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臺灣地區國民教育機會之縣市差異
作者 吳昭蓉
貢獻者 陳信木
吳昭蓉
關鍵詞 教育機會
教育資源
水平公平
縣市差異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0:46:00 (UTC+8)
摘要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高素質的人力須經由教育培養。然我國憲法明定教育事務乃屬縣(市)立法並執行之事項,但我國各級政府之財政分配以中央政府最為寬裕,地方政府困窘貧瘠,不同地區的民眾,似乎未能均等地享受到合理的教育資源分配。而財政狀況各異之縣市間,教育機會是否存有差異?為本文研究動機。
本研究之目的有四:
1. 了解我國二十年來國民教育階段教育機會是否存在縣市差異。
2. 了解我國二十年來國民教育階段之教育機會跨時演變情形與意義。
3. 建立評估教育資源分配均等之可行性指標。
4. 歸納研究結果,對未來政策提出建議。
本研究以官方次級資料分析探究台灣地區國民教育機會之縣市差異。教育機會之內涵包含輸入、過程、輸出三面向,本研究選取「教育輸入」與「教育過程」面向為分析內容,並分別以「教育資源」與「教學品質」為兩者之主要內涵。「教育資源」下有人力資源之五項指標、財力資源之六項指標與空間資源之二項指標,「教學品質」下有三項指標,本研究共計採用十六項指標。並以水平公平原則測量縣市差異。
本研究之結果可綜合歸納為四點:
一、 整體而言,二十年來縣市教育機會差異減少,但於人力資源之「碩士學位教師比」與「合格教師比」、財力資源之「扣除經常門每生教科文支出」的投資性支出佔教科文比例、空間資源之學生就學機會「每千生學校數」上之差異日增。
二、 高都市化縣市享有優渥教師素質、每校享有職員數目與財力資源也較高,教育資本門投入較高。
三、 偏遠縣市學生享有較高之師生互動,但教師素質貧瘠,每校之職員人數與財力資源困窘,整體學習環境與教育機會低落。
偏遠縣市每生單位成本多屬高資源,但教育支出以經常門支出最高,可見每生單位成本雖高,但多用於人事費等經常性、消費性支出,無餘額投入資本的投資性支出,長期以往不利學生整體教育機會提昇。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期刊
王弓(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發展政策。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頁195-216。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王保進(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之教育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41期。
林文達(1975)。規模經濟與教育政策。新時代,第15卷,第5期,頁61-65。
陳秀才(1987)。國小規模與教學環境之關係。教育資料文摘,第110期,頁121-133。
郭明堂和羅瑞玉(1995)。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異問題之探討: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教育學刊,第11期,頁245-277。
高新建(1997)。學習機會。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5期,頁70。
高希均(2000)。知識經濟的核心理念。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頁1-25。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
馬信行(1991)。我國教育分佈之均等度及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2卷,頁1-28。
馬信行(1993)。台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況。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7卷,頁19-56。
馬信行(1994)。以地方分權導正當前教育資源分配之缺失。教育研究,第39期,頁10-11。
馬信行(1998)。台灣鄉鎮市區社會地位指標之建立。教育與心理研究,第21期,頁37-84。
胡夢鯨(1994)。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差異之比較。中正大學學報,第5卷,第1期, 頁89-116。
胡夢鯨(1995)。台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6卷,第1期,頁1-35。
孫志麟(1994)。臺灣地區各縣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第17期,頁175-202。
孫志麟(1995)。師範校院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3卷,第4期,頁106-122。
孫志麟(2000)。國民教育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3期,頁121-148。
孫志麟(2000)。教育指標的概念模式。教育政策論壇,第3卷,第1期,頁117-135。
黃政傑(1994)。教育資源的理念與問題。臺灣教育,第528期,頁8-19。
黃昆輝(1972)論教育機會均等。刊於方炳林、賈馥茗主編,頁89-110。
陳麗珠(1997)。臺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的現況與展望。教育學刊,第13期,頁117-148。
湯志民(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轉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41期。
鄭湧涇(1991)。基礎研究新領域之推展簡介-科學教育指標之研究。科學發展月刊,第19卷,第10期,頁1361-1367。
二、專題報告與專書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八十六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教育部公報,第262期,頁17-20。
教育部(1994)。近四年來我國中央教育經費之分配與消長報告。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八十六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教育部公報,第262期,頁17-20。
郭為藩、高強華(1988)。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
張清溪(1994)。台灣教育的質量與公平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教育部。
陳麗珠(1993)。我國中小學教育財政公平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國立教育資料館網站,網址http://3d.nioerar.edu.tw/2d/citizan/policy/policy_0101.asp 。
三、論文
