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
factoring
作者 林安紜
Lin, An-Yun
貢獻者 陳自強
Chen, Tzu-Chiang
林安紜
Lin, An-Yun
關鍵詞 應收帳款管理
債權買賣
債權讓與
factoring
receviables assigned
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日期 1997
上傳時間 22-Apr-2016 13:44:22 (UTC+8)
摘要 本論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限制,以及本論文之結構。第二章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概論,所談為應收帳款管理業務之定義、沿革、種類、及功能。由於風土民情及業務運作上的差異,各國的學者對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的性質看法尚未趨於一致,第三章即就英.美學者與實務見解加以整理,並指出應收帳款業務當事人間的權義關係。首先介紹銷貨人對管理人所負之移轉債權、通知購貨人之義務和其他附隨之義務。談到移轉債權,型態上,由實務運作,可分為多次讓與及一次讓與兩種,而一次讓與尚涉及將來發生之債權是否具讓與性,學者於此爭論紛紛;此外債權由銷貨人手上移轉到管理人處,其法律上性質如何,亦有不同說法,本文於此作一整理。依本國民法,通知購貨人債權已移轉的義務,雖並不一定是由銷貨人負擔,但本文參考外國立法例,認為由銷貨人單方負擔最能減少購貨人受詐欺而蒙二次清償風險的狀況,所以視通知為銷貨人之義務,於此也討論通知的性質及時間。最後談及管理人對銷貨人所負之給付對價、承擔風險的義務及其他附隨義務,例如提供管理帳款、會計之服務、以其在特定業界之長年經驗,對銷貨商提供業務諮詢。第四章之主題為銷貨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銷貨人與購貨人間最主要的當然是原商業交易之關係,但本章重點在討論:如銷貨人與購貨人間契約中有一禁止讓與特約,則會對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產生什麼影響?本文將由禁止讓與特約之效力、檢討及迴避三點切入此問題。第五章討論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所謂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包括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以及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始於銷貨人將債權讓與管理人時,內容包括購貨人對管理人的清償、以及抗辯的援用與割斷,對此本文將以比較法的方式作一介紹。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最常發生關係的時候就是銷貨人就同一債權多次讓與。例如,面臨財務窘境的銷貨人將已賣與管理人而尚未交付之債權,再設定質權以獲資金之暫時舒緩,如果調度得當,銷貨人於管理人向購貨人要求清償之前就已清償質借債款,則尚不致引起太大爭執,然一旦周轉不靈,就會發生在同一債權多次讓與時誰才能取得優先受讓權的問題。關於優先權誰屬的問題,各國態度不一,本文仍以比較法的方式,對德、日,英美及我國法作一論述,最末並提出淺見做結。延續上一章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所發生的同一債權多次讓與的問題。實務上,銷貨人與供應其銷貨來源之上游,我們稱之供貨人( supplier ),二者間常有「所有權保留」 ( reservaton of title ) 之約定,其意義為在銷貨人將貨款付清與供貨人之前,供貨人仍保有貨品之所有權,稱之「單純的所有權保留約款」。如果當事人間所約定者,除了「單純的所有權保留約款」,還包括有延長的所有權保留約款中的「預行轉讓約款」(Vorausabtretungsklausel),則若銷貨人不清償貨款,在銷貨人將貨品移轉與購貨人前,供貨人可以取回其貨品,而在銷貨人將貨品移轉與購貨人後,供貨人便可基於購貨人之新債權人的身分,對銷貨人之銷售所得主張受讓,於後者情形,就可能與管理人的權利產生衝突。基於「所有權保留約款」所生之權利競合問題,即第六章所欲探討的主題。本章首先討論保留所有權約定的法律效果,包括對購貨人和對管理人的效力;接著,要探討應收帳款管理契約遇上保留所有權約定的效力,由於應收帳款管理業務在我國尚屬方興未艾,還沒發生這種問題,故本文還是以比較法的態度,藉德、英學界、實務界之作法來介紹此課題。自七十年代起,在國際私法統一研究所(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nification of Private Law )的主導及多國的協商之下,產生了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公約( 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第七章旨在討論公約之適用範圍、以及其關於法律關係之規定的介紹,同時也要站在一批判的角度,指出公約之缺失與貢獻。第八章是結論
This dissertation is about factoring. Two main roles of the factoring agreement are the factor and the client who sells goods to his custom. Because the client is not good at managing his receviables, the client assigns(or sells) the receviables to the factor to conduct, then he may concentrate his energy in making his bussiness better. For the receviables assigned from the client to the factor are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custom at first, after they are assigned , the relative rights of the receviables are also assigned to the factor, and the custome becomesthe debtor of the factor. That means because of factoring, there will be a complex triangel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actor, the client and the customer. Besides, The relationship is often not so narrow, `cause the client may borrow money from others such as banks, we call them the third party, on the security of the receviables assigned to the factor, if the client can`t get the receviables back from banks by giving back money to the banks, the factor will face the problems that he may lose those rights of the receviables. 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factor,the client, the customer and the third party clear in this dissertation. Because factroing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w, 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s also introdeced.
