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臺北地區職業女性觀看電視行為之研究
作者 黃萱
貢獻者 王石番
新聞研究所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21:19 (UTC+8)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目的………3
第二節 文獻探討………4
壹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疏離感程度的關聯性………5
貳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行為的關聯性………9
參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興觀看電視行為的關聯性………11
肆 研究架構與假設………15
第二章 研究方法概述………24
第一節 抽樣設計………24
壹 母群體的界定………24
貳 抽樣方法及樣本數………24
參 樣本架構………25
第二節 問卷編製………27
壹 觀看電視行為的測量………27
貳 個人疏離感程度的測量………36
參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的測量………37
第三節 訪問過程………40
壹 預訪………40
貳 修正問卷………41
參 正式訪問………42
第三章 資料分析(一) ………47
第一節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觀看電視行為和疏離感程度概述及分析………48
壹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概述………48
貳 觀看電視行為的分析………59
參 個人疏離感程度測試分佈及分析………81
第二節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疏離感程度………99
第四章 資料分析(二) ………120
第一節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觀看電視行為………121
第二節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行為………143
第五章 結論………156
第一節 研究結果摘要………15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59

附錄一
參考書目………164
附錄二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行為之研究]問卷………174
附錄三
表41-1.1 職業女性教育程度與收視時間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婚姻狀況]為控制變項)。………179
表41-7.1 職業女性教育程度與[娛樂性]節目偏好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婚姻狀況]為控制變項)。………179
表41-12.1 職業女性教育程度與[非知識性]收視動機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婚姻狀況]為控制變項)。………180

圖表
圖14-1 研究架構圖………16
表21-1 樣本架構圖………26
表31-1 職業女性(樣本)個人基本資料分配表………49
表31-2 職業女性(樣本)個人特性資料統計表………52
表31-3 職業女性工作滿意程度統計表………58
表31-4 職業女性對十項收視動機類目的同意程度統計表………62
表31-5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動機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67
表31-6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動機量表信度考驗摘要表………68
表31-7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動機量表因素分析統計表………69
表31-8 職業女性每週看電視頻率統計表………71
表31-9 職業女性平時每天看電視時數統計表………71
表31-10 職業女性假日每天看電視時數統計表………72
表31-11 職業女性晚間看電視時段統計表………75
表31-12 職業女性對各類電視節目常看程度統計表………76
表31-13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節目類型偏好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79
表31-14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節目類型偏好量表信度考驗摘要表………80
表31-15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節目類型偏好量表因素分析統計表………81
表31-16 職業女性疏離感程度測試分布………87
表31-17 職業女性個人疏離感程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94
表31-18 職業女性個人疏離感程度量表信度考驗摘要表………96
表31-19 職業女性個人疏離感程度量表因素分析統計表………97
表32-1 人口變項與疏離感程度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05
表32-2 人口變項與人際孤立感的t檢定………106
表32-3 人口變項與政治無力感的t檢定………106
表32-4 人口變項與生存無意義感的t檢定………107
表32-5 人口變項與自我無規範感的t檢定………107
表32-6 人口變項與自我無信念感的t檢定………108
表32-7 人口變項與疏離感總量的t檢定………108
表32-8 不同職位者的人際孤立感之變異數分析………117
表32-8.1 職業女性職位與人際孤立感的薛費氏[事後比較]分析………116
表32-9 不同職位者的政治無力感之變異數分析………117
表32-10 不同職位者的生存無意義感之變異數分析………117
表32-11 不同職位者的自我無規範感之變異數分析………118
表32-11.1 職業女性職位與自我無規範感的薛費氏[事後比較]分析………116
表32-12 不同職位者的自我無信念感之變異數分析………118
表32-13 個人特性與疏離感程度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09
表41-1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觀看電視頻率、時間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25
表41-2 人口變項與觀看電視頻率的t檢定………126
表41-3 人口變項與觀看電視時間的t檢定………127
表41-5 不同職位者的觀看電視頻率之變異數分析………128
表41-6 不同職位者的觀看電視時間之變異數分析………128
表41-7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觀看電視節目類型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32
表41-8 人口變項與觀看娛樂性節目類型的t檢定………133
表41-9 人口變項與觀看非娛樂性節目類型的t檢定………133
表41-10 不同職位者的觀看娛樂性節目類型的變異數分析………136
表41-10.1 職業女性職位與觀看娛樂性節目類型偏好的薛費氏[事後比較]………139
表41-11 不同職位者的觀看非娛樂性節目類型的變異數分析………137
表41-12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觀看電視動機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40
表41-13 人口變項與知識性收視動機的t檢定………141
表41-14 人口變項與非知識性收視動機的t檢定………141
表41-15 不同職位者的知識性收視動機之變異數分析………142
表41-16 不同職位者的非知識性收視動機之變異數分析………142
表41-16.1 職業女性職位與非知識性收視動機的薛費氏[事後比較] ………140
表42-1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頻率,時間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51
表42-2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節目類型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53
表42-3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動機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52
描述 碩士
畢業學年度:7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王石番
dc.contributor 新聞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黃萱zh_TW
dc.date (日期) 1988
dc.date.accessioned 10-Mar-2016 16:21:19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r-2016 16:21:1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21:19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30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畢業學年度:77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目的………3
第二節 文獻探討………4
壹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疏離感程度的關聯性………5
貳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行為的關聯性………9
參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興觀看電視行為的關聯性………11
肆 研究架構與假設………15
第二章 研究方法概述………24
第一節 抽樣設計………24
壹 母群體的界定………24
貳 抽樣方法及樣本數………24
參 樣本架構………25
第二節 問卷編製………27
壹 觀看電視行為的測量………27
貳 個人疏離感程度的測量………36
參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的測量………37
第三節 訪問過程………40
壹 預訪………40
貳 修正問卷………41
參 正式訪問………42
第三章 資料分析(一) ………47
第一節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觀看電視行為和疏離感程度概述及分析………48
壹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概述………48
貳 觀看電視行為的分析………59
參 個人疏離感程度測試分佈及分析………81
第二節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疏離感程度………99
第四章 資料分析(二) ………120
第一節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觀看電視行為………121
第二節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行為………143
第五章 結論………156
第一節 研究結果摘要………15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59

