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子弟書對《紅樓夢》的改編研究
A study into Zidishu`s (songs of Qing Eight Banners) adaptions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作者 劉芷瑜
LIU, ZHI-YU
貢獻者 楊明璋
YANG, MING-ZHANG
劉芷瑜
LIU, ZHI-YU
關鍵詞 《紅樓夢》子弟書
《紅樓夢》
情節改編
寫作技巧
藝術效果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Sep-2020 12:10:38 (UTC+8)
摘要 本文以對讀文本的比較分析,做為探討子弟書對《紅樓夢》改編情形的研究方法,將《紅樓夢》與《紅樓夢》子弟書的關係,放置於被改編的文本素材與形成口頭表演文本的脈絡下來理解。對讀現存三十一種《紅樓夢》子弟書故事與相關《紅樓夢》回合,發現《紅樓夢》子弟書作家們改編的選材喜好,聚集於某幾種情節。依照《紅樓夢》子弟書改編情節之間異同關係的分析比較,分為三大類型的改編情節,分別命名為「藝文活動的品鑑與創作」、「癡情幻夢的關注與感嘆」、「現實慾望的互動與觀看」之情節改編。
  在「藝文活動的品鑑與創作」之情節改編方面,有的彰顯子弟書作者強化符應《紅樓夢》原有的情節,以彰顯《紅樓夢》的精華與迎合觀眾期待視野;有的則彰顯子弟書作者本身審美取向與閱讀視野偏向古典文學傳統範式,以及針對當代倫理價值觀將黛玉型塑出謹守道德禮教的面向。而在「癡情幻夢的關注與感嘆」之情節改編,彰顯子弟書作者為了萃取原著精華以及迎合觀眾最關注的寶黛戀情悲劇,所作的取材傾向,並且透過強化哀嘆的渲染,達到使子弟書表演現場的觀眾,能夠快速理解情節與引起情感高度共鳴。而在「現實慾望的互動與觀看」之情節改編,彰顯子弟書作者既呼應《紅樓夢》原本現實世界的慾望面向,也根據觀眾的需求,增加貼近現實慾求與企盼的情節。展示人們凝視身體感官美的渴望、對於富貴的好奇欣羨、對於貧窮卻安穩快樂的追求,以及關於「安身立命、生命傳承、倫理秩序」的常民期盼。整體而言,《紅樓夢》子弟書的情節改編,既呼應《紅樓夢》主題精神,也兼具迎合民間通俗與口頭表演的思想與形式。
本文最後經由分析《紅樓夢》子弟書改編的寫作技巧與藝術效果,歸納出三個面向,分別為「寫景狀物的技巧與藝術效果」、「重複句式雅俗共構的技巧與藝術效果」、「敘事者評論的技巧與藝術效果」,藉由改編的表現形式與藝術效果之分析,呈現《紅樓夢》子弟書形式具備口頭表演藝術的特質,與改編《紅樓夢》後的情節內容相得益彰,形成兼具詩詞的典雅與民間曲藝的通俗活潑之藝術效果。
With the method for analyzing literary texts in a comparative way, this thesis seeks to investigate into some specific adaptations, known as Zidishu, of the novel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hile put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its such adaptations in a context concerning the adaptation of texture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scripts for oral performances. As we compare thirty-one available stories in Zidishu with the referred chapter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hat catch our eye are some specific episod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which Zidishu authors preferred to make references to.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arallel plot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its Zidishu version while focusing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is thesis categorizes the plotting styles in the Zidishu vers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to three types: the appreciation and creating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art and literature works, the obsession and grieving for affectionate illusions, and the interactions and observations out of down-to-earth desires.
Focusing on the appreciation and creating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art and literature works, we can see that some of Zidishu authors preferred to achieve a coherence between their own works and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order to show their audience the best of such a classical masterpiece and match the horizon of their expectation, while other authors, which seemed to have an old school aesthetic sense and a preference for traditional literature paradigm, would rather endow their Dai-yu with a conservative character on account of the moral ground at that time. Focusing on the obsession and grieving for affectionate illusions, we can see that most of Zidishu authors tended to not only extract the core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specially the most hitting tragedy of the couple Dai-yu and Bao-yu, but also intensify the mourning for this couple, since this may help the audience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easier and to have more sympathy for characters.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s and observations out of down-to-earth desires, we can see that the portrayal of down-to-earth desires in Zidishu actually echoes that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hile adding some elements which seem to be closer to people’s realistic longings, such as longing for bodily beauty, longing for either wealth or the calmness in poverty, and longing for the normal order in their routinely daily liv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Zidishu vers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choes the main theme of this novel while being endowed with the spirit and form of oral performances setting up to satisfy the audience.
Finall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ffect within the Zidishu vers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is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re might be three dimensions to such a kind of adaptation: the writing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ffect concerning portraying scenes and objects, the writing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ffect by repetitive syntaxes which can be accepted by both the high class and the lower class, and the writing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ffect about judgements from narrators. Hopefully through all the investigations above, this study could be a helpful step for the academy research to appreciate and understand the aspects of the Zidishu vers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better.
