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楞嚴經中身心關係之探究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BODY AND MIND IN SURANGAMA SUTRA
作者 張成鈞
CHANG, BRIAN
貢獻者 林鎮國
LIN, CHENG-KUO
張成鈞
CHANG, BRIAN
關鍵詞 楞嚴經
覺性
色眼循環
身心關係
如來藏
視網膜
Surangama sutra
Awareness
The circle between eye and light
The relation between body and mind
Tathagatagarbha
Retina
日期 1996
上傳時間 28-Apr-2016 13:25:22 (UTC+8)
摘要 楞嚴經中的身心關係, 簡單地說來, 是以空性為基礎而達至 `身心一體` 的結論, 實際理論分析的過程, 則可用 `不即不離本一體, 非因非自體空寂` 二句話概括. `不即` 是指因先揀擇真妄 (心真身妄) 而顯現出心與身之不一, `不離` 則是說明此虛妄之身與心之不異, 而不一不異的可能性在於二者 `本一體`; 然此體非一實在之自體, 其性空寂, 雙遣因緣和自然, 展現出離一切戲論言說之妙真如性, 後者即一般所謂的 `空如來藏`. 在論文的第二章第二節 `視覺分析與光影成像` 中,我們藉一般的常識說明普通人 的觀念----書在眼外, 心在身內----是錯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經論部份:
     1. 翟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合經》, 《大正藏》卷一。
     2 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合經》 , 《大正藏》卷二。
     3.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 , 《大正藏》卷十。
     4. 曇無識譯, 《大般涅槃經》 , 《大正藏》卷十二。
     5. 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 , 《大正藏》卷十四。
     6. 安世高譯, 《佛說八大人覺經》 , 《大正藏》卷十七。
     7. 般刺蜜帝譯, 《楞嚴經》 , 《大正藏》卷十九。
     8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 《阿昆達磨大昆婆沙論》 , 《大正藏》卷二十七。
     9 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舍利弗阿昆曇論》 , 《大正藏》卷二十八。
     10. 世親菩薩造,唐玄獎譯, 《阿昆達磨俱舍論》 , 《大正藏》卷二十九。
     11. 尊者眾賢造,唐玄笑譯, 《阿昆達磨順正理論》 , 《大正藏》卷二十九。
     12. 彌勒菩薩說,玄獎譯, 《瑜伽師地論》 , 《大正藏》卷三十。
     13. 世親菩薩造,玄獎譯, 《大乘成業論》 , 《大正藏》卷三十一。
     14. 訶梨跋摩造,鳩摩羅什譯, 《成實論》 , 《大正藏》卷三十二。
     15. 釋道原編, 《景德傳燈錄》 , 《大正藏》卷五十一。
     16. 釋智昇撰, 《續古今譯經圖記》 , 《大正藏》卷五十五。
     17. 釋智昇撰, 《開元釋教錄》 , 《大正藏》卷五十五。
     18. 通妙譯, 《漢譯南傳大藏經》 , 《高雄市:元亨寺妙林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四月》
     19. 覺音著,葉均譯, 《清淨道論》 《上、中、下》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冊八六、八七、八八《台北市: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
     
     二、《楞嚴經》註疏:
     1. 子璿集, 《楞嚴經義疏注經》 , 《大正藏》卷三十九。
     2. 子璿述, 《楞嚴經義疏注經科》 , 《續藏經》冊十六。
     3 思坦集註, 《楞嚴經集註》 , 《市續藏經》冊十七。
     4. 真鑑作, 《楞嚴經正脈疏科》 , 《續藏經》冊十八。
     5. 真鑑述, 《楞嚴經正脈疏》 , 《續藏經》冊十八。
     6. 德清排訂, 《楞嚴經通議提綱略科》 , 《續藏經》冊十九。
     7. 德清述, 《楞嚴經通議》 , 《市續藏經》冊十九。
     8. 惟則會解,傳燈疏, 《楞嚴經圓通疏》 , 《續藏經》冊十九。
     9. 旭智撰述, 《楞嚴經文句》 , 《記續藏經》冊二十。
     10. 錢謙益鈔, 《楞嚴經疏解蒙鈔》 , 《續藏經》冊二十一。
     11. 錢謙益鈔, 《楞嚴經疏解蒙鈔五錄》 , 《續藏經》冊二十一。
     12. 元賢述, 《楞嚴經略疏》 , 《續藏經》冊二十三。
     13. 靈耀述, 《楞嚴經觀心定解科》 , 《市續藏經》冊二十三。
     14 曾鳳儀宗通, 《楞嚴經宗通》 , 《續藏經》冊二十五。
     15. 廣莫直解, 《楞嚴經直解》 , 《續藏經》冊八十九。
     16. 傅畹撰, 《楞嚴經寶鏡疏科文》 , 《市續藏經》冊九十。
     17 太虛著, 》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 , 《太虛大師全書》冊十三《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
     18. 太虛著, 《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 , 《太虛大師全書》冊十四《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
     19. 圓瑛著,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 《台北市:嘉美印刷,民國七十七年》
     20. 南懷瑾述著, 《楞嚴大義今釋》 , 《台北市:老古文化,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三版》
     21. 李治華, 《楞嚴經哲學之研究》 , 《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三、中文參考資料:
     1. Ven. Acharn Maha Boowa 著,曾銀湖譯, 《尊者阿迦曼傳》《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三年》。
     2. 福善記錄,福徵述疏,《憨山大師年譜疏} 《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3. 本學昌編, 《虛雲和尚年譜》 《台北市:天華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4. 張澄基譯註, 《密勒日巴大師全集} 《台北市:慧炬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5 堪布卡特仁波切,《大手印》 《台北市:施法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