王立心(2004)。國民教育經費分配模式公平性與適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立心(1993)。臺灣省國民教育經常支出水平公平與財政中性狀況之探討:五十七至八十二會計年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保進(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瑞壎(1999)。國中階段學校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秋(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永成(1999)。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經濟效益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正(2000)。高雄縣偏遠地區學校教育資源整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枝明(2001)。國立高級中學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以台灣省為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鈺惠(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佩潔(1995)。台灣鄉鎮市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文(2001)。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教育經費分配公平性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燕(1999)。我國國民教育經費分配之研究─以北高兩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彬(2000)。台灣地區高等教育擴充與教育機會不均等性之變遷。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榮銅(1997)。我國教育優先區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淑敏(1995)。台灣地區各縣市教育資源分配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指標的建構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金山(2004)。台灣人口成長與國民小學校數調整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劉蕙敏(2001)。我國國民小學教育經費基本需求指標及計算基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玉綺(1993)。臺灣地區各縣市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秀滿(2004)。教育資源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探討-以台中縣市公立國中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萬曉芳(2000)。我國教育優先區資源分配準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倪妮(2004)。臺北市國小教育資源分配情形之研究—以額滿學校與非額滿學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文獻
Bain ,H.P., et al.(1986) Small class size once again:an experiment in grade one ,metro-Nashville public schools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70th, San Francisco,CA,April 16-20,1986).
Berne, R. & Stiefel, L. (1984). The measurement of equity in school finance: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empirical dimensions.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7-22.
Coleman, J. S. (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 Westview Press, Inc..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 Paris:UNESCO.
McMahon, Walter (1982), "Efficiency and Equity Criteria for Educational Budgeting and Finance ." In Financing Education : Overcoming Inefficiency and Inequity. ed. Walter McMahon and Terry Geske. Champaign, Ill.:
Mitroff, R.C. & Erekson , O. H. (1988). Equality trends in Ohio school finance, 1976-1984.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7(2), 245-25.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Oakes, J.(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A guide for policy makers. 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Porter, T. S. (1991).Equality and changes in tax base of Ohio’s public
schools:1980-89. 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 16, 515-530.
Shavelson, R., McDonnell, L., Oakes, J., & Carey, N. (1987). Indicator systems for monitor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Santa Monica, CA:RAND Corporation.
Shavelson, R. J. et al.(1991). What are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nd indicator systems? http://erciae.net/edo/ED338701.htm.
Taylor, B. E., Meyerson, J. W., & Massy, W. F. (1993). Strategic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 : Improving performance. New Jersey : Peterson`s Guides.
Porter, A.C. (1991).Creating a system of school process indicator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3, 133-29.
