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神聖消費與生產:台灣1985年-1995年世代的靈性經驗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of Divinity : Spiritual Experienc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1985-1995 in Taiwan.
作者 鍾雨珊
Chung, Yu-San
貢獻者 謝世維
Hsieh, Shu-Wei
鍾雨珊
Chung, Yu-San
關鍵詞 新靈性運動與文化
新時代
青年貧窮
非典型工作者
建制民族誌
知識型商品
數位勞動
靈性經驗
死藤水
New spirituality movement and culture
New Age
Youth poverty
Atypical workers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Knowledge commodity
Digital labour
Spiritual experiences
Ayahuasca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00:50 (UTC+8)
摘要 本文關注台灣經濟富裕之後的1985-1995世代青年,如何需求知識型的課程商品,在市場活絡其靈性消費與生產的現象。新靈性運動與文化具有高度的個人主義特色,因此本文透過七名青年的靈性經驗,拼貼出屬於該世代的靈性景觀;其中,藉由身體工作類型的靈性療癒─生物能頭薦骨共振的課程商品作為範例,以建制民族誌方法拆解背後跨國組織的運作,還原靈性商品在市場中的多層次傳銷結構。靈性商品提供一套浪漫的自我幻覺式想像,藉由象徵暴力與課程設計將消費者轉化成靈性消費生產者(Prosumer),結合人際網絡與資訊社會兩者特性快速的擴散於全球化時代。知識型商品因非物質的商品形式,使得在擴散的過程中由於文化挪用與知識內涵化約的作用下,不但成為混淆視聽的擬態靈性(Mimetic Spirituality),也使得過往文化理論的作者在知識食物鏈中成為一名中介角色。靈性消費生產者看似獲得增加彈性工作的新技能,事實上在個人企業體的高度競爭場域中,不但有許多隱形的工作沒有被列入計算,而其穩定長遠的工作目標更是一場沒有保證的幻景。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of demand knowledge-based curriculum products that spiritual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the market which influences Taiwanese youth who were born between 1985 to 1995. New Spiritual Movement and Culture are highly individualistic; therefor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spiritual landscape of this generation through spiritual experiences collected from seven young people. Among which, the body work type of spiritual healing- Biodynamic Craniosacral Therapy course produc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ismantle the oper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behind them through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approach and restore the multi-level marketing structure of spiritual products in the market. Spiritual products provide a set of romantic self-illusion, transforming consumers into Spiritual Prosumers through symbolic violence and curriculum design, combining interpersonal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to rapidly spread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Because of the intangible form of knowledge-based curriculum product, it becomes Mimetic Spirit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diffusion due to cultural appropriation and acculturation of knowledge, also made the previous culture theorist become a go-between in knowledge food chain.
While it may seem that Spiritual Prosumer have gained new skills to increase flexible work. However,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field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s, not only are many invisible works not accounted for, but also their goals of acquiring stable and long-term jobs are illusions with no guarantee.
參考文獻 Allport, Gordon 1962, The Individual and His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Anderson, Benedict R. O`G, Siegel,James. 1972,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Peter (ed.) 1999, 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 Resurgent Religion und World Politics. Washington, DC: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Grand Rapids, MI:W. B. Eerdmans.
Campbell, Colin 2004, “I Shop Therefore I Know that I Am: The Metaphysical Basis of Modern Consumerism”. In Karin Ekstrom and Helen Brembeck (eds), Elusive Consumption. Oxford: Berg, pp. 27-44.
Campbell, Heidi ed. 2013, Digital Religion: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Practice in New Media Worlds. New York: Routledge.
Carrette, Jeremy and King, Richard, 2004, Selling Spirituality : The Silent Takeover of Religion. London : Taylor & Francis Group.
Clarke, Peter B. 2006,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 a study of religious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Cohen, Anthony.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ondon : Tavistock Publications.
Dawson, Lorne L. edited, 1996, Cults in context : readings in the study of new religius movements . Toronto : Canadian Scholars` Press.
Emma Bell, Sorin Gog, Anca Simionca, Scott Taylor. 2020,Spirituality, Organ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Farrelly, Paul James, 2017, Spiritual Revolutions: A History of New Age Religion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of the University, Canberra.
Fuchs, Christian. 2014, Digital Labor and Karl Marx. London: Routledge.
Hanegraaff, Wouter J. 1998, New Age Religion and Western Culture Esotericism in the Mirror of Secular Thought.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
Hanegraaff, Wouter J. 2000, “New Age Religion and Secularization.” Religions in the Disenchanted World, Vol. 47, (No. 3):pp288-312.
Heelas, Paul Linda Woodhead, Benjamin Seel, Bronislaw Szerszynski and Karin Tusting., 2005, The spiritual revolution : why religion is giving way to spirituality. Malden: Blackwell.
Heelas, Paul,2012, Spirituality in the modern world : within religious tradition and beyond . London : Routledge.
Hoge, Dean R, Benton Johnson and Donald A Luidens, 1994: Vanishing Boundaries: The Religion of Mainline Protestant Baby Boomers.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Inglehart, Ronald 1977, 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u, Kimberly J. 2000, New Age Capitalism : Making Money East of Eden. Philade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uckmam, Thomas 1967, The Invisible Religion.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Lukács, Gabriella, 2020, Invisibility by Design: Women and Labor in Japan`s Digital Economy.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Mauss, Marcel. 1972,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London ; Bost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McPartland, John M. and Evelyn Skinner, 2005, “The biodynamic model of osteopathy in the cranial field.” EXPLORE: Th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Healing, Vol. 1, (No.1):pp21-32.
