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理論之研究
作者 林劍秋
貢獻者 華力進
林劍秋
日期 1985
上傳時間 8-Nov-2016 16:30:49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旨在引介並評析"工後社會理論"的代表人物,現任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貝爾(Daniel Bell)的後工業社會理論。全文凡二十萬字,共分六章、二十一節,各章大要如后:
第一章:簡介本論文研究的動機、態度、資料與方法,再就生態觀點來分析後工業社會理論的環境因素,可有巨視的「大轉變的時代」和微視的「貝爾的生平」。
第二章:以進步理念為主軸,分別探討古典和二十世紀初期、中後期的社會變遷理論,以便說明後工業社會理論的理論根源。重點在我們都是死去思想家的囚人,以及貝爾在社會變遷理論省視後的方法主張。
第三章:以後工業社會概念的評析為焦點,計有服務業經濟、專業化與白領階級社會、理論性知識的首要性等特徵。雖然各個都受到深切的質疑,但仍有其存在的意義。
第四章、第五章:是以後工業社會將面對的議題為中心。第四章論述後工業社會的政治問題,重點在技術專家政治、集體財貨取向和政治化社會的思辯:可有勞工問題、科學的未來、功績主義與平等、公共抉擇與公共哲學,以及新匱乏與資訊經濟學等論題。其中隱含的是「貝爾的政治矛盾」和「後工業社會的黑暗面」。
第五章論述後工業社會的文化問題,重點在社會結構和文化領域間軸心原則的衝突,以及文化領域中現代主義所生的分裂,迫使社會失去了意義的問題。可有「資本主義的文化困境」和「意義的追尋」兩個論題;解決之道在神聖概念的訴求。
第六章:除了提出筆者個人的研究心得外,並嘗試著對貝爾的理論做一扼要總體的評斷;最後提出幾個繼續研究的方向。
附錄:為了對工後社會思想有個概括的了解,便於參考、比較與思考之用。特置「附錄:工後社會多樣詮釋的比較分析」一章,企求比較工後社會思想與貝爾後工業社會思想的異同,並對工後社會思想做個省察。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幾個讓人深思的問題2
第二節 研究的資料、態度與方法5
第三節 大轉變的時代與丹尼爾 • 貝爾11
第二章 貝爾後工業社會理論的根源31
第一節 古典的社會變遷理論:偉大的導師34
第二節 二十世紀前葉的社會變遷理論:馬克斯鬼魂的對話53
第三節 二十世紀中後期的社會變遷理論:理念終結與新典範的胎動 64•
第四節 貝爾在方法論上的主張79
第三章 貝爾的後工業社會 95
第一節 服務業經濟 100
第二節 專業化與白領階級的社會 117
第三節 理論性知識的首要性132
第四節 貝爾後工業社會概念的批判157
第四章 後工業社會的議題:政治問題 •183
第一節 有關新階級的一些政治問題192
第二節 社會抉擇與公共哲學214
第三節 新匱乏與資訊經濟學238
第四節 後工業社會政治問題的討論244
第五章 後工業社會的議題:文化問題267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文化困境 267
第二節 意義的追尋:後工業社會的宗教282
第三節 後工業社會文化問題的討論 296
第六章 結論305
第一節 研究心得305
第二節 評論309
第三節 繼續研究的方向314
參考書目319
附錄:工後社會多樣詮釋的比較分析351
第一節 貝爾,托冷與杭廷頓的後工業社會353
第二節 達蘭道夫,哈伯瑪斯的後資本主義社會與馬庫色的單面向社會358
第三節 尤勞耳的科技社會和布里辛斯基的科技電子社會366
第四節 卡恩的後工業社會和托佛勒的第三波社會370
第五節 湯普深的超工業社會和哈曼的轉換中的工業社會376
參考文獻 王世憲譯,D . Bell著
1981,"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前言"《再生》第10卷,114號
王振寰,1981,"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淺介"《中國論壇》第14卷12期。
朱岑樓、胡薇麗譯,1979、Donella H. Meadows et . al. , ( The Limits to Growth : 1 972) 《成長的極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任覺民、孔一士,1981、"工後社會的兩極現象"《抖擻》47期。
林芬容譯,1981,日本集思庫協會原著《八十年代的挑戰》台北:巨浪出版社。
林錦勝、何清欽譯,1978 , J. J. Servan-Schreiber ( The American Challenge : 1968) 《美國人的挑戰》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懷卿譯,1983 , Herman Kahn 著《第四波》台北:逸群圖書有限公司。
孟祥森譯,1980 , George Kateb (ed.)《現代人論烏托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茅及銓譯,1969 , J. J. Servan-Schreiber ( The American Challenge: 1968)《美國之挑戰》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許國賢,1983,《達倫道夫的政治社會觀》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區紀勇譯,1979 , R. Flacks ( Youth and Social Change. ) 《青年與社會變遷》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文豫譯,1977 , Emmanuel G. Mesthene (Technological Change :1970)《科技的變化:對個人和社會的衝擊》台北:新亞出版社。
