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
Audiences in consunption society: a case study on the fans of Pili-puppet drama
作者 宋丁儀
Sung, Ting-Yi
貢獻者 翁秀琪
Weng, Shieu-Chi
宋丁儀
Sung, Ting-Yi
關鍵詞 消費
文化工業
布袋戲
閱聽人

能動性
生活世界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8:48:01 (UTC+8)
摘要 本研究欲探討現代消費社會中閱聽人呈現何種面貌?過去對消費社會底下大眾文化及閱聽人的論述大致可分為兩種觀點:一是法蘭克福學派悲觀的文化工業觀點,從生產端來檢視文化商品化對閱聽大眾的影響,二則是從近年消費社會理論從消費端來檢視閱聽人的施為。本文採取從消費端檢視閱聽人的微觀角度,對於文化工業提出的三大批判「商品化」、 「標準化」、「強制性」提出不同的看法:消費文本商品化,閱聽人仍有其主動詮釋、挪用的能動性。
      當前台灣諸多的文化消費現象中,霹靂布袋戲應當算是最為人知,也最深具本土特色的表演文化。它源自於傳統布袋戲中的支派而深具傳統戲劇性格,卻又歷經型態與風格上的轉變。隨著生產面與媒介技術合流,從過去民俗文化轉變成大眾文化變為一種文化商品。因此本文首先介紹霹靂布袋戲風行的時代背景,從生產面角度探討與傳統布袋戲的差異。
      其次,透過對戲迷的深度訪談,試圖理解霹靂迷如何藉由不同的消費方式,在消費端建構對霹靂布袋戲文本的想像與主體性。霹靂布袋戲迷的生活型態實與他們所接觸的文本、角色、媒介、周邊產品、組織活動密切相關。霹靂迷如何從欣賞與接收原文本之外,進行次文本的創造與生產,發掘他們在消費過程裡的創造力,並透過參與社群組織、活動,區辨出「我」與「他者」;從生活領域,顯示他們作為消費社會底下閱聽人的主動與能動性,已超越生產者所製造文本的範疇,而是融合迷自我生活世界所拓展出的異想世界。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8451025
9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095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翁秀琪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eng, Shieu-Ch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宋丁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Sung, Ting-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宋丁儀zh_TW
dc.creator (作者) Sung, Ting-Yien_US
dc.date (日期) 200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8:48:01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8:48: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8:48: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91NCCU095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53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45102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欲探討現代消費社會中閱聽人呈現何種面貌?過去對消費社會底下大眾文化及閱聽人的論述大致可分為兩種觀點:一是法蘭克福學派悲觀的文化工業觀點,從生產端來檢視文化商品化對閱聽大眾的影響,二則是從近年消費社會理論從消費端來檢視閱聽人的施為。本文採取從消費端檢視閱聽人的微觀角度,對於文化工業提出的三大批判「商品化」、 「標準化」、「強制性」提出不同的看法:消費文本商品化,閱聽人仍有其主動詮釋、挪用的能動性。
      當前台灣諸多的文化消費現象中,霹靂布袋戲應當算是最為人知,也最深具本土特色的表演文化。它源自於傳統布袋戲中的支派而深具傳統戲劇性格,卻又歷經型態與風格上的轉變。隨著生產面與媒介技術合流,從過去民俗文化轉變成大眾文化變為一種文化商品。因此本文首先介紹霹靂布袋戲風行的時代背景,從生產面角度探討與傳統布袋戲的差異。
      其次,透過對戲迷的深度訪談,試圖理解霹靂迷如何藉由不同的消費方式,在消費端建構對霹靂布袋戲文本的想像與主體性。霹靂布袋戲迷的生活型態實與他們所接觸的文本、角色、媒介、周邊產品、組織活動密切相關。霹靂迷如何從欣賞與接收原文本之外,進行次文本的創造與生產,發掘他們在消費過程裡的創造力,並透過參與社群組織、活動,區辨出「我」與「他者」;從生活領域,顯示他們作為消費社會底下閱聽人的主動與能動性,已超越生產者所製造文本的範疇,而是融合迷自我生活世界所拓展出的異想世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7
      第一節 研究緣起-----7
      一、從俗民文化走到大眾文化--電視布袋戲崛起-----7
      二、當表演文化變成企業經營:文化的商品化-----8
      三、消費端的狂熱:「迷」的認同形塑-----8
      第二節 研究問題-----10
     
     第二章 消費社會閱聽人-----11
      第一節 消費社會的消極性-文化工業的批判觀點-----11
      一、文化商品-----12
      二、標準化-----14
      三、強制性-----15
      第二節 消費社會的積極性-閱聽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17
      一、反「客」為「主」:消費主體的愉悅-----18
      二、文本的開放歧異-----19
      三、閱聽人的生產與創造力-以「迷」為例-----21
      第三節 小結-----23
     
     第三章 研究背景-----25
      第一節 布袋戲的文本描述-----25
      一、台灣布袋戲文本的流變-----25
      二、內容上的比較-----27
      三、演出形式上的比較-----28
      (一) 木偶操作-----28
      (二) 演出分工-----28
      四、舞台關係的轉變-----30
      (一) 前台與後台-----30
      (二) 台上與台下-----32
      五、社會空間的轉變-----32
      第二節 霹靂布袋戲迷的組織活動-----35
      一、布袋戲後援會活動-----35
      二、同人誌活動-----36
      三、網路空間-----36
     
     第四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迷」的界定和取樣-----37
      第二節 訪談設計-----38
     
     第五章 研究發現-----40
      第一節 迷對霹靂vs.傳統布袋戲的看法-----40
      一、傳統vs.創新分野:感官價值的重視-----40
      二、鄉土文化的再造-----41
      三、藝術vs.商業的分野:內容的倒退vs.影音的提升-----43
      第二節 迷對組織活動的看法-----46
      一、組織活動中非正式溝通的進行-----46
      二、迷如何在組織活動中區辨他者-----50
      第三節 文本的欣賞與接收-----54
      一、與文本的第一次接觸-----54
      二、遊走於文本內外之間:迷想像的揮灑-----57
      第四節 次文本的創造與生產-----61
      一、人與物的互動:木偶之迷-----62
      二、同人誌文字創作:開放而歧異的文本-----69
      三、同人誌角色扮演:自我的改變-----83
      第五節 生活脈絡作為一種意義連結-----89
      第六節 媒介使用和學習-----105
      第七節 小結-----110
     
     第六章 討論與建議-----115
      第一節 與理論對話:消費社會閱聽人樣貌-----115
      一、人與物的關係-----115
      二、開放而歧異的文本-----115
      三、生活脈絡的重視-----116
      四、閱聽人的能動性-----117
      第二節 研究限制-----118
      第三節 研究啟發-----119
     
     附錄一:布袋戲大事記一覽表(1901~1996年)-----121
     附錄二:各區後援會活動一覽(2001~2002年)-----123
     附錄三:深度訪談者編號及簡述-----127
     附錄四:受訪者基本資料表-----130
     附錄五:深度訪談題綱-----131
      一、欣賞與接收-----131
      二、創造與生產-----132
      三、參與組織活動的看法-----134
      四、對自己生活的看法-----134
     參考文獻-----13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0952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消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工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布袋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閱聽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能動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活世界zh_TW
dc.title (題名) 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udiences in consunption society: a case study on the fans of Pili-puppet dram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