     6. 陳健民, 《禪海塔燈} , 《曲紘齋全集》第十三冊《台北市: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7. 惟覺和尚, 《見性成佛} 《台北縣:財團法人中台文教基金會,一九九五年六月》
     8. 印順著, 《如來藏之研究} ,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9. 印順著, 》唯識學探源} ,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10.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 ,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11 印順編,《雜阿合經論會編} 《上、中、下》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二月重版》。
     12. 楊郁文著,《阿合要略》 , 《台北市:東初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的洪啟嵩,黃啟霖主編, 《呂激文集} 《台北市:艾殊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14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 , 《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15. 楊惠南, 《 《 楞嚴經》 「反聞聞自性」與虛雲法師之禪法的比較》 ,收錄於:楊惠南, 《 禪史與禪思》 ,頁351-375。《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16. 林鎮國, 《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現代東亞「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 ,收錄於:釋恆清主編, 《 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頁599-619 。《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17. 呂凱文撰, 《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tu-v?da」為中心之省察》 , 《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18. 張華原編,唐九寵導讀, 《 博物志》 《台北市:金楓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一月》。
     19. 張曼濤主編, 《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三十五《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初版》
     20. 望月信亨著,如實譯註, 《 關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傳譯之研究》《佛光學報》第五期《民國七十九年十月》
     2 1. 憨生著, <楞嚴百偽辨》 , 《《香港佛教》第三八0至三八五期《民國八十一年一月至六月》。
     22 僧祐, 《 弘明集》 , 《台北市:新文豐出版,民國六十三年十二月》
     23. 黎惟東, 《 范鎮『神滅論』之研究》 , 《《華岡文科學報》第十八期,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24 邱浩彰著, 《 神經感覺器官的探素》 , 《台北市:正中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初版》 。
     25. 主唯工等著譯, 《 腦與感覺神經生理》 , 《台北市: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
     26. William F. Ganong 著,白禮源等編譯, 《 甘龍醫用生理學》《上、下冊》 , 《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一月第一版二刷》
     27. Vander, Sherman, Luciana 等原著,王文憲譯,《人體生理學》 《一、二冊》 , 《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初版》
     28. 李艾森編著,《解剖生理學》 , 《台北市:華杏出版,一九九五年二月四版二刷》
     29. 《大美百科全書》 , 《台北市:光復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初版》
     30. 《大英科技百科全書》 , 《台北市:光復書局,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初版》
     3 1. 《腦與心的科學》 ,收錄於《牛頓雜誌} ,第十三冊第七號,頁62-81 《台北市:牛頓出版公司,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32. 蔡信安,《巴克萊》 , 《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33. 《靈泉月刊》 ,第十六期《台北縣:靈泉雜誌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
     34. 《佛光大辭典》 , 《高雄市:佛光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二月》。
     
     四、日文參考資料:
     1. 河村孝道校註,《道元禪師全集》 《卷一》卷七》 , 《東京:株氏會社春秋社,一九九一年一月》
     2. 舟橋一哉著, 《阿含????解脫思想展開?一斷面一--心解脫?慧解脫》 ,收錄於《原始佛教思想?研究》頁二0四》二二八《京都:法藏館,昭和五十八年一月二十五日第七刷》。
     3 雲井昭善著, 《原始佛教????citta?構造> `收錄於平川彰編, 》佛教?心?問題》頁二五》五一《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五、英文參考資料
     1. Abbott, Thomas K. Sight and Touch: An Attempt to Disprove the
     Received (or Berkeleian) Theory of Visio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8.
