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圓測是否為玄奘門下歧出? ---以「種姓問題」與「本覺思想」為核心
Is Woncheuk Heterodox among Xuanzang’s Disciples? Based on the“ Gotra issue"and the notion of “original awakening"
作者 楊得煜
Yang, De-Yu
貢獻者 耿晴
KENG, Ching
楊得煜
Yang, De-Yu
關鍵詞 圓測
本覺思想
種姓問題
阿摩羅識
《解深密經疏》
《仁王經疏》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3-Aug-2020 17:49:03 (UTC+8)
摘要 此論文的目的在於:檢討中國七世紀佛教學者,圓測(613-696),在唯識學上的形象。過去圓測的唯識學形象在東亞佛教中有幾個重要的參照點:1.在歷史文獻上,圓測雖為玄奘門下弟子(新羅一系),卻被塑造為一負面形象,非嫡傳的唯識學者2.根據史料記載,圓測在玄奘歸國之前,亦曾師業於僧辨、法常等舊攝論師,此二師亦是真諦的再傳弟子;3.在東亞佛教傳統中,真諦的形象亦是與《起信論》有密切關係;4.在圓測的注疏中,曾引述的真諦《九識章》,就「本覺義」言「阿摩羅識」,而被視為與《起信論》「本覺思想」有密切關係。5.1916年羽溪了諦〈唯識宗の異派〉一文,主張:圓測在「種姓問題」上採取「一性皆成」的立場。由此諸點,在過去一世紀中,主流觀點是:認為圓測是玄奘門下歧出,在唯識思想上傾向或屬於真諦一系;亦或認為其有受到《起信論》思想影響。
筆者此論文欲指出:1.在歷史文獻上,儘管圓測被塑造成負面形象唯識學者,但是在《解深密經疏》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中,對於「種姓問題」與「本覺思想」二議題,圓測並未偏離玄奘唯識思想。2.在《仁王經疏》中,圓測所據《九識章》,阿摩羅識就「能緣義」言「本覺」;圓測言及「本覺反照自體第九識」等觀點,確實接近古唯識真諦言「阿摩羅識」,但並不合於《起信論》「本覺思想」之模型;而真正將「本覺」概念與「阿摩羅識」合流,且解讀為「心真如門」是始於華嚴宗澄觀論師。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原典資料
T:《大正新修大藏經》
X:《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B:《大藏經補編選錄》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T02, no. 99
菩提留支譯,《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T09, no. 272
慧嚴譯等,《大般涅槃經》,T12, no. 375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T12, no. 353
菩提留支,《入楞伽經》,T16, no. 671
玄奘譯,《解深密經》,T16, no. 676
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T16, no. 672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25, no. 1509
玄奘譯,《佛地經論》,T26, no. 1530
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T31, no. 1604
真諦譯,《佛性論》,T31, no. 1610
真諦譯,《大乘起信論》,T32, no. 1666
玄奘譯,《大乘阿毘達磨集論》T31, no. 1605
玄奘譯《成唯識論》,T31, no. 1585
真諦譯,《轉識論》,T31, no. 1587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T31, no. 1597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T31, no. 1595
圓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T33, no. 1711
圓測,《仁王經疏》,T33, no. 1708,
吉藏,《法華玄論》,T34, no. 1720,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T36, no. 1736
圓測,《金光明最勝王經疏》,T39, no. 1788
遁倫,《瑜伽論記》,T42, no. 1828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T43, no. 1830
慧沼,《成唯識論了義燈》,T43, no. 1832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T44, no. 1846,
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T45, no. 1861
慧沼,《能顯中邊慧日論》,T45, no. 1863
贊寧等,《宋高僧傳》,T50, no. 2061
珍海,《三論玄疏文義要》T70, no. 2290
親圓,《華嚴宗種性義抄》T72,no. 2329
圓測,《解深密經疏》,X21, no. 369
定賓,《四分律疏飾宗義記》,X42, no. 733
曇延,《起信論義疏》,X45, no. 755
智周,《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X55, no. 883
法寶,《一乘佛性究竟論》,X55, no. 902
曇噩,《新修科分六學僧傳》,X77, no. 1522
李能和,《朝鮮佛教通史》,B31, no. 170

玄奘譯,《解深密經》,《藏要》第一輯。呂澂編,1927。南京:支那內學院。
圓測,《解深密經疏》,法成藏譯,觀空還譯,2000。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影印1922年,金陵刻經處出版)
-------,《仁王經疏》,《韓國佛教全書》。首爾市:東國大學。2002年。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韓國佛教全書》。首爾市:東國大學。2002年。
-------,《成唯識論測疏》,南京:支那內學院。1935。

二、中文參考著作
呂澂,1991。《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1、2、4、5冊。山東:齊魯書社。
牟宗三,1984。《佛姓與般若》。臺北市:學生書局。
---------,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4冊。臺北市:聯經書局。
林鎮國,2012a。〈真理與意識:從《佛性論》爭到朱陸異同的二種哲學類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8期:1-46.
