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規範視角下的清代漕運法制研究--以乾隆四十一年《欽定戶部則例》為中心
The logic under Grain Tribute Law System in Qing Dynasty: Focus on Qianlong’s regulation of Ministry of Revenue.
作者 唐湘筌
Tang, Hsiang Chuan
貢獻者 陳惠馨<br>陳惠馨
唐湘筌
Tang, Hsiang Chuan
關鍵詞 漕運
清代法制
法制史
規範分析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7-Dec-2016 10:47:05 (UTC+8)
摘要 清代漕運的研究,向來不乏其人,研究素材也不難取得,但筆者發現,學界對於清代漕運的描述,多以《大清會典》與《漕運全書》的記述做為主要素材,甚少有人引用《戶部則例》做為研究題材,有趣的是,《戶部則例》〈漕運門〉對於漕運的規定明明相當豐富,卻未見系統性的整理和介紹。
《戶部則例》做為六部則例之一,如果單就漕運事務而論,《戶部則例》漕運一門在清代法制中具有甚麼樣的角色?《大清會典》、《漕運全書》和《戶部則例》之間的連動性如何?或如果以法規範體系的觀點來檢視《戶部則例》,該如何定位它?此為本文所好奇者。而從過往研究的內容可以觀察到,雖然近年對清代漕運的研究方興未艾,但仍然不容易看到對「法制面」的關注,即便有少數以「漕運法制」作為研究對象,惟此類研究文獻或僅羅列漕運法制史料之條目,或僅針對單一條例進行探究,未能建構清代漕運法制之全貌。
就此,筆者認為,此或為本文所能夠加以著力的突破點,故而本文乃致力在發掘清代漕運法制的「規範分析」視角,希望能夠在本研究中,呈現出筆者所發現的清代漕運法規範閱讀、書寫邏輯,乃至清代法規範的編排、立法範式。
參考文獻 一、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序)
1.山口迪子〈清代的漕運和船商〉,《東洋史研究》,1958,17;2。
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四十一年回空漕船劫案檔案〉,《歷史檔案》,2015;3,頁31-44。
3.王英華、譚徐明,〈清代江南河道總督與相關官員間的關係演變〉《淮陰工學院學報》,2006,vol.15.n.6,頁10-26。
4.王娜、李雪紅,〈元明清運河演變與城市發展互動關係研究——以江蘇省淮安市為例〉,《淮陰工學院學報》,2009;4
5.王雲,〈明清山東運河區域社會變遷的歷史趨勢及特點〉,《東嶽論叢》,2008;3。
6.王曉丹,〈規範交織下的法意識〉,2014法律與社會科學研討會論文。
7.王聰明,〈漕官為善:豐濟倉的運作實態與晚清清江荒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4;4,頁77-85。
8.安部健夫,〈清代米穀供需研究〉,收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明清卷,頁420-448。
9.吳士賢〈清代以前的漕運概況〉《食貨周刊》(天津益世報副刊),24期,1937。
10.吳欣,〈通漕與變漕-明清漕運法規變革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9.9;54;3,頁64-68。
11.吳琦,〈國家事務與地方社會秩序-以清代漕糧征運為基點的考察〉,收於《區域、跨區域與文化整合,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頁3-16。
12.吳琦,〈清代漕運行程中重大問題:漕限、江程、土宜〉《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3,vol.52.n.5,頁117-124。
13.吳琦,〈漕運與社會制衡〉,《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8:1,頁63-69。
14.吳琦、肖麗紅,〈制度缺陷與漕政危機-對清代廢漕督呼聲的深層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4,頁39-50。
15.吳琦、肖麗紅,〈清代漕糧征派中的官府、紳衿、民眾及其利益糾葛——以清代抗糧事件為中心的考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8;2。
16.呂麗,〈《清會典》辨析〉,《法制与社會發展》,2001;7(6),頁50-61。
17.呂麗、劉楊,〈是官修史書,還是行政法典-“清會典”性質論〉,《法理學法史學》,1998;6,頁68-72。
18.李文治,〈歷代水利之發展和漕運的關係〉《學原》,1949,2;8,62-83。
19.李永貞,〈芻議清代則例的性質和分類〉,《法學雜誌》2010;10,頁73-76。
20.李俊麗,〈明清漕運對運河沿岸城市的影響——以天津地區為例〉,《中州學刊》,2011;3
21.李俊麗,〈清代轉運天津截漕述論-以雍正二年轉運製通州為例〉《許昌學院學報》,2010;3,vol.29.n.3,頁82-85。
22.李泉,〈中國運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進〉,《東嶽論叢》,2008;3。
23.李留文,〈清代則例初探〉,《廣西社會科學》,2005;9,頁118-120
24.李留文,〈清代則例的特點及其利用〉,《貴州社會科學》, 2006年05期,頁160-165。
25.李貴連、王志強,〈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反思與法律多元的視角〉,收於黃源盛主編,《法史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教授九五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4),頁366-370。
26.谷井俊人,沈玉慧譯,〈明清兩朝財政法規之特徵:以民欠和虧空為中心〉《明代研究》,2009 ;12,頁1-39。
27.季桂起,〈運河及運河文化開發與德州城市發展〉《德州學院學報》,2008;1。
28.岸本美緒,〈關於清代前期定例集的利用〉,收於《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八輯,2014,頁375-397。
29.邱澎生,〈司法檔案以及清代中國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研究〉,收於黃源盛主編,《法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先生九五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4),頁435-436。
30.俞江,〈近代中國法學語詞的形成與發展〉,范忠信、陳景良主編,《中西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第一卷,頁24-66。
31.范忠信,〈明清律結構及私法在其中的地位〉,《現代法學》,2000,Vol.22.n.4,頁133-136
32.孫偉平,〈清代漕運管理及其立法研究〉,《蘭台世界》,2014.03,頁101-102。
33.晏愛紅,〈漕項考釋〉《中國史研究》,2014;1,頁149-176。