     2. Armstrong, David M., ed. Berkeley`s Philosophical Writing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65.
     3. Armstrong, David M. Berkeley`s Theory of Visio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Bishop Berkeley`s” Essay Towards a New Theory of Visio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8.
     4. Atherton, Margaret. Berkeley`s Revolution in Vision. Ithaca: Co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Creery, Walter E., ed. George Berkeley : critical assessments. Voir. London: Routledge, 1991.
     6. Crombie, A. C., ed. George Berkeley Bicentury.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8.
     7. Griffiths, Paul J.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Illinois: Open Court, 1986.
     8. Griffiths, Paul J. "On being mindless: The debate on the
     reemergence of consciousness from the attainment of cessation in the Abhidharmakosabhayam and its commentarie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3 :379-394.
     9. Harvey, Peter.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in Pali Buddhism: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Asian Philosophy, 3 :29-41, Mr1993.
     10. Husserl, Edmund.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 F. Kersten.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82.
     11. Johnson, Will. Balance of Body, Balance of Mind: A Vision of Buddhist Practice in the West. Atlanta: Humanics, Limited, 1993.
     12. Kasulis, Thomas P., Ames, Roger T., and Dissanayake, W., eds.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3.
     13. LaFleur, William R., ed. Dagen Studi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14. Liu, Ming-Wood. "Fan Chen`s TREATISE ON THE DESTRUCTIBILITY OF THE SPIRIT and its Buddhist critic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7:402-428.
     15. Nagatomo, Shigenori. Attunement Through the Bod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16. Nagatomo, Shigenori. "An analysis of Dagen`s `Casting Off Body and Mind`."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7 :227 -242.
     17. Pitcher, George., ed. Berkeley on Vision: A Nineteenth-Century Debate.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9.
     18. Schwartz, Robert. Vision. Cambridge: Blackwell, 1994.
     19. Shaner, David Edward. The Bodymind Experience in Japanese Buddhis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5.
     20. Shaner, David Edward. "The bodymind experience in Dagen`s Shobogenzo: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5: 17-35.
     21. Shaner, David E., Nagatomo, Shigenori, and Yasuo, Yuasa.
     Science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Leiden: E. J. Brill, 1989.
     22. Sugunasiri, Suwanda H. 1. "The Whole Body, Not Heart, As `Seat of Consciousness`: The Buddha`s View."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5:409-430.
     23. Teschner, George. "The Relation Between Mind And Body in the SURANGAMA SUTRA."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9:77-83.