---------,2012b。《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市:政大出版社。
金東柱,1985。《圓測之唯識學觀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1986。《唯識思想》。臺北市:華宇出版社。
------------------,李世傑譯,1986。《如來藏思想》。臺北市:華宇出版社。
耿晴,2009。〈真諦三藏「解性」概念再探〉。印度學學術研討會(第4屆)
------,2011a。〈佛性」與「佛姓」概念的混淆:以《佛性論》與《大乘起信論》為中心〉。《漢語哲學新視域》,69-97。
------,2011b。〈在解脫學脈絡下的佛身論──以《攝大乘論》為中心之探討〉。《哲學與文化》,38(3),119-145。
------,2013a。〈論如來藏思想在解脫學上的根本困難—以《寶性論》為中心的探討〉。《漢語佛學評論》,第3 期,201-231
------,2013b。〈法身為真如所顯—論《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對於法身的界定〉。臺大佛學研究,第26期,1-56。
------,2014。 〈《辯中邊論》頌文中的兩種唯識三性說模型〉,《臺大佛學研究》, Vol.28, pp.51﹣104。
------, 2015.〈《大乘莊嚴經論》的兩種唯識三性說模型〉。《臺大佛學研究》 (30):1-63。
楊白衣,1983。〈圓測之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05-156。
---------,1984。《道倫《瑜伽師地論記》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113-134。
楊廷福,2011。《玄奘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維中,1998。識體理體兩分與「一分無性」說──法相唯識宗佛性思想論析,〈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93-106。
湯用彤,1982。《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陳景富,1995。〈圓測與玄奘、窺基關係小考〉,《玄奘研究文集》。
張志強,2003。〈圓測唯識思想研究——以《成唯識論疏》與《成唯識論》參糅問題為中心〉。《哲學門》第四卷,第二冊。
伍啟銘,2004。《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校譯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談壯飛,〈熊十力先生與呂澂先生論學函稿〉,《鵝湖月刊》第12期(1986年8月),頁16-28。
陳一標,1994。〈真諦的「三性」思想--以《轉識論》為中心〉,《東方宗教討論會論集》新4期:10~45。
---------,2000a。〈印順導師對新舊譯唯識的定位與評析〉。《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頁267 – 296。
---------,2000b。《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趙東明,2011。《「轉依」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臺大哲學系博士論文。
---------,2016。〈唯識學「轉依」(Āśraya-parivrtti/Āśraya-parāvrtti)的二種「所依」(Āśraya)探研--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期):161-210。
廖明活,2004。〈慧沼的佛性思想--對法寶的佛性思想的評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no. 25期:143-176。
------,2005a。〈理、行兩種佛性說法的形成和演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no. 10期:119-149。
------,2005b。〈初唐時期《佛性論》爭中的真如所緣緣種子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no. 27期:167-183。
------,2006。〈初唐時期《佛性論》爭中的一乘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no. 29期:177-204。
------, 2007. 〈南北朝時代的佛性學說-中國佛性思想的濫觴〉,《中華佛學學報》 (20):105-137。doi: 10.6986/chbj.200707.0105.
藍吉富主編,1994。《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縣永康市: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賴賢宗,1992。〈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中邊分別論》〈相品〉及《佛性論》〈顯體分〉所呈現的「境的思路〉,《國際佛學中心》第二期:284-306。
蔡伯郎,2000。《唯識的三性與二諦》。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7。〈真諦的阿摩羅識義與《九識章》的一些問題〉,《正觀》81期:5-52。
釋印順,1986。《如來藏之研究》。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1992。《攝大乘論講記》。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2000。《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2000。《乘起信論講記》。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2000。《佛教史地考論》。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釋恆清,1994。〈初唐《佛性論》諍---靈潤與神泰為主〉,《佛教的思想與文化》臺北:法光出版社。
---------,1996。〈《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臺大佛學研究》(1):38-95。
釋仁宥(李秋奉),2002。《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文化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蒂安娜(Diana Y. Paul),2011。《中國六世紀的心識哲學:真諦的《轉識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野澤靜證[著]、李鳳媚譯,2013。《大乘佛教瑜伽行研究—《解深密經》聖者慈氏章及疏之譯注》。高雄市:彌勒講堂。
(日)高橋晃一[著]、李鳳媚譯,2011。《從『菩薩地・真實義品』到『攝決擇分・菩薩地』的思想發展 : 以vastu概念為中心》。高雄市:彌勒講堂。
(日)中村元主編,余萬居譯,1984。《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
(韓)張圭彥,2019。〈圓測之法身觀 -以對《法華經》「一乘」的認識爲中心〉,《華嚴硏究》第2輯。陝西師範大學宗敎學叢刊。
(美)斯坦利.威斯坦因[著];張煜譯,2010。《唐代佛教》,《劍橋中華文史叢刊》。上海:上海古籍。

三、外文參考著作
A. Charles Muller(Tr.)" Selections from the Commentary on the Saṃdhinirmocana-sūtra". http://www.acmuller.net/kor-bud/vol06-02-haesimmilgyeongso.html
Clément Vidal. "An Enduring Philosophical Agenda: Worldview Construction as a Philosophical Method, " Cogprints (March 2011)
Cho, Eun-su. 1997. "Language and meaning: Buddhis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uddha`s word" in India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ho, Eun-su. 2005 "Wŏnch’ŭk’s Place in the East Asian Buddhist Tradition," in Currents and Countercurrents: Korean Influences on the East Asian Buddhist Traditions, ed. Robert E. Buswel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Etienne Lamotte, 1935 Samdhinirmocana Sutra: L`Explication Des Mysteres (Louvain & Paris: Universite de Louvain and Adrien Maisonneuve)
Hwang, Chang-geun. 2000. "A Korean Yogācāra monk in China: Won -Cheuk (612–696) and his commentary on the Heart Sūtra." Ph.D.,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Powers, John. 1992. "Lost in China, Found in Tibet: How Wonch`uk Became the Author of the Great Chinese Commentary."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5 (1):95.
