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白居易敘事詩與改編元雜劇研究
作者 陳映儒
Chen, Ying Ju
貢獻者 廖棟樑
陳映儒
Chen, Ying Ju
關鍵詞 元雜劇
白居易
敘事詩
改編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Dec-2013 17:52:49 (UTC+8)
摘要 偏好採用既已流傳的舊故事加以改編,為中國古典戲曲取材上的特色,這使得戲曲文學與大量先行作品間存在著「本事因繼」的關係;而,戲曲「舊故事」的題材來源,絕大多數都來自於敘事性較顯著的史傳、小說,甚少從相對而言抒情意味濃厚的詩歌中挖掘,但唐代詩人白居易,卻可說是難得一見的例外──同時有三篇詩作獲得後世劇作家青睞而受到改編,遂引發筆者強烈興趣而展開研究。本文主要關注議題有二:

其一,詩歌與戲曲同為韻文,在「以韻文敘述故事」的大方向下,觀察相似的故事題材,如何與「詩歌」、「戲曲」這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製相適應?「詩歌」與「戲曲」各自的文體結構,又將如何造就其敘事表現、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

其二,舊故事往往負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與許多人類共同的情感或想望,當它進入了後代接受者的視域中,一方面將與個人的境遇、理想產生共鳴,另一方面,也會與新的時代精神產生碰撞。因此,改編劇作與詩歌原作在故事題材上固然具有從出關係,但若細究其情節安排,以及由此顯豁之主題意識,將發現它們實際上是相互鏡映而又各具脈絡的。

本論文的研究便是基於以上兩條軸線上而展開,首先分析文學體製結構對敘事表現的影響,說明相同故事題材經過不同藝術形式處理所具有的創新價值;其次則從透過情節內容的仔細對讀,抽繹出白居易敘事詩與改編雜劇之間情節安排上的差異,由此探入主題意蘊的精神內裡,說明不同時空情境下不同作者因「期待視野」差異而對故事作出不盡相同的詮釋。結合以上各層面,探討元雜劇對白居易敘事詩的改編情形。
參考文獻 【說明】:
1.本書目為於正文、附註中徵引、述及者。
2.古典文獻依編、著者之時代、生年之先後順序排列。
3.近人專著、論文集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皆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壹、古典文獻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漢﹞班固著:《白虎通德論》,《四部文明‧秦漢文明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晉﹞干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臺北:里仁,1970年。
﹝唐﹞長孫無忌等著:《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漢京出版社,1984年。
﹝唐﹞崔令欽:《教坊記》,《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王建著、王宗堂校注:《王建詩集校注》,鄭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張籍著,李建崑校注:《張籍詩集校注》,臺北:華泰出版社,2001年。
﹝唐﹞劉禹錫著、陶敏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唐﹞白居易著,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元稹著、周相錄校注:《元稹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唐﹞元稹著、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唐﹞元稹著、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散文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唐﹞段成式著:《酉陽雜俎》,《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李肇著:《唐國史補》,《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段安節著:《樂府雜錄》,《叢書集成簡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五代﹞王仁裕著:《開元天寶遺事》,《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後晉﹞劉昫等著:《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歐陽脩、宋祁等著:《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王灼著:《碧雞漫志》,《古今詩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宋﹞洪邁著:《容齋隨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戴復古著、金芝山點校:《戴復古詩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趙與時著、傅成校點:《賓退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謝枋得著:《謝疊山集》,《叢書集成簡編》第一二二冊,臺北:﹝元﹞白樸著,徐凌雲校注:《天籟集編年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商務出版社,1966年。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一四二,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二十四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楊慎著,王仲鏞箋證:《升庵詩話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謝榛:《四溟詩話》,《歷代詩話統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年。
﹝明﹞何良俊著:《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1959年。
﹝明﹞郭勛輯:《雍熙樂府》,《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胡應麟著:《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籤》,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明﹞臧晉叔編:《元曲選》,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明﹞王夫之著:《古詩評選》,《船山遺書全集》,臺北:中國船山學會,1972年。
﹝清﹞錢謙益著:《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長生殿》,臺北:里仁,2008年。
﹝清﹞清聖主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紀昀著:《紀文達公遺集》,《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
﹝清﹞趙翼著,霍松林點校:《甌北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民國﹞隋樹森編:《全元散曲》,臺北:漢京出版社,1983年。