Nederveen Pieterse, Jan. 1993, 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The Netherlands : Publications Office,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Ravenelle, Alexandrea J. 2019, Hustle and Gig: Struggling and Surviving in the Sharing Economy. 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imazono, Susumu.1999,“New Age Movement” or “New Spirituality Movements and Culture”? Social Compass Vol 46(NO.2):pp 121–133.
Shuqua, Chen , 2008, Getting Healed from a Globalised Age: A Study of the New Age Movement in Taiwan. Lewiston, N.Y. : Edwin Mellen Press.
Smith, Dorothy E. 2005,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 a sociology for people. Lanham : AltaMira Press.
Taylor, Charles 2002, Varieties of Religion Toda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ipton, Steven M.,1982, Getting saved from the sixties : moral meaning in conversion and cultural change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ller, Robert. 2000, "Living at the Edge: Religion, Capitalism, and the End of the Nation-State in Taiwan." Popular Culture 12(2): 477-98.
William, Garner Sutherland,2003,Teachings in the science of osteopathy. [Plac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 Sutherland Crania.
Wilson, Bryan and Cresswell, Jamie (eds), 1999,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 Challenge and Response. London: Routledge.
Wuthnow, Robert 1998, After Heaven Spirituality in America Since the 195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mbon, Adrienne著、王增勇譯,2019,〈新自由主義的巨視世界與微觀世界:我們可以做什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13期):P211 - 232。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
丁仁傑,2010,〈「現代性」入侵中的挫折、嵌合與選擇性適應:本期書評的四本新書對於當代台灣身體、情緒與宗教認同面向的結構性檢視〉。《台灣社會學》卷號(20期號):P185 - 188。
丁仁傑,2012,〈靈驗的顯現:由象徵結構到社會結盟,一個關於和仁民間宗教文化邏輯的理論性初探〉。《台灣社會學》6卷(49期):P14-101。
丁仁傑,2014,〈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的信仰體系及其「可信性」:五個新興宗教團體的考察〉。《新世紀宗教研究》12卷(3期) P1 - 35。
丁仁傑,2020,《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丁仁傑、余安邦、餘德慧、張珣、劉美妤,2009,《靈性工程:台灣宗教醫療田野巡禮》。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大衛‧哈維(Harvey, David)著、許瑞宋譯,2016,《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臺北市:聯經出版。
中村 雅彦,2010,〈新霊性運動・文化の光と闇〉。《精神醫學》10卷1號:P1 - 16。
丹尼爾.阿古斯托尼(Agustoni, Daniel)著、張佳棻譯,2015,《頭薦骨療法 頭薦骨放鬆了,身體就能回到健康的初始設定》。臺北市:橡實文化出版:大雁文化發行。
王增勇、梁莉芳編,2020,《為何建制民族誌如此強大?: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新北市:群學出版。
卡瓦拉羅(Cavallaro, Dani)著;張衛東、張生、趙順宏譯,2006,《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卡爾.榮格(Jung, Carl G.)著、韓翔中譯,2020,《榮格論心理學與宗教》。臺北市:商周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布希亞(Baudrillard, Jean)、夏瑩譯,2009,《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布希亞(Baudrillard, Jean)、劉成富,全志鋼譯,2001《消費社會》。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布希亞(Baudrillard, Jean)著、車槿山譯,2006,《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社。
弗雷德瑞克.馬泰爾(Martel, Frédéric)著、林幼嵐譯,2016,《全球網路戰爭:全球化vs在地化》。新北市:稻田出版社。
本山博著,1975,《催眠現象と宗教経験》。東京都:宗教心理學硏究所出版部。
本雅明(Benjamin, Walter)、許綺,林志明譯,2004,《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論藝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皮爾遜(Pierson, Paul)、黎漢基、黃佩璿譯,2014《時間中的政治 歷史、制度與社會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伊恩.弗格森(Ferguson, Iain)著、宋治德譯,2019,《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臺北市:時報文化。
安德森 (Anderson, Benedict R.O`G.)著、陳信宏譯,2019,《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新北市:衛城出版。
朱敬一、康廷嶽,2015,〈經濟轉型中的「社會不公平」〉。《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5卷(2期號):P1 - 22。
朱瑞玲、周玉慧、林本炫、郭文般、陳杏枝、陸洛、傅仰止、黃(口麗)莉、瞿海源,2012,《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心理、價值與宗教》。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译,2008,《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米爾恰.伊利亞德(Eliade, Mircea)著、段滿福譯,2018,《薩滿教:古老的入迷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何殷如,2005,《美國多層次傳銷管制架構之研究出國報告》,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
余德慧,2006,《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臺北市:心靈工坊。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佛萊德.泰納(Turner, Fred)著、謝汝萱譯,2016,《尋找新樂園:只用剪刀漿糊,超越穀歌與臉書的<<全球型錄>>出版神話》。新北市:新樂園出版。
吳承紘,2017,《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新北市:月熊出版。
坎貝爾(Campbell, Colin)著、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何承恩譯,2016,《浪漫倫理與現代消費主義精神》。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坎貝爾(Campbell, Marie L)著、王增勇等譯,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新北市:群學出版。
汪德寧,2016,《超真實的符號世界:鮑德里亞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沈志中著,2019,《永夜微光:拉岡與未竟之精神分析革命》。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狄倫・伊凡斯(Evans, Dylan)著、劉紀蕙等譯,2009,《拉岡精神分析辭彙》。臺北市:巨流出版。