參考文獻 一、 《紅樓夢》與《紅樓夢》子弟書文獻
阿英:《紅樓夢戲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胡文彬:《紅樓夢子弟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
胡文彬:《紅樓夢說唱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汪惕齋畫:《紅樓夢校注彩畫本(1-3冊)》(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黃仕忠,李芳,關瑾華:《子弟書全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路工編選:《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
劉烈茂、郭精銳:《清車王府鈔藏曲本.子弟書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
關德棟、周中明:《子弟書叢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二、 古籍
(漢)鄭玄注:《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經注疏本,1967年)。
(清)曼殊震鈞:《天咫偶聞》(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1917年成書初版。
金台三畏氏編:《綠棠吟館子弟書選》,清稿本,首都圖書館藏,1922年初版。
逆旅過客:《都市叢談》(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1940年成書初版。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增訂本)。
路工編選:《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年1月)。

三、 現代專著
1. 外文專著
Ann Waltner著,曹南來譯:《烟火接續:明清的收繼與親族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社,2009年)。
Hans Robert Jauss,Robert C 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二版)。
Richard Bauman著,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Toril Moi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書公司翻譯發行,2005年)。
Walter J.Ong著,何道寬譯:《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語詞的技術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Joseph M. Williams著,陳美霞、徐畢卿、許甘霖譯:《研究的藝術》(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

2. 中文專著
一粟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紅樓夢卷》(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三刷)。
一粟編:《紅樓夢書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王實甫著,王季思校注,張人和集評:《集評校注西廂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4月)。
王國維、太愚、林語堂等著:《紅樓夢藝術論甲編三種》(臺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
王國維、蔡元培著:《紅樓夢評論・石頭記索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德福:《紅樓夢牙牌令:語符多義模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朱一冰主編:《紅樓夢研究集》(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
朱一玄編:《紅樓夢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何永清《現代漢語語法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車振華:《清代說唱文學創作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15年)。
宋淇:《紅樓夢釋要──宋淇紅學論集》(北京:中國書店,2000年)。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汪順平:《女子有行:紅樓夢的閨閣、遊歷敘事與「海上」新意涵》(臺北:元華文創,2018年)。
周汝昌:《紅樓藝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周汝昌:《紅樓夢與中華文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林均珈:《紅樓夢子弟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林依璇:《無才可補天:紅樓夢續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林崗:《口述與案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偉淑:《金瓶梅女性身體書寫的敘事意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周慶華:《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文化,2005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第1版)。
俞平伯:《紅樓夢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俞平伯:《紅樓夢研究》(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
姚穎:《清代中晚期北京說唱文學與伎藝研究——以子弟書、岔曲為中心》(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08年)。
陳國學:《紅樓夢》的多重意蘊與佛道教關係探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脂硯齋等著,陳慶浩輯校:《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
郭曉婷:《子弟書與清代旗人社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淨因法師導讀、譯注:《心經 金剛經》(香港:中華書局,2013年)。
啟功:《啟功叢稿(論文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許玫芳:《紅樓夢人物之性格情感與醫病關係:跨中西醫學精神醫學、內科、婦產科、皮膚科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曹雪芹著,高鶚續,鄭慶山校訂:《脂本彙校石頭記》(作家出版社,2003年)。
曹雪芹著,脂硯齋評,鄧遂夫校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作家出版社,2006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崔蘊華:《書齋與書坊之間──清代子弟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崔蘊華:《說唱、唱本與票房──北京民間說唱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曾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初版)。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出版社,2003年)。
馮其庸:《石頭記脂本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傅惜華:《曲藝論叢》(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
傅惜華:《子弟書總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斌雲春:《石頭記脂本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斌雲春編著:《百年紅學︰從王國維到劉心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詹丹:《紅樓情榜》(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4年)。
詹丹:《紅樓夢與中國古代小說再詮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14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社,2003年)。
楊蔭深:《中國俗文學概論》(臺北:世界書局,1946年)。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1997年修訂重版)。
熊秉真、王璦玲、胡曉真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4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2014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字》(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鄭慶山:《紅樓夢的版本及其校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魯迅著,周錫山釋評:《中國小說史略匯編釋評》(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
餘釗:《北京舊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全解》(香港:中和出版,2017年)。
蔡源莉、吳文科:《中國曲藝史》(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歐麗娟:《大觀紅樓(母神卷)》(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歐麗娟:《大觀紅樓(綜論卷)》(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歐麗娟:《大觀紅樓(正金釵卷)(上)(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歐麗娟:《紅樓一夢:賈寶玉與次金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歐麗娟:《詩論紅樓夢》(臺北:五南出版社,2017年)。
