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公部門人員勞動保護之研究─以外勤消防人員為例
Labor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servants: a case study of firefighters
作者 許琬琳
Hsu, Wan Lin
貢獻者 林佳和
Lin, Chia Ho
許琬琳
Hsu, Wan Lin
關鍵詞 公部門人員
勞動保護
外勤消防人員
工作時間
職業安全衛生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31-Aug-2017 12:18:08 (UTC+8)
摘要 章節安排係由公私部門共通的法律保障原理原則開始,後討論公部門人員、消防事務與人員之特殊性、最後由外勤消防人員的勤務分析其勞動保護之內容。勞動保護內容包括工作時間保護與環境安全衛生保護。
本論文的嘗試是將公部門人員的勞動生活置於勞動法規範當中。試圖對目前的公部門職務法律關係為勞動法律關係之理解。從福利國家發展、國家角色演變,觀察公部門人員之職務如何有別於私部門勞動的內容。並利用行政法律關係論,標示公部門人員的多重行政法律地位。提出「職務秩序」,作為公部門人員職務/勞動法律關係之特徵。並以外勤消防人員為例,該勤務內容所涉及之職務秩序為何、以及在其法律關係當中調和勞動保護。
本文認為,公部門受僱者的勞動特殊性在於公務員同時為權力機構成員、亦為勞動者。後因福利國家角色之轉變,再發展出公共性(公部門受僱者的專業運用於公共事務)、社會性(公部門勞動之目的在於引導人民實現社會權)、準市場性(受市場邏輯影響但並非完全依照市場邏輯運作)的要素。國家與公部門受僱者間之法律關係,係以職務秩序為核心的行政法律關係。公務人員基於不同法規範,而具備不同的法律地位:第一是作為行政機關之代表;第二是作為組織法與功能法的法律關係主體;第三是作為基本權主體。「職務秩序」,有二方面的觀察,其一是職務內容所涉及之憲法秩序忠誠與政黨中立之義務;其二為公務人員職務之公共關連性。
外勤消防人員之勤務的特徵為「輪班工作」,以人員輪流替換以持續勤務之運作。且時常面對災害的危險性及不確定性,不得以「緊急避難」為由拒絕出勤,必須承擔公法上之積極作為義務,忍受災害事故現場的風險。其勤務內容為緊急危難救助,又可分為三種任務型態:核心任務、外圍任務、輔助型任務。核心任務為緊急救護與火災救助。外圍任務包括災害搶救與其他緊急事故救援。輔助型任務包括預防災害相關任務、個人知能與體能提升。上述消防勤務的職務秩序,包括實踐社會國原則之憲法秩序,以及眾人皆得使用或請求緊急危難救助之公共關連性。
外勤消防人員之勤務時間,皆屬於工作時間。外勤消防人員最主要的工時保護之內容,在於調整不同程度的勞務給付內容的工作時間。在工時保護的問題,時間的利益應從行政法律關係論當中的「時間」作為切入點,即法律關係的變動狀態與變動過程,對於所有涉入變動的法律關係主體的影響納入考慮,故應以「法律關係延續過程」的視角思考解決方式。公部門人員在職場中所面臨的危害因素,因職務之別而有不同性質與程度的接觸。外勤消防人員面臨到的安全衛生風險,則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之多重危害因素。消防勤務的核心準則應在於「確保人員安全」,而不僅只「迅速出動」。
參考文獻 中文專書
1. Balandier, G.著,徐正光譯,政治人類學,黎明文化,1979年。
2. Däubler, W.著,王倩譯,德國勞動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原文第11版(2015年)。
3. Esping-Anderson, G.著,古允文譯,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巨流,1999年。
4. Gough, I.著,古允文譯,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巨流,2000年。
5. Jessop, B.著,梁書寧譯,思索資本主義國家的未來,國立編譯館、韋伯文化國際,2008年。
6. Jones, K., Brown, J., Bradshaw, J.著,詹火生譯,社會政策要論,巨流,1992年。
7. Kaufmann, F.著,施世駿譯,比較福利國家:國際比較中的德國社會國,巨流,2006年。
8. Morrison, K著,王佩迪、李旭騏、吳佳綺譯,古典社會學巨擘:馬克思、涂爾幹、韋伯,韋伯文化,2012年。
9. Polanyi, K.著,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遠流,1989年。
10. Waltermann, R.著,沈建峰譯,德國勞動法,法律出版,2014年。
11. 王一飛,消防安全管理概論,桂冠,1995年。
12.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2016年,第14版。
13. 林紀東,現行公務員法概論,政大行政教育中心,1965年。
14.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四),三民,1993年。
15. 許志雄,人權論─現代與近代的交會,元照,2016年。
16. 郭明政,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政大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1997年。
17.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三民,2005年,修訂8版。
18. 陳英鈐、劉士豪,勞動基本權入憲的分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6年。
19. 陳繼盛,勞動思想史要義,台灣勞動學會,2011年。
20. 曹俊漢,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韋伯文化國際,2009年。
21. 黃程貫,勞動法,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再版。
22.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2015年,第5版。
23.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2001年。
中文期刊論文
1. Jarass, H. D.著,陳慈陽譯,基本權作為防衛權及客觀原則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98期,2003年7月,頁31-42。
