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enger為例
作者 潘美岑
Pan, Mei-Chen
貢獻者 蔡琰
Tsai, Yean
潘美岑
Pan, Mei-Chen
關鍵詞 語言遊戲
網路語言
MSN Messenger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8:46:13 (UTC+8)
摘要 本文以MSN Messenger為研究對象,從語言遊戲的角度出發,嘗試把網路語言放在一個新的理論位置。網路語言(Netspeak)在本文中的定義為:網路溝通多變的實際情境裡出現的語言,包括書寫、口語的語言,亦包括副語言(語言符號裡的輔助、身勢符號、非語言符號的面部表情和圖像)。
     
     經由文獻探討,「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具備兩個概念:一是「語言遊戲」,一是「情境的言語遊戲」。前者的語言遊戲(Language Play)認為讓語言作平常不作的事就是玩語言遊戲,因此網路語言的特殊性可以歸納成口語強化遊戲和視覺符號遊戲,這個理論有助於我們檢視遊戲的根源轉化自語言的哪個部分。而後者「情境的言語遊戲」則融入了維根斯坦的概念,要我們回到語言的實際運用情境裡面,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前面的語言遊戲如何在情境中展現與變化。
     
     本研究採取三種研究方法探索六個研究問題:調查法、內容分析法、對話分析法。內容分析法用來瞭解視覺符號遊戲與口語強化遊戲是什麼;調查法用來瞭解為何使用者玩語言遊戲、語言遊戲在不同情境中的變化;對話分析法則用以找出口語強化遊戲和視覺符號遊戲的對話功能,以及找出MSN溝通環境對傳播情境和溝通者而言,具有怎樣的限制和創造力之特性。
     
     視覺符號遊戲最主要的轉化來源仍是面部表情,其中以MSN內建的表情符號比例最高,而誇張、戲謔版的下載符號則較線條組成的自製符號更受歡迎。口語強化遊戲最主要的轉化來源是語尾助詞,但口語遊戲的轉化來源通常不只一個,和日常生活的語言遊戲、通常一次只有一個變化的現象不一樣。此外,研究者亦發現,口語遊戲是MSN情境裡的核心現象;而視覺符號遊戲的「關係修辭性」比較強。網路情境還容許口語遊戲「視覺效果」的轉化,這樣的視覺效果也可能營造出聽覺效果。
     
     使用者玩語言遊戲最主要的因素是獲致愉悅,其次是社交因素,即玩語言遊戲不但讓談話更為有趣,而且還讓自己和交談的對方變得比較親近。至於語言遊戲在不同情境中的變化,交談的目的僅是在維持某種社會關係時,使用者的溝通愉悅帶來了較多的語言遊戲;若是為了某種特定的任務溝通時,使用者的語言遊戲明顯較少。就熟稔程度來說,在低度熟稔程度的時候,有熟稔程度越高、玩越多視覺符號遊戲的趨勢,兩種遊戲皆是在「半生不熟」的狀況下玩得最多。
     
     此外,不同的情境裡果然存在著不同的言語特色,運用視覺符號遊戲和口語強化遊戲的方式、提出話題的策略以及話題內容都有區別。由對話分析所觀察到MSN的對話限制及其延伸出的可能性有以下五點:
     
