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臺北市商業土地使用與旅次活動關係之研究 : 以餐館業為例
作者 蘇麗惠
貢獻者 韓乾
地政研究所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8-Mar-2016 10:34:05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交通是因人類活動空間分佈地點不同而發生的,都市裡活動的空間係隨活動性質而分佈,因此所謂交通問題,事實上與人類活動、土地使用彼此交互影響。
都市是人類聚居的結果,都市各種土地使用之規劃原是靜態的實質供給,因人類活動產生位移,才使各種用地產生使用活動,具有吸引旅次之效果。人類位移,完成旅次活動目的,均有賴交通運輸設施之輔助,而交通設施對於商業土地使用之可及性影響重大,故本研究針對商業土地使用與交通旅次建立基本關係模式。
因人類是活動的主體,故本研究以人旅次活動為基本衡量單元,又鑑於商業土地使用種類繁多,乃以七十年度台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之商業類分類為標準,最後決定選擇以餐館業為例,進行商業土地使用與旅次活動之基本關係研究,分別探討旅次活動特性之關聯性,並建立餐館業使用之旅次吸引迴歸模式,尋找餐館使用影響旅次吸引之因素,以為其他業別建立關係模式之參考,並為土地使用規劃與交通設施建設相互整合提供基本參考依據。
茲就各章重點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首先針對土地使用與交通旅次相互影響等問題進行陳述,分析相互關係,並提出土地使用與交通設施建設未能充分協調之後果,引出選擇餐館為例之伏筆。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闡述各相關理論並評述相關實證研究,以為本研究建立基本理論架構之依據。
第三章 研究方法:首先進行研究設計建立研究架構。然後解析資料蒐集與處理,詳述研究對象、研究地區、研究樣本之選定,並說明本研究採用之分析方法。
第四章 旅次活動特性與基本社經屬性分析:針對本研究旅次活動特性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探討餐館吸引旅次之活動目的,旅次特性,並分析支持旅次活動之基本社經屬性與旅次活動之關聯。
第五章 餐館土地使用與旅次吸引關係之分析:首先分析本研究調查而得之餐館吸引旅次量之情形,進而由影響旅次吸引因素分析,搜尋最佳自變數組合,進而建立旅次吸引迴歸方程式之理想模型。首先只考慮土地使用影響因素,得到一種結果;第二部分則增加經營方式之變數,得到解釋力較佳之結果。
第六章 研究發現:扼要說明第四章與第五章分析與討論之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分別提出商業土地使用規劃與交通設施建設之結論與中肯建議。
目錄
圖目次………陸
表目次………柒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的陳述………1
第二節 問題的分析………5
第三節 研究目的………11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16
第一節 交通旅次之理論………17
第二節 都市活動與土地使用關係………22
第三節 實證研究之回顧………32
第四節 建立基本假設………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40
第一節 研究設計………40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45
壹、研究對象之選定………45
貳、研究地區之選定………48
叁、研究樣本之選定………51
肆、調查方式………52
伍、研究調查事項………53
陸、資料處理………54
第三節 分析方法………55
第四章 旅次活動特性與社經屬性分析………65
第一節 選樣餐館使用經營特性分析………65
第二節 旅次活動特性分析………73
第三節 旅次基本社經屬性分析………88
第五章 餐館土地使用與旅次吸引關係之分析………98
第一節 旅次吸引量分析………98
第二節 影響餐館旅次吸引因素分析………109
第三節 旅次吸引模式之建立………120
第四節 經營方式與旅次吸引模式之分析………138
第六章 研究發現………145
第一節 旅次活動特性與基本社經屬性之關聯………145
第二節 土地使用影響旅次吸引之模式………15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56
第一節 結論………156
第二節 建議………157
參考書目………160
附錄………164

圖目次
圖2-1 運輸系統與土地使用之相互關係圖………16
圖2-2 活動與土地使用之關係圖………23
圖2-3 活動系統與空間系統………24
圖2-4 商業街類型………30
圖2-5 經濟決定土地利用型態圖………31
圖3-1 研究流程………44
圖4-1 餐館研究樣本之分佈………67
圖4-2 受訪者居住地點之行政區狀況………95
圖4-3 受訪者旅次起點之行政區分佈狀況………96
圖5-1 餐館旅次吸引量………99
圖5-2 中午各時段旅次量………105
圖5-3 下午各時段旅次量………105
圖5-4 平常日自變數組合R^2p圖………127
圖5-5 假日自變數組合R^2p圖………127
圖5-6 平常日Z_1之自變數組合Cp圖………128
圖5-7 假日Z_2自變數組合Cp圖………130

表目次
表1-1 台北市歷年小型自用車成長情形………10
表1-2 台北地區產生旅次數比較………11
表1-3 台北市都市計畫面積使用情形………13
表1-4 台北市可供都市發展土地分區使用情形………13
表2-1 民國70年工商普查商業分類系統………26
表2-2 商業設施使用強度之量度標準………33
表2-3 商業設施旅次吸引分類表………34
表3-1 台北市餐飲業一般經營概況………46