"本論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限制,以及本論文之結構。第二章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概論,所談為應收帳款管理業務之定義、沿革、種類、及功能。由於風土民情及業務運作上的差異,各國的學者對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的性質看法尚未趨於一致,第三章即就英.美學者與實務見解加以整理,並指出應收帳款業務當事人間的權義關係。首先介紹銷貨人對管理人所負之移轉債權、通知購貨人之義務和其他附隨之義務。談到移轉債權,型態上,由實務運作,可分為多次讓與及一次讓與兩種,而一次讓與尚涉及將來發生之債權是否具讓與性,學者於此爭論紛紛;此外債權由銷貨人手上移轉到管理人處,其法律上性質如何,亦有不同說法,本文於此作一整理。依本國民法,通知購貨人債權已移轉的義務,雖並不一定是由銷貨人負擔,但本文參考外國立法例,認為由銷貨人單方負擔最能減少購貨人受詐欺而蒙二次清償風險的狀況,所以視通知為銷貨人之義務,於此也討論通知的性質及時間。最後談及管理人對銷貨人所負之給付對價、承擔風險的義務及其他附隨義務,例如提供管理帳款、會計之服務、以其在特定業界之長年經驗,對銷貨商提供業務諮詢。第四章之主題為銷貨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銷貨人與購貨人間最主要的當然是原商業交易之關係,但本章重點在討論:如銷貨人與購貨人間契約中有一禁止讓與特約,則會對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產生什麼影響?本文將由禁止讓與特約之效力、檢討及迴避三點切入此問題。第五章討論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所謂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包括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以及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始於銷貨人將債權讓與管理人時,內容包括購貨人對管理人的清償、以及抗辯的援用與割斷,對此本文將以比較法的方式作一介紹。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最常發生關係的時候就是銷貨人就同一債權多次讓與。例如,面臨財務窘境的銷貨人將已賣與管理人而尚未交付之債權,再設定質權以獲資金之暫時舒緩,如果調度得當,銷貨人於管理人向購貨人要求清償之前就已清償質借債款,則尚不致引起太大爭執,然一旦周轉不靈,就會發生在同一債權多次讓與時誰才能取得優先受讓權的問題。關於優先權誰屬的問題,各國態度不一,本文仍以比較法的方式,對德、日,英美及我國法作一論述,最末並提出淺見做結。延續上一章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所發生的同一債權多次讓與的問題。實務上,銷貨人與供應其銷貨來源之上游,我們稱之供貨人( supplier ),二者間常有「所有權保留」 ( reservaton of title ) 之約定,其意義為在銷貨人將貨款付清與供貨人之前,供貨人仍保有貨品之所有權,稱之「單純的所有權保留約款」。如果當事人間所約定者,除了「單純的所有權保留約款」,還包括有延長的所有權保留約款中的「預行轉讓約款」(Vorausabtretungsklausel),則若銷貨人不清償貨款,在銷貨人將貨品移轉與購貨人前,供貨人可以取回其貨品,而在銷貨人將貨品移轉與購貨人後,供貨人便可基於購貨人之新債權人的身分,對銷貨人之銷售所得主張受讓,於後者情形,就可能與管理人的權利產生衝突。基於「所有權保留約款」所生之權利競合問題,即第六章所欲探討的主題。本章首先討論保留所有權約定的法律效果,包括對購貨人和對管理人的效力;接著,要探討應收帳款管理契約遇上保留所有權約定的效力,由於應收帳款管理業務在我國尚屬方興未艾,還沒發生這種問題,故本文還是以比較法的態度,藉德、英學界、實務界之作法來介紹此課題。自七十年代起,在國際私法統一研究所(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nification of Private Law )的主導及多國的協商之下,產生了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公約( 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第七章旨在討論公約之適用範圍、以及其關於法律關係之規定的介紹,同時也要站在一批判的角度,指出公約之缺失與貢獻。第八章是結論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4
     第三節 本文架構********...*************...4
     第一章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概論**********...******...8
     第一節 定義與沿革****************...****...8
     第一項 定義******************...****...8
     第二項 沿革******************...****...9
     第一節 種類與功能******************...**.10
     第一項 種類**********************...10
     第一款 以有無償還請求權為區別************...10
     第一目 無償還請求權之預付**************10
     第二目 有償還請求權之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3
     第二款 以有無預付為區別***************...15
     第一目 預付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5
     第二目 到期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6
     第三款 以有無讓與通知為區別*************...17
     第一目 通知型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7
     第二目 不通知型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7
     第四款 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之區別***********...20
     第五款 有銀行參與之應收帳款管理業務*********...22
     第二項 功能*************..*********.23
     第一款 信用擔保功能******************.23
     第二款 業務代行之功能*****************.24
     第三款 提供融資之功能****************.*25
     第一節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與應收票據買賣業務之比較******26
     第一項 概說******************...****.26
     第二項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與應收票據買賣業務之比較...****.27
     第一章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當事人間之法律關係**...*******.30
     第一節 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基本內容*************30
     第二節 銷貨人方面*********************33
     第一項 移轉債權之義務******************33
     第一款 債權讓與之基礎原因關係*************33
     第一目 前言*********************33
     第二目 德國*********************35
     第三目 英國*********************37
     第四目 美國*********************39
     第五目 管見*********************40
     第二款 債權讓與之方式****************...42
     第一目 個別讓與*******************43
     第二目 概括讓與*******************45
     第二項 通知購貨人之義務****************...54
     第一款 概說*********************...54
     第二款 通知的性質*******************.56
     第三款 通知的時間******************...60
     第三項 其他義務********************...61
     第三節 管理人方面********************...66
     第一項 給付對價的義務*****************...66
     第二項 風險的承擔*******************...67
     第一款 對購貨人之授信風險***************.67
     第二款 對銷貨人之授信風險**************...67
     第三項 其他義務********************...68
     第四章 銷貨人與購貨人間的法律關係*************..69
     第一節 原商業交易之關係*****************...69
     第二節 禁止讓與特約*******************...69
     第一項 禁止讓與特約之效力***************...69
     第二項 禁止讓與特約之檢討***************...72
     第三項 禁止讓與特約之迴避***************...75
     第一款 行紀關係的利用****************...75
     第二款 債務保證制度的利用***************78
     第五章 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81
     第一節 緒言***********************..81
     第二節 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法律關係************..81
     第一項 購貨人對管理人的清償**************..82
     第二項 抗辯的援用與割斷****************..86
     第一節 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91