歐麗娟:《紅樓夢人物立體論修訂版》(臺北:五南出版社,2017年)。
賴永海主編,陳林譯注:《無量壽經》(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關德棟、周中明主編:《子弟書叢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薛寶琨:《中國的曲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薩孟武:《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臺北:三民書局,2018年)。
羅婷著:《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出版社,2002年)。

四、 期刊論文
王立,陳康泓:〈由悲秋主題看子弟書「他者」的抒情意味──一個跨文化傳播的抒情模式的變異〉,《東疆學刊》,2012年第3期,頁8-13。
王立,劉芳芳:〈《金瓶梅》子弟書的母題接受與滿漢文化融合〉,《山西大學學報》,2014年第37卷第4期,頁23-29。
王雙梅:〈滿族文化視角下的《紅樓夢》研究述評〉,《民族文學研究》,2018年第4期,頁163-176。
王曉寧:〈《紅樓夢》子弟書研究述論〉,《紅樓夢學刊》,2009年第1輯,頁286-300。
王美雨,周忠元:〈子弟書中的飲食文化特徵與審美建構〉,《臨沂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頁121-126。
王美雨:〈語言文化視域下的子弟書俗語研究〉,《滿族研究》,2015年第4期,頁111-115。
尹變英:〈從《書詞緒論》看子弟書〉,《晉中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頁101-104。
尹變英:〈論折子戲對子弟書的影響〉,《民族文學研究》,2015年第5期,頁111-119。
尹變英:〈僧尼的情感世界〉,《晉中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頁105-109。
尹變英:〈以「情」為核心的《三言二拍》子弟書〉,《晉中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頁85-88。
曲金良:《略談《紅樓夢》子弟書〈露淚緣〉》,《紅樓夢學刊》,1989年第3輯,頁252-260。
朱淡文:〈《紅樓夢》版本源流總論〉,《紅樓夢學刊》,1988年第4輯,頁165-178。
江寶釵:〈論寶黛愛情悲劇的成因及其象徵意義〉,《中國學術年刊》,1996年第17期,頁287-299。
江寶釵:〈「紅樓夢」詩社活動研究--性別文化與遊戲美學的呈現〉,《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997年第1期,頁71-93。
吳文科:〈論《紅樓夢》的曲藝改編〉,《紅樓夢學刊》,1990年第1輯,頁313-320。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1995年4月第7期,頁77-92。
全弘哲:〈子弟書的主題和藝術〉,《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8-11。
冷紀平,郭曉婷:〈清代子弟書的誕生同八旗子弟生活方式的關係〉,《滿族研究》,2009年第4期,頁67-75。
冷紀平,郭曉婷:〈清代子弟書題材來源考〉,《東方論壇》,2014年第4期,頁114-119。
李芳:〈觀看與書寫:清初、中葉旗人觀劇體驗與其俗曲創制〉,《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年第16期,頁221-249。
李芳:〈子弟書稱謂新探〉,《滿語研究》,2009年第2期,頁116-123。
李芳:〈子弟書演出考論〉,《民族文學研究》,2014年第6期,頁156-166。
李慶霞:〈歡聲和哀曲——釵黛形象在清代的影響研究〉,《合肥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頁69-73。
李愛冬:〈從《紅樓夢》子弟書看《紅樓夢》對中國說唱文學的影響〉,《紅樓夢學刊》,1988年第4輯,頁155-164。
李愛冬:〈詩的情韻,文的包容,一代新聲──《子弟書作品選析》前言〉,《內蒙古師大學報》,1994年第2期,頁36-40。
李奭學:〈前言:《紅樓夢》與《西遊記》〉,《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5年卷15第4期,頁1-8。
林均珈:〈從語言風格論子弟書的形文──以《紅樓夢》故事為例〉,《東方人文學誌》,2009年6月第8卷第2期,頁151-169。
林均珈:〈清子弟書《芙蓉誄》排比修辭探析〉,《「廣義修辭下的閱讀與寫作教學」海峽兩岸語文教學觀摩暨學術研討會會後論文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印,2019年11月,頁255-272。
林曉筠:〈韓小窗子弟書的詞句風格〉,《中國文化月刊》,2004年第279期,頁67-87。
胡文彬:〈《紅樓夢》子弟書初探〉,《社會科學輯刊》,1985年第2期,頁141-149。
胡光平:〈韓小窗生平及其作品考查記〉,《文學遺產增刊》,1963年第12輯,頁90-100。
姚穎:〈子弟書的研究歷史、現狀及意義〉,《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頁49-51。
姚穎:〈論《紅樓夢》子弟書對俗語的運用〉,《滿族研究》,2004年第2期,頁44-50。
姚穎:〈子弟書對《紅樓夢》人物性格的世俗化改編〉,《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第2期,頁84-89。
姚穎:〈略論清代北京的說唱藝人〉,《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頁51-55。
侯寧杉:〈論子弟書對《紅樓夢》人物性格的改編〉,《青春歲月》,2018年第1期,頁11-12。
孫富元、王先鋒〈略述韓小窗的《紅樓夢》子弟書創作〉,《渭南師專學報》,1999年第4 期,頁36-37。
陳永宏,陳默:〈晴斐悲劇作為社會悲劇思考時的多層次文化意蘊──晴雯悲劇成因組論之一〉,《紅樓夢學刊》,1994年第3輯,頁117-126。
陳錦釗:〈子弟書之作家及其作品〉,《書目季刊》,1980年9月第12卷第1、2期,頁21-56。
陳錦釗:〈子弟書名家韓小窗及其作品〉,《民俗曲藝》,1982年5月第16期,頁1-23。
陳錦釗:〈現存快書資料之疏漏及補正〉,《漢學研究》,1983年6月第1卷第1期,頁61-90。
陳錦釗:〈子弟書名家鶴侶氏其人及其作品之研究〉,《國立臺北商專學報》,1986年1月第25期,頁346-363。
陳錦釗:〈論《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及近年大陸所出版有關子弟書的資料〉,《民族藝術》,1998年第4期,頁146-158。
陳錦釗:〈六十年來子弟書的整理與研究〉,《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9月),頁312-320。
陳錦釗:〈論現存取材相同且彼此關係密切的子弟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0年6月第10卷第2期,頁215-237。
陳錦釗:〈子弟書的整理與研究世紀回顧〉,《漢學研究通訊》,2003年5月第22卷第2期,頁18-27。
陳錦釗:〈論子弟書的整理與研究〉,《滿族研究》,2003年第4期,頁55-64。
陳桂成:〈子弟書中的豔書〉,《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頁117-119。
陳桂成:〈論《紅樓夢》子弟書的文化意義〉,《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9期,頁23-24。
陳祖蔭:〈子弟書與岔曲──北京地區的兩種韻文〉,《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頁26-29。
陳祖蔭:〈淺議韓小窗子弟書的藝術特色〉,《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第28卷第6期,頁78-82。
郭曉婷:〈清代子弟書研究歷史及其思考〉,《中國詩歌研究動態》,2009年第1期,頁388-397。
郭曉婷:〈清代子弟書界說〉,《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年第4期,頁86-90。
郭曉婷:〈清代子弟書興衰時間考〉,《東方論壇》,2010年第1期,頁33-37。
郭曉婷:〈清代子弟書與鼓詞關係考〉,《學術論壇》,2010年第1期,頁170-174。
郭曉婷,冷紀平:〈明清小說對說唱文學子弟書的結構影響〉,《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頁107-112。
郭曉婷,冷紀平:〈從子弟書看清代旗人官吏的日常工作〉,《民族文學》,2011年第6期,頁36-41。
郭曉婷:〈清代北京旗人與戲曲〉,《北京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頁78-81。
郭曉婷,冷紀平:〈從子弟書看戲曲對說唱文學的影響〉,《民族文學》,2013年第2期,頁33-40。
郭曉婷,冷紀平:〈論子弟書中的飲食描寫〉,《東方論壇》,2013年第3期,頁76-79。
許素蘭:〈由紅樓夢之神話原型看賈寶玉的歷幻完劫〉,《中外文學》,1976年卷5第3期,頁44-54
張文恒:〈試論子弟書對《紅樓夢》的接受與重構〉,《紅樓夢學刊》2009年第6輯,頁103-309。
張文恒:〈論子弟書《黛玉悲秋》的價值以及在《紅樓夢》早期傳播中的意義〉,《中國文學研究期刊》,2013年第4期,頁55-58。
張文恒:〈論滿族子弟書對中國傳統敘事詩的充實與創新〉,《滿族研究》,2011年第2期,頁115-121。
張文恒:〈論滿族曲藝子弟書對傳統敘事詩的充實與創新〉,《赤峰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頁109-113。
張雲:〈彈詞開篇和子弟書對《紅樓夢》續書的認同〉,《紅樓夢學刊》,2013年第3輯,頁33-45。
張迪:〈子弟書的內容與成就〉,《滿族研究》,2003年第1期,頁42-48。
候淑娟:〈漫談「清車王府鈔藏曲本子弟書集」及其評論性篇章〉,《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998年第5期,頁1-27。
崔蘊華:〈遺失的民族藝術珍品──《賣油郎獨佔花魁》等子弟書的發現及其文學價值〉,《民族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頁56-58。
崔蘊華:〈子弟書中的八旗子弟形象論〉,《遼寧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頁33-36。
崔蘊華:〈《紅樓夢》子弟書:經典的詩化重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 第3期,頁121-128。
崔蘊華:〈百本張與子弟書書坊〉,《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4期,頁14-18。