黃明堅譯,1981 , AlvinToffler( The Third Wave ) < <第三波 》 台北:經濟日報社。
黃瑞祺,1981,"法蘭克福學派述評" 《中國論壇》第12卷9期。
,1982,"社會批判理論導言" 《中國論壇》第14卷6期。
華力進,1980,《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高武山,1982,《科學技術與現代社會:馬庫色先進工業社會理論之剖析與批判》 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蔡伸章,1983,"未來學的興起與後工業社會的形成(上)(下)《明日世界》元月號及二月號。
,1984,K.Kumar著《社會的劇變》台北:志文出版社。
魏永譯,1983,John Naisbitt ( Megatrends : 1982 )《未來大趨勢》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子美譯,1978, H. Kahn et. al. , ( The next 200 Years : 1976)《未來兩百年》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Bell, Daniel. 1971. “Notes o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n Jack D.Douglas(ed.) The Technological Threat. New Jensey: Prentice-Hall., PP.8-20
_____. 1973.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Bottomore, T.B. 1974. Sociology as Social Criticis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Darendorf, Ralf. 1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
Douglas, Jack D. 1970. Freedom and Tyrann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Ellul, Jaques. 1964.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Trans. by John Wilkins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Harman, Willis W. 1976. An Incomplete Guide to the Future. San Francisco Book.
Huntington, Samuel P. 1974. “Postindustrial, Politics: How Benign Will it Be?”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6, no.2, Jan., PP.163-191.
______. 1977.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______. and Joan M. Nelson. 1976. No Easy Choice. Harvard Univ. Press.
Kahn, Herman. and A. J. Wiener. 1967. The Year 2000.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______. and B. Bruce-Briggs. 1972. Things to Come. New-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______. William Brown and Leon Martel. 1976. The Next 200 Years.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Kress, Pau1 F. 1971. “Revolution. Liberation and Utopia: Notes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H. Marcuse.” in R. Aya & N.Miller(eds.) The New Ame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Kumar, Krishan. 1976. “Industrialism and Post-Industrialism.” Sociological Review. Vol.24, Aug., PP.439-478.
Marcuse, Herbert. 1964. One-Dimensional Man. Boston: Beacon Prees.
McCarthy, Thomas. 1981.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ürgen Habermas. The MIT. Press.
Tilton, Timothly A. 1973. “The Next Stage of History” Social Research. Vol.40, PP.728-760.
Touraine, Alain. 1971.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rans. by Leonard F. X. Mayhew, New York: Random House.
