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國大陸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的形成
One Step Ahead:Peasant Migrants Under China Reform
作者 鄭怡雯
Cheng, Yi-Wen
貢獻者 劉梅君
Liu, Mei-Chun
鄭怡雯
Cheng, Yi-Wen
關鍵詞 農民工
流動自由
戶口制度
騰籠換鳥
流浪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5-Apr-2016 16:05:43 (UTC+8)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 余大興 胡小勇,腳底下的長路程-中國民工現象透析,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 胡必亮 鄭紅亮,中國的鄉鎮企業與鄉村發展,新華書店,1996
     3. 袁亞愚,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回顧與展望,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4. 何清漣,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
     5. 楊宜勇,公平與效率-當代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
     6. 楊宜勇,失業沖擊波-中國就業發展報告,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
     7. 汝信 陸學藝等,199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8. 農村經濟與社會編輯部,中國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的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1993
     9. 王曙光,中國熱潮,尖端出版社,1997
     10.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11. 殷志靜 郁奇虹,中國戶籍制度改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12. 朱秋霞,中國大陸農業土地制度變革,台北:正中書局,1995
     13.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 1997~1998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14. 周其仁,農村變革與中國發展(上卷) (下卷)1978~1989,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15. 甘陽 崔之元,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16.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17. 向青 劉宇凡,從官僚社會主義到官僚資本主義的中國,新苗叢書,1997
     18. 北京市公安局外管處,北京市外地來京務工經商人員必讀,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19.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政策法規文件選編1999(上)、(下),2000
     20. 北京市外來人口普查辦公室,1997北京市外來人口普查資料,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
     21. 北京市勞動局,外地進京務工人員必讀,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22. 零點調查公司,觀察中國,北京:工商出版社,1997
     23. 鄭紅亮等編,中國經濟大論戰第五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24. 全國總工會政策研究室,1997中國農民工問題調查,1998
     25. 宋曉梧,中國人力資源開發與就業,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7
     26.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文件匯編,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8
     27. 安子,都市尋夢-安子和她的夥伴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28. 王化信,農民進城就業指南,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29. 勞動部、農業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啟示錄,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7
     30. 勞動部<中國21世紀勞動事業發展戰略>編委會,中國21世紀勞動事業發展戰略,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7
     31. 趙滿華,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32. 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勞動局,再就業工作的研究與實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
     33. 龔維斌,勞動力外出就業與農村社會變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34. 吳明熹,中國農民負擔自查監督手冊,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1999
     35. 景體華,北京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00年經濟社會藍皮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36. 蔡昉,2000年:中國人口問題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7. 黃平,尋求生存—當代中國農村外出人口的社會學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
     38. 曹陽,中國農業勞動力轉移:基於體制變遷的分析,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39. 張厚義、明立志,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199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40. 王郁昭、鄧鴻勛,農民就業與中國現代化—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的十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1. 馬洪、王夢奎,中國發展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42. 汝信、陸學藝、單天倫,200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43. 劉平安,外出務工第一課,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8
     44. 瘐德昌、王化信,外出農民回鄉創業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45. 農家女百事通雜誌社,城市離你有多遠—進城打工百事通,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
     46. 鄒蘭春,北京的流動人口,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6
     47. 郭于華,在鄉野中閱讀生命,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48. 韓德強,碰撞:全球化陷阱與中國現實選擇,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51.【珠江三角洲工人權益狀況】編寫小組,珠江三角洲工人權益狀況,香港: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1995
     52.【中國紡織、製衣、玩具業工人狀況】編寫小組,繁榮背後—中國紡織、製衣、玩具業工人狀況,香港:中國勞工教育中心,1995
     53.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7
     54. 常凱,勞動關係、勞動者、勞權 — 當代中國的勞動問題,北京:中國勞動 出版社,1995