34.袁飛、馬彩霞,〈清嘉慶朝漕督富岡貪汙案探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35.張小也〈史料、方法、理論:歷史人類學視角下的「鐘九鬧漕」〉《河北學刊》2004;6。
36.張田田,〈《大清律例》條文標題的功能考察〉,收於《法律文化論叢》(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頁80-104。
37.張晉藩、林乾,〈《戶部則例》與清代民事法律探源〉,《比較法研究》2001,;1,頁4-13。
38.張慶正,〈明清之際的運河與濟寧〉,《西安社會科學》,2010;3。
39.清水泰次〈明代的漕運〉《禹貢半月刊》(北平:禹貢學會,1936),5;5,頁35-50。(原文載日本昭和三年三月出版之《史學雜誌》,第39編第3號,王崇武譯後刊登於《禹貢半月刊》)
40.莊吉發,〈故宮檔案與清朝法制史研究〉,收於黃源盛主編,《法史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教授九五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4),頁225。
41.郭成康,〈18世紀後期中國貪污問題研究〉,《清史研究》,1995;1。
42.陳利,〈清代中國的法律專家與地方司法運作(1651-1912)〉,《法制史研究》,2016;28,頁1-
43.陳利〈知識的力量:清代幕友秘本和公開出版的律學著作對清代司法場域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2015,Vol.45.N.1,頁13-32
44.陳惠馨,〈《唐律》與《大清律例》法典形式規範體系〉,收於朱勇主編,《中華法系》,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頁1-36。
45.陳惠馨,〈1532年《卡洛林那法典》與德國近代刑法史〉,《比較法研究》,2010;4(110),頁17-19。
46.陳惠馨,〈清代法制史研究的幾點省思—從規範的角度出發〉,《法制史研究》,2010,第17期,頁174-218。
47.陳煜,〈回到規範與追問意義-中國法律史研究對象之我見〉,收於《中西法律傳統》,第十卷,頁29-48。
48.陶安,〈法典與法律之間〉,收於黃源盛主編,《法史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教授九五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4),頁474-475。
49.黃源盛,〈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蛻變〉,收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政治大學法學叢書55,2007)。
50.黃源盛,〈法律繼受與法律語言的轉換〉,《政大法學評論》,2016;145。
51.楊杭軍,〈略論清朝嘉道時期漕運之弊及其影響〉,《中州學刊》,1998年第1期。
52.蔡獅,〈清代漕運之組織及其運輸方法〉《交通雜誌》第五卷第八期(出版年月不詳)。
53.鄭民德,〈明清德州商品經濟的發展及其歷史變遷〉《聊城大學學報(社科學版)》,2011;05。
54.鄭民德,〈明清德州運河文化與區域交通變遷〉《德州學院學報》,2011;5,頁1-39。
55.鄭民德,〈清代河政官員的沿革、職能、權力博弈與河弊—以江南河道總督為視角的歷史考察〉《宜賓學院學報》,2012,vol.12.n.2,頁32-37。
56.鄭民德,〈清代漕運官員的沿革、職能、權力博弈與漕弊-以漕運總督為視角的歷史考察〉,《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vol.29.n.1,頁30-35。
57.鄭秦,《康熙現行則例考-律例之外的條例》,《歷史檔案》,2000;3,頁87-92。
58.戴鞍鋼,〈清代漕運興廢與山東運河沿線社會經濟的變化〉《齊魯學刊》,1988;4。
59.蘇亦工,〈論清代律例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上)、(下),分載於《中國法學》,1998;5、6,頁102-109、111-119。

二、專書
1.于德源,《北京漕運和倉場》(北京:同心出版,2004)。
2.于耀文,《漕運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62)。
3.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北京民俗博物館編,《漕運文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4.王瑾,《互文性 = Intertextuality 》(廣西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5.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台北:五南,2005)。
6.江太新、蘇金玉,《漕運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設,2011)。
7.艾永明,《保守視野下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台北:元照出版,2012)。
8.吳琦,《漕運、群體、社會:明清史論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9.吳琦,《漕運與中國社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10.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運》,(北京:中華書局,1995)。
11.李伯重《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台北:聯經出版,2002)
12.李治亭,《中國漕運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13.李俊麗,《天津漕運研究(1368-1840)》(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14.李群,《清代漕運法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
15.周良、谷建華,《漂來的北京》(北京:中國書店,2012)。
16.林文雄校訂,《法理學》(台北:五南出版,1999)。
17.倪玉平,《海上生命線-晚清漕糧海運之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18.倪玉平,《清代漕糧海運與社會變遷》,(上海:上海書店,2005)。
19.秦寶琦,《清代如何治理幫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0.康有為,《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1.張研,《清代經濟簡史》(台北:雲龍出版,2002)。
22.張哲郎,《清代的漕運》(台北:嘉新水泥,1969)。
23.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台北:五南出版,2014)。