2. 牛惠之,預防原則之研究─國際環境法處理欠缺科學證據之環境風險議題之努力與爭議,臺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3期,2004年10月,頁1-71。
3. 王服清,論「預防原則」之意涵與應用,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7期,2012年11月,頁117-187。
4. 王惠玲,「工作時間」概念之探討,萬國法律,第98期,1998年4月,頁2-10。
5. 尤素芬、陳美霞,企業內安全衛生保護之勞工參與機制探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6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419-432。
6. 江美惠、陳秋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勞工安全衛生簡訊,第101期,2010年6月,頁14-16。
7.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9卷第1期,1997年3月,頁39-83。
8. 李玉春,工作時間之基礎理論,法令月刊,第51卷第3期,2000年3月,頁11-22。
9. 李惠宗,憲法工作權保障系譜之再探─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2003年7月,頁121-157。
10. 李仁淼,職業自由與違憲審查方法,月旦法學教室,第155期,2015年9月,頁36-49。
11. 周佳宥,臺灣災害防救法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以二○一六年修法後之災防業務類型與災防組織為討論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58期,2016年11月,頁76-87。
12. 邱駿彥,特別休假之權利行使─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八七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21期,2013年6月,頁13-20。
13. 林更盛,「待命時間」爭議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14卷第4期,2010年4月,頁23-40。
14. 林佳和,德國罷工法秩序:1950 至 1980 年的法官造法及其形成背景分析,歐美研究,第44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467-535。
15. 林佳和,教師與憲法同盟自由之保障─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六年度判字第○○二八○號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51期,2007年12月,頁240-254。
16. 侯岳宏,日本工作時間與待命時間之認定的發展與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5期,2010年9月,頁175-209。
17. 孫迺翊,社會給付權利之憲法保障與社會政策之形成空間:以聯邦憲法法院關於年金財產權保障及最低生存權保障之判決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41卷第2期,2012年6月,頁445-516。
18. 許宗力,基本權利的起源與發展,月旦法學教室,試刊號,2002年10月,頁84-90。
19. 許宗力,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第2期,2002年12月,頁72-80。
20. 許志雄,職業規制與保留的違憲審查(上),法學新論,第19期,2010年2月,頁1-33。
21. 許志雄,職業自由之保障與規制,月旦法學教室,第104期,2011年6月,頁8-9。
22. 許育典,社會國,月旦法學教室,第12期,2003年10月,頁38-43。
23. 郭玲惠,勞動基準法工時制度之沿革與實務爭議問題之初探,律師雜誌,第298期,2004年7月,頁15-34。
24. 張妤臻、張世雄,基本所得之於當代福利國家的再思索:「所得」與「時間」的雙重隱憂,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11卷第2期,2014年6月,頁47-87。
25. 張桐銳,行政法與合作國家,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頁25-53。
26. 張桐銳,法律與社會政策作為「社會福利國」模型之建構性觀點,思與言,第44卷第3期,2006年9月,頁5-37。
27. 張嘉尹,違憲審查中之基本權客觀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2010年10月,頁17-38。
28. 張錕盛,行政法學另一種典範之期待:法律關係理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頁54-87。
29. 張錕盛,真的從權力關係走向法律關係,憲政時代,第37卷第2期,2011年10月,頁177-237。
30. 陳愛娥,自由─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臺大法學論叢,第26卷第2期,1997年1月,頁121-141。
31. 陳繼勛,消防人員理論出勤速度,工業安全衛生月刊,302期,2014年8月,頁28-45。
32. 程明修,德國行政法學上「法律關係論」之發展─以公務員法律關係為例,公務人員月刊,第35期,1999年5月。修改後為東吳大學行政法課堂講義,本文引用此版本。
33. 程明修,法治國家「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殘存價值?中原財經法學,第31期,2013年12月,頁191-244。
34. 黃越欽,憲法中工作權之意義暨其演進,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34-55。
35. 黃程貫,德國勞動法上工作權保障之討論,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2003年7月,頁69-93。
36. 傅還然,現階段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政策之推動,工業安全衛生月刊,第251期,2010年5月,頁15-30。
