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
設計製造整合機制與新產品開發績效相關之研究 |
賴士葆、鍾國貴、莊正忠 |
report |
web page(824) |
1998 |
顧客服務再工程-互動行銷技術之應用 |
SYMING HWANG |
report |
web page(884) |
1997 |
整合製造技術、管理者特性與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關係之研究 |
TZU-SHIAN HAN |
report |
web page(974) |
2012 |
雙品牌下服務失敗的外溢效果---建模與分析 |
CHIA-LIN LEE |
report |
pdf(229) |
2013 |
影響出口績效因素之研究: 以貿易公司為例 |
CHWO-MING YU |
report |
pdf(241) |
2013 |
由歸因與權力觀點探討不同對偶關係下的工作情緒議題-子計畫一 : 員工正向情緒表達影響因素之探討:概念釐清與理論模型驗證(III) |
WEI-CHI TSAI |
report |
web page(723) |
2013 |
由歸因與權力觀點探討不同對偶關係下的工作情緒議題-總計畫(III) |
WEI-CHI TSAI、熊欣華、CHANG-YA HU、吳宗祐、黃櫻美、陳建丞 |
report |
web page(830) |
2013 |
由歸因與權力觀點探討不同對偶關係下的工作情緒議題-子計畫四-情緒與師徒關係:情緒展現與情緒智商角色之探討(III) |
CHANG-YA HU |
report |
web page(785) |
2013 |
故宮博物院的科技化服務創新-子計畫三:故宮博物院數位典藏與國外知名博物館網路資源的比較研究,及其網路平台新介面對使用者滿意度與品牌權益的影響 |
TZU-SHIAN HAN |
report |
web page(669) |
2013 |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onsumer Anthropomorphism |
李姿瑩 |
report |
web page(983) |
2014 |
雙軌溝通說服模式的腦神經研究觀點: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在推敲可能性模式與系統簡則思考模式的應用 (II) |
LIEN-TI BEI |
report |
pdf(389) |
2014 |
故宮博物院的科技化服務創新---子計畫三:故宮博物院數位典藏與國外知名博物館網路資源的比較研究,及其網路平台新介面對使用者滿意度與品牌權益的影響 |
TZU-SHIAN HAN |
report |
web page(666) |
2014 |
公司治理,勞工參與,心理擁有感,組織承諾,勞資爭議與財務績效的關係:一個針對台灣上市公司的長期性與多層次的研究 |
TZU-SHIAN HAN |
report |
web page(859) |
2014 |
替代性學習對顧客關係管理採用決策之研究 |
LEI-YU WU |
report |
pdf(299) |
2004 |
集團企業與產業制度環境對海外投資的影響 |
CHWO-MING YU |
report |
web page(726) |
2011 |
推動旅行業品牌化研究案 |
曾德宜、JYH-SHEN CHIOU |
report |
pdf(410) |
2011 |
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 |
SE-HWA WU |
report |
web page(558) |
2012 |
公司治理,高績效人力資源管理,智慧資本,與企業績效之關連性研究:一個整合模式的驗證 |
TZU-SHIAN HAN、WAN-YING LIN |
report |
pdf(579) |
2012 |
海外銷售子公司負責人任用決策之研究-以台灣企業為例 |
CHWO-MING YU |
report |
pdf(315) |
2012 |
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經典譯注計畫 |
CHANG-YA HU、姜定宇 |
report |
pdf(597) |
2012 |
綠色品牌的理論建構和衡量:消費者知覺與公司策略 |
SHUN-CHING HORNG |
report |
pdf(324) |
2012 |
以競合觀點探討從代工到自有品牌策略 |
TZU-JU PENG |
report |
pdf(371) |
2012 |
消費者價值共創的效果以及影響因素之研究 |
AI-HWA CHANG |
report |
pdf(489) |
2012 |
美感體驗歷程與大腦心智反應-消費者對品牌識別標誌之雙軌美感體驗歷程 |
LIEN-TI BEI、JIE-LI TSAI |
report |
pdf(348) |
2012 |
社會網絡的資訊擴散 |
KWEI TANG、方郁惠 |
report |
pdf(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