貳、近人專著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日﹞靜永健著:《白居易寫諷諭詩的前前後後》,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法﹞亨利‧柏格森著:《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法﹞熱奈爾‧熱奈特著,史忠義譯:《熱奈特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美﹞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美﹞阿特金斯(G.Douglas Atkins)、莫洛(Laura Morrow)主編,張雙英、黃景進等譯:《當代文學理論》,臺北:合森文化,1991年。
﹝德﹞姚斯、﹝美﹞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出版社,1987年。
么書儀著:《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國維著、曾永義導讀:《宋元戲曲史》,台北:五南,2012年。
申丹、王麗亞著:《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朱立元著:《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吳梅著:《顧曲塵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呂榮華著:《中國古典喜劇藝術初探》,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
杜貴晨著:《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沈惠如著:《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周貽白著:《中國戲劇發展史》,臺北:學藝出版社,1980年。
金健仁著:《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姚一葦著:《藝術的奧祕》,臺北:開明書局,1973年。
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臺北:中華書局,1993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柯慶明著:《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1983年。
胡亞敏著:《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唐曉敏著:《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徐扶明:《元代雜劇藝術》,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馬可波羅著,陳開俊、劉貞瓊譯:《馬可波羅遊記》,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高辛勇著:《形名學與敘事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康正果著《風騷與豔情》,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張中宇:《白居易「長恨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廷琛編:《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1989年。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臺北:長安出版社,1980年。
張維娟:《元雜劇作家的女性意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莊蕙綺:《中唐詩歌的美學意涵》,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年。
許子漢著:《元雜劇的聲情與劇情》,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許道勛、趙克堯:《唐玄宗傳》,臺北:商務1992年。
陳東原著:《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陳國球:《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論文集》,臺北:東大,1987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曾永義:《曾永義學術論文自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黃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12月。
楊義著:《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葉長海:《中國藝術虛實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董上德:《古代戲曲小說敘事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靳極蒼:《長恨歌及同題材詩詳解》,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齊華森、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劉月珠:《唐人音樂詩研究──以箜篌琵琶笛笳為主》,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年。
歐麗娟著:《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2008年。
鄭傳寅著:《中國戲曲文化概論》,武昌:武漢大學,1993年。
鄭騫:《景午叢編》,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魯迅:《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薛天緯:《唐代歌行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顏天佑:,《元雜劇八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顏天佑:《元雜劇所反映之元代社會》,臺北:華正出版社,1984年。
羅錦堂:《元雜劇本事考》,臺北:順先出版公司,1976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參、論文集論文
﹝日﹞入谷仙介:〈關於〈琵琶行〉的創作──重點研究與杜甫的關係〉,《唐代文學研究》第五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日﹞妹尾達彥氏著:〈九世紀的轉型──以白居易為例〉,《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洪淑苓著:〈楊妃故事及其形象的再探討〉,《知性與感性的交會──唐宋元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康韻梅:〈唐代傳奇與歌行並作初探〉,《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論文集》(臺北:里仁,2004年)。
曾永義:〈楊妃故事的發展及與之有關之文學〉,陳鵬翔主編:《主題學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83年。
黃景進:〈中國敘事詩的發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華文物供應社,1985年)。
廉生:〈元雜劇四大佳人戀愛心理比較〉,嚴蘭紳等編:《元曲論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蔡英俊:〈「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敘事」的問題〉,《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2007年)。
鄭振鐸:〈論元人所寫商人、士子、妓女間的三角戀愛劇〉,《中國文學研究新編》(臺北:文光出版社,1973年)。