周睿玲,2017,東西方之千禧世代:社會價值,個人態度與行為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碩士論文。
彼得.貝格爾著、高師寧譯,1991,《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彼得·伯格、格瑞斯·大衛、埃菲·霍卡斯著、曹義昆譯,2015,《宗教美國,世俗歐洲:主題與變奏》。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育陞,〈正向心理學的崛起與應用〉,《諮商與輔導》372期,頁33-40。
林依伶、楊子霆,2018,〈經濟成長、薪資停滯?初探台灣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成長脫鉤之成因〉。《經濟論文》46卷(2期):P263 - 322。
林宗弘,2014,〈非關上網?台灣的數位落差與網路使用的社會後果〉。《台灣社會學》,24期:P255 - 97。
林宗弘著,20119,《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市:臺灣勞工陣線協會。
林信華,1999,《符號與社會》。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林美容、李峰銘,2015,〈臺灣通靈現象的發展脈絡:當代臺灣本土靈性運動試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3卷(3期): P5 - 46。
林常青、張俊仁、盧姝璿,2017,〈薪資停滯?事實陳述與亞洲跨國比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卷(1期):P87 - 125。
林富士,2005。〈醫者或病人:童乩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3):511-68-132。
林富士主編,2011,《宗教與醫療》。臺北市:聯經出版。
林瑋嬪,2020,《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林瑋嬪主編、穆爾克(Mueggler, Erik)、施永德(DJ Hatfield)、劉苑如、蘇碩斌、楊建章、齊偉先、林瑋嬪、司黛蕊(Silvio, Teri)作,2018,《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波寇克(Bocock, Robert)著、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臺北市 :巨流圖書公司。
芭芭拉.艾倫瑞克(Ehrenreich, Barbara)著、高紫文譯,2020,《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新北市:左岸文化。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縣:桂冠圖書。
阿帕度萊(Appadurai, Arjun)著、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 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市:群學。
侯碩極(Rosolato, Guy)著、卓立、楊明敏、謝隆儀譯,2028,《犧牲:精神分析的指標》。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柏格(Berger, Peter L)著、曾維宗譯,1978,《飄泊的心靈:現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查理斯.泰勒(Taylor, Charles)著、張容南等譯,2016,《世俗時代》。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查理斯.泰勒(Taylor, Charles)著、程煉譯,2020,《現代性的隱憂:需要被挽救的本真理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洪梓源,2018,新時代靈性場域研究:台灣身心靈工作者的探索。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台麗、劉璧榛主編,2019,《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范筆德(van der Veer, Peter)著、金澤譯,2016,《亞洲的精神性:印度與中國的靈性和世俗》。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人文分社。
埃利亞德著、宋立道、魯奇譯,1990,《神秘主義、巫朮與文化風尚》。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島薗進,2020,《由救贖到靈性:當代日本的大眾宗教運動》。臺北:聯經。
徐婉莉、陳慧女,2014,〈花精做為建立治療關係的媒介-以亂倫生存者為例〉。《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0卷(1期):P101 - 124。
烏蘇拉・胡斯(Huws, Ursula)著、任海龍譯,2011,《高科技無產階級的形成 : 真實世界裡的虛擬工作》。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長江,2017,《神聖與瘋狂:宗教精神病學經驗、理性與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一兵著,2015,《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岡哲學映射》。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
張邦彥著,2020,《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新北市:聯經出版。
張珣,1993。〈臺灣漢人收驚儀式與魂魄觀〉。刊於《人觀、研究意義所與社會》,黃應貴主編,頁207-31。
理查.伊文斯.舒爾茲(Schultes, Richard Evans)、亞伯特.赫夫曼(Hofmann, Albert)、克裡斯汀.拉奇(Ratsch, Christian)著,2010,《眾神的植物:神聖、具療效和致幻力量的植物》。臺北市:商周出版。
紮列茨基(Zaretsky, Eli)著、季廣茂譯,2013,《靈魂的秘密:精神分析的社會史和文化史》。北京市:金城出版社。
莊慶信,2002,《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台北:五南圖書。
陳志賢,2018,〈數位媒體與社群平臺使用者之勞動分析〉。《資訊社會研究》(35期):P13 - 49。
陳家倫,2005,〈與諸神共舞:新時代運動的內涵與特徵〉。《弘光人文社會學報》3期(2005 / 08 / 01)P426 - 470。
陳家倫,2007,〈新時代運動探源與當代發展趨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45卷(4期):P95 - 138。
陳家倫,2015,〈進—出宗教之間:臺灣新時代靈性實踐的分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53卷(3期):P47 - 85。
陳家倫,2016,〈界定宗教身分:缺乏宗教信仰面向的考察〉。《社會科學論叢》10卷(1期):P1 - 36。
陳家倫,2017,〈面對外來佛教:佛教全球化對台灣漢傳佛教僧尼的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16卷(1期):P73 - 119。
陳淑娟,2006,〈靈性非宗教、轉化非救贖:對台灣新時代運動靈性觀的社會學考察〉。《臺灣宗教研究》6卷(1期):P57-112。
陳淑娟,2015,《出發吧,一起來認識宗教:從觀點、現象與體驗,揭開宗教的奇幻面紗》。臺北市: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陳智凱,2010,《消費是一種翻譯》。臺北市:博雅書屋。
麥特.阿爾特(Matt Alt)著、許芳菊譯,2021,《日本製造,幻想浪潮:動漫、電玩、Hello Kitty、2Channel,超越世代的精緻創新與魔幻魅力》。臺北市:聯經出版。
傅柯(Foucault, Michel)、錢翰譯,2003,《不正常的人: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4-197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傑夫瑞.C.亞歷山大(Alexander, Jeffery C),史帝芬.謝德門(Seidman, Steven)編選、吳潛誠總編校,2019,《當代文化大論辯》。臺北市:立緒文化。
凱薩琳.海爾斯(Hayles, N.Katherine)著、賴淑芳、李偉柏譯,2018,《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臺北市:時報文化。
喬爾.查農(Charon, Joel),2018,《一個社會學家的十堂公開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斯拉維.紀傑克(Zizek, Slavoj)著、林靜秀、曹君如譯,2012,《論信仰》。新北市: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
斯拉維・紀傑克(Zizek, Slavoj)著、朱立群譯,2004,《幻見的瘟疫》。臺北縣新店市:桂冠圖書。
斯蒂芬・亨特(Hunt, Stephen)著、王修曉、林宏譯,2010,《宗教與日常生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費振鍾,2009,《中囯人的身體與疾病:醫學的修辭及敘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黃上豪、古允文,2018,〈臺灣青年非典型就業的特徵與風險因數探究〉。《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1卷(1期號):P1 - 40。