     一、「答非所問」形成「話題跳動的彈性」
     二、「對話次序」使得「資訊不受干擾」
     三、「交談介面」有利於「製造當下的共通性」
     四、「非面對面溝通」允許「釋放更多線索」
     五、「網路溝通空間」是另一個「語言遊戲的寬廣空間」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繼續探討語言遊戲的語藝效果,不只是MSN情境,其他網路溝通情境裡的語言遊戲也有檢視的必要。並且也建議更深入地探討玩家的遊戲心理、遊戲在綜合情境中的面貌,以及混合遊戲產生的效果。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家茗(2002):《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之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李櫻、張武昌(2003):〈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文山評論》:第一卷第五期。台北:政治大學英國語言學系。
邢福義、吳振國編(2002):《語言學概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吳筱玫發行。智勝文化總經銷。
吳靜吉(2001):〈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靈機一動觸創意:華人創造力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
吳國豪(1998):《網際網路虛擬社群象徵互動之探索—以irc.hinet.net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尚志英譯(1995):《哲學研究》。台北:桂冠。
林圭譯(2001):《第六種語言》。台北:城邦文化。
周君蘭(2001):〈虛擬的溝通藝術:一個網路語言文化的初探性研究〉。2001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南方朔(2001):〈新密碼:掀起電子傳訊熱〉。《在語言的天空下》。台北:大田。
陳惠玲(2001):〈概述網際網路中『網路語言』次文化〉。南華社會所電子期刊第18期。
曹德明譯(2001):《社會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齊瀘揚(2000):《傳播語言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曾秀瑜(1985):《論維根斯坦生活形式的概念》。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葛本儀(2000):《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
張君玫譯(1996):《社會情境》。台北:巨流。
張文軒譯(1999):《語言學導論》。台北:書林。
葉蜚聲、徐通鏘(1985):《語言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敦華(1996):《維根斯坦》。台北:生智。
潘美岑(2002):〈網路語言之初探研究-漢語的取徑〉。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期刊:第8卷第4期。台北:世新大學暨圖書館。頁67-76。
劉駿州(1997):《電子資訊網路使用與生活品質之關聯性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劉福增(1987):《維根斯坦哲學》。台北:劉福增發行。
盧諭緯(1997):〈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盧諭緯(1999):《當我們同在一起!BBS社交性討論區之言說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淑芳譯(1994):《語言遊戲》。台北:遠流。
二、英文部分
Bloch, B. & Trager, G. L. (1942). Outline of Linguistic Analysis. Baltimor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n/Waverly Press.
Chiaro, D. (1992). The Language of Jokes : Analysing Verbal Play. Routledge: London.
Collot, M. & Belmore, N. (1996). Electronic language.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i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Crystal, D. (1998). Language Pla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ystal, D. (2001).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ynn, N. & Flynn, T. (1998). Writing Effective E-mail. CA: Crisp Publications.
Fromkin, V. & Rodman, R.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Orlando: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Halio, M. P. (1999). Writing on the Internet:Finding A Voice Online. Orlando: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Hutchby, I. (2001). Conversation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Telephone to the Internet. UK: Polity Press.
Janik, A. (1989). Style, Politics,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 Boston: Kluwer Academic.
Murray, D. E. (1985). Conversation For Action: The Computer Terminal As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Nofsinger, R. E. (1991). Everyday Conversation. Sage: California.
Ong, W. J. (1995).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New
York: Routledge.
Soukup, C. (2000). Buildind a theory of multimedia CMC. New Media & Society. 2(4): 407-425.
Stevenson, W. (1967). 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urner, J. A. (1988). E-Mail technology has boomed, but manners of its users fall short of perfec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3 April: A1, A16.
Werry, C. C. (1996). Linguistic and international features of Internet relay chat.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Williams, E. (1977).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of face-to-face and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5): 963-976.
Wooffitt, R. (2001). Researching psychic practitioners: Conversation analysis. In Yates, S., Stephanie, T., Wetherell, M. (Ed.)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London: SAGE, 2001
Yates, S. J. (1996). Oral and written linguistics aspect of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i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hiladelphia.
三、網站資料:
批踢踢實業坊(2002):〈2002/11/12當日上站人次統計〉。 [On Line]。 Available: BBS站 ptt..twbbs.org「Record我們的成果」
東森新聞報(2003/9/24):〈創市際:台灣地區使用MSN Messenger人數最多〉[On Line]。Available:http://www.ettoday.com/2003/09/24/1066-1517913.htm
資策會(2001):〈2001年台灣網際網路市場調查〉。[On Line]。Available: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friendly_mail.asp?news_id=1907
資策會(2002):〈全球家庭網路使用者持續成長,email為主流應用〉。[On Line]。Avalable: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124
蕃薯藤(1998-2002):〈網路大調查〉。 [On Line]。Available: http://www.yam.com.tw
微軟新聞(2003/6/19):〈全新MSN Messenger 6展現超炫的個人新風格〉。[On Line]。Available: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ess/2003/0619.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89453006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453006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蔡琰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sai, Ye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潘美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Pan, Mei-Ch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潘美岑zh_TW
dc.creator (作者) Pan, Mei-Chenen_US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8:46:13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8:46: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8:46: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89453006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52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4530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MSN Messenger為研究對象,從語言遊戲的角度出發,嘗試把網路語言放在一個新的理論位置。網路語言(Netspeak)在本文中的定義為:網路溝通多變的實際情境裡出現的語言,包括書寫、口語的語言,亦包括副語言(語言符號裡的輔助、身勢符號、非語言符號的面部表情和圖像)。
     
     經由文獻探討,「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具備兩個概念:一是「語言遊戲」,一是「情境的言語遊戲」。前者的語言遊戲(Language Play)認為讓語言作平常不作的事就是玩語言遊戲,因此網路語言的特殊性可以歸納成口語強化遊戲和視覺符號遊戲,這個理論有助於我們檢視遊戲的根源轉化自語言的哪個部分。而後者「情境的言語遊戲」則融入了維根斯坦的概念,要我們回到語言的實際運用情境裡面,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前面的語言遊戲如何在情境中展現與變化。
     
