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 |
格式塔(Gestalt)概念在民初(1926-1949)中國學術與文化界的接受及其相關知識建構 |
周志煌 |
report |
說明頁(40) |
2021-10 |
民初校園刊物中的文學、文化知識流動以及學人史料補遺(1912-1937) |
周志煌 |
report |
說明頁(38) |
2020-10 |
作為思想論域及公共話語的「告白」(廣告):以晚清報刊為中心 |
周志煌 |
report |
說明頁(38) |
2019-10 |
知識文本的生成與閱讀網絡:民初報刊雜誌中「論學書劄」、「書評」的學術話語探析(1911~1949) |
周志煌 |
report |
說明頁(24) |
2018-10 |
另一種「格義」:1930年代中國宗教刊物中的儒學表述及其觀念會通 |
周志煌 |
report |
說明頁(31) |
2021-10 |
清初經史學家的文學編選新論:以朱彝尊為討論起點 |
侯雅文 |
report |
說明頁(45) |
2020-10 |
「隱逸印象」與中國古代地方文士社群領袖的形成:以朱彝尊圖像的題詠為討論起點 |
侯雅文 |
report |
說明頁(51) |
2023-07 |
從僧講到俗講:敦煌《維摩詰經》講經寫本研究 |
楊明璋 |
report |
說明頁(46) |
2023-10 |
王權、儀式與唐五代宋遼的講唱文學──以帝王、僧人為中心的研究 |
楊明璋 |
report |
說明頁(63) |
2013-10 |
明代韻書韻圖的編纂與出版傳播 |
宋韻珊 |
report |
說明頁(44) |
2023-07 |
中國類書之東傳與徵引:以江戶時代怪異作品為中心 |
林桂如 |
report |
說明頁(52) |
2023-09 |
購書、藏書、讀書:江戶時代諸藩與中國通俗書物之傳播 |
林桂如 |
report |
說明頁(39) |
2019-10 |
從江戶時代出版文化論胡文煥書籍之東傳 |
林桂如 |
report |
說明頁(32) |
2017-10 |
從井原西鶴《本朝二十不孝》論中國孝行故事之東傳與出版 |
林桂如 |
report |
說明頁(51) |
2018-10 |
神韻前史:以《詩歸》的杜詩選評為中心 |
陳英傑 |
report |
說明頁(44) |
2017-10 |
明代復古派的杜詩批評和詩法論述:以謝榛、李攀龍、王世貞為中心 |
陳英傑 |
report |
說明頁(45) |
2016-10 |
從《詩藪》到《詩源辯體》:明代復古派的杜詩價值論 |
陳英傑 |
report |
說明頁(32) |
2023-07 |
方苞《儀禮析疑》研究 |
鄭雯馨 |
report |
說明頁(48) |
2018-10 |
禮學視域中的《白虎通義》研究(II) |
鄭雯馨 |
report |
說明頁(36) |
2017-10 |
禮學視域中的《白虎通義》研究(I) |
鄭雯馨 |
report |
說明頁(41) |
2016-10 |
從常祀、因祭的角度論包山楚簡祭祖用物 |
鄭雯馨 |
report |
說明頁(39) |
2024-01 |
存思‧觀想‧內煉:近世道教「變神」儀式及觀念研究 |
高振宏 |
report |
說明頁(59) |
2021-10 |
變化、顯化與教化:道教「化書」研究 |
高振宏 |
report |
說明頁(54) |
2018-01 |
《北遊記》的道教官將與小說敘事研究 |
高振宏 |
report |
說明頁(37) |
2023-08 |
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銘文整理及研究 |
黃庭頎 |
report |
說明頁(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