黃妍甄,2021,〈從數位機會指標分析臺灣數位發展變遷(2002-2019)〉。《中國地方自治》74卷(5期號):P4 - 27。
黃應貴、林開世主編,2019,《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新北市:群學出版。
黃應貴主編,2015,《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新北市:群學。
黃應貴主編,2018,《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新北市:群學出版。
黃應貴主編,2021,《日常生活中的社會經驗》。新北市:群學出版。
愛麗絲.米勒(Miller, Alice)作、林硯芬譯,2015,《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楊惠宇,2007,〈心靈學發展史研究〉。《生命學報》,(2期號):P99 - 166。
瑞克.斯特拉斯曼(Strassman, Rick)著、齊健翔、魚老闆譯,2021,《DMT:靈性分子》。臺北市 : 新雨出版。
詹姆斯(James, William)著、蔡怡佳、劉宏信譯,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雷蒙德・A・穆迪(Raymond A, Moody)著、夏樂譯,2007,《死亡回憶:瀕死體驗訪談錄》。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榮格、謝曉健等譯,2018,《榮格文集》。北京 :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翟本瑞,2011,〈從社區、虛擬社區到社會網絡網站:社會理論的變遷〉。《資訊社會研究》(21期):P1 - 31。
赫布迪齊(Hebdige, Dick)、張儒林譯;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臺北縣:駱駝出版。
齊格蒙.包曼(Bauman, Zygmunt)著、陳雅馨譯,2018,《液態現代性》。臺北市:商周出版。
齊格蒙特・鮑曼(Bauman, Zygmunt)、蒂姆・梅(May, Tim)著、李康譯校,2010,《社會學之思》。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蔡友月、陳嘉新主編,2018,《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新北市:聯經出版。
蔡文鈞、賴鈺晶、吳思華,2004,〈知識型商品擴散模式之理論性探討〉。《科技管理學刊》9卷(3期):P117 - 152。
蔡怡佳,2019,《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臺北:聯經。
盧克曼(Luckmann, Thomas)著、覃方明譯,2003,《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蕭進銘,2008,〈伏息以入道-道教內丹“呼吸”說析探〉。《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1期號):P275 - 306。
戴維(Davis, Grace)著、隋嘉濱、馮燕譯,2020,《信仰但不從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鍾明德,2018,〈論"Presence"和演員的「存在感」:我們扮演以進入濕婆的狀態〉。《藝術評論》,(24期):P67 - 103。
齋藤稔正著,1981,《変性意識状態(ASC)に関する研究》。京都市:松籟社。
羅伯特.奧古斯都.馬斯特斯(Masters, Robort Augustus)著、張琇雲譯,2017,《靈性歧路:揭露新時代靈修華麗糖衣下的誤用與陷阱》。臺中市:一中心。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7156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6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謝世維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sieh, Shu-We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鍾雨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ung, Yu-S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鍾雨珊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ung, Yu-San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22 09:00:50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22 09:00:5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00:5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156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06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宗教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1560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關注台灣經濟富裕之後的1985-1995世代青年,如何需求知識型的課程商品,在市場活絡其靈性消費與生產的現象。新靈性運動與文化具有高度的個人主義特色,因此本文透過七名青年的靈性經驗,拼貼出屬於該世代的靈性景觀;其中,藉由身體工作類型的靈性療癒─生物能頭薦骨共振的課程商品作為範例,以建制民族誌方法拆解背後跨國組織的運作,還原靈性商品在市場中的多層次傳銷結構。靈性商品提供一套浪漫的自我幻覺式想像,藉由象徵暴力與課程設計將消費者轉化成靈性消費生產者(Prosumer),結合人際網絡與資訊社會兩者特性快速的擴散於全球化時代。知識型商品因非物質的商品形式,使得在擴散的過程中由於文化挪用與知識內涵化約的作用下,不但成為混淆視聽的擬態靈性(Mimetic Spirituality),也使得過往文化理論的作者在知識食物鏈中成為一名中介角色。靈性消費生產者看似獲得增加彈性工作的新技能,事實上在個人企業體的高度競爭場域中,不但有許多隱形的工作沒有被列入計算,而其穩定長遠的工作目標更是一場沒有保證的幻景。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of demand knowledge-based curriculum products that spiritual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the market which influences Taiwanese youth who were born between 1985 to 1995. New Spiritual Movement and Culture are highly individualistic; therefor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spiritual landscape of this generation through spiritual experiences collected from seven young people. Among which, the body work type of spiritual healing- Biodynamic Craniosacral Therapy course produc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ismantle the oper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behind them through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approach and restore the multi-level marketing structure of spiritual products in the market. Spiritual products provide a set of romantic self-illusion, transforming consumers into Spiritual Prosumers through symbolic violence and curriculum design, combining interpersonal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to rapidly spread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Because of the intangible form of knowledge-based curriculum product, it becomes Mimetic Spirit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diffusion due to cultural appropriation and acculturation of knowledge, also made the previous culture theorist become a go-between in knowledge food chain.