     55. 陸學藝、李培林,中國新時期社會發展報告(1991-1995),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
     56. 盧愛紅,下崗:怎麼看、怎麼辦,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57. 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58. 王小強,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59.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
     60. 陳吉元、瘐德昌,論中國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1
     61.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
     62. 許連友,企業用工制度改革理論與實踐(1986-1991),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2
     63. 唐云岐,轉軌中的震盪—中國下崗問題的追蹤與探索,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8
     64. 《學習研究參考》編輯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改革開放20年重大決策述要,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
     65. 馮蘭瑞,論中國勞動力市場,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1
     66. 張問敏等編,中國經濟大論戰第二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67. 張湛彬,大轉折的日日夜夜(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68. 薛暮橋,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人民出版社,1982
     69. 胡敦靄、鄧樹雄,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香港浸信學院出版社,1990
     70. 涂肇慶、林益民,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述評,牛津出版社,1999
     71. 金觀濤、劉青封,開放中的變遷,風雲時代出版社,1994
     72.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1976-1997,香港三聯書店,1999
     二、中譯書目
     1. Chan ,Anita &Madsen ,Richard& Unger ,Jonathan,孫萬國等譯,當代中國農村歷滄桑-毛鄧體制下的陳村,牛津出版社,1996
     2. Mandel ,Enerst,林世平譯,東歐經濟的發展與危機,(年)不詳
     3. Griffin ,Keith,中國農村的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7
     4. Selden ,Mark,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曙光圖書公司,1990
     5. Christiansen ,Flemming&Rai ,Shirin M., 潘兆民 黃烈修譯,中國政治與社會,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
     6. Lieberthal ,Kenneth, 楊淑娟譯,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國立編譯館出版,1998
     7. 費正清主編,王建朗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 World Bank,李燕生、黨海鵬校譯,共享增長的收入: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9. Meisner ,Maurice,張瑛等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10. Polanyi ,Karl,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劇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
     11. Wallerstein ,Immanuel,路愛國、丁浩金譯,歷史資本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12. Marx ,
     13. Karl,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
     三、中文期刊
     1. 陸學藝,<走出城鄉分治,一國兩策的困境>,讀書,2000年第5期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課題組,<關於小城鎮建設和城鎮化問題的研究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動態,2000年6月
     3. 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論壇,<大城市外來勞動力狀況與政府管理>,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通訊第三期,1998年7月
     4. 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論壇,<基層公安部門對流動人口的管理>,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通訊第四期,1998年9月
     5. 鄭梓楨,<依然漂泊的群體—從廣東省看外來打工階層駐留前景>,中國人口研究科學,1999年第4期
     6. 謝慶生,<廣州市的外省民工社群—中國民間社會的再現>,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7年總第18-19期
     7. 溫鐵軍,<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中的產權問題>,改革與試驗,1998年6月
     8. 徐輝,<流動人口與勞動力市場-廈門經濟特區的情況分析>,人口學刊,1997年4月
     9. 人口流動的宏觀調控課題組,<人口流動的宏觀調控>,經濟研究參考,1998年第62期
     1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結構調整中的就業問題》課題組,<緩解就業壓力要堅持城鄉統籌—城市中的農村勞動力問題>,經濟工作者學習資料,1998年第65期
     11. 郝虹生等,<我國城市外來人口管理問題與對策-由北京市海淀區案例分析引發的思考>,人口研究,1998年1月
     12. 俞德鵬、陳智慧、汪海軍,<城鄉二元社會結構與城市外來民工犯罪>,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3月
     13. 費思蘭,<農村流動勞動力的務工機會—論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完善>,中國人口科學,1999年第2期
     14. 張敦福,<城市相對貧困問題中的特殊群體:城市農民工>,人口研究,1998年3月
     15. 鄭東亮,<再就業,還有多少待解之題>,半月談,1999年第5期
     16. 韋桂華,<中國鄉鎮企業發展之路的思考>,中國國情國力,1999年第1期
     17. 盧文,<關於鄉鎮企業離農傾向的探討>,農業經濟問題,2000年第2期
     18. 傅昌波,<8000萬城市農民工何處去>,人民論壇,1998年4月
     19. 周沛,<再就業:農民問題的新內容>,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5月
     20. 鍾水映,<人口流動與城鎮職工下崗問題的解決>,人口與經濟,1998年第6期
     21. 張樊峰,<打工返鄉農民路在何方>,調研世界,1998年第1期
     22. 郭悅,<當前我國理論界關於就業問題的研究>,經濟研究參考,1998年第97期
     23. 劉爽、武曉萍,<對大城市外來勞動力流入的思考—已北京市為例>,中國人口科學,1999年第3期
     24. 孫淑清,<北京外來工:社會學、經濟學視角研究>,人口與經濟,1999年第5期
     25. 林卿,<農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政策的實證分析與理論思考>,中國農村經濟,1999年第3期
     26. 宋林飛,<中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對策>,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2期
     27. 李培林,<流動民工的社會網絡和社會地位>,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4期