----------------. 1995. Wisdom of Buddha: the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Berkeley, CA: Dharma Pub.
Keenan, John P. 2000. The Scripture on the Explication of Underlying Meaning,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of Hsuan-tsang (Taishō vol. 16, no. 676). Berkeley, Calif. :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Keng, Ching. 2009. "Yogâcāra Buddhism transmitted or transformed? Paramârtha (499–569) and his Chinese interpreters." Ph.D., Harvard University.
Keng, Ching. 2018. "How Do W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Under the Yogācāra Model of the Mind? On Disputes Among East Asian Yogācāra Thinkers of the Seventh Century."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doi: 10.1007/s10781-017-9343-1.
Lee, Sumi. 2014. "Toward a New Paradigm of East Asian Yogacara Buddhism: Taehyon (ca. 8th century CE), a Korean Yogacara monk, and His Predecessors."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in, Chen-Kuo. 1991. ""The Samdhinirmocana Sutra": A liberating hermeneutic." Ph.D., Temple University.
Sakuma, Hidenori. 2006. "On Doctrinal Similarities between Sthiramati and Xuanzang". Vol. v.29 n.2. Leuven, Belgium : Peeters Publishers.
---------------------. 2007. "In Search of the Origins of the Five-Gotra System."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55 (3):1112-1120. doi: 10.4259/ibk.55.1112.
Tsong-kha-pa. Blo-bzang-grags-pa. 1984. Tsong Khapa`s Speech of gold in the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 : reason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Tibet. Edited by Robert A. F. Thurman,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 Princeton, N.J.
葉阿月. 1990. "The Problems Of The "Atyantika" In Kuei-Chi`s PPHV (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vyakhyan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賛)." 《中華佛學學報》(3):360-379. doi: 10.6986/chbj.199004.0360.
大竹晋. 2012.〈真諦《九識章》をめぐって〉。《真諦三藏硏究論集》京都市: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頁121-154。
---------. 2017. 《大乗起信論》成立問題の研究 : 『大乗《起信論》』は漢文仏教文献からのパッチワーク 》. 東京都: 国書刊行会。
木村邦和. 1979. 〈『仁王経疏』間の学説の異同 (一) 〉. Vol. v.28 n.1 (總號=n.55): 184-185. 東京, 日本 :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1981a. 〈『仁王経疏』間の学説の異同 (二) -真諦三蔵学説の継承状況〉. Vol. v.29 n.2 (總號=n.58): 120-121. 東京, 日本: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1981b. 〈真諦三蔵の学説に対する西明寺円測の評価 -《解深密経疏》の場合. 〉 Vol. v.30 n.1 (總號=n.59) 373-376. 東京, 日本: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吉田道興. 1976. 〈西明寺円測の教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 (1):266-268. doi: 10.4259/ibk.25.266。
吉村誠. 2013. 《中国唯識思想史研究:玄奘と唯識学派》。東京: 大蔵出版。
---------. 2004. 〈唯識学派の五姓各別説について〉. Vol. n.62: 223-258 . 東京, 日本 : 駒澤大學。
宇井伯壽. 1932. 《印度哲學史》(第六)。東京市: 岩波書店。
羽溪了諦. 1971. 〈唯識宗の異派〉。《羽溪博士米寿記念佛教論說選集》。東京: 大東。
長谷川岳史. 1998. "〈本来自性清浄涅槃」についての慧沼と円測の見解〉。《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46 (2):562-565. doi: 10.4259/ibk.46.562。
---------------. 1997. 〈円測の真如観〉. Vol. n.10: 2-11. 京都, 日本: 龍谷大学佛教学研究室。
---------------. 1982. 〈五法と三身の結び付き -仏地経論を申心として〉. Vol. v.31 n.1 (總號=n.61): 124-125. 東京, 日本 :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1987.〈<三身>と<五法>-両者の結合関係とその成立過程〉。《高崎直道博士還暦記念論集インド学仏教学論集》。春秋社。頁387-411。
高崎直道,柏木弘雄校註.2005.《仏性論;乗《起信論》(旧.新二訳) 》。東京都: 大蔵出版。
高崎直道. 2009. 《大乗起信論》;楞伽経》。東京都: 春秋社。
高橋晃一. 2014. 〈求那跋陀羅譯『相續解脫經』と『第一義五相略』:『解深密經』の部分譯に關する疑問.〉。《東方学》127:18-34。
加納和雄. 2012. 〈チベット撰述文獻に傳わる眞諦の九識說 : ツォンカパ著『クンシカンテル』とその週邊〉。《真諦三藏硏究論集》。京都市: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頁345-400。