While it may seem that Spiritual Prosumer have gained new skills to increase flexible work. However,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field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s, not only are many invisible works not accounted for, but also their goals of acquiring stable and long-term jobs are illusions with no guarante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第一項 令人困惑的靈性景觀 2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一項 宗教世俗化之後 4
第二項 全球化歷程中,正向心理學與商業模式融合現身於消費社會的場景 12
第三項 台灣新靈性運動與文化的發展以及台灣社會變遷 12
第四項 工具轉變的當代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6
第一項 研究方法與設計 16
第二項 研究對象 19
第三項 研究對象的取樣方法 22
第四項 前見與立足點的移動 23
第二章 受訪者群像 25
第一節 尋求廣義的醫療行為 27
個案1 只有我跟花精的對決:受訪者 Nico 27
個案2 我看見了! 好亮好亮:受訪者 蘿賓 33
第二節 建立某個身分中 38
個案3 手上有了工具,就能夠去幫助別人:受訪者 月海 38
個案4 突然,我聽見一個聲音說:受訪者 DADA 44
第三節 成為專業心理助人工作者的路上 56
個案5 成為藝術治療師的路上:受訪者Alizee 56
個案6 這些工具不能帶你到哪裡:受訪者 磷石 63
第四節 作為參照的傳統卑南族巫師資格 70
個案7銜接兩個世界的橋樑:受訪者 陽湖 70
第五節 小結 78
第三章 靈性消費與生產——以生物能頭薦骨共振課程為例 79
第一節 無組織宗教的場域 79
第二節 作為職業願景的幻象 80
第一項 生物能頭薦骨共振的課程介紹與自我敘事 80
第二項 月海難以言喻的初次體驗 82
第三項 執行師╱施作者的存在狀態落差 84
第四項 生物能頭薦骨在執行共振上的不可預期 84
第五項 背後的隱形勞動與現實的距離 87
第三節 做為課程商品的生物能頭薦骨共振 90
第一項 知識型商品與消費生產者 90
第二項 商品意象與互相補充的平臺 102
第三項 靈性資本的象徵暴力 105
第四節 小結 106
第四章 綜合分析:富裕之後的世代 108
第一節 靈性大麥克與安慰心理服務業 112
第二節 知識型商品的形式邏輯:迷霧般的靈性市場 116
第一項 他者的他者 116
第二項 生活世界中需要對世界的幻影 122
第三節 台灣勞動市場產業別的性別差異與數位勞動 125
第四節 小結 128
第五章 結論 130
參考文獻 133
附錄一 巴赫花精對應情緒列表 145
附錄二 光療協會分會與活動一覽表 147
附錄三 生物能頭薦骨共振訓練架構 150
附錄四 本文7名受訪者使用的靈性商品列表 152
附錄五 Teachings in the science of osteopathy翻譯原文 156
附錄六 半結構性訪談大綱 157
zh_TW
dc.format.extent 496464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6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新靈性運動與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時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青年貧窮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典型工作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建制民族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知識型商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勞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靈性經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死藤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New spirituality movement and cul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ew A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Youth pover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typical worker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Knowledge commod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gital labou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piritual experienc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yahuascaen_US
dc.title (題名) 神聖消費與生產:台灣1985年-1995年世代的靈性經驗zh_TW
dc.title (題名)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of Divinity : Spiritual Experienc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1985-1995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lport, Gordon 1962, The Individual and His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Anderson, Benedict R. O`G, Siegel,James. 1972,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Peter (ed.) 1999, 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 Resurgent Religion und World Politics. Washington, DC: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Grand Rapids, MI:W. B. Eerdmans.
Campbell, Colin 2004, “I Shop Therefore I Know that I Am: The Metaphysical Basis of Modern Consumerism”. In Karin Ekstrom and Helen Brembeck (eds), Elusive Consumption. Oxford: Berg, pp. 27-44.
Campbell, Heidi ed. 2013, Digital Religion: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Practice in New Media Worlds. New York: Routledge.
Carrette, Jeremy and King, Richard, 2004, Selling Spirituality : The Silent Takeover of Religion. London : Taylor & Francis Group.
Clarke, Peter B. 2006, New religions in global perspective : a study of religious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Cohen, Anthony.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ondon : Tavistock Publications.
Dawson, Lorne L. edited, 1996, Cults in context : readings in the study of new religius movements . Toronto : Canadian Scholars` Press.
Emma Bell, Sorin Gog, Anca Simionca, Scott Taylor. 2020,Spirituality, Organ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Farrelly, Paul James, 2017, Spiritual Revolutions: A History of New Age Religion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of the University, Canberra.