24.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台北:文物出版社,1985)。
25.陳惠馨,《多元觀點下的清代法制》(台北:五南,2015)。
26.陳惠馨,《清代法制新探》(台北:五南,2012)。
27.陳惠馨,《德國近代刑法史》(台北:元照出版,2014)。
28.陳鋒,《漕運與古代社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9.傅柯(Foucault)《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出版,1992)。
30.博登海默,《法理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31.彭雲鶴,《明清漕運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32.黃仁宇,《明代的漕運》,(台北:聯經出版,2013)。
33.黃源盛,《中國法史導論》(台北:犁齋社,2016)。
34.鄭民德,《明清京杭運河沿線漕運倉儲系統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35.盧曼,《法律社會學理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36.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37.顧廷龍、戴逸主編,《李鴻章全集》(長春市: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

三、史籍資料
1.(光緒朝)《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2.(同治朝)《欽定戶部則例》(日本早稻田大學藏書)
3.(乾隆朝)故宮博物院編,《欽定戶部則例》(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4.(乾隆朝)故宮博物院編,《欽定吏部則例》(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5.(清)允祹,《欽定大清會典》。
6.(清)順治三年(1646),《御制大清律序》。
7.(清)楊錫紱,《漕運則例纂》。
8.(清)薛允升,黃靜嘉點校,《讀例存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9.(清刻本)《欽定大清會典》(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
10.(道光朝)《欽定六部處分則例》(光緒朝刊本)
11.(道光朝)《增纂戶部則例》(美國哈佛大學藏本)
12.(道光朝)故宮博物院編,《欽定戶部漕運全書》(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13.(雍正朝)《漕運全書(北京圖書館館藏珍本叢刊05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2004)
14.(雍正朝)故宮博物院編,《欽定吏部處分則例》(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15.(嘉慶朝)《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16.《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
17.《皇朝經世文編續編》,〈戶政十九〉‧〈漕運〉卷四十七,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四輯,(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18.《清仁宗實錄》,嘉慶四年,卷44、49。
19.《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二‧志九十七,〈食貨三‧漕運〉
20.《欽定工部則例》(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21.《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冊4,(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
22.《漕運議單》(中國大陸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93年)
23.王雲、李泉,《中國運河文獻書目提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4.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古籍叢刊055漕運全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5.佚名,《六部成語》,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小酉堂刻本。
26.吳壇;馬建石、楊育裳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
27.李鈞,《轉漕日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559冊,卷4。
28.杜佑,《通典‧食貨典》,曾儀芬校箋,《通典食貨典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13)。
29.故宮博物院編,《欽定戶部漕運全書》(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
30.故宮博物院編,《欽定吏部則例處分則例》(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
31.席裕福、沈師徐輯,《皇朝政典類纂》〈戶政‧漕運〉,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八八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2),東吳大學館藏影印本。
32.祝慶祺、鮑書芸,《刑案匯覽》(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33.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六十輯,(台北:故宮博物院,1982)。
34.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卷四十六,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三輯,(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碩博士論文