     28. 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組織化特徵課題組,<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組織化特徵>,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1期
     29. 王洪春,<中國民工潮與經濟發展>,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4期
     30. 袁岳,<北京流民組織中的權威>,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4期
     31. 黃平,<對農村的促進或衝擊,中國農民外出務工的村級研究>,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3期
     32. 池子華,<中國民工潮的歷史考察>,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4期
     33. 張茂林,<民工潮逆潮回歸現象的理論思考>經濟研究,1996年第7期
     34. 黃曉霞,<試論我國農村勝餘勞動力轉移的途徑>,惠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1月
     35. 黃晨熹,<九十年代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徵、作用與趨勢>,人口研究,1998年2月
     36. 朱希剛,<中國農村改革20年:回顧與展望農業經濟問題>,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9月
     37. 曹陽,<論中國農業勞動力轉移進程中的制度約束>,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98年5月
     38. 陳文鴻、鄭毓盛,<中國小農經濟的危機>,廣角境,1989年5月
     39. 王兆軍,<大陸農村現狀及其出路>,當代中國研究,1994年第1期
     40. 劉宇,<關於農民負擔問題的理論思考>,經濟體制改革,1993年6月
     41. 譚秋成,<中國農業利用外資的經驗和策略>,中國農村經濟,1993年11月
     42. 王建,<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戰略中的農村經濟問題>,中國農村經濟,1994年2月
     43. 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研究課題組,<中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及合作組織運行考察>,農業經濟問題,1993年11期
     44. 中央政研室/農業部農村固定觀察點辦公室,<中國農民的市場化進程--「農戶與市場」專題調查報告>,中國農村經濟,1994年2月
     45. 越樹凱,<農民流動與政府管理>,中國農村經濟,1995年5月
     46. 盧邁 戴小京,<現階段農戶經濟行為淺析>,經濟研究,1987年
     47. 黃平,〈當代中國農民尋求非農活動之根源初探〉,二十一世紀,1996年38期
     48. 譙遠 侯鐵軍,〈戶籍制度改革與農業規模經營〉,人口與經濟,1999年第2期
     49. 陳奕齊,〈勞資關係的側圖〉,亞太勞動快訓,2000年第7期
     50. 汪暉,〈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0年第37期
     51. 李崇人,〈統獨左右問題的上下求索(中)〉,左翼雜誌,2000年第11期
     52. 黃志龍,〈社會主義原始積累體制的形成、解體和鄉鎮企業(二)〉,左翼雜誌,2000年第13期
     53. 孫立平,〈中國農民的流動〉,中國研究,1997年第3期
     54. 吳介民,〈同床異夢:珠江三角洲外傷與地方之間假合資關係的個案研究〉,政治學研究季刊,1998年10月
     55. 李鐵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重大突破〉,經濟研究,1999年第3期
     56. 崔傳義,〈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宏觀背景及地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1997年第102期
     57. 蔡昉,〈人口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發育〉,現代化研究專刊,1997年第11期
     58. 中國勞動力市場及工資改革課題組,〈培育勞動力市場必須承認勞動力是商品〉,經濟研究,1993年第3期
     59. 韓俊、李靜,〈民工潮—中國跨世紀的課題〉,中國農村經濟,1994年第5期
     60. 張來民,〈50年:戶口簿的變遷〉,21世紀,1999年第5期
     61. 原新,〈二元經濟與勞動力轉移理論〉,人口與經濟,1998年第2期
     62. 陳甬軍,〈中國過度經濟中的勞動制度改革與勞動力市場發展〉,中國經濟問題,1999年第5期
     三、中文論文
     1. 李周炯,中國的社會主義再認識∼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分析中心,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1995年12月
     2. 張昌吉,大陸勞工在台資企業中勞資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1993年10月
     3. 李明龍,中國民工潮的政治經濟分析,成大政治經濟研究所,1996年7月
     4. 百村勞動力流動追蹤調查課題組,轉軌變型期的中國勞動力流動與勞動者收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課題組,1996年6月
     5. 百村勞動力流動追蹤調查課題組,趨勢分析-中國百村勞動力流動追蹤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課題組,1997年5月
     6. 夏樂祥,台商企業的勞動過程研究,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1997年7月
     7. 劉梅君,生產與再生產分離的政治經濟分析—以外勞政策為例,政治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會,1999年12月
     8. 國務院浮貧開發小組領導辦公室、中國西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異地扶貧:浮貧與人力資源開發,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國際研討會,1996年6月
     9. 廣東省外來民工聯合課題組,精英移民與新興大城市戰略,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通訊,1995年8月
     四、 剪報
     1. 勢.奧斯特,「北京的民工子弟學校」,參考消息,2000-04-30
     2. 徐魯平,「揭開地下學校的內幕—都市邊緣生存系列一」,中國輕工報生活周刊,1999-07-31
     3. 呂紹清、徐魯平,「走進流動少年的世界—都市邊緣生存系列二」,中國輕工報生活周刊,1999-08-07
     4. 呂紹清,「經營學校的老闆們—都市邊緣生存系列三」,中國輕工報生活周刊,1999-08-14
     5. 張雪梅,「來京務工人員要體檢」,北京晚報,2000-03-22
     6. 戴言,「我是民工」,南方週末,2000-03-17
     7. 長平、于劉文,「周立太代民工泣血上訴 近百起工傷案陸續開庭」,南方週末,1999-11-26
     8. 章錚、黃明輝,「外來農民工的面的效應」,經濟學消息報,2000-04-07
     9. 劉曉玲,「今年外來人口控制在230萬」,北京青年報,2000-03-25
     10. 王笑園,「情感的存照」,深圳青年報,2000-07-12
     11. 向凱清、易非,「民工潮裡探潮源」,經濟日報,2000-02-17
     12. 萬寶瑞,「把握當前特點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經濟日報,1999-08-02
     13. 顏東程,「減負—尋求治本之策」,經濟日報,1999-07-14
     14. 劉義長、鄒劍侖,「對外地工就業究竟該不該限制」,經濟日報,2000-02-01
     15. 李克勇,「農民兄弟—列車上守歲」,中國信息報,2000-02-22
     16. 李韶輝,「鄉企仍是農村就業主要渠道」,中國改革報,2000-02-23
     17. 蔡昉,「為什麼城市政府持續歧視外地民工」,經濟學消息報,2000-06-23
     18. 陳立英、吳榮珍,「各方評說農民工」,經濟日報,1999-05-19
     19. 孟昭安,「如何看待騰籠換鳥政策」,中國改革報,1998-06-24
     20. 胡顯中,「該不該限制農民工進城」,亞太經濟時報,1998-02-17
     21. 黃根蘭,「再就業和農民工可以兼容」,中國改革報,1998-04-01
     22. 張根明,「對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展望」,中國企業報,1998-05-18