Fuchs, Christian. 2014, Digital Labor and Karl Marx. London: Routledge.
Hanegraaff, Wouter J. 1998, New Age Religion and Western Culture Esotericism in the Mirror of Secular Thought.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
Hanegraaff, Wouter J. 2000, “New Age Religion and Secularization.” Religions in the Disenchanted World, Vol. 47, (No. 3):pp288-312.
Heelas, Paul Linda Woodhead, Benjamin Seel, Bronislaw Szerszynski and Karin Tusting., 2005, The spiritual revolution : why religion is giving way to spirituality. Malden: Blackwell.
Heelas, Paul,2012, Spirituality in the modern world : within religious tradition and beyond . London : Routledge.
Hoge, Dean R, Benton Johnson and Donald A Luidens, 1994: Vanishing Boundaries: The Religion of Mainline Protestant Baby Boomers.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Inglehart, Ronald 1977, 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u, Kimberly J. 2000, New Age Capitalism : Making Money East of Eden. Philade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uckmam, Thomas 1967, The Invisible Religion.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Lukács, Gabriella, 2020, Invisibility by Design: Women and Labor in Japan`s Digital Economy.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Mauss, Marcel. 1972,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London ; Bost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McPartland, John M. and Evelyn Skinner, 2005, “The biodynamic model of osteopathy in the cranial field.” EXPLORE: Th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Healing, Vol. 1, (No.1):pp21-32.
Nederveen Pieterse, Jan. 1993, 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The Netherlands : Publications Office,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Ravenelle, Alexandrea J. 2019, Hustle and Gig: Struggling and Surviving in the Sharing Economy. 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imazono, Susumu.1999,“New Age Movement” or “New Spirituality Movements and Culture”? Social Compass Vol 46(NO.2):pp 121–133.
Shuqua, Chen , 2008, Getting Healed from a Globalised Age: A Study of the New Age Movement in Taiwan. Lewiston, N.Y. : Edwin Mellen Press.
Smith, Dorothy E. 2005,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 a sociology for people. Lanham : AltaMira Press.
Taylor, Charles 2002, Varieties of Religion Toda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ipton, Steven M.,1982, Getting saved from the sixties : moral meaning in conversion and cultural change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ller, Robert. 2000, "Living at the Edge: Religion, Capitalism, and the End of the Nation-State in Taiwan." Popular Culture 12(2): 477-98.
William, Garner Sutherland,2003,Teachings in the science of osteopathy. [Plac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 Sutherland Crania.
Wilson, Bryan and Cresswell, Jamie (eds), 1999,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 Challenge and Response. London: Routledge.
Wuthnow, Robert 1998, After Heaven Spirituality in America Since the 195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mbon, Adrienne著、王增勇譯,2019,〈新自由主義的巨視世界與微觀世界:我們可以做什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13期):P211 - 232。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
丁仁傑,2010,〈「現代性」入侵中的挫折、嵌合與選擇性適應:本期書評的四本新書對於當代台灣身體、情緒與宗教認同面向的結構性檢視〉。《台灣社會學》卷號(20期號):P185 - 188。
丁仁傑,2012,〈靈驗的顯現:由象徵結構到社會結盟,一個關於和仁民間宗教文化邏輯的理論性初探〉。《台灣社會學》6卷(49期):P14-101。
丁仁傑,2014,〈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的信仰體系及其「可信性」:五個新興宗教團體的考察〉。《新世紀宗教研究》12卷(3期) P1 - 35。
丁仁傑,2020,《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丁仁傑、余安邦、餘德慧、張珣、劉美妤,2009,《靈性工程:台灣宗教醫療田野巡禮》。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大衛‧哈維(Harvey, David)著、許瑞宋譯,2016,《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臺北市:聯經出版。
中村 雅彦,2010,〈新霊性運動・文化の光と闇〉。《精神醫學》10卷1號:P1 - 16。
丹尼爾.阿古斯托尼(Agustoni, Daniel)著、張佳棻譯,2015,《頭薦骨療法 頭薦骨放鬆了,身體就能回到健康的初始設定》。臺北市:橡實文化出版:大雁文化發行。
王增勇、梁莉芳編,2020,《為何建制民族誌如此強大?: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新北市:群學出版。
卡瓦拉羅(Cavallaro, Dani)著;張衛東、張生、趙順宏譯,2006,《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卡爾.榮格(Jung, Carl G.)著、韓翔中譯,2020,《榮格論心理學與宗教》。臺北市:商周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布希亞(Baudrillard, Jean)、夏瑩譯,2009,《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布希亞(Baudrillard, Jean)、劉成富,全志鋼譯,2001《消費社會》。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布希亞(Baudrillard, Jean)著、車槿山譯,2006,《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社。
