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保險法關於惡意複保險法律效果之檢討與修正建議
作者 張冠群
貢獻者 法律系
關鍵詞 複保險;惡意複保險;複保險通知義務
日期 2011-03
上傳時間 26-Dec-2018 17:07:42 (UTC+8)
摘要 臺灣學界對於保險法第三七條所稱之「無效」究何所指,向有「第一保險契約有效說」; 「全部無效說」及「分別處理說」之爭,且未見定論。司法實務,則自七十六年台上字第一一六六號判例採「第一保險契約有效說」以降,極鮮見反對見解,至晚近下級法院始偶有不同見解。惟上開三 說仍乏一說全然無瑕,且比較法上,英美法系國家及日本與中國大陸,對複保險皆已不以部區分善意與惡意而一律有效,則惡意複保險除於賦予保險契約「無效」之效果外,於立法論上有否為不同處理之可能,甚值探討。另,保險法第二三條第二項關於違反複保險 通知義務不退還保費之規定,對要保人或被保險 人似屬過苛。本文即試自保險與保險法理論;保 險實務及比較法出發,暫逸脫「無效說」之囹圄,重新建構妥適之惡意複保險法律效果。
關聯 月旦民商法,No.31,pp.93-116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法律系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冠群zh_TW
dc.date (日期) 2011-03
dc.date.accessioned 26-Dec-2018 17:07:42 (UTC+8)-
dc.date.available 26-Dec-2018 17:07:4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6-Dec-2018 17:07:4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1567-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臺灣學界對於保險法第三七條所稱之「無效」究何所指,向有「第一保險契約有效說」; 「全部無效說」及「分別處理說」之爭,且未見定論。司法實務,則自七十六年台上字第一一六六號判例採「第一保險契約有效說」以降,極鮮見反對見解,至晚近下級法院始偶有不同見解。惟上開三 說仍乏一說全然無瑕,且比較法上,英美法系國家及日本與中國大陸,對複保險皆已不以部區分善意與惡意而一律有效,則惡意複保險除於賦予保險契約「無效」之效果外,於立法論上有否為不同處理之可能,甚值探討。另,保險法第二三條第二項關於違反複保險 通知義務不退還保費之規定,對要保人或被保險 人似屬過苛。本文即試自保險與保險法理論;保 險實務及比較法出發,暫逸脫「無效說」之囹圄,重新建構妥適之惡意複保險法律效果。zh_TW
dc.format.extent 10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月旦民商法,No.31,pp.93-116
dc.subject (關鍵詞) 複保險;惡意複保險;複保險通知義務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保險法關於惡意複保險法律效果之檢討與修正建議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