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專門機構席位喪失之研究(1971-1972)
The study on the Republic of China`s loss of seats in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71-1972)
作者 石君灝
Shih, Chun Hao
貢獻者 陳文賢
Chen, Wen Hsien
石君灝
Shih, Chun Hao
關鍵詞 聯合國專門機構
聯合國大會396號決議案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案
行政院光華小組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
國際電信聯盟
UN Specialized Agencies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396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2758
Operation KH
WHO
WMO
ITU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1-Apr-2016 10:41:03 (UTC+8)
摘要 本論文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典藏的「外交部檔案」為主,輔以聯合國年鑑與相關聯合國專門機構的資料,首先整理出中華民國喪失各專門機構席位的時序與過程,接著探討中華民國政府是否有何事前的應對策略,並嘗試探究中華民國政府在喪失聯合國中國代表權以後,面對專門機構席位問題的態度是否具彈性思維。
聯合國專門機構僅是一個代表性的名詞,本質上就是一個由各國政府代表組成的國際組織,一個國際組織與聯合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簽署合作協定後,就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兩者之間互不隸屬,是屬於合作的關係,意即一個國家若喪失聯合國的席位,並不代表同時喪失專門機構的席位,需再由專門機構討論之。現今聯合國共有19個專門機構,1971年時則是擁有13個專門機構。
中華民國在1971年喪失聯合國中國代表權之前,在13個聯合國專門機構中,除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為觀察員外,其餘12個專門機構皆擁有會員國資格。而擁有會員國資格的專門機構中,除了4個金融性專門機構於1980年時才喪失席位,其餘8個專門機構則先後於1971年10月下旬至1972年5月下旬間陸續喪失席位,本研究探討的就是這一段時間。而由於資料與篇幅的限制,選擇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氣象組織(WMO)與國際電信聯盟(ITU)三個專門機構,深入探討中華民國喪失聯合國專門機構席位以及中華民國政府如何因應的過程。
由本文的討論可知道,聯合國大會396號決議案與2758號決議案與此議題息息相關,396號決議案決定了當一國政府的代表權發生爭議時,聯合國體系各組織應顧及聯合國大會的態度,而2758號則決定了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的歸屬。兩個決議案是專門機構處理中國席位問題的關鍵。而中華民國面對聯合國專門機構席位問題時,其態度是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加入,並不能以排除中華民國為前提,但席位問題的屬性卻是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的延伸,也就是說,聯合國專門機構要處理的是機構內「誰來代表中國」的問題。事實上,在那段時間,立場較親近中華民國的國家曾推動類似於「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提案,希望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存在於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中,只是中華民國政府卻未主動與這些國家合作,使得相關議案未獲通過。
本論文另外發掘當時介於行政院與外交部之間的決策單位,此單位是由當時的行政院政務委員葉公超主持,邀請行政院各部會首長成立的跨部會小組,名為光華小組,運作時間起於1971年11月下旬,至1972年5月底結束,旨在因應中華民國喪失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後,所引發的後續外交鉅變效應,處理議題的內容亦包含專門機構的席位問題。
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席位議題,如同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案,只處理了「誰來代表中國」的問題,實際上台灣地位的議題並沒有被提及,留有彈性空間。而現今台灣的困局在於,要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正式會員的條件必須是個國家,所以目前首要處理的,仍是國家定位的問題。從本研究中可知道,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會籍問題,本質就是中國代表權問題,如果使用中華民國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專門機構,無疑是抵觸1971年至1972年間各個專門機構的決議,這些決議已闡明「China」席位的歸屬,如此一來,其阻力只有更大而已。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一)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藏外交部檔案(依檔號排序)
〈197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排我納中共情形〉,檔號:633/90093。
〈世界衛生組織(WHO)第24屆世界衛生大會〉,檔號:639.017/0046。
〈世界衛生組織(WHO)第20屆世界衛生大會文件〉,檔號:639.017/0143。
〈197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排我納中共節要〉,檔號:639.017/90001。
〈國際電信聯合會〉,檔號:639.019/90001。
〈世界氣象組織(WMO)我代表權案洽助〉,檔號:639.02/0006。
〈世界氣象組織(WMO)我代表權案洽助〉,檔號:639.02/0007。
〈提供光華小組資料〉,檔號:640.6/90001
〈行政院光華小組會議議程及記錄〉,檔號:656.2/0025。
〈我退出聯合國後在各種國際機構會籍變動情形〉,檔號:656.41/91001。