肆、期刊論文
曾永義:〈元雜劇體製規律的淵源與形成〉,《臺大中文學報》1989年12月,203-252頁。
么書儀:〈元劇與唐傳奇中的愛情作品特徵比較〉,《文學評論》1984年3期,頁113-143。
王夢鷗:〈「長恨歌」的結構與主題補說〉,《聯合文學》1986年4月,頁205-208。
王劍:〈上巳節的民俗審美內涵與生命美學〉,《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期,頁157-162。
任曉勇:〈雅志難違還是君命難違──說唐玄宗「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書屋》2006年4期,頁38-41。
呂正惠:〈元白諷諭詩的理論與創作態度〉,《幼獅月刊》1974年5月,頁40-44。
李世萍:〈「傷春」詞章之祖──「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歧義解說〉,《名作欣賞》2008年2期,頁3-5。
李宗為:〈論楊貴妃的傳說以及「長恨歌」之恨──與周煦良、俞平伯兩位先生商榷〉,《晉陽學刊》1982年2期,頁100-104。
李昭鴻:〈白居易詩與〈霓裳羽衣曲〉之關係試探〉,《新生學報》2007年7月,頁107-128。
李時銘:〈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演奏技法與音樂表現〉,《中華學苑》1999年8月,頁33-54。
李時銘:〈說「促柱」與「促弦」〉,《逢甲中文學報》,1996年9月,頁135-159。
李惠綿:〈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閱讀「長恨歌」系列文本〉,《聯合文學》2007年10月,頁59-64。
尚緒芝:〈中國古代社會「一夫一妻制、納妾制」並行原因探析〉,《中州學刊》,2007年5期,頁176-178。
徐妍:〈蕭紅小說中的女兒性〉,《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4期,頁226-242。
董乃斌:〈戲劇性:觀照唐代小說詩歌與戲曲關係的一個視角〉,《文藝研究》,2001年1期,頁56-61。
葛曉音:〈初盛唐七言歌行的發展──兼論歌行的形成及其與七古的分野〉,《文學遺産》,1997年5期,頁47-61。
劉蓮英:〈宋元女性話本中女性形象分析〉,《燕山大學學報》2004年8期,頁70-74。

伍、學位論文
呂璨君:《「朱買臣休妻」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2學年度碩士論文。
李孟君:《楊家將戲曲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4學年度博士論文。
沈薇玉:《陳妙常與潘必正──話本〈張于湖傳〉、雜劇《女貞觀》與傳奇《玉簪記》》,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5學年度碩士論文。
林欣予:《楊玉環與李隆基之愛情故事書寫研究──以〈長恨歌〉、《梧桐雨》、《長生殿》為例》,佛光大學文學系99學年度碩士論文。
洪珠瑛:《相如文君戲曲之研究:以明清雜劇傳奇為範疇》,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5學年度碩士論文。
張銀京:《「相如文君」劇作藝術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3學年度碩士論文。
蒲麗惠:《秋胡戲妻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6學年度碩士論文。
劉惠萍:《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0學年度碩士論文。
龍潔玉:《元雜劇包公戲與明包公小說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9學年度碩士論文。
鍾素梅:《詩歌與戲曲之間的文體類型比較研究──以元雜劇改編白居易的詩歌為例》,四川大學中文系,2006年碩士論文。
韓昌:《嬌紅故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5學年度碩士論文。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6151004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1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廖棟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映儒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Ying Ju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映儒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Ying Juen_US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Dec-2013 17:52:49 (UTC+8)-
dc.date.available 2-Dec-2013 17:52: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Dec-2013 17:52:4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151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203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15100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偏好採用既已流傳的舊故事加以改編,為中國古典戲曲取材上的特色,這使得戲曲文學與大量先行作品間存在著「本事因繼」的關係;而,戲曲「舊故事」的題材來源,絕大多數都來自於敘事性較顯著的史傳、小說,甚少從相對而言抒情意味濃厚的詩歌中挖掘,但唐代詩人白居易,卻可說是難得一見的例外──同時有三篇詩作獲得後世劇作家青睞而受到改編,遂引發筆者強烈興趣而展開研究。本文主要關注議題有二:

其一,詩歌與戲曲同為韻文,在「以韻文敘述故事」的大方向下,觀察相似的故事題材,如何與「詩歌」、「戲曲」這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製相適應?「詩歌」與「戲曲」各自的文體結構,又將如何造就其敘事表現、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

其二,舊故事往往負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與許多人類共同的情感或想望,當它進入了後代接受者的視域中,一方面將與個人的境遇、理想產生共鳴,另一方面,也會與新的時代精神產生碰撞。因此,改編劇作與詩歌原作在故事題材上固然具有從出關係,但若細究其情節安排,以及由此顯豁之主題意識,將發現它們實際上是相互鏡映而又各具脈絡的。

本論文的研究便是基於以上兩條軸線上而展開,首先分析文學體製結構對敘事表現的影響,說明相同故事題材經過不同藝術形式處理所具有的創新價值;其次則從透過情節內容的仔細對讀,抽繹出白居易敘事詩與改編雜劇之間情節安排上的差異,由此探入主題意蘊的精神內裡,說明不同時空情境下不同作者因「期待視野」差異而對故事作出不盡相同的詮釋。結合以上各層面,探討元雜劇對白居易敘事詩的改編情形。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白居易敘事詩與改編元雜劇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戲曲本事沿襲之特質 / 1
二、戲曲與詩歌關係 / 3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論題界義
一、敘事詩 / 4
二、「改編」之界定 / 6
三、「元雜劇」:改編劇作的文體交集與時代意義 / 7
第三節 相關研究概況
一、戲曲故事演變研究 / 9
二、詩歌與戲曲文體比較研究 / 10
三、「重寫」現象系統性論述 / 11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13