     第一項 德國**********************...92
     第二項 日本**********************...93
     第三項 英美**********************...96
     第四項 我國**********************...98
     第五項 結論**********************.101
     第六章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與所有權保留約款之競合*******102
     第一節 緒論***********************.102
     第二節 所有權保留約款對購貨人的影響***********.103
     第三節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與所有權保留約款之競合******.103
     第一項 前言**********************.105
     第二項 德國**********************.106
     第一款 問題背景*******************.106
     第二款 學說爭議*******************.108
     第一目 供貨人優先保護說**************..108
     第一目 管理人權利優先說**************..111
     第三目 折衷說*******************..112
     第三項 英國**********************.114
     第一款 概說*********************.114
     第二款 所有權保留約款之成立要件**********.....114
     第三款 銷貨人與供貨人間法律關係之性質*******.....116
     第四款 管理人權利之優越性**************.117
     第四節 小結**********************.....118
     第七章 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公約之適用*************120
     第一節 緒言***********************.120
     第一節 公約之適用範圍******************.120
     第一項 前言**********************.122
     第二項 定義**********************.123
     第一款 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定義************.123
     第二款 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定義**********.127
     第三項 公約之適用範圍*****************.128
     第一款 直接適用*******************.128
     第一款 間接適用*******************.132
     第一目 準據法之選定****************..132
     第二目 法院逛尋******************..136
     第三節 關係人間之權利與義務***************.137
     第一項 前言**********************.137
     第二項 管理人與銷貨人之權義**************.138
     第一款 前言*********************.138
     第二款 債權移轉之形式****************.139
     第三款 其他權利之移轉*************..**...140
     第三項 購貨人之權義******************.141
     第一款 禁止債權讓與特約之效力************.141
     第二款 清償與抗辯******************.143
     第一目 購貨人之清償****************..143
     第一目 購貨人之抗辯****************..145
     第四節 公約之評議********************.148
     第一項 關於適用範圍之規定***************.148
     第二項 關於法律關係之規定***************.149
     第一款 管理人與銷貨人之其他債權人的請求權競合方面**.149
     第二款 應收帳款管理契約方面****. ********...150
     第三款 禁止債權讓與特約方面****. ****..****.150
     第三項 小結**********************.152
     第八章 結論************************153
     第一節 利用應收帳款管理業務之效益************.153
     第二節 應配合之措施*******************.155
     第三節 結語***********************.157
     附件一****************************158
     附件二****************************167
     參考書目***************************17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書籍論文:
     (一) 英文書籍
     1. Freddy Salinger, Factoring Law And Practice, 2nd ed.,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5.
     2. Konrad zweigert & Hein k*tz,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Law, translated from German by Tony Weir, 2nd ed.Claredon Press Oxford.
     3.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ed. by Norbert Horn,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Deventer / The Netherlands. 1989.
     4. Peter M. Biscoe, Law and Practice of Credit Factoring, London, Butterworths, 1975.
     5. Trade Financing, ed. by Charles J. Gm*r, Euromoney Publications PLC, 1986.
     6. Monroe R. Lazere, Commercial Financing,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N.Y, 1968.
     (二) 中文書籍
     1. 趙文伋、徐立、朱曦合譯,德國民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初版一刷。
     2. 王書江、曹為合譯,日本民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八月初版一刷。
     3. 美國統一商法典及其譯註(下),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主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4. 姚淇清,英美法總論,教育部出版,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5. 曾隆興,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八十三年七月修訂四版。
     6.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六十八年九月再版。
     7. 史尚寬,債法總論,自版,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六刷。
     8. 戴修瓚,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民國五十年三月臺版。
     9. 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十月第十四版。
     10. 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下),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四年四月第十六版。
     11.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增訂五版。
     12. 王澤鑑,民法實例研習基礎理論,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十版。
     13. 黃茂榮,買賣法,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一九九二年十月增訂四版。
     14.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修訂版。
     15.邱聰智,債法各論上,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初版。
     16. 邱聰智,民法債編通則,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民國八十二年八月修訂六版。
     17. 顏進來,我國出口貿易融資問題之研究,政大國貿所七十四年碩士論文。
     18. 廖正井,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臺灣新生報社,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19. 馬漢寶,國際私法總論,自刊,民國七十九年八月十一版。
     20. 曾陳明汝,國際私法原理,自刊,民國八十二年十月修訂五版。
     21. 何孝元,中國債法與英美契約法之比較,國家長期發展委員會,民國五十四年六月初版。
     22. 劉鐵錚,國際私法論叢,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三修定三版。
     23. 鄭宗良,國際客帳管理業務之研究,政大國貿所八十二年六月碩士論文。
     24. 林建國,出口貿易入門,經濟日報社,民國六十三年再版。
     25. 洪青守,中長期出口票據貼現融資業務(forfaiting)之研究,政大國貿所八十三年十月碩士論文。
     26.