弗雷德瑞克.馬泰爾(Martel, Frédéric)著、林幼嵐譯,2016,《全球網路戰爭:全球化vs在地化》。新北市:稻田出版社。
本山博著,1975,《催眠現象と宗教経験》。東京都:宗教心理學硏究所出版部。
本雅明(Benjamin, Walter)、許綺,林志明譯,2004,《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論藝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皮爾遜(Pierson, Paul)、黎漢基、黃佩璿譯,2014《時間中的政治 歷史、制度與社會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伊恩.弗格森(Ferguson, Iain)著、宋治德譯,2019,《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臺北市:時報文化。
安德森 (Anderson, Benedict R.O`G.)著、陳信宏譯,2019,《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新北市:衛城出版。
朱敬一、康廷嶽,2015,〈經濟轉型中的「社會不公平」〉。《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5卷(2期號):P1 - 22。
朱瑞玲、周玉慧、林本炫、郭文般、陳杏枝、陸洛、傅仰止、黃(口麗)莉、瞿海源,2012,《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心理、價值與宗教》。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译,2008,《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米爾恰.伊利亞德(Eliade, Mircea)著、段滿福譯,2018,《薩滿教:古老的入迷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何殷如,2005,《美國多層次傳銷管制架構之研究出國報告》,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
余德慧,2006,《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臺北市:心靈工坊。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佛萊德.泰納(Turner, Fred)著、謝汝萱譯,2016,《尋找新樂園:只用剪刀漿糊,超越穀歌與臉書的<<全球型錄>>出版神話》。新北市:新樂園出版。
吳承紘,2017,《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新北市:月熊出版。
坎貝爾(Campbell, Colin)著、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何承恩譯,2016,《浪漫倫理與現代消費主義精神》。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坎貝爾(Campbell, Marie L)著、王增勇等譯,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新北市:群學出版。
汪德寧,2016,《超真實的符號世界:鮑德里亞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沈志中著,2019,《永夜微光:拉岡與未竟之精神分析革命》。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狄倫・伊凡斯(Evans, Dylan)著、劉紀蕙等譯,2009,《拉岡精神分析辭彙》。臺北市:巨流出版。
周睿玲,2017,東西方之千禧世代:社會價值,個人態度與行為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碩士論文。
彼得.貝格爾著、高師寧譯,1991,《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彼得·伯格、格瑞斯·大衛、埃菲·霍卡斯著、曹義昆譯,2015,《宗教美國,世俗歐洲:主題與變奏》。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育陞,〈正向心理學的崛起與應用〉,《諮商與輔導》372期,頁33-40。
林依伶、楊子霆,2018,〈經濟成長、薪資停滯?初探台灣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成長脫鉤之成因〉。《經濟論文》46卷(2期):P263 - 322。
林宗弘,2014,〈非關上網?台灣的數位落差與網路使用的社會後果〉。《台灣社會學》,24期:P255 - 97。
林宗弘著,20119,《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市:臺灣勞工陣線協會。
林信華,1999,《符號與社會》。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林美容、李峰銘,2015,〈臺灣通靈現象的發展脈絡:當代臺灣本土靈性運動試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3卷(3期): P5 - 46。
林常青、張俊仁、盧姝璿,2017,〈薪資停滯?事實陳述與亞洲跨國比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卷(1期):P87 - 125。
林富士,2005。〈醫者或病人:童乩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3):511-68-132。
林富士主編,2011,《宗教與醫療》。臺北市:聯經出版。
林瑋嬪,2020,《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林瑋嬪主編、穆爾克(Mueggler, Erik)、施永德(DJ Hatfield)、劉苑如、蘇碩斌、楊建章、齊偉先、林瑋嬪、司黛蕊(Silvio, Teri)作,2018,《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波寇克(Bocock, Robert)著、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臺北市 :巨流圖書公司。
芭芭拉.艾倫瑞克(Ehrenreich, Barbara)著、高紫文譯,2020,《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新北市:左岸文化。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縣:桂冠圖書。
阿帕度萊(Appadurai, Arjun)著、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 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市:群學。
侯碩極(Rosolato, Guy)著、卓立、楊明敏、謝隆儀譯,2028,《犧牲:精神分析的指標》。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柏格(Berger, Peter L)著、曾維宗譯,1978,《飄泊的心靈:現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查理斯.泰勒(Taylor, Charles)著、張容南等譯,2016,《世俗時代》。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查理斯.泰勒(Taylor, Charles)著、程煉譯,2020,《現代性的隱憂:需要被挽救的本真理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洪梓源,2018,新時代靈性場域研究:台灣身心靈工作者的探索。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台麗、劉璧榛主編,2019,《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范筆德(van der Veer, Peter)著、金澤譯,2016,《亞洲的精神性:印度與中國的靈性和世俗》。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人文分社。
埃利亞德著、宋立道、魯奇譯,1990,《神秘主義、巫朮與文化風尚》。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島薗進,2020,《由救贖到靈性:當代日本的大眾宗教運動》。臺北:聯經。