1.李亮瑩,《從法規範論清代開墾之程序與官員責任─以乾隆朝《欽定戶部則例》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與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2.李順民,《清代漕運「制度變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3.李萬晉《清朝官吏的銓選與品級考 —以〈吏部則例〉規範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與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4.莊博智,《天庾重地-明清時期漕運制度下的通州》,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5.陳一銘,《晚清漕運變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6.陳佶廷,《明清時期臨清城市經濟的發展》,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7.劉芸芳,清代糧船水手行幫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資料庫與網路資源
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資料庫」。
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人名權威資料查詢」。
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
4.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全文影像資料庫」
5.寺田浩明の中国法制史研究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terada.law.kyoto-u.ac.jp/dlcy/index.htm
6.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265106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65106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惠馨<br>陳惠馨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唐湘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ang, Hsiang Ch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唐湘筌zh_TW
dc.creator (作者) Tang, Hsiang Chu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7-Dec-2016 10:47:05 (UTC+8)-
dc.date.available 7-Dec-2016 10:47: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7-Dec-2016 10:47:0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65106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462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65106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清代漕運的研究,向來不乏其人,研究素材也不難取得,但筆者發現,學界對於清代漕運的描述,多以《大清會典》與《漕運全書》的記述做為主要素材,甚少有人引用《戶部則例》做為研究題材,有趣的是,《戶部則例》〈漕運門〉對於漕運的規定明明相當豐富,卻未見系統性的整理和介紹。
《戶部則例》做為六部則例之一,如果單就漕運事務而論,《戶部則例》漕運一門在清代法制中具有甚麼樣的角色?《大清會典》、《漕運全書》和《戶部則例》之間的連動性如何?或如果以法規範體系的觀點來檢視《戶部則例》,該如何定位它?此為本文所好奇者。而從過往研究的內容可以觀察到,雖然近年對清代漕運的研究方興未艾,但仍然不容易看到對「法制面」的關注,即便有少數以「漕運法制」作為研究對象,惟此類研究文獻或僅羅列漕運法制史料之條目,或僅針對單一條例進行探究,未能建構清代漕運法制之全貌。
就此,筆者認為,此或為本文所能夠加以著力的突破點,故而本文乃致力在發掘清代漕運法制的「規範分析」視角,希望能夠在本研究中,呈現出筆者所發現的清代漕運法規範閱讀、書寫邏輯,乃至清代法規範的編排、立法範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選材說明 2
第二節 前人研究回顧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5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 清代與漕運相關的法規範 19
第一節 大清會典‧戶部與漕運相關之描述 22
第二節 《欽定戶部則例》〈漕運門〉 35
第三節 《欽定吏部則例處分則例》〈漕運門〉 53
第四節 《欽定工部則例》〈漕河門〉 60
第五節 《欽定兵部則例處分則例》〈綠營 漕運門〉 64
第六節 《大清律例》涉及漕運事務的規定 70
第七節 小結 75
第三章 清代有關漕運事務的規範交叉分析 76
第一節 《會典》與《戶部則例》〈漕運門〉條文的比較 76
第二節 《吏部則例處分則例》與《戶部則例》的比較 86
第三節 《兵部則例處分則例》與《戶部則例》的比較 92
第四節 《工部則例》〈河漕門〉與《戶部則例》的比較 96
第五節 《大清律例》與《戶部則例》漕運規範的比較 99
第六節 小結 102
第四章 清代漕運規範在乾隆朝的運作舉隅──以「運糧程限」與「風火事故」為中心 105
第一節 乾隆朝的漕運總督與漕運事務運作實務 107
第二節 運糧時限 110
第三節 漕船失事的處置 114
第四節 小結 117

第五章 清代漕運規範的困境──以漕運總督及相關制度為中心 121
 第一節 以漕運總督為中心的規範考察 122
 第二節 制度過密所產生的缺陷與弊端 125
 第三節 小結 140
第六章 結論 141
引用參考文獻 147
zh_TW
dc.format.extent 1515842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65106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漕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清代法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制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規範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規範視角下的清代漕運法制研究--以乾隆四十一年《欽定戶部則例》為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logic under Grain Tribute Law System in Qing Dynasty: Focus on Qianlong’s regulation of Ministry of Revenu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序)