37. 詹鎮榮,社會國原則─起源、內涵及規範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41期,2006年3月,頁32-41。
38. 黎博文,職業安全衛生法適用範圍之回顧與展望,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34卷第4期,2015年8月,頁362-378。
39. 鄧子正,公設消防組織之形成與分化探討─以我國消防組織為例,警學叢刊,30卷2期,1999年9月,頁97-120。
40. 鄧子正,消防組織的起源探索與現況特徵探析,警學叢刊,第33卷第3期,2002年11月,頁153-178。
41. 潘致弘,消防人員健康危害透視,勞工安全衛生簡訊,第117期,2013年3月,頁9-10。
42. 蔡志豪,打火兄弟 防癌有方,勞工安全衛生簡訊,第111期,2012年2月,頁11-12。
43. 蔡秀美,二二八事件期間消防隊員的角色,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3期,2014年9月,頁65-108。
技術報告
1. 邱文豐、黃耀輝、湯文烈,救災人員因公身心傷病防治策略之研究,內政部消防署委託研究報告,2008年。
2. 林佳和、徐婉寧,公務人員執行職務安全保障法制之研究,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2年。
3. 黃程貫,憲法秩序下勞動生活基本規範體系之研究─以勞動者基本權為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1993年。
4. 銓敘部,英法德三國人事制度考察報告,1997年。
5. 賴錦皇、徐雅媛,消防工作人員健康危害評估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計畫,2012年。
專書論文集
1. Lecheler, H.著,林明鏘譯,職業公務員制度─憲法規定與憲政時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下),2010年,頁379-404。
2. 王惠玲,國際勞工組織對團結權之保障,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頁205-228。
3. 李仁淼,日本憲法中勞動基本權之保障─以團結權之保障為中心,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頁27-61。
4. 林佳和,歐盟社會權:從歐洲社會憲章到歐盟憲法,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二),2015年,頁185-254。
5. 林佳和,德國公部門勞工罷工,勞資爭議行為論文集,2007,頁325-451。
6. 張桐銳,合作國家,當代公法新論: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中),2002年,頁549-580。
7. 張嘉尹,基本權理論、基本權功能與基本權客觀面向,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9-70。
8. 張錕盛,法律關係理論作為行政法體系革新的動力,當代公法新論: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中),2002年,頁27-75。
9. 陳愛娥,勞動基本權在德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的地位,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頁5-25。
10. 劉士豪,我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的勞動基本權,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頁63-197。
研討會論文
林佳和,團結權之意義─大法官釋字第373號解釋,105年度集體勞動法理論與實務發展論壇(一)研討會論文。研討會日期:2016年6月25日。
學位論文
1. 郭俊宏,從生命經驗看消防組織特性─以台東縣消防局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2. 鄭雅菱,理性化、性別與消防員的勞動過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3. 蔡秀美,日治時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外文文獻
英文專書、期刊論文
1. Casale, G., Tenkorang, J. (2008). PUBLIC SERVICE LABOUR RELATIONS: A COMPARATIVE OVERVIEW.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2. Goodin, R. E. et al. (2008). DISCRETIONARY TIME: A NEW MEASURE OF FREED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Insel, T. R. (May 24, 2007).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Research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House Committee on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Testimony: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4. Kirchner, J. et al. (2010). KEY ASPECTS OF GERMAN EMPLOYMENT AND LABOUR LAW. Berlin: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5. Marx, K., Engels, F., Tucker, R. C. ed. (2nd ed. 1978). THE MARX-ENGLES READ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6. Schregle, J., Labour Relations in the Public Sector, 110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p381-404 (1974).