     23. 陳淮,「就業優先:戰略調整的必然選擇」,中國經濟時報,1998-09-18
     24. 趙樹凱,「緩解就業壓力需要城鄉統籌」,中國經濟時報,1999-03-31
     25. 紀軍,「就業問題與中國改革大局—亞洲問題專家江濡山訪談錄」,中國經濟時報,1998-07-01
     26. 侯鳳云,「農村勞動力流動的人力資本效應探析」,光明日報,2000-02-25
     27. 凌宇,「他們的根據地—北京外來村全景掃描」,北京晨報,1998-09-20
     28. 羊城晚報,「街談巷議:要為工人討個公道!」,1998-09-07
     29. 南華早報星期刊,「麥當勞玩具壓榨大陸童工」,2000-08-27
     30. 青年時訊,「關於賣淫的社會調查」,2000-08-24
     31. 南方都市報,「勞累過度打工仔猝死,屍體放置多天竟無人理」,2000-04-21
     32. 南方工報,「廣東非國有企業情況調查部分結果」,1996-09-17
     33. 中央社,「深圳允許私企外企三年內組建工會」,2000-10-21
     34. 廣州日報,「私營企業事故隱患多」,1999-01-14
     35. 遼寧日報,「外來打工者的斷臂悲歌」,1999-04-06
     36. 聯合新聞網,「大陸經濟區 來台熱情招商」,2000-11-13
     37. 明日報,「兩岸經貿環境丕變系列二—大陸中央地方招商全體總動員」,2000-11-12
     38. 經濟消息,「利用勞力資源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988-04-26
     39. 經濟日報(中共),「為什麼要提出勞動力市場」,1993-11-19
     五、 英文書目
     1. Dorner ,Peter,Land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 Ltd.,1972
     2. Purdy ,David,Social Power and the Labour Market,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8
     3. Miles ,Rober,Capitalism and Unfree Labour--Anomaly or necessity ?,London and New York:Tavistock Publications,1987
     4. White ,Gordon,Riding the Tige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5. Solinger ,Dorothy J.,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6. Burawoy ,Michael,Manufacturing Consen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London:Verso,1985
     7. Wank ,David,Commodifying Communism:Business,Trust,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isity Press,1999
     8. Vogel ,Ezra E.,One Step Ahead In China:Guangdong under Refor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六、英文期刊及文章
     1. Standing ,Guy,"Migration and Modes of Exploitation:Social Origins of Immobility and Mobility",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1981
     2. Bernstein,Herry,"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Era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Observation on Sub-Saharan Africa",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Vol.18,1990
     3. Selden ,Mark,"Mao Zedong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Development ",Marxism And The Chinese Experience.Armonk, London : M.E. Sharpe,Inc.,1989
     4. Nee ,Victor,〝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
     5. Liu ,Yia-Ling,〝 The Symbiotic Alliance Between the Local State and Foreign Capital:Boluo and Jinjiang〞,Taipei: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1999
     6. Chan ,Anita,〝Chinese Factories and Two Kinds of Free-Market (Read Bonded)Workforce〞,Washington DC:the panel 〝China New Factory Regime〞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1998
     7. Walder ,Andrew,〝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ical Review,1995
     9. Jefferson ,Gary &Thomas ,Rawski,〝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
     10. Schas ,Jeffrey,〝The Economic Transition of Eastern Europe :The case of Poland〞,Economics of Planning,1992
     11. Wolf ,Thomas,〝Lessons of Limited Market-oriented Reform〞,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5,No.4,1991
     11. Christiansen ,Flemming,"Market Transition"in China:The Case of the Jiangsu Labour Market,1978~1990,Modern China1992-1.,1992
     12. Hinton ,William,The Importance of Land Reform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a,Monthly Review,199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23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梅君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u, Mei-Ch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鄭怡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g, Yi-W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鄭怡雯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g, Yi-Wenen_US
dc.date (日期) 200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5-Apr-2016 16:05:43 (UTC+8)-
dc.date.available 15-Apr-2016 16:05:4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5-Apr-2016 16:05:4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0200123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02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封面頁
     證明書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勞動力屬性的變化
     第二節 勞動力商品論
     第三節 漸進式的建設方法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第二章 流動自由三部曲
     第一節 農村社會格局的重組
     第二節 戶口制動的鬆動
     第三節 自由的「新規範」
     第四節 選擇性的規範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騰籠換鳥:勞動力流動的閥門?