     本研究採取三種研究方法探索六個研究問題:調查法、內容分析法、對話分析法。內容分析法用來瞭解視覺符號遊戲與口語強化遊戲是什麼;調查法用來瞭解為何使用者玩語言遊戲、語言遊戲在不同情境中的變化;對話分析法則用以找出口語強化遊戲和視覺符號遊戲的對話功能,以及找出MSN溝通環境對傳播情境和溝通者而言,具有怎樣的限制和創造力之特性。
     
     視覺符號遊戲最主要的轉化來源仍是面部表情,其中以MSN內建的表情符號比例最高,而誇張、戲謔版的下載符號則較線條組成的自製符號更受歡迎。口語強化遊戲最主要的轉化來源是語尾助詞,但口語遊戲的轉化來源通常不只一個,和日常生活的語言遊戲、通常一次只有一個變化的現象不一樣。此外,研究者亦發現,口語遊戲是MSN情境裡的核心現象;而視覺符號遊戲的「關係修辭性」比較強。網路情境還容許口語遊戲「視覺效果」的轉化,這樣的視覺效果也可能營造出聽覺效果。
     
     使用者玩語言遊戲最主要的因素是獲致愉悅,其次是社交因素,即玩語言遊戲不但讓談話更為有趣,而且還讓自己和交談的對方變得比較親近。至於語言遊戲在不同情境中的變化,交談的目的僅是在維持某種社會關係時,使用者的溝通愉悅帶來了較多的語言遊戲;若是為了某種特定的任務溝通時,使用者的語言遊戲明顯較少。就熟稔程度來說,在低度熟稔程度的時候,有熟稔程度越高、玩越多視覺符號遊戲的趨勢,兩種遊戲皆是在「半生不熟」的狀況下玩得最多。
     
     此外,不同的情境裡果然存在著不同的言語特色,運用視覺符號遊戲和口語強化遊戲的方式、提出話題的策略以及話題內容都有區別。由對話分析所觀察到MSN的對話限制及其延伸出的可能性有以下五點:
     
     一、「答非所問」形成「話題跳動的彈性」
     二、「對話次序」使得「資訊不受干擾」
     三、「交談介面」有利於「製造當下的共通性」
     四、「非面對面溝通」允許「釋放更多線索」
     五、「網路溝通空間」是另一個「語言遊戲的寬廣空間」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繼續探討語言遊戲的語藝效果,不只是MSN情境,其他網路溝通情境裡的語言遊戲也有檢視的必要。並且也建議更深入地探討玩家的遊戲心理、遊戲在綜合情境中的面貌,以及混合遊戲產生的效果。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2
       第三節 研究目的……………………………………………………8
       第四節 小結與論文章節架構………………………………………10
     
     第貳章 …………………………………………………………11
       第一節 語言…………………………………………………………11
      第二節 網路語言……………………………………………………16
       第三節 語言遊戲……………………………………………………25
      第四節 維根斯坦的語言遊戲………………………………………30
      第五節 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37
     
     第參章 …………………………………………………………39
       第一節 研究範圍界定………………………………………………39
       第二節 MSN介面與本研究樣本收集方式………………………41
       第三節 研究設計……………………………………………………44
      第四節 研究限制……………………………………………………53
     
     第肆章 資料分析與發現…………………………………………………55
       第一節 整體樣本狀況說明…………………………………………55
       第二節 語言遊戲……………………………………………………59
       第三節 情境的言語遊戲…..………………………………………72
       第四節 語言遊戲的對話功能、限制與可能性……………………7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3
       第二節 討論…………………………………………………………112
       第三節 檢討與未來研究建議………………………………………117
     
     附錄一 網路語言的「行話」…………………………………………122
     附錄二 內容分析登錄表……………………………………………..123
     附錄三 問卷題目……………………………………………………..127
     附錄四 對話分析前測………………………………………………..129
     附錄五 樣本結構……………………………………………………..133
     附錄六 MSN大型圖示.…………………………………………………136
     附錄七 六篇對話分析樣本個別類別登記表………………………..137
     
     參考書目…………………………………………………………………..140
     
     
     圖目錄
     
     圖一   MSN Messenger 6.0交談介面………………………….…41
     圖二   MSN Messenger 6.0表情符號………………………….…42
     圖三   研究方法架構圖…………………………………………..52
     圖四   熟稔程度與使用語言遊戲頻率分布圖…………………..74
     