1.山口迪子〈清代的漕運和船商〉,《東洋史研究》,1958,17;2。
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四十一年回空漕船劫案檔案〉,《歷史檔案》,2015;3,頁31-44。
3.王英華、譚徐明,〈清代江南河道總督與相關官員間的關係演變〉《淮陰工學院學報》,2006,vol.15.n.6,頁10-26。
4.王娜、李雪紅,〈元明清運河演變與城市發展互動關係研究——以江蘇省淮安市為例〉,《淮陰工學院學報》,2009;4
5.王雲,〈明清山東運河區域社會變遷的歷史趨勢及特點〉,《東嶽論叢》,2008;3。
6.王曉丹,〈規範交織下的法意識〉,2014法律與社會科學研討會論文。
7.王聰明,〈漕官為善:豐濟倉的運作實態與晚清清江荒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4;4,頁77-85。
8.安部健夫,〈清代米穀供需研究〉,收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明清卷,頁420-448。
9.吳士賢〈清代以前的漕運概況〉《食貨周刊》(天津益世報副刊),24期,1937。
10.吳欣,〈通漕與變漕-明清漕運法規變革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9.9;54;3,頁64-68。
11.吳琦,〈國家事務與地方社會秩序-以清代漕糧征運為基點的考察〉,收於《區域、跨區域與文化整合,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頁3-16。
12.吳琦,〈清代漕運行程中重大問題:漕限、江程、土宜〉《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3,vol.52.n.5,頁117-124。
13.吳琦,〈漕運與社會制衡〉,《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8:1,頁63-69。
14.吳琦、肖麗紅,〈制度缺陷與漕政危機-對清代廢漕督呼聲的深層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4,頁39-50。
15.吳琦、肖麗紅,〈清代漕糧征派中的官府、紳衿、民眾及其利益糾葛——以清代抗糧事件為中心的考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8;2。
16.呂麗,〈《清會典》辨析〉,《法制与社會發展》,2001;7(6),頁50-61。
17.呂麗、劉楊,〈是官修史書,還是行政法典-“清會典”性質論〉,《法理學法史學》,1998;6,頁68-72。
18.李文治,〈歷代水利之發展和漕運的關係〉《學原》,1949,2;8,62-83。
19.李永貞,〈芻議清代則例的性質和分類〉,《法學雜誌》2010;10,頁73-76。
20.李俊麗,〈明清漕運對運河沿岸城市的影響——以天津地區為例〉,《中州學刊》,2011;3
21.李俊麗,〈清代轉運天津截漕述論-以雍正二年轉運製通州為例〉《許昌學院學報》,2010;3,vol.29.n.3,頁82-85。
22.李泉,〈中國運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進〉,《東嶽論叢》,2008;3。
23.李留文,〈清代則例初探〉,《廣西社會科學》,2005;9,頁118-120
24.李留文,〈清代則例的特點及其利用〉,《貴州社會科學》, 2006年05期,頁160-165。
25.李貴連、王志強,〈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反思與法律多元的視角〉,收於黃源盛主編,《法史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教授九五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4),頁366-370。
26.谷井俊人,沈玉慧譯,〈明清兩朝財政法規之特徵:以民欠和虧空為中心〉《明代研究》,2009 ;12,頁1-39。
27.季桂起,〈運河及運河文化開發與德州城市發展〉《德州學院學報》,2008;1。
28.岸本美緒,〈關於清代前期定例集的利用〉,收於《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八輯,2014,頁375-397。
29.邱澎生,〈司法檔案以及清代中國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研究〉,收於黃源盛主編,《法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先生九五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4),頁435-436。
30.俞江,〈近代中國法學語詞的形成與發展〉,范忠信、陳景良主編,《中西法律傳統》(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第一卷,頁24-66。
31.范忠信,〈明清律結構及私法在其中的地位〉,《現代法學》,2000,Vol.22.n.4,頁133-136
32.孫偉平,〈清代漕運管理及其立法研究〉,《蘭台世界》,2014.03,頁101-102。
33.晏愛紅,〈漕項考釋〉《中國史研究》,2014;1,頁149-176。
34.袁飛、馬彩霞,〈清嘉慶朝漕督富岡貪汙案探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35.張小也〈史料、方法、理論:歷史人類學視角下的「鐘九鬧漕」〉《河北學刊》2004;6。
36.張田田,〈《大清律例》條文標題的功能考察〉,收於《法律文化論叢》(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頁80-104。
37.張晉藩、林乾,〈《戶部則例》與清代民事法律探源〉,《比較法研究》2001,;1,頁4-13。
38.張慶正,〈明清之際的運河與濟寧〉,《西安社會科學》,2010;3。
39.清水泰次〈明代的漕運〉《禹貢半月刊》(北平:禹貢學會,1936),5;5,頁35-50。(原文載日本昭和三年三月出版之《史學雜誌》,第39編第3號,王崇武譯後刊登於《禹貢半月刊》)
40.莊吉發,〈故宮檔案與清朝法制史研究〉,收於黃源盛主編,《法史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教授九五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4),頁225。
41.郭成康,〈18世紀後期中國貪污問題研究〉,《清史研究》,1995;1。
42.陳利,〈清代中國的法律專家與地方司法運作(1651-1912)〉,《法制史研究》,2016;28,頁1-
43.陳利〈知識的力量:清代幕友秘本和公開出版的律學著作對清代司法場域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2015,Vol.45.N.1,頁13-32
44.陳惠馨,〈《唐律》與《大清律例》法典形式規範體系〉,收於朱勇主編,《中華法系》,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頁1-36。