     第一節 政策背景
     第二節 孰重孰輕的立基
     第三節 政策效果
     第四節 從隱性就業談起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從流動到流浪
     第一節 勞動力的再流動
     第二節 勞動力的再生產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流向何處?
     第二節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後記
     附件
     附件一 招聘廣告
     附件二 以罰代管的工作規則條文
     附件三 代辦假證的片
     參考書目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23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農民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流動自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戶口制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騰籠換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流浪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國大陸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的形成zh_TW
dc.title (題名) One Step Ahead:Peasant Migrants Under China Refor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 余大興 胡小勇,腳底下的長路程-中國民工現象透析,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 胡必亮 鄭紅亮,中國的鄉鎮企業與鄉村發展,新華書店,1996
     3. 袁亞愚,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回顧與展望,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4. 何清漣,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
     5. 楊宜勇,公平與效率-當代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
     6. 楊宜勇,失業沖擊波-中國就業發展報告,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
     7. 汝信 陸學藝等,199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8. 農村經濟與社會編輯部,中國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的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1993
     9. 王曙光,中國熱潮,尖端出版社,1997
     10.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11. 殷志靜 郁奇虹,中國戶籍制度改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12. 朱秋霞,中國大陸農業土地制度變革,台北:正中書局,1995
     13.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 1997~1998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14. 周其仁,農村變革與中國發展(上卷) (下卷)1978~1989,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15. 甘陽 崔之元,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16.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17. 向青 劉宇凡,從官僚社會主義到官僚資本主義的中國,新苗叢書,1997
     18. 北京市公安局外管處,北京市外地來京務工經商人員必讀,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19.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政策法規文件選編1999(上)、(下),2000
     20. 北京市外來人口普查辦公室,1997北京市外來人口普查資料,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
     21. 北京市勞動局,外地進京務工人員必讀,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22. 零點調查公司,觀察中國,北京:工商出版社,1997
     23. 鄭紅亮等編,中國經濟大論戰第五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24. 全國總工會政策研究室,1997中國農民工問題調查,1998
     25. 宋曉梧,中國人力資源開發與就業,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7
     26.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文件匯編,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8
     27. 安子,都市尋夢-安子和她的夥伴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28. 王化信,農民進城就業指南,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29. 勞動部、農業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啟示錄,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7
     30. 勞動部<中國21世紀勞動事業發展戰略>編委會,中國21世紀勞動事業發展戰略,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7
     31. 趙滿華,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32. 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勞動局,再就業工作的研究與實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
     33. 龔維斌,勞動力外出就業與農村社會變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34. 吳明熹,中國農民負擔自查監督手冊,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1999
     35. 景體華,北京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00年經濟社會藍皮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36. 蔡昉,2000年:中國人口問題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7. 黃平,尋求生存—當代中國農村外出人口的社會學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
     38. 曹陽,中國農業勞動力轉移:基於體制變遷的分析,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39. 張厚義、明立志,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199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40. 王郁昭、鄧鴻勛,農民就業與中國現代化—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的十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1. 馬洪、王夢奎,中國發展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42. 汝信、陸學藝、單天倫,200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43. 劉平安,外出務工第一課,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8