徐婉莉、陳慧女,2014,〈花精做為建立治療關係的媒介-以亂倫生存者為例〉。《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0卷(1期):P101 - 124。
烏蘇拉・胡斯(Huws, Ursula)著、任海龍譯,2011,《高科技無產階級的形成 : 真實世界裡的虛擬工作》。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長江,2017,《神聖與瘋狂:宗教精神病學經驗、理性與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一兵著,2015,《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岡哲學映射》。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
張邦彥著,2020,《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新北市:聯經出版。
張珣,1993。〈臺灣漢人收驚儀式與魂魄觀〉。刊於《人觀、研究意義所與社會》,黃應貴主編,頁207-31。
理查.伊文斯.舒爾茲(Schultes, Richard Evans)、亞伯特.赫夫曼(Hofmann, Albert)、克裡斯汀.拉奇(Ratsch, Christian)著,2010,《眾神的植物:神聖、具療效和致幻力量的植物》。臺北市:商周出版。
紮列茨基(Zaretsky, Eli)著、季廣茂譯,2013,《靈魂的秘密:精神分析的社會史和文化史》。北京市:金城出版社。
莊慶信,2002,《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台北:五南圖書。
陳志賢,2018,〈數位媒體與社群平臺使用者之勞動分析〉。《資訊社會研究》(35期):P13 - 49。
陳家倫,2005,〈與諸神共舞:新時代運動的內涵與特徵〉。《弘光人文社會學報》3期(2005 / 08 / 01)P426 - 470。
陳家倫,2007,〈新時代運動探源與當代發展趨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45卷(4期):P95 - 138。
陳家倫,2015,〈進—出宗教之間:臺灣新時代靈性實踐的分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53卷(3期):P47 - 85。
陳家倫,2016,〈界定宗教身分:缺乏宗教信仰面向的考察〉。《社會科學論叢》10卷(1期):P1 - 36。
陳家倫,2017,〈面對外來佛教:佛教全球化對台灣漢傳佛教僧尼的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16卷(1期):P73 - 119。
陳淑娟,2006,〈靈性非宗教、轉化非救贖:對台灣新時代運動靈性觀的社會學考察〉。《臺灣宗教研究》6卷(1期):P57-112。
陳淑娟,2015,《出發吧,一起來認識宗教:從觀點、現象與體驗,揭開宗教的奇幻面紗》。臺北市: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陳智凱,2010,《消費是一種翻譯》。臺北市:博雅書屋。
麥特.阿爾特(Matt Alt)著、許芳菊譯,2021,《日本製造,幻想浪潮:動漫、電玩、Hello Kitty、2Channel,超越世代的精緻創新與魔幻魅力》。臺北市:聯經出版。
傅柯(Foucault, Michel)、錢翰譯,2003,《不正常的人: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4-197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傑夫瑞.C.亞歷山大(Alexander, Jeffery C),史帝芬.謝德門(Seidman, Steven)編選、吳潛誠總編校,2019,《當代文化大論辯》。臺北市:立緒文化。
凱薩琳.海爾斯(Hayles, N.Katherine)著、賴淑芳、李偉柏譯,2018,《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臺北市:時報文化。
喬爾.查農(Charon, Joel),2018,《一個社會學家的十堂公開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斯拉維.紀傑克(Zizek, Slavoj)著、林靜秀、曹君如譯,2012,《論信仰》。新北市: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
斯拉維・紀傑克(Zizek, Slavoj)著、朱立群譯,2004,《幻見的瘟疫》。臺北縣新店市:桂冠圖書。
斯蒂芬・亨特(Hunt, Stephen)著、王修曉、林宏譯,2010,《宗教與日常生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費振鍾,2009,《中囯人的身體與疾病:醫學的修辭及敘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黃上豪、古允文,2018,〈臺灣青年非典型就業的特徵與風險因數探究〉。《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1卷(1期號):P1 - 40。
黃妍甄,2021,〈從數位機會指標分析臺灣數位發展變遷(2002-2019)〉。《中國地方自治》74卷(5期號):P4 - 27。
黃應貴、林開世主編,2019,《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新北市:群學出版。
黃應貴主編,2015,《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新北市:群學。
黃應貴主編,2018,《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新北市:群學出版。
黃應貴主編,2021,《日常生活中的社會經驗》。新北市:群學出版。
愛麗絲.米勒(Miller, Alice)作、林硯芬譯,2015,《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楊惠宇,2007,〈心靈學發展史研究〉。《生命學報》,(2期號):P99 - 166。
瑞克.斯特拉斯曼(Strassman, Rick)著、齊健翔、魚老闆譯,2021,《DMT:靈性分子》。臺北市 : 新雨出版。
詹姆斯(James, William)著、蔡怡佳、劉宏信譯,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雷蒙德・A・穆迪(Raymond A, Moody)著、夏樂譯,2007,《死亡回憶:瀕死體驗訪談錄》。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榮格、謝曉健等譯,2018,《榮格文集》。北京 :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翟本瑞,2011,〈從社區、虛擬社區到社會網絡網站:社會理論的變遷〉。《資訊社會研究》(21期):P1 - 31。
赫布迪齊(Hebdige, Dick)、張儒林譯;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臺北縣:駱駝出版。
齊格蒙.包曼(Bauman, Zygmunt)著、陳雅馨譯,2018,《液態現代性》。臺北市:商周出版。
齊格蒙特・鮑曼(Bauman, Zygmunt)、蒂姆・梅(May, Tim)著、李康譯校,2010,《社會學之思》。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蔡友月、陳嘉新主編,2018,《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新北市:聯經出版。
蔡文鈞、賴鈺晶、吳思華,2004,〈知識型商品擴散模式之理論性探討〉。《科技管理學刊》9卷(3期):P117 - 152。
蔡怡佳,2019,《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臺北:聯經。
盧克曼(Luckmann, Thomas)著、覃方明譯,2003,《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蕭進銘,2008,〈伏息以入道-道教內丹“呼吸”說析探〉。《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1期號):P275 - 306。
戴維(Davis, Grace)著、隋嘉濱、馮燕譯,2020,《信仰但不從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鍾明德,2018,〈論"Presence"和演員的「存在感」:我們扮演以進入濕婆的狀態〉。《藝術評論》,(24期):P67 - 103。
齋藤稔正著,1981,《変性意識状態(ASC)に関する研究》。京都市:松籟社。
羅伯特.奧古斯都.馬斯特斯(Masters, Robort Augustus)著、張琇雲譯,2017,《靈性歧路:揭露新時代靈修華麗糖衣下的誤用與陷阱》。臺中市:一中心。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501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