第二章 從「敘事詩」到「元雜劇」:文學結構演化的考察
第一節 白居易敘事詩之體製與敘事表現
一、白居易敘事詩之體製 /17
(一) 新樂府 / 18
(二) 歌行 / 23
二、白居易敘事詩之敘事表現 /25
(一) 敘事結構 /25
(二) 敘事視角 /28
第二節 元雜劇體製及其敘事表現
一、「一本四折」與情節骨幹的「點線結構」 / 32
二、「曲牌聯套」與「一人獨唱」共構的抒情深度 / 41
小結 / 44

第三章 〈琵琶行〉與《青衫淚》
第一節〈琵琶行〉、《青衫淚》情節比較
一、〈琵琶行〉:三彈三聞,相濡以沫 /48
(一) 聞聲不見人: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 48
(二) 見人再聞聲: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 / 50
(三) 知人重聞聲: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 55
二、《青衫淚》:變「感傷詩」為「風月劇」 / 58
(一) 第一折‧初見 / 58
(二) 楔子‧遠別 / 60
(三) 第二折‧騙婚 / 61
(四) 第三折‧重逢 / 63
(五) 第四折‧面聖 / 65
第二節〈琵琶行〉、《青衫淚》主題探析
一〈琵琶行〉:往復對話之命運鏡像 / 66
(一)啟發〈琵琶行〉創作的藍本 / 66
(二)〈琵琶行〉主題歸趨 /69
二《青衫淚》:他者發聲與虛幻補償 /75
小結 / 78

第四章 〈井底引銀瓶〉與《牆頭馬上》
第一節〈井底引銀瓶〉、《牆頭馬上》情節比較
一、一見鍾情與私訂終生 /80
(一) 後花園中的女兒心事 /80
(二)「牆頭馬上」的偶然邂逅 / 84
二、父權所代表的禮教觀對私奔行為之反應 / 89
三、「守護愛情」與「捍衛尊嚴」間的徘徊抉擇 / 95
第二節〈井底引銀瓶〉、《牆頭馬上》主題探析
一、〈井底引銀瓶〉:「紉王教,繫國風」的教化精神 /102
(一)「類舉情見」的詩歌教化功能 /102
(二) 極言「將身輕許人」之後果以「止淫奔」/ 103
二、《牆頭馬上》:頌揚「佳人膽」並為「私奔」除罪 / 106
(一)新興市民階層婦女為藍本 / 108
(二)宋話本為先聲 / 109
(三)新思想與舊傳統間的矛盾與折衷 / 110
小結 / 112

第五章 〈長恨歌〉與《梧桐雨》
第一節〈長恨歌〉、《梧桐雨》情節比較
一、君王的耽溺與美人的專寵 / 114
(一) 楊妃入宮原因與身份 / 115
(二) 楊妃形象塑造 / 119
(三) 宮中享樂生活的描寫 / 126
二、「江山」與「美人」的抉擇 / 129
(一) 安史之亂對李、楊愛情造成的衝擊 / 130
(二) 馬嵬兵變與楊貴妃之死 / 136
三、死別後的「現實」與「想像」世界 / 146
第二節〈長恨歌〉、《梧桐雨》主題探析
一、〈長恨歌〉:從「重色」到「情堅」的愛情歷程 / 156
二、《梧桐雨》:盛衰無常之感與家國興亡之嘆 / 159
小結 / 161