崔蘊華:〈子弟書目錄與版本綜述〉,《河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頁113-116。
崔蘊華:〈子弟書與北京地域文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頁90-95。
崔蘊華:〈明清時期三大流域間的文化互動——彈詞、子弟書、木魚書淵源與相互關係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頁99-103。
崔蘊華:〈論明清說唱文學對傳統敘事詩的創新〉,《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2期,頁163-170。
康保成:〈子弟書作者鶴侶氏生平家世考略〉,《文獻季刊》,1999年第4期,頁128-144。
盛志梅:〈試論子弟書的敘事及體制及特點〉,《時代文學》,2011年第18期,頁180-181。
盛志梅:〈清代子弟書的傳播特色及其俗化過程〉,《滿族研究》,2012年第4期,頁79-83。
曹琳婉:〈談露淚緣的文學藝術特色〉,《職大學報》,2017年第1期,頁56-61。
梁帥:〈晚清民國北京八旗戲曲活動研究述評〉,《滿族研究》,2016年第1期,頁98-106。
許秋華:〈從子弟書看早期東北方言滿語詞〉,《滿族研究》,2012年第2期,頁121-124。
黃仕忠,李芳:〈子弟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7年第17卷第1期,頁115-140。
黃仕忠:〈車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文化藝術研究》,2008年第1期,頁139-162。
黃仕忠:〈關於子弟書的收藏與著錄───《新編子弟書總目》前言〉,《中文古籍整理與版本目錄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08-124。
曾永義:〈序《紅樓夢》子弟書研究》〉,《國文天地》,2012年第323期,頁13-14。
萬晶晶:〈京津票房中的子弟書音樂尋蹤〉,《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頁15-24。
賈靜波:〈《聊齋志異》子弟書初探〉,《蒲松齡研究》,2008年第4期,頁85-96。
鄭毓瑜:〈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2011年新41卷第1期,頁 3-37。
趙毓龍,胡勝:〈重人情而輕神魔:論西遊子弟書的敘事傾向〉,《遼寧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頁147-152。
齊心苑:〈金風玉露一相逢——《紅樓夢》題材的五更調研究〉,《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頁102-105。
蓋琦紆:〈《紅樓夢》中的疾病書寫──林黛玉的病情敘事與隱喻〉,《高醫通識教育學報》,2007年第2期,頁35-47。
劉嘉偉:〈論子弟書對《紅樓夢》命意的接受〉,《四川戲劇》,2007年第5期,頁113-114。
劉嘉偉:〈子弟書對《紅樓夢》情節結構的接受〉,《天中學刊》,2007年卷22第4期,頁84-86。
劉嘉偉:〈「清空」幻渺與「質實」詳瞻——《紅樓夢》及其子弟書藝術特色之比較〉,《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1輯,頁100-113。
劉嘉偉:〈借筆生端寫妙人——論子弟書對《紅樓夢》人物形象的接受〉,《明清小說研究》,2009年第1期,頁191-198。
劉嘉偉,叢國巍:〈子弟書對《紅樓夢》語言藝術的繼承與創新〉,《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頁167-170。
歐麗娟:〈從《紅樓夢》看曹雪芹的律詩創作/品鑒觀〉,《臺大中文學報》,2000年第13期,頁127-161。
歐麗娟:〈「紅樓夢」詩論中的感發說〉,《中國古典文學研究》,2000年第4期,頁117-131。
歐麗娟:〈文學閱讀中情欲主體的建構-------評《重讀石頭記》第四章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5年卷15第4期,頁29-34。
歐麗娟:〈《紅樓夢》中的「狂歡詩學」──劉姥姥論〉,《臺大文史哲學報》,2005年第63期,頁71-104。
歐麗娟:〈論《紅樓夢》中「情理兼備」而「兩盡其道」之「痴理」觀〉,《臺大中文學報》,2011年第35期,頁157-204。
歐麗娟:〈《紅樓夢》中詩論與詩作的偽形結構──格調派與性靈說的表裡糾合〉,《清華學報》,2011年卷41第3期,頁477-521。
歐麗娟:〈《紅樓夢》中的情/欲論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為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2013年第78期,頁1-43。
賴芳伶:〈《紅樓夢》「大觀園」的隱喻與實現〉,《東華漢學》,2014年第19期,頁243-280。
關紀新:〈清代滿族文學與「京腔京韻」〉,《黑龍江民族叢刊》,2007年第6期,頁169-175。
關德棟,周中明:〈論子弟書〉,《文史哲》,1980 年第2期,頁56-63。

五、 學位論文
王友蘭:《紅樓夢說唱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6月)。
王曉寧:《紅樓夢子弟書研究》(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5月)。
白燕:《滿漢文化交融視野下的紅樓夢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4月)。
曲燕然:《子弟書珍本百種詞語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5月)。
呂柏良:《清末民初旗人生計問題之研究(1875-194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7月)。
李根亮:《紅樓夢的傳播與接受》(武漢:武漢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4月)。
李瑞竹:《庄農進京──紅樓夢續書中的偽富貴敘事》(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7月)。
林均珈:《紅樓夢本事衍生之清代戲曲、俗曲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7月)。
周麗琴:《紅樓夢子弟書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岳宸:《子弟書女性形象管窺》(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3月)。
姚穎:《論子弟書對小說紅樓夢的通俗化改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錦釗:《子弟書之題材來源及其綜合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1月)。
孫越:《金瓶梅子弟書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5月)。
崔蘊華:《子弟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5月) 。
梁昱:《聊齋誌異子弟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7月)。
曹官力:《休閒與事業:清末民初的京劇票界(1871-192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程廣昌:《三國子弟書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所碩士論文,2017年4月)。
黃懷萱:《紅樓夢佛家思想的運用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黃本任:《紅樓夢中的詩觀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1月)。
劉紅:《韓小窗及其子弟書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5月)。
潘霞:《清代子弟書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劉衍青:《紅樓夢戲曲、曲藝、話劇研究》(上海: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6月)。
劉秋麗:《清代子弟書中的英雄俠義故事研究》(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5月)。
劉芳芳:《子弟書對小說名著的改編》(大連:大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5月)。
穆皓洲:《明清文人焚稿現象初探》(蘇州: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5月)。
簡意娟:《清代子弟書四種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3912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2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明璋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YANG, MING-ZH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芷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ZHI-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芷瑜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ZHI-YU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20 12:10:38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20 12:10: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20 12:10: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912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62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912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對讀文本的比較分析,做為探討子弟書對《紅樓夢》改編情形的研究方法,將《紅樓夢》與《紅樓夢》子弟書的關係,放置於被改編的文本素材與形成口頭表演文本的脈絡下來理解。對讀現存三十一種《紅樓夢》子弟書故事與相關《紅樓夢》回合,發現《紅樓夢》子弟書作家們改編的選材喜好,聚集於某幾種情節。依照《紅樓夢》子弟書改編情節之間異同關係的分析比較,分為三大類型的改編情節,分別命名為「藝文活動的品鑑與創作」、「癡情幻夢的關注與感嘆」、「現實慾望的互動與觀看」之情節改編。