表3-2 台北市餐飲業營業規模概況………47
表3-3 台北市各行政區餐館業經營概況………50
表4-1 研究地區與樣本數………66
表4-2 餐館經營規模………68
表4-2-1 各樣本經營規模資料………69
表4-3 餐館營業時段………71
表4-4 餐館平均消費額與平均顧客量………72
表4-5 活動目的之分類………74
表4-6 活動目的之動機………75
表4-7 經營型態與活動目的之關係………77
表4-8 順道而來之旅次動機類別與各路段關係………77
表4-9 旅次起點類別………79
表4-10 活動目的與旅次起點之關係………80
表4-11 旅次起點與區位分佈之關係………80
表4-12 活動目的和花費交通時間的關係………82
表4-13 使用交通工具………82
表4-14 旅次目的別與交通工具之關係………82
表4-15 活動目的與到達餐館時間之關係………84
表4-16 餐館經營型態與停留時間長短之關係………85
表4-17 停留時間與到達時段之關係………87
表4-18 停留時間與活動目的之關係………87
表4-19 餐館經營方式與旅次到達頻率之關係………89
表4-20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性別之關係………91
表4-21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年齡狀況之關係………91
表4-22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教育程度之關係………93
表4-23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職業狀況之關係………93
表4-24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平均每月家庭所得狀況之關係………94
表5-1 各路段餐館平常日、假日旅次吸引量之比較………101
表5-2 經營方式旅次量之差異………102
表5-2-1 各調查時段旅次量平均款之標準差、變異數………103
表5-3 停車不易之困擾………116
表5-4 因停車不易而不願開車來此………116
表5-5 餐館吸引旅次之停車位置狀況………117
表5-6 台北市路邊停車狀況………117
表5-7 停車問題之主要原因………118
表5-8 Z_1與各自變數之Pearson相關表………124
表5-9 Z_2與各自變數之Pearson相關表………124
表6-1 旅次活動特性之關聯分析………151
表6-2 理想自變數組合廻歸模式R^2值...........................155
關聯 碩士
畢業學年度:7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韓乾
dc.contributor 地政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蘇麗惠zh_TW
dc.date (日期) 1986
dc.date.accessioned 8-Mar-2016 10:34:05 (UTC+8)-
dc.date.available 8-Mar-2016 10:34: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Mar-2016 10:34:05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955-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交通是因人類活動空間分佈地點不同而發生的,都市裡活動的空間係隨活動性質而分佈,因此所謂交通問題,事實上與人類活動、土地使用彼此交互影響。
都市是人類聚居的結果,都市各種土地使用之規劃原是靜態的實質供給,因人類活動產生位移,才使各種用地產生使用活動,具有吸引旅次之效果。人類位移,完成旅次活動目的,均有賴交通運輸設施之輔助,而交通設施對於商業土地使用之可及性影響重大,故本研究針對商業土地使用與交通旅次建立基本關係模式。
因人類是活動的主體,故本研究以人旅次活動為基本衡量單元,又鑑於商業土地使用種類繁多,乃以七十年度台閩地區工商普查報告之商業類分類為標準,最後決定選擇以餐館業為例,進行商業土地使用與旅次活動之基本關係研究,分別探討旅次活動特性之關聯性,並建立餐館業使用之旅次吸引迴歸模式,尋找餐館使用影響旅次吸引之因素,以為其他業別建立關係模式之參考,並為土地使用規劃與交通設施建設相互整合提供基本參考依據。
茲就各章重點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首先針對土地使用與交通旅次相互影響等問題進行陳述,分析相互關係,並提出土地使用與交通設施建設未能充分協調之後果,引出選擇餐館為例之伏筆。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闡述各相關理論並評述相關實證研究,以為本研究建立基本理論架構之依據。
第三章 研究方法:首先進行研究設計建立研究架構。然後解析資料蒐集與處理,詳述研究對象、研究地區、研究樣本之選定,並說明本研究採用之分析方法。
第四章 旅次活動特性與基本社經屬性分析:針對本研究旅次活動特性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探討餐館吸引旅次之活動目的,旅次特性,並分析支持旅次活動之基本社經屬性與旅次活動之關聯。
第五章 餐館土地使用與旅次吸引關係之分析:首先分析本研究調查而得之餐館吸引旅次量之情形,進而由影響旅次吸引因素分析,搜尋最佳自變數組合,進而建立旅次吸引迴歸方程式之理想模型。首先只考慮土地使用影響因素,得到一種結果;第二部分則增加經營方式之變數,得到解釋力較佳之結果。
第六章 研究發現:扼要說明第四章與第五章分析與討論之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分別提出商業土地使用規劃與交通設施建設之結論與中肯建議。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圖目次………陸