45.陳惠馨,〈1532年《卡洛林那法典》與德國近代刑法史〉,《比較法研究》,2010;4(110),頁17-19。
46.陳惠馨,〈清代法制史研究的幾點省思—從規範的角度出發〉,《法制史研究》,2010,第17期,頁174-218。
47.陳煜,〈回到規範與追問意義-中國法律史研究對象之我見〉,收於《中西法律傳統》,第十卷,頁29-48。
48.陶安,〈法典與法律之間〉,收於黃源盛主編,《法史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教授九五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4),頁474-475。
49.黃源盛,〈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蛻變〉,收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政治大學法學叢書55,2007)。
50.黃源盛,〈法律繼受與法律語言的轉換〉,《政大法學評論》,2016;145。
51.楊杭軍,〈略論清朝嘉道時期漕運之弊及其影響〉,《中州學刊》,1998年第1期。
52.蔡獅,〈清代漕運之組織及其運輸方法〉《交通雜誌》第五卷第八期(出版年月不詳)。
53.鄭民德,〈明清德州商品經濟的發展及其歷史變遷〉《聊城大學學報(社科學版)》,2011;05。
54.鄭民德,〈明清德州運河文化與區域交通變遷〉《德州學院學報》,2011;5,頁1-39。
55.鄭民德,〈清代河政官員的沿革、職能、權力博弈與河弊—以江南河道總督為視角的歷史考察〉《宜賓學院學報》,2012,vol.12.n.2,頁32-37。
56.鄭民德,〈清代漕運官員的沿革、職能、權力博弈與漕弊-以漕運總督為視角的歷史考察〉,《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vol.29.n.1,頁30-35。
57.鄭秦,《康熙現行則例考-律例之外的條例》,《歷史檔案》,2000;3,頁87-92。
58.戴鞍鋼,〈清代漕運興廢與山東運河沿線社會經濟的變化〉《齊魯學刊》,1988;4。
59.蘇亦工,〈論清代律例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上)、(下),分載於《中國法學》,1998;5、6,頁102-109、111-119。

二、專書
1.于德源,《北京漕運和倉場》(北京:同心出版,2004)。
2.于耀文,《漕運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62)。
3.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北京民俗博物館編,《漕運文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4.王瑾,《互文性 = Intertextuality 》(廣西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5.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台北:五南,2005)。
6.江太新、蘇金玉,《漕運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設,2011)。
7.艾永明,《保守視野下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台北:元照出版,2012)。
8.吳琦,《漕運、群體、社會:明清史論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9.吳琦,《漕運與中國社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10.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運》,(北京:中華書局,1995)。
11.李伯重《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台北:聯經出版,2002)
12.李治亭,《中國漕運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13.李俊麗,《天津漕運研究(1368-1840)》(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14.李群,《清代漕運法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
15.周良、谷建華,《漂來的北京》(北京:中國書店,2012)。
16.林文雄校訂,《法理學》(台北:五南出版,1999)。
17.倪玉平,《海上生命線-晚清漕糧海運之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18.倪玉平,《清代漕糧海運與社會變遷》,(上海:上海書店,2005)。
19.秦寶琦,《清代如何治理幫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0.康有為,《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1.張研,《清代經濟簡史》(台北:雲龍出版,2002)。
22.張哲郎,《清代的漕運》(台北:嘉新水泥,1969)。
23.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台北:五南出版,2014)。
24.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台北:文物出版社,1985)。
25.陳惠馨,《多元觀點下的清代法制》(台北:五南,2015)。
26.陳惠馨,《清代法制新探》(台北:五南,2012)。
27.陳惠馨,《德國近代刑法史》(台北:元照出版,2014)。
28.陳鋒,《漕運與古代社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9.傅柯(Foucault)《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出版,1992)。
30.博登海默,《法理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31.彭雲鶴,《明清漕運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32.黃仁宇,《明代的漕運》,(台北:聯經出版,2013)。
33.黃源盛,《中國法史導論》(台北:犁齋社,2016)。
34.鄭民德,《明清京杭運河沿線漕運倉儲系統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35.盧曼,《法律社會學理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36.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37.顧廷龍、戴逸主編,《李鴻章全集》(長春市: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

三、史籍資料
1.(光緒朝)《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2.(同治朝)《欽定戶部則例》(日本早稻田大學藏書)