     24. Turbayne, C. M., ed. rVorks on Vision.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81.
     25. Varela, F., E. Thompson,and E. Rosch. The Embodied Mi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3.
     26. Yasuo, Yuasa. The Body: Toward an Eastern Mind-Body Theory. Trans. Nagatomo Shigenori, and Thomas P. Kasuli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27. Yasuo, Yuasa. The Body, Self-Cultivation, and Ki-energy. Trans. Nagatomo Shigenori, and Monte S. Hull.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82154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71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鎮國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CHENG-KU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成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G, BRI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成鈞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 BRIANen_US
dc.date (日期) 199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8-Apr-2016 13:25:22 (UTC+8)-
dc.date.available 28-Apr-2016 13:25: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8-Apr-2016 13:25: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271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735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2154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楞嚴經中的身心關係, 簡單地說來, 是以空性為基礎而達至 `身心一體` 的結論, 實際理論分析的過程, 則可用 `不即不離本一體, 非因非自體空寂` 二句話概括. `不即` 是指因先揀擇真妄 (心真身妄) 而顯現出心與身之不一, `不離` 則是說明此虛妄之身與心之不異, 而不一不異的可能性在於二者 `本一體`; 然此體非一實在之自體, 其性空寂, 雙遣因緣和自然, 展現出離一切戲論言說之妙真如性, 後者即一般所謂的 `空如來藏`. 在論文的第二章第二節 `視覺分析與光影成像` 中,我們藉一般的常識說明普通人 的觀念----書在眼外, 心在身內----是錯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導論..........1
     第一章原始、部派佛教中的身心問題..........15
     第一節《雜阿含經》的心和五蘊..........15
     第二節「滅盡定」中心的有無..........20
     第二章理解《楞嚴經》心、身的方法..........32
     第一節現象學概念的身心架構..........32
     第二節視覺分析與光影成像..........37
     第三章《楞嚴經》中的心..........56
     第一節緒言..........56
     第二節心之不即於身(一)..........57
     第三節心之不即於身(二)..........67
     第四節心之不離於身)..........81
     第五節心之非自然非因緣性..........88
     第四章《楞嚴經》中的身..........105
     第一節緒言..........105
     第二節身‧觸之了不可得..........107
     第三節鼻‧香、舌‧味之了不可得..........115
     第四節耳‧聲、色‧眼之了不可得..........122
     第五章身心修證..........134
     第一節一門深入....................135
     第二節圓通典範..........143
     第六章結論:身心一體..........157
     第一節不即不離和非因非自..........157
     第二節雜阿含公案..........165
     參考資料..........17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271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楞嚴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覺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色眼循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身心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如來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視網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urangama sutr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warenes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circle between eye and ligh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relation between body and min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thagatagarbh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tinaen_US
dc.title (題名) 楞嚴經中身心關係之探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BODY AND MIND IN SURANGAMA SUTR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經論部份:
     1. 翟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合經》, 《大正藏》卷一。
     2 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合經》 , 《大正藏》卷二。
     3.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 , 《大正藏》卷十。
     4. 曇無識譯, 《大般涅槃經》 , 《大正藏》卷十二。
     5. 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 , 《大正藏》卷十四。
     6. 安世高譯, 《佛說八大人覺經》 , 《大正藏》卷十七。
     7. 般刺蜜帝譯, 《楞嚴經》 , 《大正藏》卷十九。
     8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 《阿昆達磨大昆婆沙論》 , 《大正藏》卷二十七。
     9 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舍利弗阿昆曇論》 , 《大正藏》卷二十八。
     10. 世親菩薩造,唐玄獎譯, 《阿昆達磨俱舍論》 , 《大正藏》卷二十九。
     11. 尊者眾賢造,唐玄笑譯, 《阿昆達磨順正理論》 , 《大正藏》卷二十九。
     12. 彌勒菩薩說,玄獎譯, 《瑜伽師地論》 , 《大正藏》卷三十。
     13. 世親菩薩造,玄獎譯, 《大乘成業論》 , 《大正藏》卷三十一。
     14. 訶梨跋摩造,鳩摩羅什譯, 《成實論》 , 《大正藏》卷三十二。
     15. 釋道原編, 《景德傳燈錄》 , 《大正藏》卷五十一。
     16. 釋智昇撰, 《續古今譯經圖記》 , 《大正藏》卷五十五。
     17. 釋智昇撰, 《開元釋教錄》 , 《大正藏》卷五十五。
