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電視廣告「效果」再探:語言遊戲的觀點
作者 劉慧雯
Liu, Hui Wen
貢獻者 鍾蔚文
劉慧雯
Liu, Hui Wen
關鍵詞 電視廣告
效果
遊戲
TV comercials
effects
play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0-Apr-2016 14:23:02 (UTC+8)
摘要 電視廣告有什麼效果?本文從互動式廣告引發的大規模討論談起,檢視電視廣告所具有的效果。
       過去討論電視廣告的效果時,常從廣告主的角度出發,討論電視廣告如何說服閱聽人消費特定商品。這樣的研究取徑使得廣告效果研究多半以閱聽人認知歷程、態度改變、以及消費行為作為最主要討論題目。然而,本文對一般人閱聽行為的觀察發現:除了掏出錢來購買商品之外,電視廣告在閱聽人的使用中還有一種溝通、使用的效果。
       本文認為,閱聽人在觀看廣告之後,除了理解廣告所宣揚的價值之外,對廣告內容同時還能夠進行許多相應於個人生活經驗延伸、應用而來的語言活動。透過對閱聽人語言活動的觀察,便能指出不同於消費市場邏輯的電視廣告新「效果」。在新的效果觀點之下,閱聽人對電視廣告語言的重複、應用,標示出電視廣告作為一種傳播內容所具有的溝通效果。本文稱之為「電視廣告效果的語言遊戲觀點」。
       另一方面,廣告本身產生創意、引起討論的方式,也是經由對日常生活語言的延伸與重組的結果。本文透過符號學(Semiotics)所提示的相關概念,解析電視廣告的文本,指出在廣告文本中的語言遊戲。
       最後,本文以後現代情境中的廣告表現,指出媒介內容不在遵守理性邏輯,而更傾向以「差異」作為產製媒介內容的原則。本文指出,這樣一種差異的邏輯更能為閱聽人提供不同的電視廣告經驗與想像。
參考文獻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85451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5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鍾蔚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慧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Hui W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慧雯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Hui Wenen_US
dc.date (日期) 199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Apr-2016 14:23:02 (UTC+8)-
dc.date.available 20-Apr-2016 14:23:0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Apr-2016 14:23:0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158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66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5451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電視廣告有什麼效果?本文從互動式廣告引發的大規模討論談起,檢視電視廣告所具有的效果。
       過去討論電視廣告的效果時,常從廣告主的角度出發,討論電視廣告如何說服閱聽人消費特定商品。這樣的研究取徑使得廣告效果研究多半以閱聽人認知歷程、態度改變、以及消費行為作為最主要討論題目。然而,本文對一般人閱聽行為的觀察發現:除了掏出錢來購買商品之外,電視廣告在閱聽人的使用中還有一種溝通、使用的效果。
       本文認為,閱聽人在觀看廣告之後,除了理解廣告所宣揚的價值之外,對廣告內容同時還能夠進行許多相應於個人生活經驗延伸、應用而來的語言活動。透過對閱聽人語言活動的觀察,便能指出不同於消費市場邏輯的電視廣告新「效果」。在新的效果觀點之下,閱聽人對電視廣告語言的重複、應用,標示出電視廣告作為一種傳播內容所具有的溝通效果。本文稱之為「電視廣告效果的語言遊戲觀點」。
       另一方面,廣告本身產生創意、引起討論的方式,也是經由對日常生活語言的延伸與重組的結果。本文透過符號學(Semiotics)所提示的相關概念,解析電視廣告的文本,指出在廣告文本中的語言遊戲。
       最後,本文以後現代情境中的廣告表現,指出媒介內容不在遵守理性邏輯,而更傾向以「差異」作為產製媒介內容的原則。本文指出,這樣一種差異的邏輯更能為閱聽人提供不同的電視廣告經驗與想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摘要
     表格附圖目錄
     目錄
     第壹章 「我有話要說」--緒論-----1
       第一節 經驗電視廣告-----1
       第二節 廣告:邊看邊罵-----6
       第三節 提出問題-----8
         一、問題意識-----9
         二、市場流程-----11
         三、新的效果概念-----14
       第四節 本文寫作架構-----16
     第貳章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廣告「效果」研究回顧-----19
       第一節 說服(persuasion)-----20
         一、認知歷程與改變-----20
         二、什麼是「效果」?怎麼發現效果?-----24