  在「藝文活動的品鑑與創作」之情節改編方面,有的彰顯子弟書作者強化符應《紅樓夢》原有的情節,以彰顯《紅樓夢》的精華與迎合觀眾期待視野;有的則彰顯子弟書作者本身審美取向與閱讀視野偏向古典文學傳統範式,以及針對當代倫理價值觀將黛玉型塑出謹守道德禮教的面向。而在「癡情幻夢的關注與感嘆」之情節改編,彰顯子弟書作者為了萃取原著精華以及迎合觀眾最關注的寶黛戀情悲劇,所作的取材傾向,並且透過強化哀嘆的渲染,達到使子弟書表演現場的觀眾,能夠快速理解情節與引起情感高度共鳴。而在「現實慾望的互動與觀看」之情節改編,彰顯子弟書作者既呼應《紅樓夢》原本現實世界的慾望面向,也根據觀眾的需求,增加貼近現實慾求與企盼的情節。展示人們凝視身體感官美的渴望、對於富貴的好奇欣羨、對於貧窮卻安穩快樂的追求,以及關於「安身立命、生命傳承、倫理秩序」的常民期盼。整體而言,《紅樓夢》子弟書的情節改編,既呼應《紅樓夢》主題精神,也兼具迎合民間通俗與口頭表演的思想與形式。
本文最後經由分析《紅樓夢》子弟書改編的寫作技巧與藝術效果,歸納出三個面向,分別為「寫景狀物的技巧與藝術效果」、「重複句式雅俗共構的技巧與藝術效果」、「敘事者評論的技巧與藝術效果」,藉由改編的表現形式與藝術效果之分析,呈現《紅樓夢》子弟書形式具備口頭表演藝術的特質,與改編《紅樓夢》後的情節內容相得益彰,形成兼具詩詞的典雅與民間曲藝的通俗活潑之藝術效果。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With the method for analyzing literary texts in a comparative way, this thesis seeks to investigate into some specific adaptations, known as Zidishu, of the novel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hile put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its such adaptations in a context concerning the adaptation of texture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scripts for oral performances. As we compare thirty-one available stories in Zidishu with the referred chapter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hat catch our eye are some specific episode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which Zidishu authors preferred to make references to.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arallel plot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its Zidishu version while focusing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is thesis categorizes the plotting styles in the Zidishu vers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to three types: the appreciation and creating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art and literature works, the obsession and grieving for affectionate illusions, and the interactions and observations out of down-to-earth desires.
Focusing on the appreciation and creating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art and literature works, we can see that some of Zidishu authors preferred to achieve a coherence between their own works and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order to show their audience the best of such a classical masterpiece and match the horizon of their expectation, while other authors, which seemed to have an old school aesthetic sense and a preference for traditional literature paradigm, would rather endow their Dai-yu with a conservative character on account of the moral ground at that time. Focusing on the obsession and grieving for affectionate illusions, we can see that most of Zidishu authors tended to not only extract the core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specially the most hitting tragedy of the couple Dai-yu and Bao-yu, but also intensify the mourning for this couple, since this may help the audience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easier and to have more sympathy for characters.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s and observations out of down-to-earth desires, we can see that the portrayal of down-to-earth desires in Zidishu actually echoes that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hile adding some elements which seem to be closer to people’s realistic longings, such as longing for bodily beauty, longing for either wealth or the calmness in poverty, and longing for the normal order in their routinely daily liv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Zidishu vers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choes the main theme of this novel while being endowed with the spirit and form of oral performances setting up to satisfy the audience.
Finall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ffect within the Zidishu vers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is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re might be three dimensions to such a kind of adaptation: the writing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ffect concerning portraying scenes and objects, the writing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ffect by repetitive syntaxes which can be accepted by both the high class and the lower class, and the writing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ffect about judgements from narrators. Hopefully through all the investigations above, this study could be a helpful step for the academy research to appreciate and understand the aspects of the Zidishu vers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better.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子弟書概述-------------------------------------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7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步驟-----------------------------15

第二章 藝文活動的品鑑與創作之情節改編 
第一節 黛玉閱讀與創作情節改編---------------------------22
第二節 群體藝術品鑑與創作的情節改編----------------------33
第三節 雅俗對比品鑑與創作的情節改編----------------------40
第四節 小結------------------------------------------50

第三章 癡情幻夢的關注與感嘆之情節改編   
第一節 寶玉與黛玉證心的情節改編-------------------------52
第二節 黛玉與晴雯殞落的情節改編-------------------------58
第三節 小結------------------------------------------78

第四章 現實慾望的互動與觀看之情節改編 
第一節 身體感官慾望的審美凝視---------------------------80
第二節 貧富階級差異的覺察與觀看-------------------------87