7. Leka, S., Cox, T. ed. (2008).PROTECTING WORKER’S HEALTH SERIES NO.9 – GUIDANCE IN THE EUROPEAN FRAMEWORK FOR PSYCHOSOCIAL RISK MANAGEMENT.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HEALTHY WORKPLACES: A MODEL FOR ACTION: FOR EMPLOYERS, WORKERS,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日文專書
1. 井上浩,労働安全衛生法詳說,2008年。
2. 大石玄,労働時間規制と生命、生活, 変貌する労働時間法理《働くこと》を考える,2009年。
3. 二宮厚美、田中章史,福祉国家型地方自治と公務労働,2011年。
網路資源
1. 新設臺北消防署に期待 時局下豫防の重化に伴つて,臺灣日日新報(電子資料庫),1943年3月18日,2版。
2. 消防官吏を募集,臺灣日日新報(電子資料庫),1943年5月1日,3版。
3.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編,臺灣警務,第一輯,1946年。電子資源下載網址:http://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2463661,進入日期:2017年05月23日。
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編,臺灣一年來之警務,1946年。電子資源下載網址:http://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2822733/reader,進入日期:2017年05月23日。
5. 交通部,空難災害防救業務計畫,2015年6月,頁9。下載網址:http://www.cdprc.ey.gov.tw/DL.ashx?u=%2fUpload%2fRelFile%2f1178%2f661%2f4c8b0337-1402-4f11-9ee0-0fa1ee91d333.pdf,進入日期:2017年5月20日。
6.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我國實施週休二日後政府行政機關全年放假日數一覽表,網址:https://www.dgpa.gov.tw/information?uid=30&pid=4985,2016年10月17日,進入日期:2017年6月29日。
7. 內政部消防署,歷年執行緊急救護次數及護送傷患人數統計表,http://www.nfa.gov.tw/Main/Content.aspx?ID=&MenuID=230,2017年2月16日,進入日期,2017年6月19日。
8. 內政部消防署,歷年執行緊急救護次數及護送傷患人數統計表 文件下載,http://www.nfa.gov.tw/uploads/1/201702161019%E6%AD%B7%E5%B9%B4%E5%9F%B7%E8%A1%8C%E7%B7%8A%E6%80%A5%E6%95%91%E8%AD%B7%E6%AC%A1%E6%95%B8%E5%8F%8A%E8%AD%B7%E9%80%81%E5%82%B7%E6%82%A3%E4%BA%BA%E6%95%B8%E7%B5%B1%E8%A8%88%E8%A1%A8(106%E6%9B%B4%E6%96%B0).doc,2017年2月16日,進入日期,2017年6月19日。
9.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就業保險簡介,http://www.bli.gov.tw/sub.aspx?a=XtUbjKgHLVM%3D,進入日期:2017年4月10日。
10.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救護訓練介紹,http://www.119.gov.taipei/detail.php?type=article&id=98,2017年05月05日,進入日期:2017年06月16日。
11.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資訊網沿革,網址:https://trains.osha.gov.tw/Information/about.aspx,進入日期:2017年5月31日。
12. 嘉義縣消防局,歷史沿革,http://cycfb.cyhg.gov.tw/cp.aspx?n=2E4635ADA3793CC3,進入日期:2017年05月23日。
13. 內政部警政署,機關沿革,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45740&ctNode=12571,進入日期:2017年05月08日。
14.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簡介,網址:http://www.toshms.org.tw/Intro.aspx,進入日期:2017年5月31日。
15.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消防統計資料 臺北市消防人員出勤概況,中華民國106年1月至5月,http://www.119.gov.taipei/download.php?type=article&id=15508&itemId=20147,進入日期:2017年6月15日。
16. 日本総務省消防庁、消防審議会・検討会等、https://www.fdma.go.jp/neuter/about/shingi_kento/index.html、各年度檢討之議題與內容記錄,進入日期:2017年7月1日。
17. 日本総務省消防庁、警防活動時等における安全管理マニュアル【改訂版】、平成26年3月。電子資源網址:http://www.fdma.go.jp/neuter/topics/anzenkanri/pdf/manual.pdf,進入日期:2017年6月28日。
18. 日本総務省消防庁、消防隊員用個人防火装備に係るガイドラインの見直しに関する検討会、消防隊員用個人防火装備のあり方について、平成29年3月。電子資源網址:http://www.fdma.go.jp/neuter/topics/boukasoubi/pdf/kentoukaihoukokusyo_index.pdf,進入日期:2017年6月28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102652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652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佳和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Chia H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琬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Wan L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許琬琳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Wan L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1-Aug-2017 12:18:08 (UTC+8)-