(二)官方出版品
外交部檔案資料處編,《中國駐外各大公使館歷任館長銜名年表》,台北:台灣商務,1989年。
立法院秘書處,《立法專刊》,第19輯。
立法院秘書處,《立法專刊》,第96輯。
世界知識出版社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一集(1949-1950)》,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7。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外交志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外交志(初稿)》,台北:國史館,2002。

(三)專書
王正華編,《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1。
江國青,《聯合國專門機構法律制度研究》,台北:天肯文化,1994。
邱亞文,《世界衛生組織:體制、功能與發展》,台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2008。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1993。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北:五南,1994。
崔家琪編著,《世運從高雄出發》,高雄:高市文獻會,2008。
陳隆志、陳文賢(編),《聯合國專門機構:體制、功能與發展》,台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2009。
湯銘新編著,《我國參加奧運滄桑史(下篇)》,台北: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2000。
龍寶麒,《聯合國及周邊組織》,台北:三民,1998。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2002。
羅致政、李明峻編著,《聯合國相關國際組織憲章選輯》,台北:東吳政治系聯合國研究中心,2009。

(四)會議、期刊、專書論文
王仁宏,〈如何保持我在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之會籍〉,《台大法學論叢》,8:2(1979.6),頁67-80。
王仁宏,〈聯合國之會籍及其與聯合國專門機構之會籍的關係〉,《台大法律學刊》,5(1971.12),頁20-28。
林志龍,〈萬國郵盟中國代表權爭議始末:1949-1971〉,《興大人文學報》,38(2007.3),頁291-308。
高聖惕,〈國際民航組織與中華民國:就國際民航組織與聯合國的法律關係而論中華民國派遣觀察員參加前者活動之法律障礙〉,《政大法學評論》,68(2001.12),頁263-335。
張啟雄,〈1960年前後中華民國對國際奧委會的會籍名稱之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4(2004.6),頁103-153。
黃居正,〈台、中空運航權談判中的國際法問題〉,《台灣國際法季刊》,1:2(2004.04),頁9-60。
黃居正,〈國際民航組織的立法功能〉,《台灣國際法季刊》,2:1(2005.03),頁95-124。

(五)學位論文
王君毅,〈國際民航組織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1。
杜立麒,〈世界衛生組織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5。
許慧儀,〈中華民國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退出前十年之探討〉,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文教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培玉,〈世界衛生組織之研究─國際政治糾葛下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關係之演變〉,台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劉復國,〈中華民國參加國際組織的「會籍問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7)。
劉進枰,〈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會籍演變之歷史考察~1949-1981~〉,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六)報章雜誌
《中央日報》
《自由時報》
《聯合報》

(七)網站資料
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http://www.ltn.com.tw/

二、英文資料

(一)國際組織官方出版品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nual report of the Executive Board for the financial year ended April 30, 1980. Washington. D. 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United Nations. Agreements betwee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52.
United Nations.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New York: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ited Nations, 2002.
United Nations. Official record of the forth session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50.
United Nations. Resolutions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during the period 19 September to 15 December 1950.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51.
United Nations.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4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1951.
United Nations.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5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1951.
United Nations.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71. New York: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ited Nations, 1974.
United Nations.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72. New York: Office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ited Nations, 197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asic Documents (47th edition).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9.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Basic Documents (2012 edition). Geneva: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13.

(二)專書
Houshang Ameri. Politics and Process in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ldershop, Hampshire, UK: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Martin Hill.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coordinating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wor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三)期刊、專書論文
Yu, Kuan-Tsyh(俞寬賜),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United Nations specialized agencies.” Chines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Affairs, 12(1992-1994), pp. 42-66.

