰國楚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郭店楚墓竹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zh_TW
dc.title (題名) 戰國楚竹書編聯方式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f Zhanguo Chu-bamboo Arrang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出土竹書材料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12月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12月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12月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4月
二、專書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丁原植主編、王博著,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叢書(五)《簡帛思想文獻論集》,
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
王青,《上博簡《曹沫之陳》疏證與研究》,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7月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第五冊《靜庵文集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年7月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守奎、曲冰、孫偉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北京:
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李均明、劉國忠、劉光勝、鄔文玲,《當代中國簡帛學研究(1949-2009)》,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年1月1日
李銳,《新出簡帛的學術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上海:百家出版社,2013年6月
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2月
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荊門市博物館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一)郭店
楚墓竹書》,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11月
周鳳五主編,《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下)》,臺北:臺大出版中
心,2013年12月
崔仁義,《荊門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陳偉主編,《楚地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
陳斯鵬,《戰國簡帛文學文獻考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陳劍,《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研究》,臺中:高文出版社2002年8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研究》,臺中:高文出版社,2005年
11月
黃人二,《戰國楚簡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塗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2月
劉信芳,《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1月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劉國忠,《走近清華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
駢宇騫,《簡帛文獻概述》,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
魏慈德,《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美〕艾蘭( Sarah Allan )與〔英〕魏克彬( Crispin Williams )原編、邢文編譯,《郭
店老子---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9月
三、單篇論文
牛新房,〈楚竹書《容成氏》補議〉,《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4期
王博,〈關於郭店楚墓竹簡分篇與連綴的幾點想法〉,《中國哲學》第21輯,2000
年1月
王瑜,〈《容成氏》的竹簡編連及相關問題--兼與黃人二等商榷〉,《社會科學評
論》2008年第2期
白於藍,〈《曹沫之陳》新編釋文及相關問題探討〉,《中國文字》新31期, 2006
年11月
白海燕,〈《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劄記〉,《中國文字》新39,2013年12月
江林昌,〈試析上博簡《詩說》的編聯與結構〉,《齊魯文化研究》第二輯,2003
年12月
李天虹,〈《性自命出》的編聯與分篇〉,龐樸等著,《古墓新知》,臺北:臺灣古
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
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簡(五種)格式初析〉,《江漢考古》2011年第4期、總第
121期,2011年
李松儒,〈郭店簡編聯二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六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郭店楚簡」專號》, 1999
年8月
李銳,〈《孔子詩論》簡序調整芻議〉,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
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書版社,2002
年3月
李銳,〈試論上博簡《子羔》諸章的分合〉,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
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
社,2004年7月
李學勤,〈郭店簡與〈樂記〉〉,《中國哲學的詮釋和發展—張岱年先生90壽慶紀
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
李學勤,〈《詩論》簡的編聯與復原〉,《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1期
李學勤,〈試說郭店簡《成之聞之》兩章〉,《煙台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第13卷第4期, 2000年10月
李學勤,〈上博楚簡《魯邦大旱》解義〉,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
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4年7月
李學勤,〈再說《詩論》簡的編聯〉,《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學勤,〈試釋楚簡《鮑叔牙與隰朋之諫》〉,《文物》2006年第九期,2006年9 月
宋華強,〈上博竹書《凡物流形》釋讀札記(六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
帛》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林志鵬,〈戰國楚竹書《子羔》篇復原芻議〉,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
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出版社,2004年7月
林志鵬,〈《魯邦大旱》詮解〉,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
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年7月
邴尚白,〈上博楚竹書〈曹沫之陳〉注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第21期,
2005年12月
林素清,〈簡牘符號試論-從楚簡上的符號談起〉,《簡帛研究彙刊.第一輯.第
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3年5月
林素清,〈上博四《內禮》篇重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一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周鳳五,〈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新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七十本第三分,1999年9月
周鳳五、林素清,〈讀郭店竹簡〈成之聞之〉札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
1999年10月
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臺大中文學報》25期,2006年12