船山徹. 2012.〈真諦の活動と著作の基本的特徵〉。《真諦三藏硏究論集》。京都市: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頁1-86。
富貴原章信. 1989. 《日本唯識思想史》 。《富貴原章信仏教学選集》,第三卷. 東京都: 図書刊行会。
橘川智昭. 1996. 〈円測撰『解深密経疏』における一乗論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45 (1):56-58. doi: 10.4259/ibk.45.56。
--------------. 1999. 〈円測による五性各別の肯定について -- 円測思想に対する皆成的解釈の再検討〉. Vol. n.40: 95-117. 東京, 日本: 仏教思想学会。
--------------. 2000. 《円測の五性各別思想―円測思想に対する従来解釈の再検討と基教学との比較》。東洋大學博士論文。
--------------. 2002. 〈円測の真諦説批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 (2):662-665. doi: 10.4259/ibk.50.662。

--------------. 2019. 〈唯識系譜考〉。《豊山教学大会紀要》,no. 47: 47-73。
李鐘徹、船山徹等人。2013。《圓測《解深密經疏》勝義諦相品硏究》 (AKS人文叢書8)。韓國學中央硏究院出版部。
---------------.2015. 《圓測《解深密經疏》心意識相品硏究》 (AKS人文叢書11)。韓國學中央硏究院出版部。
張圭彦, and 香奈 林. 2014. 〈円測無性有情論の曖昧性と解釈学的苦境〉。《東アジア仏教研究》(12):105-130.
松田和信. 1995. 〈『解深密経』における菩薩十地の梵文資料〉,《仏教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 第2號,1995。
望月良晃. 1988. 《大乗涅槃経の研究 : 教団史的考察》,東京: 春秋社。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1011545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45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耿晴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ENG, Ch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得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ang, De-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得煜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De-Yu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20 17:49:03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20 17:49: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20 17:49:0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1545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063-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1545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此論文的目的在於:檢討中國七世紀佛教學者,圓測(613-696),在唯識學上的形象。過去圓測的唯識學形象在東亞佛教中有幾個重要的參照點:1.在歷史文獻上,圓測雖為玄奘門下弟子(新羅一系),卻被塑造為一負面形象,非嫡傳的唯識學者2.根據史料記載,圓測在玄奘歸國之前,亦曾師業於僧辨、法常等舊攝論師,此二師亦是真諦的再傳弟子;3.在東亞佛教傳統中,真諦的形象亦是與《起信論》有密切關係;4.在圓測的注疏中,曾引述的真諦《九識章》,就「本覺義」言「阿摩羅識」,而被視為與《起信論》「本覺思想」有密切關係。5.1916年羽溪了諦〈唯識宗の異派〉一文,主張:圓測在「種姓問題」上採取「一性皆成」的立場。由此諸點,在過去一世紀中,主流觀點是:認為圓測是玄奘門下歧出,在唯識思想上傾向或屬於真諦一系;亦或認為其有受到《起信論》思想影響。
筆者此論文欲指出:1.在歷史文獻上,儘管圓測被塑造成負面形象唯識學者,但是在《解深密經疏》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中,對於「種姓問題」與「本覺思想」二議題,圓測並未偏離玄奘唯識思想。2.在《仁王經疏》中,圓測所據《九識章》,阿摩羅識就「能緣義」言「本覺」;圓測言及「本覺反照自體第九識」等觀點,確實接近古唯識真諦言「阿摩羅識」,但並不合於《起信論》「本覺思想」之模型;而真正將「本覺」概念與「阿摩羅識」合流,且解讀為「心真如門」是始於華嚴宗澄觀論師。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1章 導論 1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
1.2 文獻回顧與評述 2
1.21 文獻回顧 2
1.22 評述 7
1.3 研究方法與進行步驟 12
1.4 各章節概要 14
第2章 「皆成與五姓?」:圓測在二種對立傳承下之困境 16
2.1「一性皆成」與圓測會釋的背景 17
2.11「一性皆成」背景 17
2.12圓測會釋的背景及其問題: 18
2.2難解或不可解:來自於「佛陀神力說」之張力 21
2.21一性皆成:如來神力作為闡提涅槃之根據 21
2.22五姓各別:如來神力,亦無自在 23
2.23圓測的會釋策略 24
2.231《解深密經疏》:圓測區分出三種無性 24
2.232來自慧沼的線索:「種姓」即「法爾無漏種子」 27
2.233圓測:無性有情,僅有新熏無漏種 30
2.24小結 31
2.3難解或不可解:來自於「闡提有佛性」之張力 31
2.31主張「一性皆成」的文獻及其可能之問題 32
2.32新模型的引入 35
2.33「一性皆成」觀點再檢討 36
2.331圓測對於「佛性」概念理解的進路:理性與行性 37
2.332真諦將「佛性」視為「作用義」之嫌疑處 40
2.333真如所緣緣種子---圓測的觀點 43
2.34小結 45
2.4結語 45
第3章 圓測在「種姓問題」立場再考察 47
3.1回顧《解深密經疏》中《法華經》「一乘義」的諍論 48
3.2圓測對於《法華經》「一乘思想」再詮釋 53
3.21「法身」作為詮釋《法華經》之進路及理、行二佛性的架構 53
3.22圓測同意「一性皆成」之嫌疑處 59
3.23《解深密經》中的「一乘義」與「密意說」 61
3.231回顧《解深密經》「密意說」與「一乘思想」相關討論 61
3.232.圓測「密意說」意義下的佛性理論-----一個嘗試的詮釋途徑 65
3.3結語 69
第4章 圓測具有「本覺思想」之嫌疑? 70
4.1 「引出佛性」不一致問題---來自於《大乘四論玄義》的線索 70
4.2 「三性並是正因性」:《起信論》傳承 74
