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作者 劉侑承
Liu, Yu Cheng
貢獻者 湯志民
Tang,Chih Min
劉侑承
Liu, Yu Cheng
關鍵詞 空間領導
學校效能
space leadership
school effectiveness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0-Feb-2014 15:05:22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現況與差異,以及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之關係。本研究以問卷調查進行,以「永續校園推廣計畫」、「Innoschool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校園環境美化組)」、「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總體計畫」之桃園縣96至101年之國民小學空間校園營造獲獎或受補助學校共計31所學校,以及隨機抽樣未獲上述獎項學校31所,共計62所學校之840位教職人員為受試者,回收問卷733份,有效問卷708份,回收率87%,可用率84%。調查結果以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進行資料分析並提出若干建議,研究結論如下:
一、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職人員知覺校長空間領導為中高程度,以「以空間領導體 
  現教育意境」之知覺程度為最高,依序為、「以空間領導提升行政效能」、「以 
  空間領導帶動課程發展」、「以空間領導激發教學創新」、「以空間領導拓展社
  區關係」與「以空間領導豐富學習資源」。
二、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職人員知覺學校效能為中高程度,以「社區認同」之知覺 
  程度為最高,依序為「教師教學」、「行政品質」、「學生表現」與「環境營造」。
三、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職人員以男性、擔任校長職務、年齡在41至50歲、學歷在
研究所以上、服務年資在21年以上、學校規模在19至36班、獲獎學校之教職
人員知覺「校長空間領導」的程度較高。
四、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職人員以男性、擔任校長職務、年齡在41至50歲、學歷在
研究所以上、服務年資在21年以上之教職人員知覺「學校效能」的程度較高。
五、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有顯著正相關,校長空間領導越
高,學校效能也越佳。
六、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對學校效能有顯著的預測力,以「以空間領導
豐富學習資源」對學校效能最有預測力。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伯強 (2005)。學校知識管理運用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如哲 (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五南。
王秀環 (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魅力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王俊杰 (201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
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家瑞 (2007)。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市。
王雅芳 (2012)。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學校內部社區感與學校效
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經明 (2010)。教育及心理統計學。臺北市:五南。
江志正 (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市。
李伊雯 (2012)。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冠霖 (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勇緻 (2012)。新北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校能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瑞光 (2009)。高中職學校知識管理、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慶裕 (2011)。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呂祝義 (1994)。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新發 (2010)。教育行政領導。載於謝文全(主編),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 (頁287-325)。臺北市:五南。

吳宗立 (2000)。學校行政決策。高雄市:麗文文化。
吳明雄 (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臺中市。
吳清山 (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 (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 (2000)。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 (2002)。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究論文集(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吳清山 (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 (2007)。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 (2008)。空間領導的展望-兼談臺北市教育政策發展。教育研究月
刊,174,5-9。
吳清基 (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 (2005)。以優質學校指標追求卓越、優質、精緻、創新敎育之願
景。載於吳清基(主編),優質學校 (頁6-17)。臺北市:臺北市教
師研習中心。
洪經綸 (2010)。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小型國
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秦夢群 (2005)。教育領導新理論與研究取向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6,
106-120.
秦夢群 (200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 (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桃園縣政府 (2012)。桃園縣施政報告書。取自
http://www.tycg.gov.tw/ch/home.jsp?id=80&websitelink
=artwebsite.jsp&parentpath=0,4
張允明 (2006)。學校空間意象之研究—以高雄市新建學校為例。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 碩士論文。
張春興 (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瑞娟 (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慶勳 (2005)。教育研究方法:理論、研究與實際的融合。屏東教育大
學學報,23,1-29 。
范慶鐘 (2011)。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教師專業
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莊明達 (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宗虎 (2009)。推動校園優質化‧改善教學環境。臺北市教育e週報,
406。取自
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
康碧賢 (2002)。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康靜慧 (2012)。新竹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教育部 (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3)。教育部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取自
http://www.creativity.edu.tw/modules/wfsection/article.