     26. 梁滿潮,貿易實務之法律問題,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增訂三版。
     27. 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28.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自刊,八十五年十月。
     29. 黃立,民法總則,自刊,八十三年十月初版。
     30. 洪文瀾,民法債編通則釋義,文光圖書公司,四十八年四月。
     31. 何孝元,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七十七年八月再版。
     32. 胡長清,中國民法債編總論,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六十六年十月臺三版。
     33. 王伯琦,民法債編總論,正中書局,七十九年十一月臺初版第十四次印行。
     34. 黃立,西德之所有權保留制度及其在國際貿易上之運作,金園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初版。
     35.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三民書局,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三版。
     36. 張錦源,國際貿易法,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五年。
     37. 梁滿潮,貿易契約與糾紛之預防,自刊,民國七十年二月增訂五版。
     38. 董浩雲,應收帳款收買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政大法研所七十七年碩士論文。
     39. 余森林編,出、進口押匯,大中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八十五年九月修訂四版。
     
     (三) 日文書籍
     1. 林良平、石田喜九夫、高木多喜男合著,債權總論,青林書院,一九九0年十一月三十日改訂版八刷。
     2. 於保不二雄,債權總論,有斐閣,昭和四十五年十月二十日出版第二十刷。
     3. 注釋民法(11)債權(2),西村信雄編,有斐閣,昭和五十年五月三十日初版第九刷。
     4. 基本問題ЙтЮ-民法2債權法,水本浩、伊藤進編,一粒社株式會社,一九九0年七月二十五日。
     5. 田邊光政,иヤヱУэ⑦ヱ取引ソ法理論,金融財政事情研究會,昭和五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6. 判例民法II(1),中川涼、石田喜九夫、椿壽夫編,日本評論社,昭和四十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7. 山本進一,債權法ソ基礎課題,信山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初版第一刷。
     8. 內田貴,民法III債權總論*擔保物權,東京大學出版會,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第七刷。
     9. 安達三季生,債權總論講義,信山社,一九九五年四月三十日第三版。
     10.現代契約法大系,第五卷,金融取引契約,有斐閣,一九八四。
     11.講座*現代契約 現代債權 展望,第六卷,新種 特殊 契約,一九九一十月二十日。
     
     二、期刊
     (一) 英文期刊
     1. Mary Rose Alexander, Towards Unification and Predictability:The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Conven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Transaction Law, Vol.27, p.353~385, 1989.
     2. Franco Ferrari, The International Sphere of Application of the 1988 Ottawa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nternational lawyer, Vol.31, p.41~63, 1997.
     3. Committee of Governmental Expert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 Draft Convention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Discussion Paper, Including an analysis of the Combined Effect of Article 4 and Article x, UNIDROIT Study LVIII-Doc.26.
     4. Committee of Governmental Expert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 Draft Convention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Commentary on the Text of the Preliminary Draf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UNIDROIT LVIII-Doc.25
     5. Jones, Factor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35~1936.
     6. Owen T. Jones, Factoring, 14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186~197,1935-1936.
     7. Herbert R. Silverman, Factoring as a Financing Devi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594~611, 1949.
     8. Roscoe T. Steffen & Frederick S.Danziger, The Rebirth of the Commercial Factor, Columbia Law Review, Vol 36, p.745~774, 1936.
     9. L.D.H. Weld, Marketing Agencies between Manufacturer and jobber, Quaterly Jouneral of Economics, Vol 31, p.571~599, 1971.
     10. Reisman,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Law Journal Spring, Vol.22, p.320~366, 1990.
     11. Unidroit, Draf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Uniform Law Review, 1987/1.
     12. Unidroit, Explantorr Report on the Draf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Uniform Law Review, 1987/1.