3.(乾隆朝)故宮博物院編,《欽定戶部則例》(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4.(乾隆朝)故宮博物院編,《欽定吏部則例》(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5.(清)允祹,《欽定大清會典》。
6.(清)順治三年(1646),《御制大清律序》。
7.(清)楊錫紱,《漕運則例纂》。
8.(清)薛允升,黃靜嘉點校,《讀例存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9.(清刻本)《欽定大清會典》(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
10.(道光朝)《欽定六部處分則例》(光緒朝刊本)
11.(道光朝)《增纂戶部則例》(美國哈佛大學藏本)
12.(道光朝)故宮博物院編,《欽定戶部漕運全書》(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13.(雍正朝)《漕運全書(北京圖書館館藏珍本叢刊05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2004)
14.(雍正朝)故宮博物院編,《欽定吏部處分則例》(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15.(嘉慶朝)《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16.《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
17.《皇朝經世文編續編》,〈戶政十九〉‧〈漕運〉卷四十七,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四輯,(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18.《清仁宗實錄》,嘉慶四年,卷44、49。
19.《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二‧志九十七,〈食貨三‧漕運〉
20.《欽定工部則例》(海南:故宮博物院,2000)
21.《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冊4,(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
22.《漕運議單》(中國大陸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93年)
23.王雲、李泉,《中國運河文獻書目提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4.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古籍叢刊055漕運全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5.佚名,《六部成語》,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小酉堂刻本。
26.吳壇;馬建石、楊育裳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
27.李鈞,《轉漕日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559冊,卷4。
28.杜佑,《通典‧食貨典》,曾儀芬校箋,《通典食貨典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13)。
29.故宮博物院編,《欽定戶部漕運全書》(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
30.故宮博物院編,《欽定吏部則例處分則例》(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
31.席裕福、沈師徐輯,《皇朝政典類纂》〈戶政‧漕運〉,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八八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2),東吳大學館藏影印本。
32.祝慶祺、鮑書芸,《刑案匯覽》(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33.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六十輯,(台北:故宮博物院,1982)。
34.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卷四十六,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三輯,(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碩博士論文
1.李亮瑩,《從法規範論清代開墾之程序與官員責任─以乾隆朝《欽定戶部則例》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與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2.李順民,《清代漕運「制度變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3.李萬晉《清朝官吏的銓選與品級考 —以〈吏部則例〉規範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與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4.莊博智,《天庾重地-明清時期漕運制度下的通州》,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5.陳一銘,《晚清漕運變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6.陳佶廷,《明清時期臨清城市經濟的發展》,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7.劉芸芳,清代糧船水手行幫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資料庫與網路資源
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資料庫」。
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人名權威資料查詢」。
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
4.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全文影像資料庫」
5.寺田浩明の中国法制史研究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terada.law.kyoto-u.ac.jp/dlcy/index.htm
6.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