Verstengen, D. A. (1990). Efficiency and economies-of-scale revisited: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ng rural schools districts. 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 16, 159-179
World Bank (1980), Education Sector Policy Paper, Washington, D.C.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3254007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4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信木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昭蓉zh_TW
dc.creator (作者) 吳昭蓉zh_TW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0:46:00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0:46:0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0:46:0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2540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62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25400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高素質的人力須經由教育培養。然我國憲法明定教育事務乃屬縣(市)立法並執行之事項,但我國各級政府之財政分配以中央政府最為寬裕,地方政府困窘貧瘠,不同地區的民眾,似乎未能均等地享受到合理的教育資源分配。而財政狀況各異之縣市間,教育機會是否存有差異?為本文研究動機。
本研究之目的有四:
1. 了解我國二十年來國民教育階段教育機會是否存在縣市差異。
2. 了解我國二十年來國民教育階段之教育機會跨時演變情形與意義。
3. 建立評估教育資源分配均等之可行性指標。
4. 歸納研究結果,對未來政策提出建議。
本研究以官方次級資料分析探究台灣地區國民教育機會之縣市差異。教育機會之內涵包含輸入、過程、輸出三面向,本研究選取「教育輸入」與「教育過程」面向為分析內容,並分別以「教育資源」與「教學品質」為兩者之主要內涵。「教育資源」下有人力資源之五項指標、財力資源之六項指標與空間資源之二項指標,「教學品質」下有三項指標,本研究共計採用十六項指標。並以水平公平原則測量縣市差異。
本研究之結果可綜合歸納為四點:
一、 整體而言,二十年來縣市教育機會差異減少,但於人力資源之「碩士學位教師比」與「合格教師比」、財力資源之「扣除經常門每生教科文支出」的投資性支出佔教科文比例、空間資源之學生就學機會「每千生學校數」上之差異日增。
二、 高都市化縣市享有優渥教師素質、每校享有職員數目與財力資源也較高,教育資本門投入較高。
三、 偏遠縣市學生享有較高之師生互動,但教師素質貧瘠,每校之職員人數與財力資源困窘,整體學習環境與教育機會低落。
偏遠縣市每生單位成本多屬高資源,但教育支出以經常門支出最高,可見每生單位成本雖高,但多用於人事費等經常性、消費性支出,無餘額投入資本的投資性支出,長期以往不利學生整體教育機會提昇。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教育機會均等 …… 7
第二節 教育機會均等之原則與測量……13
第三節 教育資源之內涵與測量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8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19
第二節 研究指標 ……20
第三節 研究資料 ……26
第四節 測量方法 ……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0
第一節 教育機會之總體分析 ……30
第二節 教育機會之縣市分析 ……43
第三節 小結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8
第一節 結論 ……98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1
【附錄】 ……106
zh_TW
dc.format.extent 42921 bytes-
dc.format.extent 90673 bytes-
dc.format.extent 49447 bytes-
dc.format.extent 154368 bytes-
dc.format.extent 189783 bytes-
dc.format.extent 172657 bytes-
dc.format.extent 710851 bytes-
dc.format.extent 113444 bytes-
dc.format.extent 100875 bytes-
dc.format.extent 8602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40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教育機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育資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水平公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縣市差異zh_TW
dc.title (題名) 臺灣地區國民教育機會之縣市差異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弓(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發展政策。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頁195-216。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保進(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之教育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4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達(1975)。規模經濟與教育政策。新時代,第15卷,第5期,頁61-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秀才(1987)。國小規模與教學環境之關係。教育資料文摘,第110期,頁121-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明堂和羅瑞玉(1995)。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異問題之探討: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教育學刊,第11期,頁245-2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新建(1997)。學習機會。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5期,頁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希均(2000)。知識經濟的核心理念。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頁1-25。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信行(1991)。我國教育分佈之均等度及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2卷,頁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信行(1993)。台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況。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7卷,頁19-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信行(1994)。以地方分權導正當前教育資源分配之缺失。教育研究,第39期,頁10-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信行(1998)。台灣鄉鎮市區社會地位指標之建立。教育與心理研究,第21期,頁37-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夢鯨(1994)。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差異之比較。中正大學學報,第5卷,第1期, 頁89-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夢鯨(1995)。台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6卷,第1期,頁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志麟(1994)。臺灣地區各縣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第17期,頁175-2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志麟(1995)。師範校院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3卷,第4期,頁106-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志麟(2000)。國民教育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3期,頁121-1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志麟(2000)。教育指標的概念模式。教育政策論壇,第3卷,第1期,頁117-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政傑(1994)。教育資源的理念與問題。臺灣教育,第528期,頁8-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昆輝(1972)論教育機會均等。刊於方炳林、賈馥茗主編,頁89-1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麗珠(1997)。臺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的現況與展望。教育學刊,第13期,頁117-1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志民(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轉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4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湧涇(1991)。