夏世華,〈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容成氏》集釋〉,《楚地簡帛研究思想(四)》,
武漢:崇文書局,2010年12月
夏世華,〈上海博物館藏《子羔》集釋〉,《楚地簡帛研究思想(四)》,武漢:崇
文書局,2010年12月
孫沛陽,〈簡冊背劃線初探〉,《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2011年12月
孫偉龍、李守奎,〈上博簡標識符號五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
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
張三夕,〈關於上博簡《孔子詩論》編聯排序的幾個問題〉,《華中師範大學學
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 第41卷第5期, 2002年9月
康少峰,〈《詩論 》「滿寫簡」與「留白簡」之爭辨析〉,《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 社會科學版 )第28卷第4期,2008年8月
康少峰,〈《詩論》竹簡編聯原則與文本復原〉,《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
版 )第30卷第1期,2010年2月
郭沂,〈郭店楚簡《天降大常》(成之聞之)篇疏證〉,《孔子研究》總第51期, 1998
年9月
曹峰,〈對《孔子詩論》第八簡以後簡序的再調整—-從語言特色的角度入手〉,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
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書版社,2002年3月
曹峰,〈《魯邦大旱》初探〉,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
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

陳偉,〈關於郭店楚簡《六德》諸篇編連的調整〉,《江漢考古》總74期,2000
年 1月
陳偉,〈《太一生水》校讀並論與《老子》的關係〉,《古文字研究》第22輯,2000
年7月
陳偉,〈郭店簡書《尊德義》校釋〉,《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3期《出土文獻與
中國哲學思想史專輯》,2001年8月
陳偉,〈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2006年
11月
陳偉,〈《柬大王泊旱》新研〉,《簡帛》第二輯,2007年11月
晁福林,〈上博簡《仲弓》疏證〉,《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總第88期,2005
年2月
陳劍,〈郭店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與其簡序關係的考察〉,《簡
帛》第二輯,2007年11月
范麗梅,〈上博楚簡《魯邦大旱》注譯〉,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
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
版社,2004年7月
程少軒,〈上博八《鶹鷅》與《有皇將起》編冊小議〉,《中國文字》新38,2012
年12月
單育辰,〈上博七《凡物流形》、《吳命》札記(修訂)〉,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簡帛》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1版1刷
張崇禮,〈郭店簡《尊徳義》簡序的一處調整〉,《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2年
第1期,2012年1月
賈連翔,〈清華簡九篇書法現象研究〉,《書法叢刊》,2011年第4期
賈連翔,〈反印墨跡與竹書編連的再認識〉,《出土文獻》第六輯,2015年4月
裘錫圭,〈談談上博簡《子羔》篇的簡序〉,《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二冊《簡牘帛
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裘錫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釋文注釋〉,《裘錫圭學術文
集》第二冊《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裘錫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釋文注釋〉,《裘錫圭學
術文集》第二冊《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裘錫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相邦之道》釋文注釋〉,《裘錫圭學
術文集》第二冊《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葉國良,〈《柬大王泊旱》詮解〉,《簡帛》第二輯,2007年11月
廖名春,〈郭店楚簡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第3期,1998年9月
廖名春,〈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第二十輯,1999年1月
廖名春,〈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校釋〉,《清華簡帛研究》第1輯,2000年8