     表目錄
     
     表一   副語言概念分析表……………………………………………20
     表二 熟稔程度的篇數與累計百分比………………………………57
     表三   視覺符號遊戲的轉化來源表…………………………………59
     表四   一般符號類別百分比…………………………………………60
     表五   自製符號樣貌一覽表…………………………………………61
     表六   下載符號類別百分比…………………………………………62
     表七 圖像與圖解功能比例表………………………………………63
     表八   口語強化遊戲類別比例表……………………………………64
     表九   語尾助詞詳細內容比例表……………………………………64
     表十   嘆詞詳細內容比例表…………………………………………65
     表十一  諧音/同音詳細內容比例表………………………………….66
     表十二  擬聲詞詳細內容比例表………………………………………67
     表十三  語言遊戲的心理因素…………………………………………69
     表十四  溝通目標與發言所含語言遊戲比例的差異…………………73
     表十五  社會關係僅存於網路情境與語言遊戲比例關係表…………75
     表十六  六篇用於對話分析樣本之情境分布狀態表….…………….78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453006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語言遊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語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SN Messengeren_US
dc.title (題名) 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enger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家茗(2002):《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之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台北:貓頭鷹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櫻、張武昌(2003):〈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文山評論》:第一卷第五期。台北:政治大學英國語言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邢福義、吳振國編(2002):《語言學概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吳筱玫發行。智勝文化總經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靜吉(2001):〈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靈機一動觸創意:華人創造力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國豪(1998):《網際網路虛擬社群象徵互動之探索—以irc.hinet.net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尚志英譯(1995):《哲學研究》。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圭譯(2001):《第六種語言》。台北:城邦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君蘭(2001):〈虛擬的溝通藝術:一個網路語言文化的初探性研究〉。2001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方朔(2001):〈新密碼:掀起電子傳訊熱〉。《在語言的天空下》。台北:大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惠玲(2001):〈概述網際網路中『網路語言』次文化〉。南華社會所電子期刊第1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德明譯(2001):《社會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瀘揚(2000):《傳播語言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秀瑜(1985):《論維根斯坦生活形式的概念》。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本儀(2000):《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君玫譯(1996):《社會情境》。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文軒譯(1999):《語言學導論》。台北: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蜚聲、徐通鏘(1985):《語言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敦華(1996):《維根斯坦》。台北:生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美岑(2002):〈網路語言之初探研究-漢語的取徑〉。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期刊:第8卷第4期。台北:世新大學暨圖書館。頁67-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駿州(1997):《電子資訊網路使用與生活品質之關聯性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福增(1987):《維根斯坦哲學》。台北:劉福增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諭緯(1997):〈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諭緯(1999):《當我們同在一起!BBS社交性討論區之言說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淑芳譯(1994):《語言遊戲》。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och, B. & Trager, G. L. (1942). Outline of Linguistic Analysis. Baltimor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n/Waverl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iaro, D. (1992). The Language of Jokes : Analysing Verbal Play. Routledge: Lond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llot, M. & Belmore, N. (1996). Electronic language.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iamins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rystal, D. (1998). Language Pla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rystal, D. (2001).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lynn, N. & Flynn, T. (1998). Writing Effective E-mail. CA: Crisp Publica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omkin, V. & Rodman, R.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Orlando: Harcourt Brace &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lio, M. P. (1999). Writing on the Internet:Finding A Voice Online. Orlando: Harcourt Brace &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tchby, I. (2001). Conversation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Telephone to the Internet. UK: Pol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nik, A. (1989). Style, Politics,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 Boston: Kluwer Academi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rray, D. E. (1985). Conversation For Action: The Computer Terminal As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ofsinger, R. E. (1991). Everyday Conversation. Sage: Californi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ng, W. J. (1995).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N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oukup, C. (2000). Buildind a theory of multimedia CMC. New Media & Society. 2(4): 407-4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evenson, W. (1967). 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rner, J. A. (1988). E-Mail technology has boomed, but manners of its users fall short of perfec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3 April: A1, A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rry, C. C. (1996). Linguistic and international features of Internet relay chat.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s, E. (1977).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of face-to-face and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5): 963-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ooffitt, R. (2001). Researching psychic practitioners: Conversation analysis. In Yates, S., Stephanie, T., Wetherell, M. (Ed.)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London: SAGE,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ates, S. J. (1996). Oral and written linguistics aspect of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erring, S. C.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i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hiladelphi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站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批踢踢實業坊(2002):〈2002/11/12當日上站人次統計〉。 [On Line]。 Available: BBS站 ptt..twbbs.org「Record我們的成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森新聞報(2003/9/24):〈創市際:台灣地區使用MSN Messenger人數最多〉[On Line]。Available:http://www.ettoday.com/2003/09/24/1066-1517913.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資策會(2001):〈2001年台灣網際網路市場調查〉。[On Line]。Available: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friendly_mail.asp?news_id=19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資策會(2002):〈全球家庭網路使用者持續成長,email為主流應用〉。[On Line]。Avalable: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1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蕃薯藤(1998-2002):〈網路大調查〉。 [On Line]。Available: http://www.yam.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微軟新聞(2003/6/19):〈全新MSN Messenger 6展現超炫的個人新風格〉。[On Line]。Available: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ess/2003/0619.htm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