     18. 通妙譯, 《漢譯南傳大藏經》 , 《高雄市:元亨寺妙林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四月》
     19. 覺音著,葉均譯, 《清淨道論》 《上、中、下》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冊八六、八七、八八《台北市: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
     
     二、《楞嚴經》註疏:
     1. 子璿集, 《楞嚴經義疏注經》 , 《大正藏》卷三十九。
     2. 子璿述, 《楞嚴經義疏注經科》 , 《續藏經》冊十六。
     3 思坦集註, 《楞嚴經集註》 , 《市續藏經》冊十七。
     4. 真鑑作, 《楞嚴經正脈疏科》 , 《續藏經》冊十八。
     5. 真鑑述, 《楞嚴經正脈疏》 , 《續藏經》冊十八。
     6. 德清排訂, 《楞嚴經通議提綱略科》 , 《續藏經》冊十九。
     7. 德清述, 《楞嚴經通議》 , 《市續藏經》冊十九。
     8. 惟則會解,傳燈疏, 《楞嚴經圓通疏》 , 《續藏經》冊十九。
     9. 旭智撰述, 《楞嚴經文句》 , 《記續藏經》冊二十。
     10. 錢謙益鈔, 《楞嚴經疏解蒙鈔》 , 《續藏經》冊二十一。
     11. 錢謙益鈔, 《楞嚴經疏解蒙鈔五錄》 , 《續藏經》冊二十一。
     12. 元賢述, 《楞嚴經略疏》 , 《續藏經》冊二十三。
     13. 靈耀述, 《楞嚴經觀心定解科》 , 《市續藏經》冊二十三。
     14 曾鳳儀宗通, 《楞嚴經宗通》 , 《續藏經》冊二十五。
     15. 廣莫直解, 《楞嚴經直解》 , 《續藏經》冊八十九。
     16. 傅畹撰, 《楞嚴經寶鏡疏科文》 , 《市續藏經》冊九十。
     17 太虛著, 》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 , 《太虛大師全書》冊十三《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
     18. 太虛著, 《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 , 《太虛大師全書》冊十四《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
     19. 圓瑛著,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 《台北市:嘉美印刷,民國七十七年》
     20. 南懷瑾述著, 《楞嚴大義今釋》 , 《台北市:老古文化,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三版》
     21. 李治華, 《楞嚴經哲學之研究》 , 《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三、中文參考資料:
     1. Ven. Acharn Maha Boowa 著,曾銀湖譯, 《尊者阿迦曼傳》《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三年》。
     2. 福善記錄,福徵述疏,《憨山大師年譜疏} 《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3. 本學昌編, 《虛雲和尚年譜》 《台北市:天華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4. 張澄基譯註, 《密勒日巴大師全集} 《台北市:慧炬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5 堪布卡特仁波切,《大手印》 《台北市:施法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
     6. 陳健民, 《禪海塔燈} , 《曲紘齋全集》第十三冊《台北市: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7. 惟覺和尚, 《見性成佛} 《台北縣:財團法人中台文教基金會,一九九五年六月》
     8. 印順著, 《如來藏之研究} ,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9. 印順著, 》唯識學探源} ,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10.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 ,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11 印順編,《雜阿合經論會編} 《上、中、下》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二月重版》。
     12. 楊郁文著,《阿合要略》 , 《台北市:東初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的洪啟嵩,黃啟霖主編, 《呂激文集} 《台北市:艾殊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三月》
     14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 , 《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15. 楊惠南, 《 《 楞嚴經》 「反聞聞自性」與虛雲法師之禪法的比較》 ,收錄於:楊惠南, 《 禪史與禪思》 ,頁351-375。《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16. 林鎮國, 《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現代東亞「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 ,收錄於:釋恆清主編, 《 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頁599-619 。《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17. 呂凱文撰, 《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tu-v?da」為中心之省察》 , 《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18. 張華原編,唐九寵導讀, 《 博物志》 《台北市:金楓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一月》。
     19. 張曼濤主編, 《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三十五《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初版》
     20. 望月信亨著,如實譯註, 《 關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傳譯之研究》《佛光學報》第五期《民國七十九年十月》
     2 1. 憨生著, <楞嚴百偽辨》 , 《《香港佛教》第三八0至三八五期《民國八十一年一月至六月》。
     22 僧祐, 《 弘明集》 , 《台北市:新文豐出版,民國六十三年十二月》
     23. 黎惟東, 《 范鎮『神滅論』之研究》 , 《《華岡文科學報》第十八期,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24 邱浩彰著, 《 神經感覺器官的探素》 , 《台北市:正中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初版》 。
     25. 主唯工等著譯, 《 腦與感覺神經生理》 , 《台北市: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
     26. William F. Ganong 著,白禮源等編譯, 《 甘龍醫用生理學》《上、下冊》 , 《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一月第一版二刷》
     27. Vander, Sherman, Luciana 等原著,王文憲譯,《人體生理學》 《一、二冊》 , 《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初版》
     28. 李艾森編著,《解剖生理學》 , 《台北市:華杏出版,一九九五年二月四版二刷》
     29. 《大美百科全書》 , 《台北市:光復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初版》
     30. 《大英科技百科全書》 , 《台北市:光復書局,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初版》