廖名春,〈郭店簡《性自命出》的編連與分合問題〉,《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
4期,2002年11月
楊朝明,〈上博竹書《從政》篇與《子思子》〉,《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總第
88期,2005年2月
劉國勝,〈信陽長臺關楚簡《遺冊》編聯二題〉,《江漢考古》2001年第3期
劉樂賢,〈上博簡《魯邦大旱》簡論〉,《文物》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
錢遜,〈〈性自命出〉(前半部分)劄記〉,《清華簡帛研究》第1輯,2000年8月
魏慈德,〈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與《詩經》研究瑣記〉,《東華
漢學》第二期, 2004年5月
蕭聖中,〈曾侯乙墓竹簡編聯與綴合關系的局部調整與考察〉,《武漢大學學報.
人文科學版》,2006年第5期
濮茅左,〈《孔子詩論》簡序解析〉,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
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書版社,2002
年3月
羅新慧,〈《容成氏》《唐虞之道》與戰國時期禪讓學說〉,《齊魯學刊》總第177
期,2003年6月
譚寶剛,〈從郭店《老子》看《老子》的分篇與分章〉,《許昌學院學報》第28
卷第4期
蘇建洲,〈《上博五‧弟子問》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
十三本第二分, 2012年6月
龐樸,〈初讀郭店楚簡〉,《歷史研究》1998年第4期
顧史考,〈從《楚辭》韻例看郭店楚簡《語叢四》〉,《先秦兩漢學術》第五期, 2006
年3月
顧史考,〈上博簡《凡物流形》初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三十八期,
2009年10月
顧史考,〈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簡序追補〉,《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六
輯,2015年2月
四、會議論文
竹田健二,〈《曹沫之陣》中的竹簡綴合與契口〉,《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
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12月2日
竹田健二,〈關於上博楚簡《采風曲目》的竹簡形制—以契口為中心〉,《楚地簡
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7年6月
竹田健二,〈清華簡《楚居》的劃線、墨線與竹簡的排序問題〉,《先秦兩漢出土
文獻與學術新視野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2013
年 6月
李守奎,〈《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邴尚白,〈上博楚竹書《有皇將起》新探〉,2014年8月27日-29日國立清華
大學中文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出土文獻的語境】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第三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會議論文集
季旭昇,〈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試讀〉,《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
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林志鵬,〈郭店楚墓竹書《唐虞之道》重探〉,《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
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林素清,〈讀《季康子問於孔子》與《弟子問》札記〉,《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
「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
林素清,〈上博館藏簡互證三則〉,《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家圖書館,2006年12月
於凱,〈上博楚簡《容成氏》疏劄九則〉,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
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
社,2004年7月
周鳳五,〈郭店竹簡的形式特徵及其分類意義〉,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郭店
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徐少華,〈論《上博五.君子為禮》的編聯與文本結構〉,《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
「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
張光裕主編,《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的古文字學與
經典詮釋》,新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與文學系,2003年10月
曹峰,〈談《三德》的編聯與分章〉,《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福田哲之,〈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的編聯與結構〉,《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
「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
楊芬,〈上博簡《中弓》編聯札記二則〉,《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簡國
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顧史考,〈上博楚簡《用曰》章解〉,臺北大學中文系、武漢大學簡帛中心、芝加
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中心,「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年11月10
日、11日

五、臺灣學位論文
蘇建州,《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校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博士論文,2004年
朱賜麟,《曹劌之陣思想研究----及其在春秋兵學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臺灣
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6年6月
李姎顄,《〈競建內之〉、〈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考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南:
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9月
吳珮瑜,《《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用曰〉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
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高佑仁,《《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沫之陣》研究》,臺北:臺灣師範
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9月
倪薇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競公瘧》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
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連德榮,《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仲弓》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7年
許慜慧,《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研究,臺北:臺灣
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6月
陳雅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8年12月
鄭玉珊《《上博(一).孔子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3年
謝雅惠,《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 ‧姑成家父‧鬼神之明‧融師有成》研
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暑期教學班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六、大陸學位論文
王瑜,《上博簡(二)《容成氏》研究》,西安: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5月
李松儒,《郭店楚墓竹簡字跡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4月
范玉珠,《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德》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7年5月
唐洪志,《上博簡(五)孔子文獻校理》,廣州:華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年6月
梁立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研究》,北京: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

崔海鷹,《郭店儒簡成之聞之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年4月
孫飛燕,《容成氏文本整理及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4

單曉偉,《新蔡葛陵楚墓竹簡編聯及相關問題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
文,2007年4月
單育辰,《〈曹沫之陳〉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
文,2007年4月
湯斐瓊,《上博楚簡「古《詩序》」復原研究》,長沙: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1年5月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