     13. Unidroit, Draf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Uniform Law Review, 1988/1.
     
     
     (二)中文期刊
     1. 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二),載法學叢刊,第七十四期。
     2. 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三),載法學叢刊,第七十六期。
     3. 黃淑麟,國際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與輸出保險,載台灣經濟金融月刊21卷10期。
     4. 謝宇衡,D/A、D/O交易護身符---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載貿易週刊1347期。
     5. 王玉,認識國際應收帳款收購業務,載貿易週刊第一一六三期,p.20~23。
     6. 陳自強,民法上之擔保契約,載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五期。
     7. 陳鈺淇,美國商業銀行之販賣債權購買業務,載華銀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九期,p.3~12。
     8. 馬元樞,論債權讓與及債務承擔,載法令月刊第二十卷第八期,p.5~7。
     9. 劉茂賢,無追索權出口票據貼現融資業務之簡介,載台北市銀月刊第十六卷第四期,p.86~93。
     10. 陳沖,論應收帳款收買業務---Factoring,載企銀季刊第六卷第三期,p.120~122。
     11. 譚繼城,配合D/A出口之外銷利器---國際應收帳款收買業務簡介,載貿易週刊第一一四0期,p.26~27。
     12. 李麗,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載貿易週刊第一六0二期,p.16~18。
     13. 文錫熞,FACTORING (賒銷債權收買業務)簡介,載彰銀月刊第二十九卷第七期,p.61~6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8465101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39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自強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Tzu-Chi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安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An-Y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安紜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An-Yunen_US
dc.date (日期) 199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2-Apr-2016 13:44:22 (UTC+8)-
dc.date.available 22-Apr-2016 13:44: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2-Apr-2016 13:44: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139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600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465101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限制,以及本論文之結構。第二章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概論,所談為應收帳款管理業務之定義、沿革、種類、及功能。由於風土民情及業務運作上的差異,各國的學者對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的性質看法尚未趨於一致,第三章即就英.美學者與實務見解加以整理,並指出應收帳款業務當事人間的權義關係。首先介紹銷貨人對管理人所負之移轉債權、通知購貨人之義務和其他附隨之義務。談到移轉債權,型態上,由實務運作,可分為多次讓與及一次讓與兩種,而一次讓與尚涉及將來發生之債權是否具讓與性,學者於此爭論紛紛;此外債權由銷貨人手上移轉到管理人處,其法律上性質如何,亦有不同說法,本文於此作一整理。依本國民法,通知購貨人債權已移轉的義務,雖並不一定是由銷貨人負擔,但本文參考外國立法例,認為由銷貨人單方負擔最能減少購貨人受詐欺而蒙二次清償風險的狀況,所以視通知為銷貨人之義務,於此也討論通知的性質及時間。最後談及管理人對銷貨人所負之給付對價、承擔風險的義務及其他附隨義務,例如提供管理帳款、會計之服務、以其在特定業界之長年經驗,對銷貨商提供業務諮詢。第四章之主題為銷貨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銷貨人與購貨人間最主要的當然是原商業交易之關係,但本章重點在討論:如銷貨人與購貨人間契約中有一禁止讓與特約,則會對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產生什麼影響?本文將由禁止讓與特約之效力、檢討及迴避三點切入此問題。第五章討論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所謂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包括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以及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始於銷貨人將債權讓與管理人時,內容包括購貨人對管理人的清償、以及抗辯的援用與割斷,對此本文將以比較法的方式作一介紹。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最常發生關係的時候就是銷貨人就同一債權多次讓與。例如,面臨財務窘境的銷貨人將已賣與管理人而尚未交付之債權,再設定質權以獲資金之暫時舒緩,如果調度得當,銷貨人於管理人向購貨人要求清償之前就已清償質借債款,則尚不致引起太大爭執,然一旦周轉不靈,就會發生在同一債權多次讓與時誰才能取得優先受讓權的問題。關於優先權誰屬的問題,各國態度不一,本文仍以比較法的方式,對德、日,英美及我國法作一論述,最末並提出淺見做結。延續上一章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所發生的同一債權多次讓與的問題。實務上,銷貨人與供應其銷貨來源之上游,我們稱之供貨人( supplier ),二者間常有「所有權保留」 ( reservaton of title ) 之約定,其意義為在銷貨人將貨款付清與供貨人之前,供貨人仍保有貨品之所有權,稱之「單純的所有權保留約款」。如果當事人間所約定者,除了「單純的所有權保留約款」,還包括有延長的所有權保留約款中的「預行轉讓約款」(Vorausabtretungsklausel),則若銷貨人不清償貨款,在銷貨人將貨品移轉與購貨人前,供貨人可以取回其貨品,而在銷貨人將貨品移轉與購貨人後,供貨人便可基於購貨人之新債權人的身分,對銷貨人之銷售所得主張受讓,於後者情形,就可能與管理人的權利產生衝突。基於「所有權保留約款」所生之權利競合問題,即第六章所欲探討的主題。本章首先討論保留所有權約定的法律效果,包括對購貨人和對管理人的效力;接著,要探討應收帳款管理契約遇上保留所有權約定的效力,由於應收帳款管理業務在我國尚屬方興未艾,還沒發生這種問題,故本文還是以比較法的態度,藉德、英學界、實務界之作法來介紹此課題。自七十年代起,在國際私法統一研究所(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nification of Private Law )的主導及多國的協商之下,產生了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公約( 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第七章旨在討論公約之適用範圍、以及其關於法律關係之規定的介紹,同時也要站在一批判的角度,指出公約之缺失與貢獻。第八章是結論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dissertation is about factoring. Two main roles of the factoring agreement are the factor and the client who sells goods to his custom. Because the client is not good at managing his receviables, the client assigns(or sells) the receviables to the factor to conduct, then he may concentrate his energy in making his bussiness better. For the receviables assigned from the client to the factor are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custom at first, after they are assigned , the relative rights of the receviables are also assigned to the factor, and the custome becomesthe debtor of the factor. That means because of factoring, there will be a complex triangel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actor, the client and the customer. Besides, The relationship is often not so narrow, `cause the client may borrow money from others such as banks, we call them the third party, on the security of the receviables assigned to the factor, if the client can`t get the receviables back from banks by giving back money to the banks, the factor will face the problems that he may lose those rights of the receviables. 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factor,the client, the customer and the third party clear in this dissertation. Because factroing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w, 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s also introdeced.