     3 1. 《腦與心的科學》 ,收錄於《牛頓雜誌} ,第十三冊第七號,頁62-81 《台北市:牛頓出版公司,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32. 蔡信安,《巴克萊》 , 《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33. 《靈泉月刊》 ,第十六期《台北縣:靈泉雜誌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
     34. 《佛光大辭典》 , 《高雄市:佛光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二月》。
     
     四、日文參考資料:
     1. 河村孝道校註,《道元禪師全集》 《卷一》卷七》 , 《東京:株氏會社春秋社,一九九一年一月》
     2. 舟橋一哉著, 《阿含????解脫思想展開?一斷面一--心解脫?慧解脫》 ,收錄於《原始佛教思想?研究》頁二0四》二二八《京都:法藏館,昭和五十八年一月二十五日第七刷》。
     3 雲井昭善著, 《原始佛教????citta?構造> `收錄於平川彰編, 》佛教?心?問題》頁二五》五一《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五、英文參考資料
     1. Abbott, Thomas K. Sight and Touch: An Attempt to Disprove the
     Received (or Berkeleian) Theory of Visio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8.
     2. Armstrong, David M., ed. Berkeley`s Philosophical Writing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65.
     3. Armstrong, David M. Berkeley`s Theory of Visio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Bishop Berkeley`s” Essay Towards a New Theory of Visio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8.
     4. Atherton, Margaret. Berkeley`s Revolution in Vision. Ithaca: Co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Creery, Walter E., ed. George Berkeley : critical assessments. Voir. London: Routledge, 1991.
     6. Crombie, A. C., ed. George Berkeley Bicentury.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8.
     7. Griffiths, Paul J.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Illinois: Open Court, 1986.
     8. Griffiths, Paul J. "On being mindless: The debate on the
     reemergence of consciousness from the attainment of cessation in the Abhidharmakosabhayam and its commentarie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3 :379-394.
     9. Harvey, Peter.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in Pali Buddhism: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Asian Philosophy, 3 :29-41, Mr1993.
     10. Husserl, Edmund.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 F. Kersten.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82.
     11. Johnson, Will. Balance of Body, Balance of Mind: A Vision of Buddhist Practice in the West. Atlanta: Humanics, Limited, 1993.
     12. Kasulis, Thomas P., Ames, Roger T., and Dissanayake, W., eds.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3.
     13. LaFleur, William R., ed. Dagen Studi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14. Liu, Ming-Wood. "Fan Chen`s TREATISE ON THE DESTRUCTIBILITY OF THE SPIRIT and its Buddhist critic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7:402-428.
     15. Nagatomo, Shigenori. Attunement Through the Bod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16. Nagatomo, Shigenori. "An analysis of Dagen`s `Casting Off Body and Mind`."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7 :227 -242.
     17. Pitcher, George., ed. Berkeley on Vision: A Nineteenth-Century Debate.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9.
     18. Schwartz, Robert. Vision. Cambridge: Blackwell, 1994.
     19. Shaner, David Edward. The Bodymind Experience in Japanese Buddhis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5.
     20. Shaner, David Edward. "The bodymind experience in Dagen`s Shobogenzo: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5: 17-35.
     21. Shaner, David E., Nagatomo, Shigenori, and Yasuo, Yuasa.
     Science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Leiden: E. J. Brill, 1989.
     22. Sugunasiri, Suwanda H. 1. "The Whole Body, Not Heart, As `Seat of Consciousness`: The Buddha`s View."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5:409-430.
     23. Teschner, George. "The Relation Between Mind And Body in the SURANGAMA SUTRA."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9:77-83.
     24. Turbayne, C. M., ed. rVorks on Vision.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81.
     25. Varela, F., E. Thompson,and E. Rosch. The Embodied Mi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3.
     26. Yasuo, Yuasa. The Body: Toward an Eastern Mind-Body Theory. Trans. Nagatomo Shigenori, and Thomas P. Kasuli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27. Yasuo, Yuasa. The Body, Self-Cultivation, and Ki-energy. Trans. Nagatomo Shigenori, and Monte S. Hull.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