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資訊取用之公法研究-以私人與政府機構之關係為中心
作者 楊富強
貢獻者 法治斌
楊富強
日期 1989
上傳時間 14-Apr-2016 14:05:17 (UTC+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93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法治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富強zh_TW
dc.creator (作者) 楊富強zh_TW
dc.date (日期) 198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Apr-2016 14:05:17 (UTC+8)-
dc.date.available 14-Apr-2016 14:05:1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Apr-2016 14:05:1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093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62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序言
     目錄
     引言
     壹:研究背景說明
     貳: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表現自由
     壹:表現自由之意義
     一、表現自由之概念
     二、表現自由之範圍
     貳:表現自由之理論基礎
     一、真理發現說
     二、自我實現說
     三、參與民主程序說
     參:表現自由之限制
     一、法律優越型
     二、憲法自限型
     三、絕對保障型
     第二節 國民知的權利
     壹:概說
     貳:知的權利之涵義與性質
     一、基於國民主權原理之性質
     二、基於人民參政權之性質
     三、基於積極性格之社會權性質
     參:知的權利在憲法之基礎
     一、美國
     二、西德
     三、日本
     四、我國
     肆、知的權利與現代民主國家之關係--代小結
     第三節 政府知的必要
     壹:政府知的必要之概念
     貳:政府知的必要之功能與目的
     一、調查之目的
     二、統計之目的
     三、認許之目的
     參:政府知的必要與人民知的權利之關係
     第二章 私人取用政府之資訊暨行政祕密之維護
     第一節 政府行政公開理論
     壹:政府行政公開之概念
     一、行政權之擴大與國民監督
     二、政府行政公開之涵義
     貳:政府行政公開之理由與目的
     一、政府行政公開之理由
     二、政府行政公開之目的
     第二節 私人取用政府資訊之範圍與限制
     壹:私人資訊取用權與國家利益之衝突與調和
     貳:私人取用政府資訊之範圍
     一、政府資訊之種類
     二、私人取用之範圍
     參:私人取用政府資訊之限制
     一、行政祕密資訊之限制取用
     二、個人隱私資訊之限制取用
     三、企業祕密資訊之限制取用
     第三節 行政祕密之範圍與界定
     壹:行政祕密之概念
     一、行政祕密之意義
     二、行政祕密之範圍
     貳:行政祕密之界定
     一、行政祕密界定之學說
     二、各學說之評析
     參:各國行政祕密規定概述
     一、日本
     二、美國
     三、英國
     四、其他國家
     肆、我國現行法上之行政祕密
     第四節 各國資訊公開立法之論析
     壹:問題提出與範圍界定
     貳:各國立法介紹
     一、瑞典
     二、美國
     三、加拿大
     四、法國
     五、日本(草案階段)
     參:各國立法評析
     一、權利主體
     二、規範客體
     三、應公開資訊之種類
     四、免除條款
     五、資訊公開之方式
     六、費用負擔
     七、救濟規定
     第五節 我國法上之資訊公開
     壹:概說
     貳:我國法上之資訊公開規定
     一、以資訊之性質區分
     二、以機關之性質區分
     第三章 政府取用私人資訊之方法、程序與限制
     第一節 政府資訊取用權與人民隱私權之關係
     壹:政府之職權與知的必要
     一、國家之目的與政府職權之行使
     二、政府知的必要
     貳:人民隱私權之保障
     一、隱私權之源起與保護
     二、政府資訊取用權與人民隱私權之衝突與調和
     第二節 政府取用私人資訊之方法與程序
     壹:概說
     貳:取用之方法
     一、基於法定職權
     二、使用傳票或命令報告
     三、以檢查方式行之
     參:取用之程序
     一、事前通知之義務
     二、通知書之記載應詳細
     三、應擇對私人權益影響最小之程序為之
     第三節 政府取用私人資訊之限制
     壹:取得之限制
     一、憲法之限制
     二、法律本身之限制
     三、私人重大私祕性資訊之限制取得
     貳:使用之限制
     一、須合於授權目的之使用
     二、政府權關內部流通使用之限制
     三、儲存管理之限制
     參:我國法之規定
     一、政府機關之守密義務
     二、政府機關內部流通之限制
     三、儲存私人資訊之限制
     第四章 資料保護
     第一節 資訊社會下有關私人資訊之危機
     壹:資訊社會之意義與特徵
     一、資訊社會之意義
     二、資訊社會之特徵
     貳:資訊社會下隱私權之危機
     一、資料保護之概念
     二、私人資料之危機
     第二節 資料保護立法之興起
     壹:資料保護立法之理論與原則
     一、資料保護之理論
     二、資料保護之立法原則
     貳:資料保護之國際浪潮
     一、聯合國
     二、歐洲理事會
     三、OECD
     第三節 各國資料保護立法之介紹
     壹:範圍界定與問題爭點
     一、瑞典
     二、美國
     三、英國
     四、西德
     五、奧地利
     貳:各國資料保護立法之評析
     一、立法形式
     二、保護資料之種類
     三、規範客體
     四、資料主體之權利
     五、資料使用者之義務
     六、資料之流通
     七、執行機關
     八、救濟規定
     第四節 我國有關資料保護之規定
     壹:概說
     貳:我國法制與實務現況
     一、立法形式
     二、保護資料之種類
     三、規範客體
     四、資料主體之權利
     五、資料使用者之義務
     六、資料之流通
     七、執行機關
     八、救濟規定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壹:國民知的權利與政府行政祕密之兼顧與調適
     貳:政府知的必要與人民隱私祕密之兼顧與調適
     參、我國法制之建議
     一、在政府資訊公開立法方面
     二、在資料保護立法方面
     主要參考資料
     壹:中文部分
     貳:英文部分
     參:日文部分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938en_US
dc.title (題名) 資訊取用之公法研究-以私人與政府機構之關係為中心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