     44. 瘐德昌、王化信,外出農民回鄉創業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45. 農家女百事通雜誌社,城市離你有多遠—進城打工百事通,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
     46. 鄒蘭春,北京的流動人口,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6
     47. 郭于華,在鄉野中閱讀生命,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48. 韓德強,碰撞:全球化陷阱與中國現實選擇,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51.【珠江三角洲工人權益狀況】編寫小組,珠江三角洲工人權益狀況,香港: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1995
     52.【中國紡織、製衣、玩具業工人狀況】編寫小組,繁榮背後—中國紡織、製衣、玩具業工人狀況,香港:中國勞工教育中心,1995
     53.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7
     54. 常凱,勞動關係、勞動者、勞權 — 當代中國的勞動問題,北京:中國勞動 出版社,1995
     55. 陸學藝、李培林,中國新時期社會發展報告(1991-1995),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
     56. 盧愛紅,下崗:怎麼看、怎麼辦,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57. 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58. 王小強,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59.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
     60. 陳吉元、瘐德昌,論中國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1
     61.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
     62. 許連友,企業用工制度改革理論與實踐(1986-1991),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2
     63. 唐云岐,轉軌中的震盪—中國下崗問題的追蹤與探索,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8
     64. 《學習研究參考》編輯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改革開放20年重大決策述要,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
     65. 馮蘭瑞,論中國勞動力市場,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1
     66. 張問敏等編,中國經濟大論戰第二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67. 張湛彬,大轉折的日日夜夜(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68. 薛暮橋,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人民出版社,1982
     69. 胡敦靄、鄧樹雄,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香港浸信學院出版社,1990
     70. 涂肇慶、林益民,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述評,牛津出版社,1999
     71. 金觀濤、劉青封,開放中的變遷,風雲時代出版社,1994
     72.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1976-1997,香港三聯書店,1999
     二、中譯書目
     1. Chan ,Anita &Madsen ,Richard& Unger ,Jonathan,孫萬國等譯,當代中國農村歷滄桑-毛鄧體制下的陳村,牛津出版社,1996
     2. Mandel ,Enerst,林世平譯,東歐經濟的發展與危機,(年)不詳
     3. Griffin ,Keith,中國農村的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7
     4. Selden ,Mark,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曙光圖書公司,1990
     5. Christiansen ,Flemming&Rai ,Shirin M., 潘兆民 黃烈修譯,中國政治與社會,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
     6. Lieberthal ,Kenneth, 楊淑娟譯,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國立編譯館出版,1998
     7. 費正清主編,王建朗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 World Bank,李燕生、黨海鵬校譯,共享增長的收入: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9. Meisner ,Maurice,張瑛等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10. Polanyi ,Karl,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劇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
     11. Wallerstein ,Immanuel,路愛國、丁浩金譯,歷史資本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12. Marx ,
     13. Karl,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
     三、中文期刊
     1. 陸學藝,<走出城鄉分治,一國兩策的困境>,讀書,2000年第5期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課題組,<關於小城鎮建設和城鎮化問題的研究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動態,2000年6月
     3. 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論壇,<大城市外來勞動力狀況與政府管理>,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通訊第三期,1998年7月
     4. 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論壇,<基層公安部門對流動人口的管理>,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通訊第四期,1998年9月
     5. 鄭梓楨,<依然漂泊的群體—從廣東省看外來打工階層駐留前景>,中國人口研究科學,1999年第4期
     6. 謝慶生,<廣州市的外省民工社群—中國民間社會的再現>,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7年總第18-19期
     7. 溫鐵軍,<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中的產權問題>,改革與試驗,1998年6月
     8. 徐輝,<流動人口與勞動力市場-廈門經濟特區的情況分析>,人口學刊,1997年4月
     9. 人口流動的宏觀調控課題組,<人口流動的宏觀調控>,經濟研究參考,1998年第62期
     1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結構調整中的就業問題》課題組,<緩解就業壓力要堅持城鄉統籌—城市中的農村勞動力問題>,經濟工作者學習資料,1998年第65期
     11. 郝虹生等,<我國城市外來人口管理問題與對策-由北京市海淀區案例分析引發的思考>,人口研究,1998年1月
     12. 俞德鵬、陳智慧、汪海軍,<城鄉二元社會結構與城市外來民工犯罪>,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3月
     13. 費思蘭,<農村流動勞動力的務工機會—論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完善>,中國人口科學,1999年第2期
     14. 張敦福,<城市相對貧困問題中的特殊群體:城市農民工>,人口研究,1998年3月