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限制,以及本論文之結構。第二章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概論,所談為應收帳款管理業務之定義、沿革、種類、及功能。由於風土民情及業務運作上的差異,各國的學者對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的性質看法尚未趨於一致,第三章即就英.美學者與實務見解加以整理,並指出應收帳款業務當事人間的權義關係。首先介紹銷貨人對管理人所負之移轉債權、通知購貨人之義務和其他附隨之義務。談到移轉債權,型態上,由實務運作,可分為多次讓與及一次讓與兩種,而一次讓與尚涉及將來發生之債權是否具讓與性,學者於此爭論紛紛;此外債權由銷貨人手上移轉到管理人處,其法律上性質如何,亦有不同說法,本文於此作一整理。依本國民法,通知購貨人債權已移轉的義務,雖並不一定是由銷貨人負擔,但本文參考外國立法例,認為由銷貨人單方負擔最能減少購貨人受詐欺而蒙二次清償風險的狀況,所以視通知為銷貨人之義務,於此也討論通知的性質及時間。最後談及管理人對銷貨人所負之給付對價、承擔風險的義務及其他附隨義務,例如提供管理帳款、會計之服務、以其在特定業界之長年經驗,對銷貨商提供業務諮詢。第四章之主題為銷貨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銷貨人與購貨人間最主要的當然是原商業交易之關係,但本章重點在討論:如銷貨人與購貨人間契約中有一禁止讓與特約,則會對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產生什麼影響?本文將由禁止讓與特約之效力、檢討及迴避三點切入此問題。第五章討論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所謂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包括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以及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權利義務,始於銷貨人將債權讓與管理人時,內容包括購貨人對管理人的清償、以及抗辯的援用與割斷,對此本文將以比較法的方式作一介紹。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最常發生關係的時候就是銷貨人就同一債權多次讓與。例如,面臨財務窘境的銷貨人將已賣與管理人而尚未交付之債權,再設定質權以獲資金之暫時舒緩,如果調度得當,銷貨人於管理人向購貨人要求清償之前就已清償質借債款,則尚不致引起太大爭執,然一旦周轉不靈,就會發生在同一債權多次讓與時誰才能取得優先受讓權的問題。關於優先權誰屬的問題,各國態度不一,本文仍以比較法的方式,對德、日,英美及我國法作一論述,最末並提出淺見做結。延續上一章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所發生的同一債權多次讓與的問題。實務上,銷貨人與供應其銷貨來源之上游,我們稱之供貨人( supplier ),二者間常有「所有權保留」 ( reservaton of title ) 之約定,其意義為在銷貨人將貨款付清與供貨人之前,供貨人仍保有貨品之所有權,稱之「單純的所有權保留約款」。如果當事人間所約定者,除了「單純的所有權保留約款」,還包括有延長的所有權保留約款中的「預行轉讓約款」(Vorausabtretungsklausel),則若銷貨人不清償貨款,在銷貨人將貨品移轉與購貨人前,供貨人可以取回其貨品,而在銷貨人將貨品移轉與購貨人後,供貨人便可基於購貨人之新債權人的身分,對銷貨人之銷售所得主張受讓,於後者情形,就可能與管理人的權利產生衝突。基於「所有權保留約款」所生之權利競合問題,即第六章所欲探討的主題。本章首先討論保留所有權約定的法律效果,包括對購貨人和對管理人的效力;接著,要探討應收帳款管理契約遇上保留所有權約定的效力,由於應收帳款管理業務在我國尚屬方興未艾,還沒發生這種問題,故本文還是以比較法的態度,藉德、英學界、實務界之作法來介紹此課題。自七十年代起,在國際私法統一研究所(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nification of Private Law )的主導及多國的協商之下,產生了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公約( 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第七章旨在討論公約之適用範圍、以及其關於法律關係之規定的介紹,同時也要站在一批判的角度,指出公約之缺失與貢獻。第八章是結論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4
     第三節 本文架構********...*************...4
     第一章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概論**********...******...8
     第一節 定義與沿革****************...****...8
     第一項 定義******************...****...8
     第二項 沿革******************...****...9
     第一節 種類與功能******************...**.10
     第一項 種類**********************...10
     第一款 以有無償還請求權為區別************...10
     第一目 無償還請求權之預付**************10
     第二目 有償還請求權之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3
     第二款 以有無預付為區別***************...15
     第一目 預付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5
     第二目 到期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6
     第三款 以有無讓與通知為區別*************...17
     第一目 通知型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7
     第二目 不通知型應收帳款管理業務***********17
     第四款 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之區別***********...20
     第五款 有銀行參與之應收帳款管理業務*********...22
     第二項 功能*************..*********.23
     第一款 信用擔保功能******************.23
     第二款 業務代行之功能*****************.24
     第三款 提供融資之功能****************.*25
     第一節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與應收票據買賣業務之比較******26
     第一項 概說******************...****.26
     第二項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與應收票據買賣業務之比較...****.27
     第一章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當事人間之法律關係**...*******.30
     第一節 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基本內容*************30
     第二節 銷貨人方面*********************33
     第一項 移轉債權之義務******************33
     第一款 債權讓與之基礎原因關係*************33
     第一目 前言*********************33
     第二目 德國*********************35
     第三目 英國*********************37
     第四目 美國*********************39
     第五目 管見*********************40
     第二款 債權讓與之方式****************...42
     第一目 個別讓與*******************43
     第二目 概括讓與*******************45
     第二項 通知購貨人之義務****************...54
     第一款 概說*********************...54
     第二款 通知的性質*******************.56
     第三款 通知的時間******************...60
     第三項 其他義務********************...61
     第三節 管理人方面********************...66
     第一項 給付對價的義務*****************...66
     第二項 風險的承擔*******************...67
     第一款 對購貨人之授信風險***************.67
     第二款 對銷貨人之授信風險**************...67
     第三項 其他義務********************...68
     第四章 銷貨人與購貨人間的法律關係*************..69
     第一節 原商業交易之關係*****************...69
     第二節 禁止讓與特約*******************...69
     第一項 禁止讓與特約之效力***************...69
     第二項 禁止讓與特約之檢討***************...72
     第三項 禁止讓與特約之迴避***************...75
     第一款 行紀關係的利用****************...75
     第二款 債務保證制度的利用***************78
     第五章 管理人與契約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81
     第一節 緒言***********************..81
     第二節 管理人與購貨人間的法律關係************..81
     第一項 購貨人對管理人的清償**************..82
     第二項 抗辯的援用與割斷****************..86
     第一節 管理人與購貨人以外第三人間的法律關係********91
     第一項 德國**********************...92
     第二項 日本**********************...93
     第三項 英美**********************...96
     第四項 我國**********************...98
     第五項 結論**********************.101
     第六章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與所有權保留約款之競合*******102