第三節 傳統人倫道德的現實盼望---------------------------94
第四節 小結-----------------------------------------102

第五章 《紅樓夢》子弟書改編之寫作技巧與藝術效果 
第一節 寫景狀物的技巧與藝術效果------------------------104
第二節 重複句式雅俗共構的技巧與藝術效果-----------------118
第三節 敘事者評論的技巧與藝術效果----------------------130
第四節 小結-----------------------------------------139
第六章 結論-----------------------------------------140
參考書目--------------------------------------------144
zh_TW
dc.format.extent 625301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2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紅樓夢》子弟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紅樓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情節改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寫作技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藝術效果zh_TW
dc.title (題名) 子弟書對《紅樓夢》的改編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into Zidishu`s (songs of Qing Eight Banners) adaptions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紅樓夢》與《紅樓夢》子弟書文獻
阿英:《紅樓夢戲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胡文彬:《紅樓夢子弟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
胡文彬:《紅樓夢說唱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汪惕齋畫:《紅樓夢校注彩畫本(1-3冊)》(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黃仕忠,李芳,關瑾華:《子弟書全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路工編選:《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
劉烈茂、郭精銳:《清車王府鈔藏曲本.子弟書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
關德棟、周中明:《子弟書叢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二、 古籍
(漢)鄭玄注:《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經注疏本,1967年)。
(清)曼殊震鈞:《天咫偶聞》(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1917年成書初版。
金台三畏氏編:《綠棠吟館子弟書選》,清稿本,首都圖書館藏,1922年初版。
逆旅過客:《都市叢談》(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1940年成書初版。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增訂本)。
路工編選:《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年1月)。

三、 現代專著
1. 外文專著
Ann Waltner著,曹南來譯:《烟火接續:明清的收繼與親族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社,2009年)。
Hans Robert Jauss,Robert C 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二版)。
Richard Bauman著,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Toril Moi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書公司翻譯發行,2005年)。
Walter J.Ong著,何道寬譯:《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語詞的技術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Joseph M. Williams著,陳美霞、徐畢卿、許甘霖譯:《研究的藝術》(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

2. 中文專著
一粟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紅樓夢卷》(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三刷)。
一粟編:《紅樓夢書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王實甫著,王季思校注,張人和集評:《集評校注西廂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4月)。
王國維、太愚、林語堂等著:《紅樓夢藝術論甲編三種》(臺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
王國維、蔡元培著:《紅樓夢評論・石頭記索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德福:《紅樓夢牙牌令:語符多義模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朱一冰主編:《紅樓夢研究集》(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
朱一玄編:《紅樓夢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何永清《現代漢語語法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車振華:《清代說唱文學創作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15年)。
宋淇:《紅樓夢釋要──宋淇紅學論集》(北京:中國書店,2000年)。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汪順平:《女子有行:紅樓夢的閨閣、遊歷敘事與「海上」新意涵》(臺北:元華文創,2018年)。
周汝昌:《紅樓藝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周汝昌:《紅樓夢與中華文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林均珈:《紅樓夢子弟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林依璇:《無才可補天:紅樓夢續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林崗:《口述與案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偉淑:《金瓶梅女性身體書寫的敘事意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周慶華:《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文化,2005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第1版)。
俞平伯:《紅樓夢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俞平伯:《紅樓夢研究》(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
姚穎:《清代中晚期北京說唱文學與伎藝研究——以子弟書、岔曲為中心》(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08年)。
陳國學:《紅樓夢》的多重意蘊與佛道教關係探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脂硯齋等著,陳慶浩輯校:《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
郭曉婷:《子弟書與清代旗人社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淨因法師導讀、譯注:《心經 金剛經》(香港:中華書局,2013年)。
啟功:《啟功叢稿(論文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許玫芳:《紅樓夢人物之性格情感與醫病關係:跨中西醫學精神醫學、內科、婦產科、皮膚科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曹雪芹著,高鶚續,鄭慶山校訂:《脂本彙校石頭記》(作家出版社,2003年)。
曹雪芹著,脂硯齋評,鄧遂夫校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作家出版社,2006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崔蘊華:《書齋與書坊之間──清代子弟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崔蘊華:《說唱、唱本與票房──北京民間說唱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曾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初版)。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出版社,2003年)。
馮其庸:《石頭記脂本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傅惜華:《曲藝論叢》(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
傅惜華:《子弟書總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斌雲春:《石頭記脂本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斌雲春編著:《百年紅學︰從王國維到劉心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詹丹:《紅樓情榜》(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4年)。