dc.date.available 31-Aug-2017 12:18:0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1-Aug-2017 12:18:0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652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39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652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章節安排係由公私部門共通的法律保障原理原則開始,後討論公部門人員、消防事務與人員之特殊性、最後由外勤消防人員的勤務分析其勞動保護之內容。勞動保護內容包括工作時間保護與環境安全衛生保護。
本論文的嘗試是將公部門人員的勞動生活置於勞動法規範當中。試圖對目前的公部門職務法律關係為勞動法律關係之理解。從福利國家發展、國家角色演變,觀察公部門人員之職務如何有別於私部門勞動的內容。並利用行政法律關係論,標示公部門人員的多重行政法律地位。提出「職務秩序」,作為公部門人員職務/勞動法律關係之特徵。並以外勤消防人員為例,該勤務內容所涉及之職務秩序為何、以及在其法律關係當中調和勞動保護。
本文認為,公部門受僱者的勞動特殊性在於公務員同時為權力機構成員、亦為勞動者。後因福利國家角色之轉變,再發展出公共性(公部門受僱者的專業運用於公共事務)、社會性(公部門勞動之目的在於引導人民實現社會權)、準市場性(受市場邏輯影響但並非完全依照市場邏輯運作)的要素。國家與公部門受僱者間之法律關係,係以職務秩序為核心的行政法律關係。公務人員基於不同法規範,而具備不同的法律地位:第一是作為行政機關之代表;第二是作為組織法與功能法的法律關係主體;第三是作為基本權主體。「職務秩序」,有二方面的觀察,其一是職務內容所涉及之憲法秩序忠誠與政黨中立之義務;其二為公務人員職務之公共關連性。
外勤消防人員之勤務的特徵為「輪班工作」,以人員輪流替換以持續勤務之運作。且時常面對災害的危險性及不確定性,不得以「緊急避難」為由拒絕出勤,必須承擔公法上之積極作為義務,忍受災害事故現場的風險。其勤務內容為緊急危難救助,又可分為三種任務型態:核心任務、外圍任務、輔助型任務。核心任務為緊急救護與火災救助。外圍任務包括災害搶救與其他緊急事故救援。輔助型任務包括預防災害相關任務、個人知能與體能提升。上述消防勤務的職務秩序,包括實踐社會國原則之憲法秩序,以及眾人皆得使用或請求緊急危難救助之公共關連性。
外勤消防人員之勤務時間,皆屬於工作時間。外勤消防人員最主要的工時保護之內容,在於調整不同程度的勞務給付內容的工作時間。在工時保護的問題,時間的利益應從行政法律關係論當中的「時間」作為切入點,即法律關係的變動狀態與變動過程,對於所有涉入變動的法律關係主體的影響納入考慮,故應以「法律關係延續過程」的視角思考解決方式。公部門人員在職場中所面臨的危害因素,因職務之別而有不同性質與程度的接觸。外勤消防人員面臨到的安全衛生風險,則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之多重危害因素。消防勤務的核心準則應在於「確保人員安全」,而不僅只「迅速出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緣起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與研究探討 2
第一項 關於公務員制度 2
第二項 關於公務員權利行使與保障 3
第三項 關於消防制度沿革與消防員工作情形 3
第三節 本論文章節架構 4
第二章 公私部門從屬性受僱者之 法律保障 6
第一節 基於「從屬性勞動」開展的法律保障 6
第一項 勞動的社會關係與法律關係 6
第二項 由從屬性勞動開展的勞動法規範模式 9
第二節 基本權功能 10
基本權之功能演進 10
第三節 職業自由與工作權 13
第一項 職業自由 14
第二項 工作權 15
第四節 同盟自由與團結權 18
第五節 社會國原則作為規範性指引 23
第一項 社會國原則之背景 24
第二項 社會國原則之內容 25
第三項 社會國原則之規範效力 26
第三章 公部門受僱者之特殊性 30
第一節 福利國家發展與公部門勞動 30
第一項 福利國家制度發展背景 31
第二項 從國家角色改變觀察公部門人員勞動特殊性 34
第二節 現行制度:消失的「公部門勞動」 42
第一項 我國公部門從屬性受僱者之範圍 42
第二項 迴避公部門從屬性勞動的幾個現象 44
第三節 職務秩序為核心的行政法律關係 49
第一項 行政法律關係之意義 49
第二項 從行政行為形式理論至行政法律關係理論 52
第三項 從特別權力關係到行政法律關係 54
第四項 公法上職務關係為行政法律關係 56
第四章 消防事務及外勤消防人員 60
第一節 消防事務的面貌 60
第一項 警消分立─消防事務專業化 60
第二項 納為災害防救體系的消防事務 64
第二節 外勤消防人員的勤務內容 68
第一項 核心任務─緊急救護與火災救助 71
第二項 外圍任務─災害搶救、其他緊急事故救援 73
第三項 輔助型任務─預防災害相關任務、個人知能與體能提升 74
第四項 勞務特殊性 75
第三節 外勤消防人員勤務之行政法律關係 77
第一項 消防勤務的公益內涵 77
第二項 外勤消防人員作為勤務行政法律關係主體 78
第五章 外勤消防人員之勞動保護 81
第一節 勞動保護之原則與內涵 81
第二節 勞動保護(一):工作時間 82
第一項 時間的性質 82
第二項 工時保護的目的 85
第三項 工作時間的定義 86
第四項 外勤消防人員的工時保護 92
第三節 勞動保護(二):職業安全衛生 101
第一項 職業安全衛生保護之內涵 101
第二項 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108
第三項 外勤消防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保護 111
第六章 結論 119
參考文獻 124
zh_TW
dc.format.extent 251811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652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公部門人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動保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外勤消防人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時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職業安全衛生zh_TW
dc.title (題名) 公部門人員勞動保護之研究─以外勤消防人員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Labor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servants: a case study of firefighter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專書
1. Balandier, G.著,徐正光譯,政治人類學,黎明文化,1979年。
2. Däubler, W.著,王倩譯,德國勞動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原文第11版(2015年)。
3. Esping-Anderson, G.著,古允文譯,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巨流,1999年。
4. Gough, I.著,古允文譯,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巨流,2000年。
5. Jessop, B.著,梁書寧譯,思索資本主義國家的未來,國立編譯館、韋伯文化國際,2008年。
6. Jones, K., Brown, J., Bradshaw, J.著,詹火生譯,社會政策要論,巨流,1992年。