     第一節 緒論***********************.102
     第二節 所有權保留約款對購貨人的影響***********.103
     第三節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與所有權保留約款之競合******.103
     第一項 前言**********************.105
     第二項 德國**********************.106
     第一款 問題背景*******************.106
     第二款 學說爭議*******************.108
     第一目 供貨人優先保護說**************..108
     第一目 管理人權利優先說**************..111
     第三目 折衷說*******************..112
     第三項 英國**********************.114
     第一款 概說*********************.114
     第二款 所有權保留約款之成立要件**********.....114
     第三款 銷貨人與供貨人間法律關係之性質*******.....116
     第四款 管理人權利之優越性**************.117
     第四節 小結**********************.....118
     第七章 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公約之適用*************120
     第一節 緒言***********************.120
     第一節 公約之適用範圍******************.120
     第一項 前言**********************.122
     第二項 定義**********************.123
     第一款 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定義************.123
     第二款 國際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定義**********.127
     第三項 公約之適用範圍*****************.128
     第一款 直接適用*******************.128
     第一款 間接適用*******************.132
     第一目 準據法之選定****************..132
     第二目 法院逛尋******************..136
     第三節 關係人間之權利與義務***************.137
     第一項 前言**********************.137
     第二項 管理人與銷貨人之權義**************.138
     第一款 前言*********************.138
     第二款 債權移轉之形式****************.139
     第三款 其他權利之移轉*************..**...140
     第三項 購貨人之權義******************.141
     第一款 禁止債權讓與特約之效力************.141
     第二款 清償與抗辯******************.143
     第一目 購貨人之清償****************..143
     第一目 購貨人之抗辯****************..145
     第四節 公約之評議********************.148
     第一項 關於適用範圍之規定***************.148
     第二項 關於法律關係之規定***************.149
     第一款 管理人與銷貨人之其他債權人的請求權競合方面**.149
     第二款 應收帳款管理契約方面****. ********...150
     第三款 禁止債權讓與特約方面****. ****..****.150
     第三項 小結**********************.152
     第八章 結論************************153
     第一節 利用應收帳款管理業務之效益************.153
     第二節 應配合之措施*******************.155
     第三節 結語***********************.157
     附件一****************************158
     附件二****************************167
     參考書目***************************177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39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應收帳款管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債權買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債權讓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actor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ceviables assigne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nidroi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en_US
dc.title (題名) 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factor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書籍論文:
     (一) 英文書籍
     1. Freddy Salinger, Factoring Law And Practice, 2nd ed.,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5.
     2. Konrad zweigert & Hein k*tz,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Law, translated from German by Tony Weir, 2nd ed.Claredon Press Oxford.
     3.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ed. by Norbert Horn,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Deventer / The Netherlands. 1989.
     4. Peter M. Biscoe, Law and Practice of Credit Factoring, London, Butterworths, 1975.
     5. Trade Financing, ed. by Charles J. Gm*r, Euromoney Publications PLC, 1986.
     6. Monroe R. Lazere, Commercial Financing,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N.Y, 1968.
     (二) 中文書籍
     1. 趙文伋、徐立、朱曦合譯,德國民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初版一刷。
     2. 王書江、曹為合譯,日本民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八月初版一刷。
     3. 美國統一商法典及其譯註(下),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主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4. 姚淇清,英美法總論,教育部出版,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5. 曾隆興,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八十三年七月修訂四版。
     6.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六十八年九月再版。
     7. 史尚寬,債法總論,自版,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六刷。
     8. 戴修瓚,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民國五十年三月臺版。
     9. 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十月第十四版。
     10. 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下),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四年四月第十六版。
     11.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增訂五版。
     12. 王澤鑑,民法實例研習基礎理論,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十版。
     13. 黃茂榮,買賣法,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一九九二年十月增訂四版。
     14.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修訂版。
     15.邱聰智,債法各論上,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初版。
     16. 邱聰智,民法債編通則,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民國八十二年八月修訂六版。
     17. 顏進來,我國出口貿易融資問題之研究,政大國貿所七十四年碩士論文。
     18. 廖正井,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臺灣新生報社,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19. 馬漢寶,國際私法總論,自刊,民國七十九年八月十一版。
     20. 曾陳明汝,國際私法原理,自刊,民國八十二年十月修訂五版。
     21. 何孝元,中國債法與英美契約法之比較,國家長期發展委員會,民國五十四年六月初版。
     22. 劉鐵錚,國際私法論叢,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三修定三版。
     23. 鄭宗良,國際客帳管理業務之研究,政大國貿所八十二年六月碩士論文。
     24. 林建國,出口貿易入門,經濟日報社,民國六十三年再版。
     25. 洪青守,中長期出口票據貼現融資業務(forfaiting)之研究,政大國貿所八十三年十月碩士論文。
     26.