第六章 結論 / 163
zh_TW
dc.format.extent 206316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1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元雜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白居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敘事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改編zh_TW
dc.title (題名) 白居易敘事詩與改編元雜劇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明】:
1.本書目為於正文、附註中徵引、述及者。
2.古典文獻依編、著者之時代、生年之先後順序排列。
3.近人專著、論文集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皆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壹、古典文獻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漢﹞班固著:《白虎通德論》,《四部文明‧秦漢文明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晉﹞干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臺北:里仁,1970年。
﹝唐﹞長孫無忌等著:《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漢京出版社,1984年。
﹝唐﹞崔令欽:《教坊記》,《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王建著、王宗堂校注:《王建詩集校注》,鄭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張籍著,李建崑校注:《張籍詩集校注》,臺北:華泰出版社,2001年。
﹝唐﹞劉禹錫著、陶敏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唐﹞白居易著,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元稹著、周相錄校注:《元稹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唐﹞元稹著、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唐﹞元稹著、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散文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唐﹞段成式著:《酉陽雜俎》,《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李肇著:《唐國史補》,《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段安節著:《樂府雜錄》,《叢書集成簡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五代﹞王仁裕著:《開元天寶遺事》,《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後晉﹞劉昫等著:《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歐陽脩、宋祁等著:《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王灼著:《碧雞漫志》,《古今詩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宋﹞洪邁著:《容齋隨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戴復古著、金芝山點校:《戴復古詩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趙與時著、傅成校點:《賓退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謝枋得著:《謝疊山集》,《叢書集成簡編》第一二二冊,臺北:﹝元﹞白樸著,徐凌雲校注:《天籟集編年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商務出版社,1966年。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一四二,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二十四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楊慎著,王仲鏞箋證:《升庵詩話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謝榛:《四溟詩話》,《歷代詩話統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年。
﹝明﹞何良俊著:《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1959年。
﹝明﹞郭勛輯:《雍熙樂府》,《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胡應麟著:《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籤》,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明﹞臧晉叔編:《元曲選》,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明﹞王夫之著:《古詩評選》,《船山遺書全集》,臺北:中國船山學會,1972年。
﹝清﹞錢謙益著:《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長生殿》,臺北:里仁,2008年。
﹝清﹞清聖主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紀昀著:《紀文達公遺集》,《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
﹝清﹞趙翼著,霍松林點校:《甌北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民國﹞隋樹森編:《全元散曲》,臺北:漢京出版社,1983年。

貳、近人專著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日﹞靜永健著:《白居易寫諷諭詩的前前後後》,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法﹞亨利‧柏格森著:《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法﹞熱奈爾‧熱奈特著,史忠義譯:《熱奈特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美﹞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美﹞阿特金斯(G.Douglas Atkins)、莫洛(Laura Morrow)主編,張雙英、黃景進等譯:《當代文學理論》,臺北:合森文化,1991年。
﹝德﹞姚斯、﹝美﹞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出版社,1987年。
么書儀著:《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國維著、曾永義導讀:《宋元戲曲史》,台北:五南,2012年。
申丹、王麗亞著:《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朱立元著:《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吳梅著:《顧曲塵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呂榮華著:《中國古典喜劇藝術初探》,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
杜貴晨著:《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沈惠如著:《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周貽白著:《中國戲劇發展史》,臺北:學藝出版社,1980年。
金健仁著:《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姚一葦著:《藝術的奧祕》,臺北:開明書局,1973年。
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臺北:中華書局,1993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柯慶明著:《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1983年。
胡亞敏著:《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唐曉敏著:《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徐扶明:《元代雜劇藝術》,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馬可波羅著,陳開俊、劉貞瓊譯:《馬可波羅遊記》,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高辛勇著:《形名學與敘事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康正果著《風騷與豔情》,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張中宇:《白居易「長恨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廷琛編:《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1989年。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臺北:長安出版社,1980年。
張維娟:《元雜劇作家的女性意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莊蕙綺:《中唐詩歌的美學意涵》,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年。
許子漢著:《元雜劇的聲情與劇情》,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許道勛、趙克堯:《唐玄宗傳》,臺北:商務1992年。
陳東原著:《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陳國球:《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論文集》,臺北:東大,1987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曾永義:《曾永義學術論文自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黃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12月。
楊義著:《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葉長海:《中國藝術虛實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董上德:《古代戲曲小說敘事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靳極蒼:《長恨歌及同題材詩詳解》,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齊華森、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劉月珠:《唐人音樂詩研究──以箜篌琵琶笛笳為主》,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年。
歐麗娟著:《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2008年。
鄭傳寅著:《中國戲曲文化概論》,武昌:武漢大學,1993年。
鄭騫:《景午叢編》,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魯迅:《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薛天緯:《唐代歌行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顏天佑:,《元雜劇八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顏天佑:《元雜劇所反映之元代社會》,臺北:華正出版社,1984年。
羅錦堂:《元雜劇本事考》,臺北:順先出版公司,1976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參、論文集論文
﹝日﹞入谷仙介:〈關於〈琵琶行〉的創作──重點研究與杜甫的關係〉,《唐代文學研究》第五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日﹞妹尾達彥氏著:〈九世紀的轉型──以白居易為例〉,《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洪淑苓著:〈楊妃故事及其形象的再探討〉,《知性與感性的交會──唐宋元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康韻梅:〈唐代傳奇與歌行並作初探〉,《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論文集》(臺北:里仁,2004年)。
曾永義:〈楊妃故事的發展及與之有關之文學〉,陳鵬翔主編:《主題學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83年。
黃景進:〈中國敘事詩的發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華文物供應社,1985年)。
廉生:〈元雜劇四大佳人戀愛心理比較〉,嚴蘭紳等編:《元曲論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蔡英俊:〈「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敘事」的問題〉,《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2007年)。
鄭振鐸:〈論元人所寫商人、士子、妓女間的三角戀愛劇〉,《中國文學研究新編》(臺北:文光出版社,1973年)。