     15. 鄭東亮,<再就業,還有多少待解之題>,半月談,1999年第5期
     16. 韋桂華,<中國鄉鎮企業發展之路的思考>,中國國情國力,1999年第1期
     17. 盧文,<關於鄉鎮企業離農傾向的探討>,農業經濟問題,2000年第2期
     18. 傅昌波,<8000萬城市農民工何處去>,人民論壇,1998年4月
     19. 周沛,<再就業:農民問題的新內容>,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5月
     20. 鍾水映,<人口流動與城鎮職工下崗問題的解決>,人口與經濟,1998年第6期
     21. 張樊峰,<打工返鄉農民路在何方>,調研世界,1998年第1期
     22. 郭悅,<當前我國理論界關於就業問題的研究>,經濟研究參考,1998年第97期
     23. 劉爽、武曉萍,<對大城市外來勞動力流入的思考—已北京市為例>,中國人口科學,1999年第3期
     24. 孫淑清,<北京外來工:社會學、經濟學視角研究>,人口與經濟,1999年第5期
     25. 林卿,<農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政策的實證分析與理論思考>,中國農村經濟,1999年第3期
     26. 宋林飛,<中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對策>,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2期
     27. 李培林,<流動民工的社會網絡和社會地位>,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4期
     28. 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組織化特徵課題組,<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組織化特徵>,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1期
     29. 王洪春,<中國民工潮與經濟發展>,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4期
     30. 袁岳,<北京流民組織中的權威>,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4期
     31. 黃平,<對農村的促進或衝擊,中國農民外出務工的村級研究>,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3期
     32. 池子華,<中國民工潮的歷史考察>,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4期
     33. 張茂林,<民工潮逆潮回歸現象的理論思考>經濟研究,1996年第7期
     34. 黃曉霞,<試論我國農村勝餘勞動力轉移的途徑>,惠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1月
     35. 黃晨熹,<九十年代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徵、作用與趨勢>,人口研究,1998年2月
     36. 朱希剛,<中國農村改革20年:回顧與展望農業經濟問題>,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9月
     37. 曹陽,<論中國農業勞動力轉移進程中的制度約束>,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98年5月
     38. 陳文鴻、鄭毓盛,<中國小農經濟的危機>,廣角境,1989年5月
     39. 王兆軍,<大陸農村現狀及其出路>,當代中國研究,1994年第1期
     40. 劉宇,<關於農民負擔問題的理論思考>,經濟體制改革,1993年6月
     41. 譚秋成,<中國農業利用外資的經驗和策略>,中國農村經濟,1993年11月
     42. 王建,<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戰略中的農村經濟問題>,中國農村經濟,1994年2月
     43. 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研究課題組,<中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及合作組織運行考察>,農業經濟問題,1993年11期
     44. 中央政研室/農業部農村固定觀察點辦公室,<中國農民的市場化進程--「農戶與市場」專題調查報告>,中國農村經濟,1994年2月
     45. 越樹凱,<農民流動與政府管理>,中國農村經濟,1995年5月
     46. 盧邁 戴小京,<現階段農戶經濟行為淺析>,經濟研究,1987年
     47. 黃平,〈當代中國農民尋求非農活動之根源初探〉,二十一世紀,1996年38期
     48. 譙遠 侯鐵軍,〈戶籍制度改革與農業規模經營〉,人口與經濟,1999年第2期
     49. 陳奕齊,〈勞資關係的側圖〉,亞太勞動快訓,2000年第7期
     50. 汪暉,〈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0年第37期
     51. 李崇人,〈統獨左右問題的上下求索(中)〉,左翼雜誌,2000年第11期
     52. 黃志龍,〈社會主義原始積累體制的形成、解體和鄉鎮企業(二)〉,左翼雜誌,2000年第13期
     53. 孫立平,〈中國農民的流動〉,中國研究,1997年第3期
     54. 吳介民,〈同床異夢:珠江三角洲外傷與地方之間假合資關係的個案研究〉,政治學研究季刊,1998年10月
     55. 李鐵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重大突破〉,經濟研究,1999年第3期
     56. 崔傳義,〈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宏觀背景及地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1997年第102期
     57. 蔡昉,〈人口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發育〉,現代化研究專刊,1997年第11期
     58. 中國勞動力市場及工資改革課題組,〈培育勞動力市場必須承認勞動力是商品〉,經濟研究,1993年第3期
     59. 韓俊、李靜,〈民工潮—中國跨世紀的課題〉,中國農村經濟,1994年第5期
     60. 張來民,〈50年:戶口簿的變遷〉,21世紀,1999年第5期
     61. 原新,〈二元經濟與勞動力轉移理論〉,人口與經濟,1998年第2期
     62. 陳甬軍,〈中國過度經濟中的勞動制度改革與勞動力市場發展〉,中國經濟問題,1999年第5期
     三、中文論文
     1. 李周炯,中國的社會主義再認識∼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分析中心,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1995年12月
     2. 張昌吉,大陸勞工在台資企業中勞資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1993年10月
     3. 李明龍,中國民工潮的政治經濟分析,成大政治經濟研究所,1996年7月
     4. 百村勞動力流動追蹤調查課題組,轉軌變型期的中國勞動力流動與勞動者收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課題組,1996年6月
     5. 百村勞動力流動追蹤調查課題組,趨勢分析-中國百村勞動力流動追蹤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課題組,1997年5月
     6. 夏樂祥,台商企業的勞動過程研究,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1997年7月
     7. 劉梅君,生產與再生產分離的政治經濟分析—以外勞政策為例,政治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會,1999年12月
     8. 國務院浮貧開發小組領導辦公室、中國西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異地扶貧:浮貧與人力資源開發,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國際研討會,1996年6月
     9. 廣東省外來民工聯合課題組,精英移民與新興大城市戰略,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通訊,1995年8月
     四、 剪報
     1. 勢.奧斯特,「北京的民工子弟學校」,參考消息,2000-04-30
     2. 徐魯平,「揭開地下學校的內幕—都市邊緣生存系列一」,中國輕工報生活周刊,1999-07-31
     3. 呂紹清、徐魯平,「走進流動少年的世界—都市邊緣生存系列二」,中國輕工報生活周刊,1999-08-07