附錄一
參考書目………164
附錄二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行為之研究]問卷………174
附錄三
表41-1.1 職業女性教育程度與收視時間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婚姻狀況]為控制變項)。………179
表41-7.1 職業女性教育程度與[娛樂性]節目偏好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婚姻狀況]為控制變項)。………179
表41-12.1 職業女性教育程度與[非知識性]收視動機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婚姻狀況]為控制變項)。………180

圖表
圖14-1 研究架構圖………16
表21-1 樣本架構圖………26
表31-1 職業女性(樣本)個人基本資料分配表………49
表31-2 職業女性(樣本)個人特性資料統計表………52
表31-3 職業女性工作滿意程度統計表………58
表31-4 職業女性對十項收視動機類目的同意程度統計表………62
表31-5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動機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67
表31-6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動機量表信度考驗摘要表………68
表31-7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動機量表因素分析統計表………69
表31-8 職業女性每週看電視頻率統計表………71
表31-9 職業女性平時每天看電視時數統計表………71
表31-10 職業女性假日每天看電視時數統計表………72
表31-11 職業女性晚間看電視時段統計表………75
表31-12 職業女性對各類電視節目常看程度統計表………76
表31-13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節目類型偏好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79
表31-14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節目類型偏好量表信度考驗摘要表………80
表31-15 職業女性觀看電視節目類型偏好量表因素分析統計表………81
表31-16 職業女性疏離感程度測試分布………87
表31-17 職業女性個人疏離感程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94
表31-18 職業女性個人疏離感程度量表信度考驗摘要表………96
表31-19 職業女性個人疏離感程度量表因素分析統計表………97
表32-1 人口變項與疏離感程度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05
表32-2 人口變項與人際孤立感的t檢定………106
表32-3 人口變項與政治無力感的t檢定………106
表32-4 人口變項與生存無意義感的t檢定………107
表32-5 人口變項與自我無規範感的t檢定………107
表32-6 人口變項與自我無信念感的t檢定………108
表32-7 人口變項與疏離感總量的t檢定………108
表32-8 不同職位者的人際孤立感之變異數分析………117
表32-8.1 職業女性職位與人際孤立感的薛費氏[事後比較]分析………116
表32-9 不同職位者的政治無力感之變異數分析………117
表32-10 不同職位者的生存無意義感之變異數分析………117
表32-11 不同職位者的自我無規範感之變異數分析………118
表32-11.1 職業女性職位與自我無規範感的薛費氏[事後比較]分析………116
表32-12 不同職位者的自我無信念感之變異數分析………118
表32-13 個人特性與疏離感程度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09
表41-1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觀看電視頻率、時間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25
表41-2 人口變項與觀看電視頻率的t檢定………126
表41-3 人口變項與觀看電視時間的t檢定………127
表41-5 不同職位者的觀看電視頻率之變異數分析………128
表41-6 不同職位者的觀看電視時間之變異數分析………128
表41-7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觀看電視節目類型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32
表41-8 人口變項與觀看娛樂性節目類型的t檢定………133
表41-9 人口變項與觀看非娛樂性節目類型的t檢定………133
表41-10 不同職位者的觀看娛樂性節目類型的變異數分析………136
表41-10.1 職業女性職位與觀看娛樂性節目類型偏好的薛費氏[事後比較]………139
表41-11 不同職位者的觀看非娛樂性節目類型的變異數分析………137
表41-12 人口變項、個人特性與觀看電視動機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40
表41-13 人口變項與知識性收視動機的t檢定………141
表41-14 人口變項與非知識性收視動機的t檢定………141
表41-15 不同職位者的知識性收視動機之變異數分析………142
表41-16 不同職位者的非知識性收視動機之變異數分析………142
表41-16.1 職業女性職位與非知識性收視動機的薛費氏[事後比較] ………140
表42-1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頻率,時間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51
表42-2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節目類型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53
表42-3 疏離感程度與觀看電視動機的皮耳森積差相關分析………152
dc.format.extent 54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title (題名) 臺北地區職業女性觀看電視行為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