     26. 梁滿潮,貿易實務之法律問題,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增訂三版。
     27. 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28.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自刊,八十五年十月。
     29. 黃立,民法總則,自刊,八十三年十月初版。
     30. 洪文瀾,民法債編通則釋義,文光圖書公司,四十八年四月。
     31. 何孝元,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七十七年八月再版。
     32. 胡長清,中國民法債編總論,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六十六年十月臺三版。
     33. 王伯琦,民法債編總論,正中書局,七十九年十一月臺初版第十四次印行。
     34. 黃立,西德之所有權保留制度及其在國際貿易上之運作,金園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初版。
     35.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三民書局,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三版。
     36. 張錦源,國際貿易法,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五年。
     37. 梁滿潮,貿易契約與糾紛之預防,自刊,民國七十年二月增訂五版。
     38. 董浩雲,應收帳款收買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政大法研所七十七年碩士論文。
     39. 余森林編,出、進口押匯,大中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八十五年九月修訂四版。
     
     (三) 日文書籍
     1. 林良平、石田喜九夫、高木多喜男合著,債權總論,青林書院,一九九0年十一月三十日改訂版八刷。
     2. 於保不二雄,債權總論,有斐閣,昭和四十五年十月二十日出版第二十刷。
     3. 注釋民法(11)債權(2),西村信雄編,有斐閣,昭和五十年五月三十日初版第九刷。
     4. 基本問題ЙтЮ-民法2債權法,水本浩、伊藤進編,一粒社株式會社,一九九0年七月二十五日。
     5. 田邊光政,иヤヱУэ⑦ヱ取引ソ法理論,金融財政事情研究會,昭和五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6. 判例民法II(1),中川涼、石田喜九夫、椿壽夫編,日本評論社,昭和四十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7. 山本進一,債權法ソ基礎課題,信山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初版第一刷。
     8. 內田貴,民法III債權總論*擔保物權,東京大學出版會,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第七刷。
     9. 安達三季生,債權總論講義,信山社,一九九五年四月三十日第三版。
     10.現代契約法大系,第五卷,金融取引契約,有斐閣,一九八四。
     11.講座*現代契約 現代債權 展望,第六卷,新種 特殊 契約,一九九一十月二十日。
     
     二、期刊
     (一) 英文期刊
     1. Mary Rose Alexander, Towards Unification and Predictability:The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Conven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Transaction Law, Vol.27, p.353~385, 1989.
     2. Franco Ferrari, The International Sphere of Application of the 1988 Ottawa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nternational lawyer, Vol.31, p.41~63, 1997.
     3. Committee of Governmental Expert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 Draft Convention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Discussion Paper, Including an analysis of the Combined Effect of Article 4 and Article x, UNIDROIT Study LVIII-Doc.26.
     4. Committee of Governmental Expert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 Draft Convention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Commentary on the Text of the Preliminary Draf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UNIDROIT LVIII-Doc.25
     5. Jones, Factor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35~1936.
     6. Owen T. Jones, Factoring, 14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186~197,1935-1936.
     7. Herbert R. Silverman, Factoring as a Financing Devi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594~611, 1949.
     8. Roscoe T. Steffen & Frederick S.Danziger, The Rebirth of the Commercial Factor, Columbia Law Review, Vol 36, p.745~774, 1936.
     9. L.D.H. Weld, Marketing Agencies between Manufacturer and jobber, Quaterly Jouneral of Economics, Vol 31, p.571~599, 1971.
     10. Reisman,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Law Journal Spring, Vol.22, p.320~366, 1990.
     11. Unidroit, Draf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Uniform Law Review, 1987/1.
     12. Unidroit, Explantorr Report on the Draf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Uniform Law Review, 1987/1.
     13. Unidroit, Draft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Uniform Law Review, 1988/1.
     
     
     (二)中文期刊
     1. 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二),載法學叢刊,第七十四期。
     2. 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三),載法學叢刊,第七十六期。
     3. 黃淑麟,國際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與輸出保險,載台灣經濟金融月刊21卷10期。
     4. 謝宇衡,D/A、D/O交易護身符---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載貿易週刊1347期。
     5. 王玉,認識國際應收帳款收購業務,載貿易週刊第一一六三期,p.20~23。
     6. 陳自強,民法上之擔保契約,載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五期。
     7. 陳鈺淇,美國商業銀行之販賣債權購買業務,載華銀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九期,p.3~12。
     8. 馬元樞,論債權讓與及債務承擔,載法令月刊第二十卷第八期,p.5~7。
     9. 劉茂賢,無追索權出口票據貼現融資業務之簡介,載台北市銀月刊第十六卷第四期,p.86~93。
     10. 陳沖,論應收帳款收買業務---Factoring,載企銀季刊第六卷第三期,p.120~122。
     11. 譚繼城,配合D/A出口之外銷利器---國際應收帳款收買業務簡介,載貿易週刊第一一四0期,p.26~27。
     12. 李麗,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載貿易週刊第一六0二期,p.16~18。
     13. 文錫熞,FACTORING (賒銷債權收買業務)簡介,載彰銀月刊第二十九卷第七期,p.61~6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