7. Kaufmann, F.著,施世駿譯,比較福利國家:國際比較中的德國社會國,巨流,2006年。
8. Morrison, K著,王佩迪、李旭騏、吳佳綺譯,古典社會學巨擘:馬克思、涂爾幹、韋伯,韋伯文化,2012年。
9. Polanyi, K.著,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遠流,1989年。
10. Waltermann, R.著,沈建峰譯,德國勞動法,法律出版,2014年。
11. 王一飛,消防安全管理概論,桂冠,1995年。
12.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2016年,第14版。
13. 林紀東,現行公務員法概論,政大行政教育中心,1965年。
14.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四),三民,1993年。
15. 許志雄,人權論─現代與近代的交會,元照,2016年。
16. 郭明政,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政大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1997年。
17.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三民,2005年,修訂8版。
18. 陳英鈐、劉士豪,勞動基本權入憲的分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6年。
19. 陳繼盛,勞動思想史要義,台灣勞動學會,2011年。
20. 曹俊漢,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韋伯文化國際,2009年。
21. 黃程貫,勞動法,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再版。
22.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2015年,第5版。
23.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2001年。
中文期刊論文
1. Jarass, H. D.著,陳慈陽譯,基本權作為防衛權及客觀原則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98期,2003年7月,頁31-42。
2. 牛惠之,預防原則之研究─國際環境法處理欠缺科學證據之環境風險議題之努力與爭議,臺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3期,2004年10月,頁1-71。
3. 王服清,論「預防原則」之意涵與應用,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7期,2012年11月,頁117-187。
4. 王惠玲,「工作時間」概念之探討,萬國法律,第98期,1998年4月,頁2-10。
5. 尤素芬、陳美霞,企業內安全衛生保護之勞工參與機制探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6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419-432。
6. 江美惠、陳秋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勞工安全衛生簡訊,第101期,2010年6月,頁14-16。
7.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9卷第1期,1997年3月,頁39-83。
8. 李玉春,工作時間之基礎理論,法令月刊,第51卷第3期,2000年3月,頁11-22。
9. 李惠宗,憲法工作權保障系譜之再探─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2003年7月,頁121-157。
10. 李仁淼,職業自由與違憲審查方法,月旦法學教室,第155期,2015年9月,頁36-49。
11. 周佳宥,臺灣災害防救法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以二○一六年修法後之災防業務類型與災防組織為討論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58期,2016年11月,頁76-87。
12. 邱駿彥,特別休假之權利行使─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八七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21期,2013年6月,頁13-20。
13. 林更盛,「待命時間」爭議問題探討,全國律師,第14卷第4期,2010年4月,頁23-40。
14. 林佳和,德國罷工法秩序:1950 至 1980 年的法官造法及其形成背景分析,歐美研究,第44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467-535。
15. 林佳和,教師與憲法同盟自由之保障─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六年度判字第○○二八○號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51期,2007年12月,頁240-254。
16. 侯岳宏,日本工作時間與待命時間之認定的發展與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5期,2010年9月,頁175-209。
17. 孫迺翊,社會給付權利之憲法保障與社會政策之形成空間:以聯邦憲法法院關於年金財產權保障及最低生存權保障之判決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41卷第2期,2012年6月,頁445-516。
18. 許宗力,基本權利的起源與發展,月旦法學教室,試刊號,2002年10月,頁84-90。
19. 許宗力,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第2期,2002年12月,頁72-80。
20. 許志雄,職業規制與保留的違憲審查(上),法學新論,第19期,2010年2月,頁1-33。
21. 許志雄,職業自由之保障與規制,月旦法學教室,第104期,2011年6月,頁8-9。
22. 許育典,社會國,月旦法學教室,第12期,2003年10月,頁38-43。
23. 郭玲惠,勞動基準法工時制度之沿革與實務爭議問題之初探,律師雜誌,第298期,2004年7月,頁15-34。
24. 張妤臻、張世雄,基本所得之於當代福利國家的再思索:「所得」與「時間」的雙重隱憂,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11卷第2期,2014年6月,頁47-87。
25. 張桐銳,行政法與合作國家,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頁25-53。
26. 張桐銳,法律與社會政策作為「社會福利國」模型之建構性觀點,思與言,第44卷第3期,2006年9月,頁5-37。
27. 張嘉尹,違憲審查中之基本權客觀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2010年10月,頁17-38。
28. 張錕盛,行政法學另一種典範之期待:法律關係理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頁54-87。
29. 張錕盛,真的從權力關係走向法律關係,憲政時代,第37卷第2期,2011年10月,頁177-237。