4.3 圓測所認識的真諦唯識學當屬何種型態?----「阿摩羅識」的考察 75
4.31 《解深密經疏》、《仁王經疏》:阿摩羅識就「能緣義」言「本覺」 76
4.32 真諦言「阿摩羅識」 77
4.321 《決定藏論》:阿摩羅識是「證得真如」 77
4.322 《三無性論》、《轉識論》:阿摩羅識是「境識俱泯」 78
4.333 小結 80
4.33 「阿摩羅識」在《九識章》及《決定藏論》等《論》之問題 81
4.331 《九識章》:阿摩羅識與「本覺」合流 81
4.332 當代學者的解讀:《九識章》有《起信論》思想之嫌疑 82
4.333 再次釐清問題:「能緣義」解讀為因果關係下的「作用義」? 83
4.4 《仁王經疏》具有「《起信論》本覺思想」?---「本覺反照自體」的嫌疑 84
4.41 《仁王經疏》:本覺反照自體第九識 84
4.42 《解深密經疏》:阿摩羅識反照自體,無教可憑 86
4.43 《仁王經疏》及《解深密經疏》:兩種不同的解讀 87
4.44 小結: 87
4.5 《起信論》:本覺思想傳承 87
4.51 《大乘起信論》 88
4.511 法身即是本覺 88
4.512 眾生皆有如來藏 89
4.513 心識妄念來自於無明風動 90
4.514 真如法熏而顯法身 91
4.515 三身問題:「佛陀以何種型態來教導眾生?」 92
4.516 小結:《起信論》所遺留之問題 94
4.52 曇延(516-588):《大乘起信論義疏》 95
4.521 本覺:法身「以照為性」 95
4.522 本覺無念即是佛性 97
4.523 無明染法「無始熏習」 98
4.524 依法身之智生起應化身 100
4.525 小結 102
4.53 法藏(643-712):《大乘起信論義記》 103
4.531 法身即是「大圓鏡智」 104
4.532 依法身能作應化身 105
4.533 法身具有「返照能緣義」 106
4.534 法身無念:不生起認識對象的認識作用 108
4.535 小結 110
4.54 小結:《起信論》傳承 110
4.541 真如具有「能熏義」,作為「無漏聖道」及「有漏現象」之「生因」 111
4.542 真如本覺具「遍照義」 111
4.543 心體離念:無所緣之認識作用 112
4.6 阿摩羅識相關文獻再檢討 112
4.61 「無垢識」:來自外部文獻的解讀 113
4.611 《成唯識論述記》:無垢識具有一切有為無漏善法種子 113
4.612 《成唯識論學記》:無垢識具「無為義」及「有為義」 114
4.613 《成唯識論本文鈔》:圓測認為「無垢識」只能是「有為義」 115
4.614 小結: 116
4.62 圓測相關文獻再解讀:阿摩羅識與四智、三身對應關係 116
4.62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第八識淨分屬於受用身」。 116
4.622《解深密經疏》:大圓鏡智來自於無漏種子所生。 119
4.623《九識章》:真如包含「能緣」與「所緣」二義 120
4.624小結 122
4.63 真諦文獻再解讀:真諦與圓測一致 123
4.631 真諦:法身包含如如及如如智 123
4.632 旁證:《瑜伽論記》引「圓測言:真諦立『本覺是智』」 124
4.633 《仁王經疏》:初地即證得法身 127
4.634 小結 128
4.7 「真如本覺」的二種解讀 129
4.71 定賓(約713-741):真諦立「阿摩羅識為法身」 129
4.72 澄觀(738-839):阿摩羅識是「心真如門」。 132
4.73 「本覺義」的二種解讀:「強意義」與「弱意義」 134
4.8 旁論:「阿摩羅識」內涵轉變的理由為何? 135
4.9 結語 142
第5章 結論 144
5.1 綜述 144
5.2 圓測屬於「皆成說」,是來自於《起信論》之視角 144
5.3佛性「密意說」:解脫系統平台之轉換 146
5.4 「本覺」的二種解讀 147
5.5「阿摩羅識」的二種解讀:「無為法身」及「有為受用身」 150
5.6論文貢獻及未來工作 150
參考書目 153

表:
表2.1 19
表2.2 20
表3.1 49
表3.2 53
表4.1 86
zh_TW
dc.format.extent 157177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45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圓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本覺思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種姓問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阿摩羅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解深密經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仁王經疏》zh_TW
dc.title (題名) 圓測是否為玄奘門下歧出? ---以「種姓問題」與「本覺思想」為核心zh_TW
dc.title (題名) Is Woncheuk Heterodox among Xuanzang’s Disciples? Based on the“ Gotra issue"and the notion of “original awaken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原典資料
T:《大正新修大藏經》
X:《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B:《大藏經補編選錄》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T02, no. 99
菩提留支譯,《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T09, no. 272
慧嚴譯等,《大般涅槃經》,T12, no. 375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T12, no. 353
菩提留支,《入楞伽經》,T16, no. 671
玄奘譯,《解深密經》,T16, no. 676
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T16, no. 672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25, no. 1509
玄奘譯,《佛地經論》,T26, no. 1530
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T31, no. 1604
真諦譯,《佛性論》,T31, no. 1610
真諦譯,《大乘起信論》,T32, no. 1666
玄奘譯,《大乘阿毘達磨集論》T31, no. 1605
玄奘譯《成唯識論》,T31, no. 1585
真諦譯,《轉識論》,T31, no. 1587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T31, no. 1597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T31, no. 1595
圓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T33, no. 1711
圓測,《仁王經疏》,T33, no. 1708,
吉藏,《法華玄論》,T34, no. 1720,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T36, no. 1736