教育部 (2005)。普通高級中學設備標準。取自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
sn=8416
教育部 (2007a)。永續校園營造指南。取自
http://www.esdtaiwan.edu.tw/upload/永續校園營造指南.pdf
教育部 (2007b)。空間無間學習無限教育部推動活化校園空間總體規劃
方案。取自
http://72.14.235.132/search:140.111.34.116/e9617_epaper/
news.as
教育部 (2009)。加速國中小老舊校舍及相關設備補強整建計畫。取自
http://plan2.erp.moe.gov.tw/
教育部 (2010)。Innoschool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取自
http://163.21.236.197/~principal/InnoSchool2010/
教育部 (2013)。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2009)。教育部98年度校園空間活化之十
大經典特色國民中小學。教育部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266136
陳木金、溫子欣 (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
174,63-73。
陳文龍 (2012)。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教師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玉玟 (2012)。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教師領導與 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孝聖 (2012)。校長創新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為
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建志(2010)。從空間領導觀點探究永續校園議題。慈濟大學教育研究
學刊,6,231-245。
陳怡君 (2012)。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
發展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炫佑 (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陳信君 (2004)。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陳姿吟 (2012)。臺北市國中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學校效能關
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雅萍 (2010)。從身體現象學論國民小學校園空間規劃-以台中縣葫蘆墩
國民小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中市。
黃秀霞 (2012)。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學校創新氣氛
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高雄市。
黃東城 (2010)。國民小學營造學習型學校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百大
特色小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黃坤謨(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智能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黃哲彬 (2010)。國民中學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曾雅慧 (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嘉權 (2006)。桃竹苗地區國民中小學內部行銷策略與學校效能之相關
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
49-60。
彭聲聞 (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
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市。
湯志民 (2005)。人權與教育空間的規劃-兼談政大附中的踐行。教育研究
月刊,136,10-18。
湯志民 (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 (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64,18-38。
湯志民 (2009)。空間領導方式之探析。至聖鮮師,65,19-24。
湯志民 (2010)。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等主辦,2010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 (頁87-108),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湯志民、劉侑承、劉冠廷和曾雅慧 (2010b)。學校創新經營-空間領導之
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8-2410-H-004-01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
策研究所。
湯志民 (2011a)。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9,68-84。
湯志民、曾雅慧、劉侑承和劉冠廷 (2011b)。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學校
校長空間領導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和新北市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11學校建築研究:百年校園建築創新裝(頁401-425),臺北市。
湯志民 (2012)。臺北市與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空間領導方式之研究。教育與心
理研究期刊,35 (1),1-28。
楊文達 (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正成 (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願景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
雄市。
楊念湘 (2010)。國民小學校長混和教練、師傅教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淙富 (2012)。國小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之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嘉玲 (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新北市 (2010)。卓越學校環境營造實踐策略。取自
http://esr.ntpc.edu.tw/EsrWeb/Ctrl/OpenFileContent.ashx
臺北市教育局 (2004)。臺北市優質學校資源網。取自
http://tpqs.tp.edu.tw/comm/index.aspx?S=YER20091202142220ZSH
鄭女玲 (2011)。空間領導在本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鄭燕祥 (2001)。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臺北市:心理。
甄曉蘭 (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教。
劍橋線上英文字典 (2013)。取自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
劉春榮 (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美娥 (2008)。空間領導的實踐先驅-臺北市立新生國小。教育研究月
刊,174,10-17。
潘慧玲 (1999)。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77-102。
賴協志 (2008)。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協志 (2009)。學校效能模式之探悉。教育研究月刊,188,60-75。
謝文全 (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沛儒 (2012)。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 以領導
者-成員交換關係為中介變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戴國雄 (2012)。國民小學校長心理資本、正向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竹市。
鍾佳容 (2012)。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創新經營、組織學習
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屏東縣。
顏士程 (2005)。學校經營如何突破精進。學校行政,37,162-170。
顏士程 (2007)。國民小學組織變革、校長權力基礎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蕭宜芳 (2009)。學校辦學理念與校園空間規劃關聯之案例研究。天主教
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蘇永森 (2004) 。校園公共藝術作為空間美感教育媒介之研究-以台北市
福星、文昌、士東國小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
版,桃園縣。












二、英文部分
Ahoy, C. K. (2007). Leadership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dministration. Chicago : The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Plant Administrators.