30. 陳愛娥,自由─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臺大法學論叢,第26卷第2期,1997年1月,頁121-141。
31. 陳繼勛,消防人員理論出勤速度,工業安全衛生月刊,302期,2014年8月,頁28-45。
32. 程明修,德國行政法學上「法律關係論」之發展─以公務員法律關係為例,公務人員月刊,第35期,1999年5月。修改後為東吳大學行政法課堂講義,本文引用此版本。
33. 程明修,法治國家「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殘存價值?中原財經法學,第31期,2013年12月,頁191-244。
34. 黃越欽,憲法中工作權之意義暨其演進,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34-55。
35. 黃程貫,德國勞動法上工作權保障之討論,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2003年7月,頁69-93。
36. 傅還然,現階段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政策之推動,工業安全衛生月刊,第251期,2010年5月,頁15-30。
37. 詹鎮榮,社會國原則─起源、內涵及規範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41期,2006年3月,頁32-41。
38. 黎博文,職業安全衛生法適用範圍之回顧與展望,臺灣公共衛生雜誌,第34卷第4期,2015年8月,頁362-378。
39. 鄧子正,公設消防組織之形成與分化探討─以我國消防組織為例,警學叢刊,30卷2期,1999年9月,頁97-120。
40. 鄧子正,消防組織的起源探索與現況特徵探析,警學叢刊,第33卷第3期,2002年11月,頁153-178。
41. 潘致弘,消防人員健康危害透視,勞工安全衛生簡訊,第117期,2013年3月,頁9-10。
42. 蔡志豪,打火兄弟 防癌有方,勞工安全衛生簡訊,第111期,2012年2月,頁11-12。
43. 蔡秀美,二二八事件期間消防隊員的角色,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3期,2014年9月,頁65-108。
技術報告
1. 邱文豐、黃耀輝、湯文烈,救災人員因公身心傷病防治策略之研究,內政部消防署委託研究報告,2008年。
2. 林佳和、徐婉寧,公務人員執行職務安全保障法制之研究,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2年。
3. 黃程貫,憲法秩序下勞動生活基本規範體系之研究─以勞動者基本權為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1993年。
4. 銓敘部,英法德三國人事制度考察報告,1997年。
5. 賴錦皇、徐雅媛,消防工作人員健康危害評估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計畫,2012年。
專書論文集
1. Lecheler, H.著,林明鏘譯,職業公務員制度─憲法規定與憲政時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下),2010年,頁379-404。
2. 王惠玲,國際勞工組織對團結權之保障,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頁205-228。
3. 李仁淼,日本憲法中勞動基本權之保障─以團結權之保障為中心,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頁27-61。
4. 林佳和,歐盟社會權:從歐洲社會憲章到歐盟憲法,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二),2015年,頁185-254。
5. 林佳和,德國公部門勞工罷工,勞資爭議行為論文集,2007,頁325-451。
6. 張桐銳,合作國家,當代公法新論: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中),2002年,頁549-580。
7. 張嘉尹,基本權理論、基本權功能與基本權客觀面向,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頁29-70。
8. 張錕盛,法律關係理論作為行政法體系革新的動力,當代公法新論: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中),2002年,頁27-75。
9. 陳愛娥,勞動基本權在德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的地位,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頁5-25。
10. 劉士豪,我國憲法基本權體系中的勞動基本權,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頁63-197。
研討會論文
林佳和,團結權之意義─大法官釋字第373號解釋,105年度集體勞動法理論與實務發展論壇(一)研討會論文。研討會日期:2016年6月25日。
學位論文
1. 郭俊宏,從生命經驗看消防組織特性─以台東縣消防局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2. 鄭雅菱,理性化、性別與消防員的勞動過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3. 蔡秀美,日治時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外文文獻
英文專書、期刊論文
1. Casale, G., Tenkorang, J. (2008). PUBLIC SERVICE LABOUR RELATIONS: A COMPARATIVE OVERVIEW.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2. Goodin, R. E. et al. (2008). DISCRETIONARY TIME: A NEW MEASURE OF FREED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Insel, T. R. (May 24, 2007).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Research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House Committee on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Testimony: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4. Kirchner, J. et al. (2010). KEY ASPECTS OF GERMAN EMPLOYMENT AND LABOUR LAW. Berlin: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5. Marx, K., Engels, F., Tucker, R. C. ed. (2nd ed. 1978). THE MARX-ENGLES READ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6. Schregle, J., Labour Relations in the Public Sector, 110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p381-404 (1974).