Wallace, Ruth A. and Alison Wolf. 1980. Com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Wilkinson, John. 1970. “Jacques Ellul as the Philosopher of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in Jack D. Douglas(ed.) Freedom and Tyrann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Winner, Langdon. 1977. Autonomous Technolog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Zeitlin, Irving M. 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碩士
7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華力進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劍秋
dc.creator (作者) 林劍秋zh_TW
dc.date (日期) 1985
dc.date.accessioned 8-Nov-2016 16:30:49 (UTC+8)-
dc.date.available 8-Nov-2016 16:30: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Nov-2016 16:30:49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82-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旨在引介並評析"工後社會理論"的代表人物,現任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貝爾(Daniel Bell)的後工業社會理論。全文凡二十萬字,共分六章、二十一節,各章大要如后:
第一章:簡介本論文研究的動機、態度、資料與方法,再就生態觀點來分析後工業社會理論的環境因素,可有巨視的「大轉變的時代」和微視的「貝爾的生平」。
第二章:以進步理念為主軸,分別探討古典和二十世紀初期、中後期的社會變遷理論,以便說明後工業社會理論的理論根源。重點在我們都是死去思想家的囚人,以及貝爾在社會變遷理論省視後的方法主張。
第三章:以後工業社會概念的評析為焦點,計有服務業經濟、專業化與白領階級社會、理論性知識的首要性等特徵。雖然各個都受到深切的質疑,但仍有其存在的意義。
第四章、第五章:是以後工業社會將面對的議題為中心。第四章論述後工業社會的政治問題,重點在技術專家政治、集體財貨取向和政治化社會的思辯:可有勞工問題、科學的未來、功績主義與平等、公共抉擇與公共哲學,以及新匱乏與資訊經濟學等論題。其中隱含的是「貝爾的政治矛盾」和「後工業社會的黑暗面」。
第五章論述後工業社會的文化問題,重點在社會結構和文化領域間軸心原則的衝突,以及文化領域中現代主義所生的分裂,迫使社會失去了意義的問題。可有「資本主義的文化困境」和「意義的追尋」兩個論題;解決之道在神聖概念的訴求。
第六章:除了提出筆者個人的研究心得外,並嘗試著對貝爾的理論做一扼要總體的評斷;最後提出幾個繼續研究的方向。
附錄:為了對工後社會思想有個概括的了解,便於參考、比較與思考之用。特置「附錄:工後社會多樣詮釋的比較分析」一章,企求比較工後社會思想與貝爾後工業社會思想的異同,並對工後社會思想做個省察。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幾個讓人深思的問題2
第二節 研究的資料、態度與方法5
第三節 大轉變的時代與丹尼爾 • 貝爾11
第二章 貝爾後工業社會理論的根源31
第一節 古典的社會變遷理論:偉大的導師34
第二節 二十世紀前葉的社會變遷理論:馬克斯鬼魂的對話53
第三節 二十世紀中後期的社會變遷理論:理念終結與新典範的胎動 64•
第四節 貝爾在方法論上的主張79
第三章 貝爾的後工業社會 95
第一節 服務業經濟 100
第二節 專業化與白領階級的社會 117
第三節 理論性知識的首要性132
第四節 貝爾後工業社會概念的批判157
第四章 後工業社會的議題:政治問題 •183
第一節 有關新階級的一些政治問題192
第二節 社會抉擇與公共哲學214
第三節 新匱乏與資訊經濟學238
第四節 後工業社會政治問題的討論244
第五章 後工業社會的議題:文化問題267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文化困境 267
第二節 意義的追尋:後工業社會的宗教282
第三節 後工業社會文化問題的討論 296
第六章 結論305
第一節 研究心得305
第二節 評論309
第三節 繼續研究的方向314
參考書目319
附錄:工後社會多樣詮釋的比較分析351
第一節 貝爾,托冷與杭廷頓的後工業社會353
第二節 達蘭道夫,哈伯瑪斯的後資本主義社會與馬庫色的單面向社會358
第三節 尤勞耳的科技社會和布里辛斯基的科技電子社會366
第四節 卡恩的後工業社會和托佛勒的第三波社會370
第五節 湯普深的超工業社會和哈曼的轉換中的工業社會376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政治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3
dc.title (題名) 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理論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世憲譯,D . Bell著
1981,"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前言"《再生》第10卷,114號
王振寰,1981,"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淺介"《中國論壇》第14卷12期。
朱岑樓、胡薇麗譯,1979、Donella H. Meadows et . al. , ( The Limits to Growth : 1 972) 《成長的極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任覺民、孔一士,1981、"工後社會的兩極現象"《抖擻》47期。
林芬容譯,1981,日本集思庫協會原著《八十年代的挑戰》台北:巨浪出版社。
林錦勝、何清欽譯,1978 , J. J. Servan-Schreiber ( The American Challenge : 1968) 《美國人的挑戰》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懷卿譯,1983 , Herman Kahn 著《第四波》台北:逸群圖書有限公司。