圓測,《金光明最勝王經疏》,T39, no. 1788
遁倫,《瑜伽論記》,T42, no. 1828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T43, no. 1830
慧沼,《成唯識論了義燈》,T43, no. 1832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T44, no. 1846,
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T45, no. 1861
慧沼,《能顯中邊慧日論》,T45, no. 1863
贊寧等,《宋高僧傳》,T50, no. 2061
珍海,《三論玄疏文義要》T70, no. 2290
親圓,《華嚴宗種性義抄》T72,no. 2329
圓測,《解深密經疏》,X21, no. 369
定賓,《四分律疏飾宗義記》,X42, no. 733
曇延,《起信論義疏》,X45, no. 755
智周,《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X55, no. 883
法寶,《一乘佛性究竟論》,X55, no. 902
曇噩,《新修科分六學僧傳》,X77, no. 1522
李能和,《朝鮮佛教通史》,B31, no. 170

玄奘譯,《解深密經》,《藏要》第一輯。呂澂編,1927。南京:支那內學院。
圓測,《解深密經疏》,法成藏譯,觀空還譯,2000。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影印1922年,金陵刻經處出版)
-------,《仁王經疏》,《韓國佛教全書》。首爾市:東國大學。2002年。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韓國佛教全書》。首爾市:東國大學。2002年。
-------,《成唯識論測疏》,南京:支那內學院。1935。

二、中文參考著作
呂澂,1991。《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1、2、4、5冊。山東:齊魯書社。
牟宗三,1984。《佛姓與般若》。臺北市:學生書局。
---------,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4冊。臺北市:聯經書局。
林鎮國,2012a。〈真理與意識:從《佛性論》爭到朱陸異同的二種哲學類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8期:1-46.
---------,2012b。《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市:政大出版社。
金東柱,1985。《圓測之唯識學觀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1986。《唯識思想》。臺北市:華宇出版社。
------------------,李世傑譯,1986。《如來藏思想》。臺北市:華宇出版社。
耿晴,2009。〈真諦三藏「解性」概念再探〉。印度學學術研討會(第4屆)
------,2011a。〈佛性」與「佛姓」概念的混淆:以《佛性論》與《大乘起信論》為中心〉。《漢語哲學新視域》,69-97。
------,2011b。〈在解脫學脈絡下的佛身論──以《攝大乘論》為中心之探討〉。《哲學與文化》,38(3),119-145。
------,2013a。〈論如來藏思想在解脫學上的根本困難—以《寶性論》為中心的探討〉。《漢語佛學評論》,第3 期,201-231
------,2013b。〈法身為真如所顯—論《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對於法身的界定〉。臺大佛學研究,第26期,1-56。
------,2014。 〈《辯中邊論》頌文中的兩種唯識三性說模型〉,《臺大佛學研究》, Vol.28, pp.51﹣104。
------, 2015.〈《大乘莊嚴經論》的兩種唯識三性說模型〉。《臺大佛學研究》 (30):1-63。
楊白衣,1983。〈圓測之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05-156。
---------,1984。《道倫《瑜伽師地論記》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113-134。
楊廷福,2011。《玄奘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維中,1998。識體理體兩分與「一分無性」說──法相唯識宗佛性思想論析,〈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93-106。
湯用彤,1982。《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陳景富,1995。〈圓測與玄奘、窺基關係小考〉,《玄奘研究文集》。
張志強,2003。〈圓測唯識思想研究——以《成唯識論疏》與《成唯識論》參糅問題為中心〉。《哲學門》第四卷,第二冊。
伍啟銘,2004。《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校譯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談壯飛,〈熊十力先生與呂澂先生論學函稿〉,《鵝湖月刊》第12期(1986年8月),頁16-28。
陳一標,1994。〈真諦的「三性」思想--以《轉識論》為中心〉,《東方宗教討論會論集》新4期:10~45。
---------,2000a。〈印順導師對新舊譯唯識的定位與評析〉。《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頁267 – 296。
---------,2000b。《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趙東明,2011。《「轉依」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臺大哲學系博士論文。
---------,2016。〈唯識學「轉依」(Āśraya-parivrtti/Āśraya-parāvrtti)的二種「所依」(Āśraya)探研--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期):161-210。
廖明活,2004。〈慧沼的佛性思想--對法寶的佛性思想的評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no. 25期:143-176。
------,2005a。〈理、行兩種佛性說法的形成和演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no. 10期:119-149。
------,2005b。〈初唐時期《佛性論》爭中的真如所緣緣種子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no. 27期:167-183。
------,2006。〈初唐時期《佛性論》爭中的一乘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no. 29期:177-204。
------, 2007. 〈南北朝時代的佛性學說-中國佛性思想的濫觴〉,《中華佛學學報》 (20):105-137。doi: 10.6986/chbj.200707.0105.