鄧少平,《上博竹書《容成氏》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年6月
蔡丹,《上博四〈曹沫之陳〉集釋》,武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碩士論文,2006
年8月
韓英,《《昔者君老》與《內豊》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8年4月
譚中華,《《孔子詩論》編聯分章問題研究綜述》,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年4月
七、網路資源
一上示三王( 程少軒 ),〈目前《凡物流形》編聯的最佳方案〉,復旦大學出土文
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學術討論/論壇,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952 ,2009年1月20日
丁四新,〈楚簡《容成氏》「禪讓」觀念論析〉,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4 ,2005年11月8日。
子居( 網名 ),〈上博二《容成氏》再編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
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52 ,2008年6月7日
子居( 網名 ),〈上博四《曹沫之陳》再編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10/xuedeng014/ziju.htm ,2010年4月7日
子居,〈上博六《用曰》再編聯〉,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10/ziju002.htm#_ftnref5 ,2010年7月2日
子居,〈上博八《有皇將起》再編連〉,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
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993,2011年7月24日
井上亙,〈《內禮》篇與《昔者君老》篇的編聯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
/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64 ,2005年
10月16日
王中江,〈《從政》重編校注〉,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wangzhongjiang02.htm ,2003年1月16日
王中江,〈《凡物流形》編聯新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
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928,2009
年3月3日
牛新房,〈讀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瑣議〉,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77 ,2006年3月9日
王挺斌,〈讀清華簡(伍)〈殷高宗問於三壽〉小札〉,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02 ,2015年4月13日
王寧,〈讀〈殷高宗問於三壽〉散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
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25,2015
年5月17日
王蘭,〈上博六《用曰》編聯〉,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31,2007年10月13日
白於藍,〈上博簡《曹沫之陳》釋文新編〉,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
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baiyulan001.htm ,2005年4月10日
白於藍,〈《曹沫之陳》新編釋文及相關問題探討〉,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
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65 ,2008年3月3日。
史儀,〈《從政》篇編連拾遺〉,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shiyi01.htm ,2003年1月17日
汪中文,〈〈仲弓〉「雍也憧(惷)愚」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wangzhongwen001.htm
何有祖(網名:易泉),〈清華五〈殷高宗問於三壽〉初讀〉,簡帛論壇,網址:
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249 ,2015年4月10日。
肖芸曉,〈試論清華竹書伊尹三篇的關聯〉,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34 ,2013年3月7日
肖芸曉,〈清華簡《算表》首簡簡序小議〉,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11 ,2014年4月21日
肖芸曉,〈清華簡《算表》收卷方式小議〉,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31#_ftn1,2014年6月12日
李松儒,〈《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跡研究〉,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66#_ftn10,2009年6月5日
李松儒,〈郭店簡字跡研究兩則〉,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07 ,2010年9月24日
李松儒(網名:松鼠),〈有關上博九的字跡情況〉,簡帛論壇,網址:
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45 ,2013年1月5日
李銳,〈清華大學簡帛講讀班第三十二次研討會綜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
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
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032.htm ,2004年4月15日
李銳,〈《仲弓》補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紀
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zhonggongbushi.htm,2004年4月
19日
李銳,〈《仲弓》新編〉,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紀
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zhonggongxinbian.htm,2004年4月
22日
李銳,〈《曹劌之陣》釋文新編〉,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rui002.htm ,2005年2月25日
李銳,〈《曹劌之陣》重編釋文〉,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rui003.htm ,2005年5月27日
李銳,〈讀《季康子問於孔子》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
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2272 ,
2006年2月26日
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20id=606 ),2007年7月11日
李銳,〈讀《用曰》劄記(三)〉,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
21世紀孔子: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240 ,2007年7月
27日
李銳,〈《孔子見季桓子》重編〉,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20id=703 ),2007年8月22日
李銳,〈《凡物流形》釋文新編(稿)〉,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 Confucius2000.孔
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fwlx1.htm,
2008年12月31日
李銳,〈《凡物流形》釋讀札記(續)〉,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
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866,
2009年1月1日
李銳,〈《凡物流形》釋讀札記(再續)(重訂版)〉,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
2000.孔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885 ,2009年1月3日
李銳,〈《凡物流形》甲乙本簡序再論〉,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
子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890
2009年1月10日
李銳,〈〈程寤〉試讀〉,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紀
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834,2011年3月31

李銳,〈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23日
李零,〈上博楚簡校讀記(之一):《子羔》篇「孔子詩論」部分〉,簡帛研究網/
學術文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ling01-1.htm#_ftnref9 ,
2002年1月4日。
李零,〈上博楚簡校讀記(之二):《緇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
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ling02.htm ,2002年1月12日
李學勤,〈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詩論》分章釋文〉,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
簡,網址: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lixueqin01.htm ,2002年1月16