7. Leka, S., Cox, T. ed. (2008).PROTECTING WORKER’S HEALTH SERIES NO.9 – GUIDANCE IN THE EUROPEAN FRAMEWORK FOR PSYCHOSOCIAL RISK MANAGEMENT.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HEALTHY WORKPLACES: A MODEL FOR ACTION: FOR EMPLOYERS, WORKERS,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日文專書
1. 井上浩,労働安全衛生法詳說,2008年。
2. 大石玄,労働時間規制と生命、生活, 変貌する労働時間法理《働くこと》を考える,2009年。
3. 二宮厚美、田中章史,福祉国家型地方自治と公務労働,2011年。
網路資源
1. 新設臺北消防署に期待 時局下豫防の重化に伴つて,臺灣日日新報(電子資料庫),1943年3月18日,2版。
2. 消防官吏を募集,臺灣日日新報(電子資料庫),1943年5月1日,3版。
3.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編,臺灣警務,第一輯,1946年。電子資源下載網址:http://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2463661,進入日期:2017年05月23日。
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編,臺灣一年來之警務,1946年。電子資源下載網址:http://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2822733/reader,進入日期:2017年05月23日。
5. 交通部,空難災害防救業務計畫,2015年6月,頁9。下載網址:http://www.cdprc.ey.gov.tw/DL.ashx?u=%2fUpload%2fRelFile%2f1178%2f661%2f4c8b0337-1402-4f11-9ee0-0fa1ee91d333.pdf,進入日期:2017年5月20日。
6.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我國實施週休二日後政府行政機關全年放假日數一覽表,網址:https://www.dgpa.gov.tw/information?uid=30&pid=4985,2016年10月17日,進入日期:2017年6月29日。
7. 內政部消防署,歷年執行緊急救護次數及護送傷患人數統計表,http://www.nfa.gov.tw/Main/Content.aspx?ID=&MenuID=230,2017年2月16日,進入日期,2017年6月19日。
8. 內政部消防署,歷年執行緊急救護次數及護送傷患人數統計表 文件下載,http://www.nfa.gov.tw/uploads/1/201702161019%E6%AD%B7%E5%B9%B4%E5%9F%B7%E8%A1%8C%E7%B7%8A%E6%80%A5%E6%95%91%E8%AD%B7%E6%AC%A1%E6%95%B8%E5%8F%8A%E8%AD%B7%E9%80%81%E5%82%B7%E6%82%A3%E4%BA%BA%E6%95%B8%E7%B5%B1%E8%A8%88%E8%A1%A8(106%E6%9B%B4%E6%96%B0).doc,2017年2月16日,進入日期,2017年6月19日。
9.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就業保險簡介,http://www.bli.gov.tw/sub.aspx?a=XtUbjKgHLVM%3D,進入日期:2017年4月10日。
10.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救護訓練介紹,http://www.119.gov.taipei/detail.php?type=article&id=98,2017年05月05日,進入日期:2017年06月16日。
11.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資訊網沿革,網址:https://trains.osha.gov.tw/Information/about.aspx,進入日期:2017年5月31日。
12. 嘉義縣消防局,歷史沿革,http://cycfb.cyhg.gov.tw/cp.aspx?n=2E4635ADA3793CC3,進入日期:2017年05月23日。
13. 內政部警政署,機關沿革,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45740&ctNode=12571,進入日期:2017年05月08日。
14.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簡介,網址:http://www.toshms.org.tw/Intro.aspx,進入日期:2017年5月31日。
15.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消防統計資料 臺北市消防人員出勤概況,中華民國106年1月至5月,http://www.119.gov.taipei/download.php?type=article&id=15508&itemId=20147,進入日期:2017年6月15日。
16. 日本総務省消防庁、消防審議会・検討会等、https://www.fdma.go.jp/neuter/about/shingi_kento/index.html、各年度檢討之議題與內容記錄,進入日期:2017年7月1日。
17. 日本総務省消防庁、警防活動時等における安全管理マニュアル【改訂版】、平成26年3月。電子資源網址:http://www.fdma.go.jp/neuter/topics/anzenkanri/pdf/manual.pdf,進入日期:2017年6月28日。
18. 日本総務省消防庁、消防隊員用個人防火装備に係るガイドラインの見直しに関する検討会、消防隊員用個人防火装備のあり方について、平成29年3月。電子資源網址:http://www.fdma.go.jp/neuter/topics/boukasoubi/pdf/kentoukaihoukokusyo_index.pdf,進入日期:2017年6月28日。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