(四)報章雜誌
China Post
Washingtion Post

(五)網站資料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oin website: http://www.icao.int/Pages/default.aspx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ilo.org/global/lang--en/index.htm
International Martime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imo.org/Pages/home.aspx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website: http://www.itu.int/en/Pages/default.aspx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en.unesco.org/
Unversal Postal Union website: http://www.upu.int/en.htm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who.int/en/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s://www.wmo.int/pages/index_en.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8158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8022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文賢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Wen Hsi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石君灝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Shih, Chun H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石君灝zh_TW
dc.creator (作者) Shih, Chun Haoen_US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6 10:41:03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6 10:41: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6 10:41:0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8158022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53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802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典藏的「外交部檔案」為主,輔以聯合國年鑑與相關聯合國專門機構的資料,首先整理出中華民國喪失各專門機構席位的時序與過程,接著探討中華民國政府是否有何事前的應對策略,並嘗試探究中華民國政府在喪失聯合國中國代表權以後,面對專門機構席位問題的態度是否具彈性思維。
聯合國專門機構僅是一個代表性的名詞,本質上就是一個由各國政府代表組成的國際組織,一個國際組織與聯合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簽署合作協定後,就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兩者之間互不隸屬,是屬於合作的關係,意即一個國家若喪失聯合國的席位,並不代表同時喪失專門機構的席位,需再由專門機構討論之。現今聯合國共有19個專門機構,1971年時則是擁有13個專門機構。
中華民國在1971年喪失聯合國中國代表權之前,在13個聯合國專門機構中,除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為觀察員外,其餘12個專門機構皆擁有會員國資格。而擁有會員國資格的專門機構中,除了4個金融性專門機構於1980年時才喪失席位,其餘8個專門機構則先後於1971年10月下旬至1972年5月下旬間陸續喪失席位,本研究探討的就是這一段時間。而由於資料與篇幅的限制,選擇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氣象組織(WMO)與國際電信聯盟(ITU)三個專門機構,深入探討中華民國喪失聯合國專門機構席位以及中華民國政府如何因應的過程。
由本文的討論可知道,聯合國大會396號決議案與2758號決議案與此議題息息相關,396號決議案決定了當一國政府的代表權發生爭議時,聯合國體系各組織應顧及聯合國大會的態度,而2758號則決定了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的歸屬。兩個決議案是專門機構處理中國席位問題的關鍵。而中華民國面對聯合國專門機構席位問題時,其態度是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加入,並不能以排除中華民國為前提,但席位問題的屬性卻是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的延伸,也就是說,聯合國專門機構要處理的是機構內「誰來代表中國」的問題。事實上,在那段時間,立場較親近中華民國的國家曾推動類似於「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提案,希望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存在於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中,只是中華民國政府卻未主動與這些國家合作,使得相關議案未獲通過。
本論文另外發掘當時介於行政院與外交部之間的決策單位,此單位是由當時的行政院政務委員葉公超主持,邀請行政院各部會首長成立的跨部會小組,名為光華小組,運作時間起於1971年11月下旬,至1972年5月底結束,旨在因應中華民國喪失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後,所引發的後續外交鉅變效應,處理議題的內容亦包含專門機構的席位問題。
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席位議題,如同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案,只處理了「誰來代表中國」的問題,實際上台灣地位的議題並沒有被提及,留有彈性空間。而現今台灣的困局在於,要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正式會員的條件必須是個國家,所以目前首要處理的,仍是國家定位的問題。從本研究中可知道,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會籍問題,本質就是中國代表權問題,如果使用中華民國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專門機構,無疑是抵觸1971年至1972年間各個專門機構的決議,這些決議已闡明「China」席位的歸屬,如此一來,其阻力只有更大而已。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回顧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 16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7
第二章 聯合國專門機構與聯合國大會相關決議案 18
第一節 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地位 18
第二節 聯合國大會396號決議 27
第三節 聯大2758號決議通過後各專門機構的發展概略 36
第三章 中華民國政府對聯合國專門機構席位的因應:行政院光華小組的角色 45
第一節 草創時期 46
第二節 對國際組織預算的經費轉移 50
第三節 專門機構案分析 60
第四節 光華小組的終止 66
小結 68
第四章 聯合國專門機構中國席位問題的發展與解決 70
第一節 專門機構處理中國席位的做法 70
第二節 因應專門機構席位問題的策略與轉折 83
第三節 會員國傾向與洽助國的立場 97
小結 109
第五章 結論 111
徵引書目 116
附錄 122
zh_TW
dc.format.extent 238971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8022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聯合國專門機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聯合國大會396號決議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政院光華小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世界衛生組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世界氣象組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電信聯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UN Specialized Agenci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39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275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peration KH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HO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MO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TUen_US
dc.title (題名) 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專門機構席位喪失之研究(1971-1972)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the Republic of China`s loss of seats in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71-1972)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一)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藏外交部檔案(依檔號排序)
〈197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排我納中共情形〉,檔號:633/90093。
〈世界衛生組織(WHO)第24屆世界衛生大會〉,檔號:639.017/0046。
〈世界衛生組織(WHO)第20屆世界衛生大會文件〉,檔號:639.017/0143。
〈197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排我納中共節要〉,檔號:639.017/90001。
〈國際電信聯合會〉,檔號:639.019/90001。
〈世界氣象組織(WMO)我代表權案洽助〉,檔號:639.02/0006。
〈世界氣象組織(WMO)我代表權案洽助〉,檔號:639.02/0007。
〈提供光華小組資料〉,檔號:640.6/90001
〈行政院光華小組會議議程及記錄〉,檔號:656.2/0025。
〈我退出聯合國後在各種國際機構會籍變動情形〉,檔號:656.41/91001。