孟祥森譯,1980 , George Kateb (ed.)《現代人論烏托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茅及銓譯,1969 , J. J. Servan-Schreiber ( The American Challenge: 1968)《美國之挑戰》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許國賢,1983,《達倫道夫的政治社會觀》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區紀勇譯,1979 , R. Flacks ( Youth and Social Change. ) 《青年與社會變遷》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文豫譯,1977 , Emmanuel G. Mesthene (Technological Change :1970)《科技的變化:對個人和社會的衝擊》台北:新亞出版社。
黃明堅譯,1981 , AlvinToffler( The Third Wave ) < <第三波 》 台北:經濟日報社。
黃瑞祺,1981,"法蘭克福學派述評" 《中國論壇》第12卷9期。
,1982,"社會批判理論導言" 《中國論壇》第14卷6期。
華力進,1980,《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高武山,1982,《科學技術與現代社會:馬庫色先進工業社會理論之剖析與批判》 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蔡伸章,1983,"未來學的興起與後工業社會的形成(上)(下)《明日世界》元月號及二月號。
,1984,K.Kumar著《社會的劇變》台北:志文出版社。
魏永譯,1983,John Naisbitt ( Megatrends : 1982 )《未來大趨勢》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子美譯,1978, H. Kahn et. al. , ( The next 200 Years : 1976)《未來兩百年》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Bell, Daniel. 1971. “Notes o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n Jack D.Douglas(ed.) The Technological Threat. New Jensey: Prentice-Hall., PP.8-20
_____. 1973.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Bottomore, T.B. 1974. Sociology as Social Criticis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Darendorf, Ralf. 1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
Douglas, Jack D. 1970. Freedom and Tyrann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Ellul, Jaques. 1964.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Trans. by John Wilkins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Harman, Willis W. 1976. An Incomplete Guide to the Future. San Francisco Book.
Huntington, Samuel P. 1974. “Postindustrial, Politics: How Benign Will it Be?”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6, no.2, Jan., PP.163-191.
______. 1977.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______. and Joan M. Nelson. 1976. No Easy Choice. Harvard Univ. Press.
Kahn, Herman. and A. J. Wiener. 1967. The Year 2000.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______. and B. Bruce-Briggs. 1972. Things to Come. New-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______. William Brown and Leon Martel. 1976. The Next 200 Years.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Kress, Pau1 F. 1971. “Revolution. Liberation and Utopia: Notes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H. Marcuse.” in R. Aya & N.Miller(eds.) The New Ame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Kumar, Krishan. 1976. “Industrialism and Post-Industrialism.” Sociological Review. Vol.24, Aug., PP.439-478.
Marcuse, Herbert. 1964. One-Dimensional Man. Boston: Beacon Prees.
McCarthy, Thomas. 1981.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ürgen Habermas. The MIT. Press.
Tilton, Timothly A. 1973. “The Next Stage of History” Social Research. Vol.40, PP.728-760.
Touraine, Alain. 1971.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rans. by Leonard F. X. Mayhew, New York: Random House.
Wallace, Ruth A. and Alison Wolf. 1980. Com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Wilkinson, John. 1970. “Jacques Ellul as the Philosopher of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in Jack D. Douglas(ed.) Freedom and Tyrann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Winner, Langdon. 1977. Autonomous Technolog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Zeitlin, Irving M. 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