Berry, M. A.(2002). Healthy school environment and enhanced
educational performance:The case of Charles Young Elementary
School, Washington, DC. Retrieved from
http://www.carpet-rug.com/pdf_word_docs/02112_Charles_
Young.pdf
Campbell, J., Kyriakides, L., Muijs, D., & Robinson, W. (2004). Assessing teacher effectiveness: Developing a differentiated model. London: RoutledgeFalmer.
Chan,T.C.,Patterson,J., Tubbs, J.E., Terry,D., Holiday E. &Rowe
R.(2007). Teaching school facilities in principals` preparation
Program: Using ELCC Standards. Educational Planning,16
(3),10-15.
Chemers, M. M. (1997).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leadership. Mahwah,  
  NJ: Lawrence Earlbaum Publishers.
Giroux, H.(1988). Teacher as Intellectuals: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dy,Mass: Bergin & Garvey.
Hilliard, A.& Jackson, B. T.(2011). Current trend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or student success plus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4 (1),1-8.
Hoy, 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 (6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Kotter, J.P. (1995). Leading change: Why transformation efforts fail,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iu, S. (2006).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in Chin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 Mechanical College, Louisiana.
Murphy, J., Hallinger, P., & Mesa, R. R. (1985). Schol effectiveness: Checking progress and assumptions and developing a role for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eacher College Record, 86(4), 616-641.
Newell, R., & Van Ryzin, M. (2007). Growing hope as a determinant of school eff ectiveness. Phi Delta Kappan, 88(6), 465-471. from http://www.hopesurvey.org/pdfs/publications/Growing-Hope-PDK-1.pdf
OECD (2006). PEB organising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quality ineducational facilities.,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48/57/37783219.doc
Owens, R. G.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6th ed.).
Boston: Allynand Bacon.
Pierce, J. L., & Newstrom, J. W. (1995). Leader and leadership process: Reading, self-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s. Homewood : Austemn Press.
Senge, P. M. (1993).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Press.
Tanner, C. K., & Lackney, J. A.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Teddlie, C., & Reynolds, D. (2000).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London: Falmer.
Yuchtman, E., & Seashore, S. E. (1967). 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 891-903.
Yukl, G. A.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97171011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7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湯志民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ang,Chih M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侑承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Yu Che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侑承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Yu Che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Feb-2014 15:05:22 (UTC+8)-
dc.date.available 10-Feb-2014 15:05: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Feb-2014 15:05: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171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75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71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現況與差異,以及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之關係。本研究以問卷調查進行,以「永續校園推廣計畫」、「Innoschool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校園環境美化組)」、「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總體計畫」之桃園縣96至101年之國民小學空間校園營造獲獎或受補助學校共計31所學校,以及隨機抽樣未獲上述獎項學校31所,共計62所學校之840位教職人員為受試者,回收問卷733份,有效問卷708份,回收率87%,可用率84%。調查結果以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進行資料分析並提出若干建議,研究結論如下:
一、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職人員知覺校長空間領導為中高程度,以「以空間領導體 
  現教育意境」之知覺程度為最高,依序為、「以空間領導提升行政效能」、「以 
  空間領導帶動課程發展」、「以空間領導激發教學創新」、「以空間領導拓展社
  區關係」與「以空間領導豐富學習資源」。
二、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職人員知覺學校效能為中高程度,以「社區認同」之知覺 
  程度為最高,依序為「教師教學」、「行政品質」、「學生表現」與「環境營造」。
三、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職人員以男性、擔任校長職務、年齡在41至50歲、學歷在
研究所以上、服務年資在21年以上、學校規模在19至36班、獲獎學校之教職
人員知覺「校長空間領導」的程度較高。
四、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職人員以男性、擔任校長職務、年齡在41至50歲、學歷在
研究所以上、服務年資在21年以上之教職人員知覺「學校效能」的程度較高。
五、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有顯著正相關,校長空間領導越
高,學校效能也越佳。
六、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對學校效能有顯著的預測力,以「以空間領導
豐富學習資源」對學校效能最有預測力。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解釋.................................................................................................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空間領導的意涵與理論基礎................................................................13
第二節 學校效能的意涵與理論基礎................................................................28
第三節 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的相關研究........................................................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59