基礎研究新領域之推展簡介-科學教育指標之研究。科學發展月刊,第19卷,第10期,頁1361-13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專題報告與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八十六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教育部公報,第262期,頁17-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94)。近四年來我國中央教育經費之分配與消長報告。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八十六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教育部公報,第262期,頁17-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為藩、高強華(1988)。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清溪(1994)。台灣教育的質量與公平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教育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麗珠(1993)。我國中小學教育財政公平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立教育資料館網站,網址http://3d.nioerar.edu.tw/2d/citizan/policy/policy_0101.asp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立心(2004)。國民教育經費分配模式公平性與適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立心(1993)。臺灣省國民教育經常支出水平公平與財政中性狀況之探討:五十七至八十二會計年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保進(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瑞壎(1999)。國中階段學校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慧秋(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永成(1999)。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經濟效益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正(2000)。高雄縣偏遠地區學校教育資源整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枝明(2001)。國立高級中學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以台灣省為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鈺惠(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佩潔(1995)。台灣鄉鎮市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怡文(2001)。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教育經費分配公平性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燕(1999)。我國國民教育經費分配之研究─以北高兩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志彬(2000)。台灣地區高等教育擴充與教育機會不均等性之變遷。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榮銅(1997)。我國教育優先區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淑敏(1995)。台灣地區各縣市教育資源分配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指標的建構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金山(2004)。台灣人口成長與國民小學校數調整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蕙敏(2001)。我國國民小學教育經費基本需求指標及計算基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玉綺(1993)。臺灣地區各縣市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秀滿(2004)。教育資源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探討-以台中縣市公立國中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曉芳(2000)。我國教育優先區資源分配準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倪妮(2004)。臺北市國小教育資源分配情形之研究—以額滿學校與非額滿學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英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in ,H.P., et al.(1986) Small class size once again:an experiment in grade one ,metro-Nashville public schools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70th, San Francisco,CA,April 16-20,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rne, R. & Stiefel, L. (1984). The measurement of equity in school finance: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empirical dimensions.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7-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leman, J. S. (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 Westview Pres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 Paris:UNES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Mahon, Walter (1982), "Efficiency and Equity Criteria for Educational Budgeting and Finance ." In Financing Education : Overcoming Inefficiency and Inequity. ed. Walter McMahon and Terry Geske. Champaign, I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troff, R.C. & Erekson , O. H. (1988). Equality trends in Ohio school finance, 1976-1984.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7(2), 245-25.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akes, J.(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A guide for policy makers. 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orter, T. S. (1991).Equality and changes in tax base of Ohio’s publi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ools:1980-89. 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 16, 515-5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velson, R., McDonnell, L., Oakes, J., & Carey, N. (1987). Indicator systems for monitor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Santa Monica, CA:RAND Corpora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velson, R. J. et al.(1991). What are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nd indicator systems? http://erciae.net/edo/ED33870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ylor, B. E., Meyerson, J. W., & Massy, W. F. (1993). Strategic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 : Improving performance. New Jersey : Peterson`s Guid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orter, A.C. (1991).Creating a system of school process indicator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3, 133-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erstengen, D. A. (1990). Efficiency and economies-of-scale revisited: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ng rural schools districts. 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 16, 159-1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orld Bank (1980), Education Sector Policy Paper, Washington, D.C.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