藍吉富主編,1994。《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縣永康市: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賴賢宗,1992。〈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中邊分別論》〈相品〉及《佛性論》〈顯體分〉所呈現的「境的思路〉,《國際佛學中心》第二期:284-306。
蔡伯郎,2000。《唯識的三性與二諦》。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7。〈真諦的阿摩羅識義與《九識章》的一些問題〉,《正觀》81期:5-52。
釋印順,1986。《如來藏之研究》。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1992。《攝大乘論講記》。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2000。《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2000。《乘起信論講記》。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2000。《佛教史地考論》。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釋恆清,1994。〈初唐《佛性論》諍---靈潤與神泰為主〉,《佛教的思想與文化》臺北:法光出版社。
---------,1996。〈《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臺大佛學研究》(1):38-95。
釋仁宥(李秋奉),2002。《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文化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蒂安娜(Diana Y. Paul),2011。《中國六世紀的心識哲學:真諦的《轉識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野澤靜證[著]、李鳳媚譯,2013。《大乘佛教瑜伽行研究—《解深密經》聖者慈氏章及疏之譯注》。高雄市:彌勒講堂。
(日)高橋晃一[著]、李鳳媚譯,2011。《從『菩薩地・真實義品』到『攝決擇分・菩薩地』的思想發展 : 以vastu概念為中心》。高雄市:彌勒講堂。
(日)中村元主編,余萬居譯,1984。《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
(韓)張圭彥,2019。〈圓測之法身觀 -以對《法華經》「一乘」的認識爲中心〉,《華嚴硏究》第2輯。陝西師範大學宗敎學叢刊。
(美)斯坦利.威斯坦因[著];張煜譯,2010。《唐代佛教》,《劍橋中華文史叢刊》。上海:上海古籍。

三、外文參考著作
A. Charles Muller(Tr.)" Selections from the Commentary on the Saṃdhinirmocana-sūtra". http://www.acmuller.net/kor-bud/vol06-02-haesimmilgyeongso.html
Clément Vidal. "An Enduring Philosophical Agenda: Worldview Construction as a Philosophical Method, " Cogprints (March 2011)
Cho, Eun-su. 1997. "Language and meaning: Buddhis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uddha`s word" in India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ho, Eun-su. 2005 "Wŏnch’ŭk’s Place in the East Asian Buddhist Tradition," in Currents and Countercurrents: Korean Influences on the East Asian Buddhist Traditions, ed. Robert E. Buswel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Etienne Lamotte, 1935 Samdhinirmocana Sutra: L`Explication Des Mysteres (Louvain & Paris: Universite de Louvain and Adrien Maisonneuve)
Hwang, Chang-geun. 2000. "A Korean Yogācāra monk in China: Won -Cheuk (612–696) and his commentary on the Heart Sūtra." Ph.D.,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Powers, John. 1992. "Lost in China, Found in Tibet: How Wonch`uk Became the Author of the Great Chinese Commentary."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5 (1):95.
----------------. 1995. Wisdom of Buddha: the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Berkeley, CA: Dharma Pub.
Keenan, John P. 2000. The Scripture on the Explication of Underlying Meaning,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of Hsuan-tsang (Taishō vol. 16, no. 676). Berkeley, Calif. :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Keng, Ching. 2009. "Yogâcāra Buddhism transmitted or transformed? Paramârtha (499–569) and his Chinese interpreters." Ph.D., Harvard University.
Keng, Ching. 2018. "How Do W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Under the Yogācāra Model of the Mind? On Disputes Among East Asian Yogācāra Thinkers of the Seventh Century."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doi: 10.1007/s10781-017-9343-1.
Lee, Sumi. 2014. "Toward a New Paradigm of East Asian Yogacara Buddhism: Taehyon (ca. 8th century CE), a Korean Yogacara monk, and His Predecessors."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in, Chen-Kuo. 1991. ""The Samdhinirmocana Sutra": A liberating hermeneutic." Ph.D., Temple University.
Sakuma, Hidenori. 2006. "On Doctrinal Similarities between Sthiramati and Xuanzang". Vol. v.29 n.2. Leuven, Belgium : Peeters Publishers.