詹丹:《紅樓夢與中國古代小說再詮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14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社,2003年)。
楊蔭深:《中國俗文學概論》(臺北:世界書局,1946年)。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1997年修訂重版)。
熊秉真、王璦玲、胡曉真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4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2014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字》(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鄭慶山:《紅樓夢的版本及其校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魯迅著,周錫山釋評:《中國小說史略匯編釋評》(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
餘釗:《北京舊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全解》(香港:中和出版,2017年)。
蔡源莉、吳文科:《中國曲藝史》(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歐麗娟:《大觀紅樓(母神卷)》(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歐麗娟:《大觀紅樓(綜論卷)》(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歐麗娟:《大觀紅樓(正金釵卷)(上)(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歐麗娟:《紅樓一夢:賈寶玉與次金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歐麗娟:《詩論紅樓夢》(臺北:五南出版社,2017年)。
歐麗娟:《紅樓夢人物立體論修訂版》(臺北:五南出版社,2017年)。
賴永海主編,陳林譯注:《無量壽經》(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關德棟、周中明主編:《子弟書叢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薛寶琨:《中國的曲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薩孟武:《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臺北:三民書局,2018年)。
羅婷著:《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出版社,2002年)。

四、 期刊論文
王立,陳康泓:〈由悲秋主題看子弟書「他者」的抒情意味──一個跨文化傳播的抒情模式的變異〉,《東疆學刊》,2012年第3期,頁8-13。
王立,劉芳芳:〈《金瓶梅》子弟書的母題接受與滿漢文化融合〉,《山西大學學報》,2014年第37卷第4期,頁23-29。
王雙梅:〈滿族文化視角下的《紅樓夢》研究述評〉,《民族文學研究》,2018年第4期,頁163-176。
王曉寧:〈《紅樓夢》子弟書研究述論〉,《紅樓夢學刊》,2009年第1輯,頁286-300。
王美雨,周忠元:〈子弟書中的飲食文化特徵與審美建構〉,《臨沂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頁121-126。
王美雨:〈語言文化視域下的子弟書俗語研究〉,《滿族研究》,2015年第4期,頁111-115。
尹變英:〈從《書詞緒論》看子弟書〉,《晉中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頁101-104。
尹變英:〈論折子戲對子弟書的影響〉,《民族文學研究》,2015年第5期,頁111-119。
尹變英:〈僧尼的情感世界〉,《晉中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頁105-109。
尹變英:〈以「情」為核心的《三言二拍》子弟書〉,《晉中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頁85-88。
曲金良:《略談《紅樓夢》子弟書〈露淚緣〉》,《紅樓夢學刊》,1989年第3輯,頁252-260。
朱淡文:〈《紅樓夢》版本源流總論〉,《紅樓夢學刊》,1988年第4輯,頁165-178。
江寶釵:〈論寶黛愛情悲劇的成因及其象徵意義〉,《中國學術年刊》,1996年第17期,頁287-299。
江寶釵:〈「紅樓夢」詩社活動研究--性別文化與遊戲美學的呈現〉,《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997年第1期,頁71-93。
吳文科:〈論《紅樓夢》的曲藝改編〉,《紅樓夢學刊》,1990年第1輯,頁313-320。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1995年4月第7期,頁77-92。
全弘哲:〈子弟書的主題和藝術〉,《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8-11。
冷紀平,郭曉婷:〈清代子弟書的誕生同八旗子弟生活方式的關係〉,《滿族研究》,2009年第4期,頁67-75。
冷紀平,郭曉婷:〈清代子弟書題材來源考〉,《東方論壇》,2014年第4期,頁114-119。
李芳:〈觀看與書寫:清初、中葉旗人觀劇體驗與其俗曲創制〉,《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年第16期,頁221-249。
李芳:〈子弟書稱謂新探〉,《滿語研究》,2009年第2期,頁116-123。
李芳:〈子弟書演出考論〉,《民族文學研究》,2014年第6期,頁156-166。
李慶霞:〈歡聲和哀曲——釵黛形象在清代的影響研究〉,《合肥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頁69-73。
李愛冬:〈從《紅樓夢》子弟書看《紅樓夢》對中國說唱文學的影響〉,《紅樓夢學刊》,1988年第4輯,頁155-164。
李愛冬:〈詩的情韻,文的包容,一代新聲──《子弟書作品選析》前言〉,《內蒙古師大學報》,1994年第2期,頁36-40。
李奭學:〈前言:《紅樓夢》與《西遊記》〉,《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5年卷15第4期,頁1-8。
林均珈:〈從語言風格論子弟書的形文──以《紅樓夢》故事為例〉,《東方人文學誌》,2009年6月第8卷第2期,頁151-169。
林均珈:〈清子弟書《芙蓉誄》排比修辭探析〉,《「廣義修辭下的閱讀與寫作教學」海峽兩岸語文教學觀摩暨學術研討會會後論文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印,2019年11月,頁255-272。
林曉筠:〈韓小窗子弟書的詞句風格〉,《中國文化月刊》,2004年第279期,頁67-87。
胡文彬:〈《紅樓夢》子弟書初探〉,《社會科學輯刊》,1985年第2期,頁141-149。
胡光平:〈韓小窗生平及其作品考查記〉,《文學遺產增刊》,1963年第12輯,頁90-100。
姚穎:〈子弟書的研究歷史、現狀及意義〉,《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頁49-51。
姚穎:〈論《紅樓夢》子弟書對俗語的運用〉,《滿族研究》,2004年第2期,頁44-50。
姚穎:〈子弟書對《紅樓夢》人物性格的世俗化改編〉,《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第2期,頁84-89。
姚穎:〈略論清代北京的說唱藝人〉,《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頁51-55。
侯寧杉:〈論子弟書對《紅樓夢》人物性格的改編〉,《青春歲月》,2018年第1期,頁11-12。
孫富元、王先鋒〈略述韓小窗的《紅樓夢》子弟書創作〉,《渭南師專學報》,1999年第4 期,頁36-37。
陳永宏,陳默:〈晴斐悲劇作為社會悲劇思考時的多層次文化意蘊──晴雯悲劇成因組論之一〉,《紅樓夢學刊》,1994年第3輯,頁117-126。
陳錦釗:〈子弟書之作家及其作品〉,《書目季刊》,1980年9月第12卷第1、2期,頁21-56。
陳錦釗:〈子弟書名家韓小窗及其作品〉,《民俗曲藝》,1982年5月第16期,頁1-23。
陳錦釗:〈現存快書資料之疏漏及補正〉,《漢學研究》,1983年6月第1卷第1期,頁61-90。
陳錦釗:〈子弟書名家鶴侶氏其人及其作品之研究〉,《國立臺北商專學報》,1986年1月第25期,頁346-363。
陳錦釗:〈論《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及近年大陸所出版有關子弟書的資料〉,《民族藝術》,1998年第4期,頁146-158。
陳錦釗:〈六十年來子弟書的整理與研究〉,《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9月),頁312-320。
陳錦釗:〈論現存取材相同且彼此關係密切的子弟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0年6月第10卷第2期,頁215-237。
陳錦釗:〈子弟書的整理與研究世紀回顧〉,《漢學研究通訊》,2003年5月第22卷第2期,頁18-27。
陳錦釗:〈論子弟書的整理與研究〉,《滿族研究》,2003年第4期,頁55-64。
陳桂成:〈子弟書中的豔書〉,《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頁117-119。
陳桂成:〈論《紅樓夢》子弟書的文化意義〉,《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9期,頁23-24。
陳祖蔭:〈子弟書與岔曲──北京地區的兩種韻文〉,《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頁26-29。
陳祖蔭:〈淺議韓小窗子弟書的藝術特色〉,《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第28卷第6期,頁78-82。
郭曉婷:〈清代子弟書研究歷史及其思考〉,《中國詩歌研究動態》,2009年第1期,頁388-397。
郭曉婷:〈清代子弟書界說〉,《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年第4期,頁86-90。
郭曉婷:〈清代子弟書興衰時間考〉,《東方論壇》,2010年第1期,頁33-37。
郭曉婷:〈清代子弟書與鼓詞關係考〉,《學術論壇》,2010年第1期,頁170-174。
郭曉婷,冷紀平:〈明清小說對說唱文學子弟書的結構影響〉,《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頁107-112。
郭曉婷,冷紀平:〈從子弟書看清代旗人官吏的日常工作〉,《民族文學》,2011年第6期,頁36-41。
郭曉婷:〈清代北京旗人與戲曲〉,《北京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頁78-81。