       第二節 批判的關懷:資本主義與馬克斯主義文化批判-----29
         一、資本主義邏輯與廣告角色-----29
         二、認同(identity)廣告與文化工業批判-----31
         三、廣告:完成心靈控制的機制-----32
         四、大眾傳播內容是一種再現:文化工業批判的侷限-----33
       第三節 小結-----35
     第參章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閱聽人角色重新詮釋-----37
       第一節 消費者VS閱聽人-----37
         一、從「消費者」轉向「閱聽人」-----38
         二、什麼是「閱聽人」?-----39
       第二節 「資訊處理原則」與「廣告角色認同」-----41
         一、「資訊處理原則」(Information Processing)-----42
         二、「進入」與「召喚」(hailing):廣告主動搜尋閱聽人-----44
       第三節 閱聽人的積極介入:讀者反應理論-----50
         一、文類(genre)-----50
         二、讀者反應理論(Reader-Response Theory)-----53
         三、新的文類─廣告論述怎麼被實踐?-----56
       第四節 廣告效果再探-----65
         一、「訊息」與「溝通」-----65
         二、遊戲觀點下的廣告效果-----68
     第肆章 「你講台語嘛也通!」──廣告,新型態的語言遊戲-----70
       第一節 從「內容分析」到「符號學」-----71
         一、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71
         二、符號學(Semiotics)-----72
       第二節 廣告:創意的遊戲-----75
         一、「符號學」研究方法:索緒爾語言理論-----76
         二、語言使用-----77
         三、廣告中的語言使用〈言語行動〉-----78
       第三節 小結-----90
     第伍章 「無限伸展你的視野」──廣告效果再探,在後現代情境中-----93
       第一節 效果概念的轉移-----93
       第二節 後現代媒體論述-----94
         一、全體廣告形成的意義體系-----94
         二、擬象與表演:差異邏輯下的廣告表現-----100
       第三節 後現代的斷裂與表演-----108
     第陸章 廣告,一門當代文化人類學─代結語-----111
       第一節 廣告效果新發現-----111
         一、廣告效果VS廣告現象-----111
         二、閱聽人:直接經驗的個人-----114
         三、廣告文本:使用中的語言-----116
         四、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廣告研究」?-----11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21
         一、廣告本身的創意元素-----121
         二、研究取徑以及閱聽人-----126
       第三節 當代文化人類學一從語言遊戲觀點進行考察-----128
     參考書目-----131
     附錄-----142
     
     表格附圖目錄
     壹 圖1.1 線性市場流程模型-----11
     貳 圖2.1 高涉入情況下的態度改變-----23
       圖2.2 低涉入情況下的態度改變-----23
       圖2.3 「效果」研究的意義-----28
     參 圖3.1 隱匿話語的表達過程-----60
       圖3.2 語言遊戲的意義-----63
     肆 圖4.1 「March不只是March」表意圖解-----87
       圖4.2 「All New Lancer」表意圖解-----87
       圖4.3 日常生活申的毗鄰軸與系譜軸排列-----89
       圖4.4 電視廣告中的毗鄰軸與系譜輒排列-----89
       圖5.1 符碼的意義網絡-----107
     壹 表1.1 Lasswell的傳播模式-----16
     貳 表2.1 耶魯研究與傳播研究比較表-----27
     參 「輕鬆打─這個月沒來」內容轉錄-----57
     附錄 「輕鬆打─愛的選擇『誤會篇』」-----142
        「輕鬆打─愛的選擇『角色篇』」-----143
        「菲夢絲─美的公聽會」內容節錄-----14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58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電視廣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效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遊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V comercial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ffect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layen_US
dc.title (題名) 電視廣告「效果」再探:語言遊戲的觀點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