季旭昇,〈上博五芻議(上)〉, 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5 ,2006年2月18日
季旭昇,〈《采風曲目》釋讀(摘要)〉,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6/jixusheng001.htm ),2006年11月27日
林志鵬,〈楚竹書《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
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18 ,2007年7月13日
房振三,〈上博館藏楚竹書(四)釋字二則〉,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fangzhensan001.htm ,2005年4月3日
周鳳五,〈論上博《孔子詩論》竹簡留白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zhoufengwu02.htm,2002年1月19
金滕,〈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8月23日
胡敕瑞,〈〈殷高宗問於三壽〉劄記一則〉,清華大學出土研究與保護中心,出土
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最新文章,網址:
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index.html,2015年4月16日
范毓周,〈上海博物館藏楚簡《詩論》的釋文、簡序與分章〉,簡帛研究網/學
術文章/楚簡,網址: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fanyuzhou01.htm ,
2002年2月3日
范毓周,〈郭店楚簡《唐虞之道》的釋文、簡序與分章〉,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
/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fanyuzhou03.htm ,2002年2
月 11日
姜廣輝,〈古《詩序》留白簡的意含暨改換簡文排序思路〉,簡帛研究網/學術文
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jiangguanghui03.htm,2002
年1月19日
胡瓊,〈《上博六》零劄〉,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46,2008年7月1日
馬文增,〈清華簡〈殷高宗問于三壽〉新釋、簡注、白話譯文〉,簡帛網/簡帛文
庫/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43,2015年5月
30日
夏世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集釋〉,簡帛網/簡帛文庫
/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57 ,2008年7月29

夏世華,〈《上博二•容成氏》拼合與編連問題復議〉,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64 ,2009年6月5日
高佑仁,〈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20日
晏昌貴,〈《用曰》劄記三則〉,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9 ,2007年7月20日
馬楠,〈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19日
張峰,〈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21日
郭永秉,〈釋上博簡《容成氏》的「無終」—兼論31、32號簡的位置〉,簡帛研
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58 ,2005年9月4日
郭永秉,〈關於《競建》和《鮑叔牙》的字體問題〉,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2 ,2006年3月5日
張崇禮,〈釋《用曰》的一個編聯組〉,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7/zhangchongli012.htm ,2007年11月29日
張崇禮,〈《凡物流形》新編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
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30,
2009年3月20日
淺野裕一,〈《曹沫之陳》的兵學思想〉,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82#_ednref14 ,2008年10月7日
陳斯鵬,〈《柬大王泊旱》編聯補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Confucius2000.孔子
2000.21世紀孔子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1651 ,
2005年3月9日
陳偉,〈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從政》校讀〉,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
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wei01.htm ,2003年1月10日
陳偉,〈上博楚竹書《仲弓》「季桓子章」集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
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9#_ednref2 ,2005年12月10日
陳偉,〈上博五《弟子問》零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5 ,2006年2月21日
陳偉,〈《季康子問孔子》零識(續)〉,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55,2006年3月2日
陳偉,〈上博楚竹書《王居》新編校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16#_ednref1 ,2011年7月20日
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學術
文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jian01.htm,2003年
1月5日
陳劍,〈上博簡《容成氏》的拼合與編連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jian02.htm ,2003年1月7日
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1.htm ,2005年2月12日
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學
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2.htm ),2005年2
月15日
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簡帛文庫/楚
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4,2006年2月19日
陳劍,〈《三德》竹簡編聯的一處補正〉,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1 ,2006年4月1日
陳劍,〈《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編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
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83 2008年3月22日
陳劍,〈《容成氏》第2、3 兩簡改接於第37 簡之後的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
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學術討論/論壇,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675 ,2008年10月11日
陳劍,〈《上博(八)•王居》復原〉,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
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04 ),2011
年7月20日
陳劍,〈《上博(八)•王居》復原〉補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04 , 2011年7月21日
曹方向,〈上博九《成王爲城濮之行》通釋〉,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83#_edn1,2013年1月7日
曹建敦,〈讀上博藏楚竹書《內豊》篇劄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aojiandun001.htm ,2005年3月4日
曹建國,〈論上博《孔子詩論》簡的編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caojianguo02.htm ),2003年4月11日
曹峰,〈《三德》與《黃帝四經》對比研究劄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4
2006年4月3日
曹峰,〈再談《三德》的編聯與分章〉,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5,2006年4月13日
曹峰,〈上博六《用曰》篇劄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7/caofeng005.htm ,2007年7月12日
曹峰,〈上博六《用曰》篇劄記(續一)〉,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7/caofeng006.htm ,2007年7月12日
曹峰,〈從《老子》的「不見而名」說《凡物流形》的一處編聯〉,簡帛研究網/
學術文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9/caofeng001.htm
2009年3月9日
曹峰,〈讀〈殷高宗問於三壽〉上半篇一些心得〉,清華大學出土研究與保護中心,
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最新文章,網址:
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index.html,2015年5月25日
梁靜,〈《孔子見季桓子》校讀〉,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20id=798 ),2008年3月4日
程少軒,〈上博八《王居》、《志書乃言》校讀〉下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
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5 ,2011年7月19日。
程少軒,〈上博八《鶹鷅》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9,
2011年7月18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凡物流形》
重編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1 ,2008年12月31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程寤》簡序調整
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43,2011年1月5日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命》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
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4 ,2011年7月17日。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王居》、《志書乃言》校讀〉,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5 ,2011年7月17日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復旦大學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17日
彭浩,〈《昔者君老》與「世子法」〉,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 ,2005年11月2日
單育辰,〈《容成氏》新編聯及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38 ,
2008年5月21日。
單育辰,〈佔畢隨錄之九〉,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77 ,2009年1月19日
單育辰,〈上博八《王居》、《志書乃言》校讀〉下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
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5 ,2011年7月19日。
黃傑,〈新見有關郭店簡《尊德義》等篇編聯的重要資訊〉,簡帛網/簡帛文庫/
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572013年6月6日
黃傑,〈上博簡《有皇將起》編連一則〉,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15 ,2011年7月19日
黃傑,〈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20日
鄔可晶,〈談《上博(七)•凡物流形》甲乙本編聯及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
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36 ,2009年1月7日
鄔可晶,〈上博八《有皇將起》校讀〉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8 ,2011年7月18日
福田哲之,〈上博四《內禮》附簡、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第十六簡的歸
屬問題〉,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71 ,2006年3月7日
福田哲之,〈《孔子見季桓子》1號簡的釋讀與綴合〉,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20id=689 ,2007年8月6日
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dongshan001.htm ),2005年2月20日
詹群慧,〈對郭店楚簡《唐虞之道》簡序、分章的再探討〉,簡帛研究網/學術文
章/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2002/zhanqunhui01.htm ,2002
年9月27日
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dongshan001.htm ,2005年2月20日
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續四)〉,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9 ,2007年7月21日
董娟,〈關於《六德》簡的編聯及相關問題研究綜論〉,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
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09 ,2008年3月25日
廖名春,〈郭店簡《六德》篇的綴補編連和命名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
楚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Liaominchun3-01.htm ,2001年1月15