郭曉婷,冷紀平:〈從子弟書看戲曲對說唱文學的影響〉,《民族文學》,2013年第2期,頁33-40。
郭曉婷,冷紀平:〈論子弟書中的飲食描寫〉,《東方論壇》,2013年第3期,頁76-79。
許素蘭:〈由紅樓夢之神話原型看賈寶玉的歷幻完劫〉,《中外文學》,1976年卷5第3期,頁44-54
張文恒:〈試論子弟書對《紅樓夢》的接受與重構〉,《紅樓夢學刊》2009年第6輯,頁103-309。
張文恒:〈論子弟書《黛玉悲秋》的價值以及在《紅樓夢》早期傳播中的意義〉,《中國文學研究期刊》,2013年第4期,頁55-58。
張文恒:〈論滿族子弟書對中國傳統敘事詩的充實與創新〉,《滿族研究》,2011年第2期,頁115-121。
張文恒:〈論滿族曲藝子弟書對傳統敘事詩的充實與創新〉,《赤峰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頁109-113。
張雲:〈彈詞開篇和子弟書對《紅樓夢》續書的認同〉,《紅樓夢學刊》,2013年第3輯,頁33-45。
張迪:〈子弟書的內容與成就〉,《滿族研究》,2003年第1期,頁42-48。
候淑娟:〈漫談「清車王府鈔藏曲本子弟書集」及其評論性篇章〉,《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998年第5期,頁1-27。
崔蘊華:〈遺失的民族藝術珍品──《賣油郎獨佔花魁》等子弟書的發現及其文學價值〉,《民族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頁56-58。
崔蘊華:〈子弟書中的八旗子弟形象論〉,《遼寧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頁33-36。
崔蘊華:〈《紅樓夢》子弟書:經典的詩化重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 第3期,頁121-128。
崔蘊華:〈百本張與子弟書書坊〉,《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4期,頁14-18。
崔蘊華:〈子弟書目錄與版本綜述〉,《河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頁113-116。
崔蘊華:〈子弟書與北京地域文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頁90-95。
崔蘊華:〈明清時期三大流域間的文化互動——彈詞、子弟書、木魚書淵源與相互關係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頁99-103。
崔蘊華:〈論明清說唱文學對傳統敘事詩的創新〉,《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2期,頁163-170。
康保成:〈子弟書作者鶴侶氏生平家世考略〉,《文獻季刊》,1999年第4期,頁128-144。
盛志梅:〈試論子弟書的敘事及體制及特點〉,《時代文學》,2011年第18期,頁180-181。
盛志梅:〈清代子弟書的傳播特色及其俗化過程〉,《滿族研究》,2012年第4期,頁79-83。
曹琳婉:〈談露淚緣的文學藝術特色〉,《職大學報》,2017年第1期,頁56-61。
梁帥:〈晚清民國北京八旗戲曲活動研究述評〉,《滿族研究》,2016年第1期,頁98-106。
許秋華:〈從子弟書看早期東北方言滿語詞〉,《滿族研究》,2012年第2期,頁121-124。
黃仕忠,李芳:〈子弟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7年第17卷第1期,頁115-140。
黃仕忠:〈車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文化藝術研究》,2008年第1期,頁139-162。
黃仕忠:〈關於子弟書的收藏與著錄───《新編子弟書總目》前言〉,《中文古籍整理與版本目錄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08-124。
曾永義:〈序《紅樓夢》子弟書研究》〉,《國文天地》,2012年第323期,頁13-14。
萬晶晶:〈京津票房中的子弟書音樂尋蹤〉,《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頁15-24。
賈靜波:〈《聊齋志異》子弟書初探〉,《蒲松齡研究》,2008年第4期,頁85-96。
鄭毓瑜:〈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2011年新41卷第1期,頁 3-37。
趙毓龍,胡勝:〈重人情而輕神魔:論西遊子弟書的敘事傾向〉,《遼寧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頁147-152。
齊心苑:〈金風玉露一相逢——《紅樓夢》題材的五更調研究〉,《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頁102-105。
蓋琦紆:〈《紅樓夢》中的疾病書寫──林黛玉的病情敘事與隱喻〉,《高醫通識教育學報》,2007年第2期,頁35-47。
劉嘉偉:〈論子弟書對《紅樓夢》命意的接受〉,《四川戲劇》,2007年第5期,頁113-114。
劉嘉偉:〈子弟書對《紅樓夢》情節結構的接受〉,《天中學刊》,2007年卷22第4期,頁84-86。
劉嘉偉:〈「清空」幻渺與「質實」詳瞻——《紅樓夢》及其子弟書藝術特色之比較〉,《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1輯,頁100-113。
劉嘉偉:〈借筆生端寫妙人——論子弟書對《紅樓夢》人物形象的接受〉,《明清小說研究》,2009年第1期,頁191-198。
劉嘉偉,叢國巍:〈子弟書對《紅樓夢》語言藝術的繼承與創新〉,《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頁167-170。
歐麗娟:〈從《紅樓夢》看曹雪芹的律詩創作/品鑒觀〉,《臺大中文學報》,2000年第13期,頁127-161。
歐麗娟:〈「紅樓夢」詩論中的感發說〉,《中國古典文學研究》,2000年第4期,頁117-131。
歐麗娟:〈文學閱讀中情欲主體的建構-------評《重讀石頭記》第四章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5年卷15第4期,頁29-34。
歐麗娟:〈《紅樓夢》中的「狂歡詩學」──劉姥姥論〉,《臺大文史哲學報》,2005年第63期,頁71-104。
歐麗娟:〈論《紅樓夢》中「情理兼備」而「兩盡其道」之「痴理」觀〉,《臺大中文學報》,2011年第35期,頁157-204。
歐麗娟:〈《紅樓夢》中詩論與詩作的偽形結構──格調派與性靈說的表裡糾合〉,《清華學報》,2011年卷41第3期,頁477-521。
歐麗娟:〈《紅樓夢》中的情/欲論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為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2013年第78期,頁1-43。
賴芳伶:〈《紅樓夢》「大觀園」的隱喻與實現〉,《東華漢學》,2014年第19期,頁243-280。
關紀新:〈清代滿族文學與「京腔京韻」〉,《黑龍江民族叢刊》,2007年第6期,頁169-175。
關德棟,周中明:〈論子弟書〉,《文史哲》,1980 年第2期,頁56-63。

五、 學位論文
王友蘭:《紅樓夢說唱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6月)。
王曉寧:《紅樓夢子弟書研究》(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5月)。
白燕:《滿漢文化交融視野下的紅樓夢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4月)。
曲燕然:《子弟書珍本百種詞語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5月)。
呂柏良:《清末民初旗人生計問題之研究(1875-194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7月)。
李根亮:《紅樓夢的傳播與接受》(武漢:武漢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4月)。
李瑞竹:《庄農進京──紅樓夢續書中的偽富貴敘事》(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7月)。
林均珈:《紅樓夢本事衍生之清代戲曲、俗曲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7月)。
周麗琴:《紅樓夢子弟書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岳宸:《子弟書女性形象管窺》(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3月)。
姚穎:《論子弟書對小說紅樓夢的通俗化改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錦釗:《子弟書之題材來源及其綜合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1月)。
孫越:《金瓶梅子弟書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5月)。
崔蘊華:《子弟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5月) 。
梁昱:《聊齋誌異子弟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7月)。
曹官力:《休閒與事業:清末民初的京劇票界(1871-192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程廣昌:《三國子弟書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所碩士論文,2017年4月)。
黃懷萱:《紅樓夢佛家思想的運用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黃本任:《紅樓夢中的詩觀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1月)。
劉紅:《韓小窗及其子弟書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5月)。
潘霞:《清代子弟書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劉衍青:《紅樓夢戲曲、曲藝、話劇研究》(上海: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6月)。
劉秋麗:《清代子弟書中的英雄俠義故事研究》(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5月)。
劉芳芳:《子弟書對小說名著的改編》(大連:大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5月)。
穆皓洲:《明清文人焚稿現象初探》(蘇州: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5月)。
簡意娟:《清代子弟書四種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1236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