表目次………柒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的陳述………1
第二節 問題的分析………5
第三節 研究目的………11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16
第一節 交通旅次之理論………17
第二節 都市活動與土地使用關係………22
第三節 實證研究之回顧………32
第四節 建立基本假設………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40
第一節 研究設計………40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45
壹、研究對象之選定………45
貳、研究地區之選定………48
叁、研究樣本之選定………51
肆、調查方式………52
伍、研究調查事項………53
陸、資料處理………54
第三節 分析方法………55
第四章 旅次活動特性與社經屬性分析………65
第一節 選樣餐館使用經營特性分析………65
第二節 旅次活動特性分析………73
第三節 旅次基本社經屬性分析………88
第五章 餐館土地使用與旅次吸引關係之分析………98
第一節 旅次吸引量分析………98
第二節 影響餐館旅次吸引因素分析………109
第三節 旅次吸引模式之建立………120
第四節 經營方式與旅次吸引模式之分析………138
第六章 研究發現………145
第一節 旅次活動特性與基本社經屬性之關聯………145
第二節 土地使用影響旅次吸引之模式………15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56
第一節 結論………156
第二節 建議………157
參考書目………160
附錄………164

圖目次
圖2-1 運輸系統與土地使用之相互關係圖………16
圖2-2 活動與土地使用之關係圖………23
圖2-3 活動系統與空間系統………24
圖2-4 商業街類型………30
圖2-5 經濟決定土地利用型態圖………31
圖3-1 研究流程………44
圖4-1 餐館研究樣本之分佈………67
圖4-2 受訪者居住地點之行政區狀況………95
圖4-3 受訪者旅次起點之行政區分佈狀況………96
圖5-1 餐館旅次吸引量………99
圖5-2 中午各時段旅次量………105
圖5-3 下午各時段旅次量………105
圖5-4 平常日自變數組合R^2p圖………127
圖5-5 假日自變數組合R^2p圖………127
圖5-6 平常日Z_1之自變數組合Cp圖………128
圖5-7 假日Z_2自變數組合Cp圖………130

表目次
表1-1 台北市歷年小型自用車成長情形………10
表1-2 台北地區產生旅次數比較………11
表1-3 台北市都市計畫面積使用情形………13
表1-4 台北市可供都市發展土地分區使用情形………13
表2-1 民國70年工商普查商業分類系統………26
表2-2 商業設施使用強度之量度標準………33
表2-3 商業設施旅次吸引分類表………34
表3-1 台北市餐飲業一般經營概況………46
表3-2 台北市餐飲業營業規模概況………47
表3-3 台北市各行政區餐館業經營概況………50
表4-1 研究地區與樣本數………66
表4-2 餐館經營規模………68
表4-2-1 各樣本經營規模資料………69
表4-3 餐館營業時段………71
表4-4 餐館平均消費額與平均顧客量………72
表4-5 活動目的之分類………74
表4-6 活動目的之動機………75
表4-7 經營型態與活動目的之關係………77
表4-8 順道而來之旅次動機類別與各路段關係………77
表4-9 旅次起點類別………79
表4-10 活動目的與旅次起點之關係………80
表4-11 旅次起點與區位分佈之關係………80
表4-12 活動目的和花費交通時間的關係………82
表4-13 使用交通工具………82
表4-14 旅次目的別與交通工具之關係………82
表4-15 活動目的與到達餐館時間之關係………84
表4-16 餐館經營型態與停留時間長短之關係………85
表4-17 停留時間與到達時段之關係………87
表4-18 停留時間與活動目的之關係………87
表4-19 餐館經營方式與旅次到達頻率之關係………89
表4-20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性別之關係………91
表4-21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年齡狀況之關係………91
表4-22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教育程度之關係………93
表4-23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職業狀況之關係………93
表4-24 經營方式與吸引旅次平均每月家庭所得狀況之關係………94
表5-1 各路段餐館平常日、假日旅次吸引量之比較………101
表5-2 經營方式旅次量之差異………102
表5-2-1 各調查時段旅次量平均款之標準差、變異數………103
表5-3 停車不易之困擾………116
表5-4 因停車不易而不願開車來此………116
表5-5 餐館吸引旅次之停車位置狀況………117
表5-6 台北市路邊停車狀況………117
表5-7 停車問題之主要原因………118
表5-8 Z_1與各自變數之Pearson相關表………124
表5-9 Z_2與各自變數之Pearson相關表………124
表6-1 旅次活動特性之關聯分析………151
表6-2 理想自變數組合廻歸模式R^2值...........................155
dc.format.extent 63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畢業學年度:74
dc.title (題名) 臺北市商業土地使用與旅次活動關係之研究 : 以餐館業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