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易經之善思想研究
作者 李善慶
貢獻者 高懷民
李善慶
關鍵詞 易經
善思想
日期 1997
上傳時間 27-Apr-2016 11:24:07 (UTC+8)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基本觀點 1
     第二節 先秦哲學理善之意義與展開方向 4
     第三節 易經中「善」字的內涵界定 12
     
     第二章 宇宙存在論中善之基礎(I) 28
     第一節 太極與陰陽之道:生生變化之原理 28
     甲 一陰一陽之謂道 28
     乙 太極 34
     第二節 生生之道與善之相關性 36
     甲 天地生生之為大德 36
     乙 生生不己之為善與其倫理上之意義 40
     
     第三章 宇宙存在論中善之基礎(II) 44
     第一節 乾道與善之相關性:生命之始源 46
     甲 乾始為眾善之長 46
     乙 乾道與「誠」、「仁」之價值概念 49
     第二節 坤道與善之相關性:生命之形成 53
     甲 順天時行與萬物資生 53
     乙 坤道與「敬」、「義」之價值概念 56
     
     第四章 乾坤與易簡之善 62
     第一節 精神、物質之價值與易簡之善 62
     甲 乾以易知與坤以簡能 65
     乙 效天與法地 69
     丙 崇德與致用 75
     第二節 易簡之善之行為主體 81
     甲 易簡與人之定位 81
     乙 君子之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 84
     丙 大人之天人合德 88
     
     第五章 人生仁義之行與善之相關性 96
     第一節 性善為仁義之普遍基礎 96
     甲 繼之者善,成之者性 96
     乙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99
     第二節 仁義為善之具體內容 103
     甲 仁:發揮天地好生之德 103
     乙 義:理財正辭,禁民為非 107
     
     第六章 成己成物之自我實現 117
     第一節 內外兼備之修養論 117
     甲 窮理與盡性 117
     乙 進德與修業 119
     第二節 憂患意識與大我之實現 120
     甲 君子之憂患與憂患之克服 120
     乙 贊天地化育之至善作用 122
     
     第七章 結論 126
     
     參考文獻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82154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08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高懷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善慶zh_TW
dc.creator (作者) 李善慶zh_TW
dc.date (日期) 199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7-Apr-2016 11:24:07 (UTC+8)-
dc.date.available 27-Apr-2016 11:24: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7-Apr-2016 11:24:0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208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649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215401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基本觀點 1
     第二節 先秦哲學理善之意義與展開方向 4
     第三節 易經中「善」字的內涵界定 12
     
     第二章 宇宙存在論中善之基礎(I) 28
     第一節 太極與陰陽之道:生生變化之原理 28
     甲 一陰一陽之謂道 28
     乙 太極 34
     第二節 生生之道與善之相關性 36
     甲 天地生生之為大德 36
     乙 生生不己之為善與其倫理上之意義 40
     
     第三章 宇宙存在論中善之基礎(II) 44
     第一節 乾道與善之相關性:生命之始源 46
     甲 乾始為眾善之長 46
     乙 乾道與「誠」、「仁」之價值概念 49
     第二節 坤道與善之相關性:生命之形成 53
     甲 順天時行與萬物資生 53
     乙 坤道與「敬」、「義」之價值概念 56
     
     第四章 乾坤與易簡之善 62
     第一節 精神、物質之價值與易簡之善 62
     甲 乾以易知與坤以簡能 65
     乙 效天與法地 69
     丙 崇德與致用 75
     第二節 易簡之善之行為主體 81
     甲 易簡與人之定位 81
     乙 君子之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 84
     丙 大人之天人合德 88
     
     第五章 人生仁義之行與善之相關性 96
     第一節 性善為仁義之普遍基礎 96
     甲 繼之者善,成之者性 96
     乙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99
     第二節 仁義為善之具體內容 103
     甲 仁:發揮天地好生之德 103
     乙 義:理財正辭,禁民為非 107
     
     第六章 成己成物之自我實現 117
     第一節 內外兼備之修養論 117
     甲 窮理與盡性 117
     乙 進德與修業 119
     第二節 憂患意識與大我之實現 120
     甲 君子之憂患與憂患之克服 120
     乙 贊天地化育之至善作用 122
     
     第七章 結論 126
     
     參考文獻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基本觀點 1
     第二節 先秦哲學理善之意義與展開方向 4
     第三節 易經中「善」字的內涵界定 12
     
     第二章 宇宙存在論中善之基礎(I) 28
     第一節 太極與陰陽之道:生生變化之原理 28
     甲 一陰一陽之謂道 28
     乙 太極 34
     第二節 生生之道與善之相關性 36
     甲 天地生生之為大德 36
     乙 生生不己之為善與其倫理上之意義 40
     
     第三章 宇宙存在論中善之基礎(II) 44
     第一節 乾道與善之相關性:生命之始源 46
     甲 乾始為眾善之長 46
     乙 乾道與「誠」、「仁」之價值概念 49
     第二節 坤道與善之相關性:生命之形成 53
     甲 順天時行與萬物資生 53
     乙 坤道與「敬」、「義」之價值概念 56
     
     第四章 乾坤與易簡之善 62
     第一節 精神、物質之價值與易簡之善 62
     甲 乾以易知與坤以簡能 65
     乙 效天與法地 69
     丙 崇德與致用 75
     第二節 易簡之善之行為主體 81
     甲 易簡與人之定位 81
     乙 君子之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 84
     丙 大人之天人合德 88
     
     第五章 人生仁義之行與善之相關性 96
     第一節 性善為仁義之普遍基礎 96
     甲 繼之者善,成之者性 96
     乙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99
     第二節 仁義為善之具體內容 103
     甲 仁:發揮天地好生之德 103
     乙 義:理財正辭,禁民為非 107
     
     第六章 成己成物之自我實現 117
     第一節 內外兼備之修養論 117
     甲 窮理與盡性 117
     乙 進德與修業 119
     第二節 憂患意識與大我之實現 120
     甲 君子之憂患與憂患之克服 120
     乙 贊天地化育之至善作用 122
     
     第七章 結論 126
     
     參考文獻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08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易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善思想zh_TW
dc.title (題名) 易經之善思想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