(二)官方出版品
外交部檔案資料處編,《中國駐外各大公使館歷任館長銜名年表》,台北:台灣商務,1989年。
立法院秘書處,《立法專刊》,第19輯。
立法院秘書處,《立法專刊》,第96輯。
世界知識出版社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一集(1949-1950)》,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7。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外交志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外交志(初稿)》,台北:國史館,2002。

(三)專書
王正華編,《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1。
江國青,《聯合國專門機構法律制度研究》,台北:天肯文化,1994。
邱亞文,《世界衛生組織:體制、功能與發展》,台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2008。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1993。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北:五南,1994。
崔家琪編著,《世運從高雄出發》,高雄:高市文獻會,2008。
陳隆志、陳文賢(編),《聯合國專門機構:體制、功能與發展》,台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2009。
湯銘新編著,《我國參加奧運滄桑史(下篇)》,台北: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2000。
龍寶麒,《聯合國及周邊組織》,台北:三民,1998。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2002。
羅致政、李明峻編著,《聯合國相關國際組織憲章選輯》,台北:東吳政治系聯合國研究中心,2009。

(四)會議、期刊、專書論文
王仁宏,〈如何保持我在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之會籍〉,《台大法學論叢》,8:2(1979.6),頁67-80。
王仁宏,〈聯合國之會籍及其與聯合國專門機構之會籍的關係〉,《台大法律學刊》,5(1971.12),頁20-28。
林志龍,〈萬國郵盟中國代表權爭議始末:1949-1971〉,《興大人文學報》,38(2007.3),頁291-308。
高聖惕,〈國際民航組織與中華民國:就國際民航組織與聯合國的法律關係而論中華民國派遣觀察員參加前者活動之法律障礙〉,《政大法學評論》,68(2001.12),頁263-335。
張啟雄,〈1960年前後中華民國對國際奧委會的會籍名稱之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4(2004.6),頁103-153。
黃居正,〈台、中空運航權談判中的國際法問題〉,《台灣國際法季刊》,1:2(2004.04),頁9-60。
黃居正,〈國際民航組織的立法功能〉,《台灣國際法季刊》,2:1(2005.03),頁95-124。

(五)學位論文
王君毅,〈國際民航組織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1。
杜立麒,〈世界衛生組織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5。
許慧儀,〈中華民國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退出前十年之探討〉,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文教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培玉,〈世界衛生組織之研究─國際政治糾葛下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關係之演變〉,台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劉復國,〈中華民國參加國際組織的「會籍問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7)。
劉進枰,〈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會籍演變之歷史考察~1949-1981~〉,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六)報章雜誌
《中央日報》
《自由時報》
《聯合報》

(七)網站資料
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http://www.ltn.com.tw/

二、英文資料

(一)國際組織官方出版品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nual report of the Executive Board for the financial year ended April 30, 1980. Washington. D. 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United Nations. Agreements betwee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52.
United Nations.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New York: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ited Nations, 2002.
United Nations. Official record of the forth session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50.
United Nations. Resolutions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during the period 19 September to 15 December 1950.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51.
United Nations.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4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1951.
United Nations.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5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1951.
United Nations.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71. New York: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ited Nations, 1974.
United Nations.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72. New York: Office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ited Nations, 197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asic Documents (47th edition).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9.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Basic Documents (2012 edition). Geneva: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13.

(二)專書
Houshang Ameri. Politics and Process in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ldershop, Hampshire, UK: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Martin Hill.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coordinating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wor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三)期刊、專書論文
Yu, Kuan-Tsyh(俞寬賜),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United Nations specialized agencies.” Chines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Affairs, 12(1992-1994), pp. 42-66.

(四)報章雜誌
China Post
Washingtion Post

(五)網站資料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oin website: http://www.icao.int/Pages/default.aspx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ilo.org/global/lang--en/index.htm
International Martime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imo.org/Pages/home.aspx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website: http://www.itu.int/en/Pages/default.aspx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en.unesco.org/
Unversal Postal Union website: http://www.upu.int/en.htm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www.who.int/en/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ebsite: https://www.wmo.int/pages/index_en.html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