---------------------. 2007. "In Search of the Origins of the Five-Gotra System."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55 (3):1112-1120. doi: 10.4259/ibk.55.1112.
Tsong-kha-pa. Blo-bzang-grags-pa. 1984. Tsong Khapa`s Speech of gold in the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 : reason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Tibet. Edited by Robert A. F. Thurman,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 Princeton, N.J.
葉阿月. 1990. "The Problems Of The "Atyantika" In Kuei-Chi`s PPHV (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vyakhyan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賛)." 《中華佛學學報》(3):360-379. doi: 10.6986/chbj.199004.0360.
大竹晋. 2012.〈真諦《九識章》をめぐって〉。《真諦三藏硏究論集》京都市: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頁121-154。
---------. 2017. 《大乗起信論》成立問題の研究 : 『大乗《起信論》』は漢文仏教文献からのパッチワーク 》. 東京都: 国書刊行会。
木村邦和. 1979. 〈『仁王経疏』間の学説の異同 (一) 〉. Vol. v.28 n.1 (總號=n.55): 184-185. 東京, 日本 :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1981a. 〈『仁王経疏』間の学説の異同 (二) -真諦三蔵学説の継承状況〉. Vol. v.29 n.2 (總號=n.58): 120-121. 東京, 日本: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1981b. 〈真諦三蔵の学説に対する西明寺円測の評価 -《解深密経疏》の場合. 〉 Vol. v.30 n.1 (總號=n.59) 373-376. 東京, 日本: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吉田道興. 1976. 〈西明寺円測の教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 (1):266-268. doi: 10.4259/ibk.25.266。
吉村誠. 2013. 《中国唯識思想史研究:玄奘と唯識学派》。東京: 大蔵出版。
---------. 2004. 〈唯識学派の五姓各別説について〉. Vol. n.62: 223-258 . 東京, 日本 : 駒澤大學。
宇井伯壽. 1932. 《印度哲學史》(第六)。東京市: 岩波書店。
羽溪了諦. 1971. 〈唯識宗の異派〉。《羽溪博士米寿記念佛教論說選集》。東京: 大東。
長谷川岳史. 1998. "〈本来自性清浄涅槃」についての慧沼と円測の見解〉。《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46 (2):562-565. doi: 10.4259/ibk.46.562。
---------------. 1997. 〈円測の真如観〉. Vol. n.10: 2-11. 京都, 日本: 龍谷大学佛教学研究室。
---------------. 1982. 〈五法と三身の結び付き -仏地経論を申心として〉. Vol. v.31 n.1 (總號=n.61): 124-125. 東京, 日本 :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1987.〈<三身>と<五法>-両者の結合関係とその成立過程〉。《高崎直道博士還暦記念論集インド学仏教学論集》。春秋社。頁387-411。
高崎直道,柏木弘雄校註.2005.《仏性論;乗《起信論》(旧.新二訳) 》。東京都: 大蔵出版。
高崎直道. 2009. 《大乗起信論》;楞伽経》。東京都: 春秋社。
高橋晃一. 2014. 〈求那跋陀羅譯『相續解脫經』と『第一義五相略』:『解深密經』の部分譯に關する疑問.〉。《東方学》127:18-34。
加納和雄. 2012. 〈チベット撰述文獻に傳わる眞諦の九識說 : ツォンカパ著『クンシカンテル』とその週邊〉。《真諦三藏硏究論集》。京都市: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頁345-400。
船山徹. 2012.〈真諦の活動と著作の基本的特徵〉。《真諦三藏硏究論集》。京都市: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頁1-86。
富貴原章信. 1989. 《日本唯識思想史》 。《富貴原章信仏教学選集》,第三卷. 東京都: 図書刊行会。
橘川智昭. 1996. 〈円測撰『解深密経疏』における一乗論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45 (1):56-58. doi: 10.4259/ibk.45.56。
--------------. 1999. 〈円測による五性各別の肯定について -- 円測思想に対する皆成的解釈の再検討〉. Vol. n.40: 95-117. 東京, 日本: 仏教思想学会。
--------------. 2000. 《円測の五性各別思想―円測思想に対する従来解釈の再検討と基教学との比較》。東洋大學博士論文。
--------------. 2002. 〈円測の真諦説批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 (2):662-665. doi: 10.4259/ibk.50.662。

--------------. 2019. 〈唯識系譜考〉。《豊山教学大会紀要》,no. 47: 47-73。
李鐘徹、船山徹等人。2013。《圓測《解深密經疏》勝義諦相品硏究》 (AKS人文叢書8)。韓國學中央硏究院出版部。
---------------.2015. 《圓測《解深密經疏》心意識相品硏究》 (AKS人文叢書11)。韓國學中央硏究院出版部。
張圭彦, and 香奈 林. 2014. 〈円測無性有情論の曖昧性と解釈学的苦境〉。《東アジア仏教研究》(12):105-130.
松田和信. 1995. 〈『解深密経』における菩薩十地の梵文資料〉,《仏教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 第2號,1995。
望月良晃. 1988. 《大乗涅槃経の研究 : 教団史的考察》,東京: 春秋社。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1095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