肆、期刊論文
曾永義:〈元雜劇體製規律的淵源與形成〉,《臺大中文學報》1989年12月,203-252頁。
么書儀:〈元劇與唐傳奇中的愛情作品特徵比較〉,《文學評論》1984年3期,頁113-143。
王夢鷗:〈「長恨歌」的結構與主題補說〉,《聯合文學》1986年4月,頁205-208。
王劍:〈上巳節的民俗審美內涵與生命美學〉,《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期,頁157-162。
任曉勇:〈雅志難違還是君命難違──說唐玄宗「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書屋》2006年4期,頁38-41。
呂正惠:〈元白諷諭詩的理論與創作態度〉,《幼獅月刊》1974年5月,頁40-44。
李世萍:〈「傷春」詞章之祖──「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歧義解說〉,《名作欣賞》2008年2期,頁3-5。
李宗為:〈論楊貴妃的傳說以及「長恨歌」之恨──與周煦良、俞平伯兩位先生商榷〉,《晉陽學刊》1982年2期,頁100-104。
李昭鴻:〈白居易詩與〈霓裳羽衣曲〉之關係試探〉,《新生學報》2007年7月,頁107-128。
李時銘:〈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演奏技法與音樂表現〉,《中華學苑》1999年8月,頁33-54。
李時銘:〈說「促柱」與「促弦」〉,《逢甲中文學報》,1996年9月,頁135-159。
李惠綿:〈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閱讀「長恨歌」系列文本〉,《聯合文學》2007年10月,頁59-64。
尚緒芝:〈中國古代社會「一夫一妻制、納妾制」並行原因探析〉,《中州學刊》,2007年5期,頁176-178。
徐妍:〈蕭紅小說中的女兒性〉,《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4期,頁226-242。
董乃斌:〈戲劇性:觀照唐代小說詩歌與戲曲關係的一個視角〉,《文藝研究》,2001年1期,頁56-61。
葛曉音:〈初盛唐七言歌行的發展──兼論歌行的形成及其與七古的分野〉,《文學遺産》,1997年5期,頁47-61。
劉蓮英:〈宋元女性話本中女性形象分析〉,《燕山大學學報》2004年8期,頁70-74。

伍、學位論文
呂璨君:《「朱買臣休妻」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2學年度碩士論文。
李孟君:《楊家將戲曲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4學年度博士論文。
沈薇玉:《陳妙常與潘必正──話本〈張于湖傳〉、雜劇《女貞觀》與傳奇《玉簪記》》,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5學年度碩士論文。
林欣予:《楊玉環與李隆基之愛情故事書寫研究──以〈長恨歌〉、《梧桐雨》、《長生殿》為例》,佛光大學文學系99學年度碩士論文。
洪珠瑛:《相如文君戲曲之研究:以明清雜劇傳奇為範疇》,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5學年度碩士論文。
張銀京:《「相如文君」劇作藝術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3學年度碩士論文。
蒲麗惠:《秋胡戲妻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76學年度碩士論文。
劉惠萍:《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0學年度碩士論文。
龍潔玉:《元雜劇包公戲與明包公小說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9學年度碩士論文。
鍾素梅:《詩歌與戲曲之間的文體類型比較研究──以元雜劇改編白居易的詩歌為例》,四川大學中文系,2006年碩士論文。
韓昌:《嬌紅故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5學年度碩士論文。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