     4. 呂紹清,「經營學校的老闆們—都市邊緣生存系列三」,中國輕工報生活周刊,1999-08-14
     5. 張雪梅,「來京務工人員要體檢」,北京晚報,2000-03-22
     6. 戴言,「我是民工」,南方週末,2000-03-17
     7. 長平、于劉文,「周立太代民工泣血上訴 近百起工傷案陸續開庭」,南方週末,1999-11-26
     8. 章錚、黃明輝,「外來農民工的面的效應」,經濟學消息報,2000-04-07
     9. 劉曉玲,「今年外來人口控制在230萬」,北京青年報,2000-03-25
     10. 王笑園,「情感的存照」,深圳青年報,2000-07-12
     11. 向凱清、易非,「民工潮裡探潮源」,經濟日報,2000-02-17
     12. 萬寶瑞,「把握當前特點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經濟日報,1999-08-02
     13. 顏東程,「減負—尋求治本之策」,經濟日報,1999-07-14
     14. 劉義長、鄒劍侖,「對外地工就業究竟該不該限制」,經濟日報,2000-02-01
     15. 李克勇,「農民兄弟—列車上守歲」,中國信息報,2000-02-22
     16. 李韶輝,「鄉企仍是農村就業主要渠道」,中國改革報,2000-02-23
     17. 蔡昉,「為什麼城市政府持續歧視外地民工」,經濟學消息報,2000-06-23
     18. 陳立英、吳榮珍,「各方評說農民工」,經濟日報,1999-05-19
     19. 孟昭安,「如何看待騰籠換鳥政策」,中國改革報,1998-06-24
     20. 胡顯中,「該不該限制農民工進城」,亞太經濟時報,1998-02-17
     21. 黃根蘭,「再就業和農民工可以兼容」,中國改革報,1998-04-01
     22. 張根明,「對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展望」,中國企業報,1998-05-18
     23. 陳淮,「就業優先:戰略調整的必然選擇」,中國經濟時報,1998-09-18
     24. 趙樹凱,「緩解就業壓力需要城鄉統籌」,中國經濟時報,1999-03-31
     25. 紀軍,「就業問題與中國改革大局—亞洲問題專家江濡山訪談錄」,中國經濟時報,1998-07-01
     26. 侯鳳云,「農村勞動力流動的人力資本效應探析」,光明日報,2000-02-25
     27. 凌宇,「他們的根據地—北京外來村全景掃描」,北京晨報,1998-09-20
     28. 羊城晚報,「街談巷議:要為工人討個公道!」,1998-09-07
     29. 南華早報星期刊,「麥當勞玩具壓榨大陸童工」,2000-08-27
     30. 青年時訊,「關於賣淫的社會調查」,2000-08-24
     31. 南方都市報,「勞累過度打工仔猝死,屍體放置多天竟無人理」,2000-04-21
     32. 南方工報,「廣東非國有企業情況調查部分結果」,1996-09-17
     33. 中央社,「深圳允許私企外企三年內組建工會」,2000-10-21
     34. 廣州日報,「私營企業事故隱患多」,1999-01-14
     35. 遼寧日報,「外來打工者的斷臂悲歌」,1999-04-06
     36. 聯合新聞網,「大陸經濟區 來台熱情招商」,2000-11-13
     37. 明日報,「兩岸經貿環境丕變系列二—大陸中央地方招商全體總動員」,2000-11-12
     38. 經濟消息,「利用勞力資源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988-04-26
     39. 經濟日報(中共),「為什麼要提出勞動力市場」,1993-11-19
     五、 英文書目
     1. Dorner ,Peter,Land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 Ltd.,1972
     2. Purdy ,David,Social Power and the Labour Market,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8
     3. Miles ,Rober,Capitalism and Unfree Labour--Anomaly or necessity ?,London and New York:Tavistock Publications,1987
     4. White ,Gordon,Riding the Tige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5. Solinger ,Dorothy J.,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6. Burawoy ,Michael,Manufacturing Consen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London:Verso,1985
     7. Wank ,David,Commodifying Communism:Business,Trust,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isity Press,1999
     8. Vogel ,Ezra E.,One Step Ahead In China:Guangdong under Refor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六、英文期刊及文章
     1. Standing ,Guy,"Migration and Modes of Exploitation:Social Origins of Immobility and Mobility",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1981
     2. Bernstein,Herry,"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Era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Observation on Sub-Saharan Africa",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Vol.18,1990
     3. Selden ,Mark,"Mao Zedong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Development ",Marxism And The Chinese Experience.Armonk, London : M.E. Sharpe,Inc.,1989
     4. Nee ,Victor,〝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
     5. Liu ,Yia-Ling,〝 The Symbiotic Alliance Between the Local State and Foreign Capital:Boluo and Jinjiang〞,Taipei: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1999
     6. Chan ,Anita,〝Chinese Factories and Two Kinds of Free-Market (Read Bonded)Workforce〞,Washington DC:the panel 〝China New Factory Regime〞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1998
     7. Walder ,Andrew,〝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ical Review,1995
     9. Jefferson ,Gary &Thomas ,Rawski,〝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
     10. Schas ,Jeffrey,〝The Economic Transition of Eastern Europe :The case of Poland〞,Economics of Planning,1992
     11. Wolf ,Thomas,〝Lessons of Limited Market-oriented Reform〞,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5,No.4,1991
     11. Christiansen ,Flemming,"Market Transition"in China:The Case of the Jiangsu Labour Market,1978~1990,Modern China1992-1.,1992
     12. Hinton ,William,The Importance of Land Reform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a,Monthly Review,199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