廖名春,〈郭店簡《成之聞之》的編連和命名問題〉,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
簡,網址:http://www.jianbo.org/Wssf/Liaominchun4-01.htm,2001年2月26日
廖名春,〈上博《詩論》簡的形制和編連〉,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aomincun01.htm,2002年1月12日
廖名春,〈讀楚竹書《曹沫之陳》劄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aominchun002.htm ,2005年2月12日
趙炳清,〈《昔者君老》與楚國的太子教育〉,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
網址:http://www.jianbo.or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12 ,2005年4月30日
鄭吉雄,〈《太一生水》釋讀研究〉,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18#_ftnref20 ,2014年5月14日
趙炳清,〈上博簡三《仲弓》的編聯及講釋〉,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
址: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zhaobinqing002.htm ,2005年4月10日
廣瀨薰雄,〈郭店楚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補論〉,簡帛網/簡
帛文庫/楚簡,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93#_ftnref6 ,
2008年2月19日
魏宜輝,〈讀上博楚簡(四)劄記〉,簡帛研究網/學術文章/楚簡,網址: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weiyihui001.htm ,2005年3月10日
蘇建州,〈《上博(五)楚竹書》補說〉,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2 ,2006年2月23日
蘇建州,〈初讀《上博九》劄記(一)〉,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6#_ftnref1 ,2013年1月6日
顧史考,〈上博七《凡物流形》簡序及韻讀小補〉,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網
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94,2009年2月23日
顧史考,〈郭店楚簡《尊德義》篇簡序調整三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
究中心/戰國文字與簡帛,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28,2010年12月15日
Ljltom(網名),〈關於《王居》的編排〉,簡帛論壇( 網址: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767 ),2011年7月18日。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