第三節 研究工具...............................................................................................62
第四節 實施程序...............................................................................................74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現況之分析...................7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程度之差
異分析...................................................................................................89
第三節 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對學校效能之相關分析..................117
第四節 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對學校效能之預測情形..................11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7
第二節 建議.....................................................................................................13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36
英文部分.............................................................................................................143
附錄
附錄一.................................................................................................................144
附錄二.................................................................................................................153
附錄三.................................................................................................................159
附錄四.................................................................................................................160
zh_TW
dc.format.extent 281686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71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空間領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校效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pace leadership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chool effectivenessen_US
dc.title (題名) 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伯強 (2005)。學校知識管理運用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如哲 (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五南。
王秀環 (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魅力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王俊杰 (201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
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家瑞 (2007)。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市。
王雅芳 (2012)。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學校內部社區感與學校效
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經明 (2010)。教育及心理統計學。臺北市:五南。
江志正 (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市。
李伊雯 (2012)。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冠霖 (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勇緻 (2012)。新北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校能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瑞光 (2009)。高中職學校知識管理、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慶裕 (2011)。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呂祝義 (1994)。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新發 (2010)。教育行政領導。載於謝文全(主編),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 (頁287-325)。臺北市:五南。

吳宗立 (2000)。學校行政決策。高雄市:麗文文化。
吳明雄 (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臺中市。
吳清山 (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 (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 (2000)。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 (2002)。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究論文集(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吳清山 (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 (2007)。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 (2008)。空間領導的展望-兼談臺北市教育政策發展。教育研究月
刊,174,5-9。
吳清基 (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 (2005)。以優質學校指標追求卓越、優質、精緻、創新敎育之願
景。載於吳清基(主編),優質學校 (頁6-17)。臺北市:臺北市教
師研習中心。
洪經綸 (2010)。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小型國
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秦夢群 (2005)。教育領導新理論與研究取向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6,
106-120.
秦夢群 (200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 (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桃園縣政府 (2012)。桃園縣施政報告書。取自
http://www.tycg.gov.tw/ch/home.jsp?id=80&websitelink
=artwebsite.jsp&parentpath=0,4
張允明 (2006)。學校空間意象之研究—以高雄市新建學校為例。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 碩士論文。
張春興 (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瑞娟 (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慶勳 (2005)。教育研究方法:理論、研究與實際的融合。屏東教育大
學學報,23,1-29 。
范慶鐘 (2011)。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教師專業
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莊明達 (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宗虎 (2009)。推動校園優質化‧改善教學環境。臺北市教育e週報,
406。取自
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
康碧賢 (2002)。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康靜慧 (2012)。新竹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教育部 (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3)。教育部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取自
http://www.creativity.edu.tw/modules/wfsection/article.
教育部 (2005)。普通高級中學設備標準。取自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
sn=8416
教育部 (2007a)。永續校園營造指南。取自
http://www.esdtaiwan.edu.tw/upload/永續校園營造指南.pdf
教育部 (2007b)。空間無間學習無限教育部推動活化校園空間總體規劃
方案。取自
http://72.14.235.132/search:140.111.34.116/e9617_epaper/
news.as
教育部 (2009)。加速國中小老舊校舍及相關設備補強整建計畫。取自
http://plan2.erp.moe.gov.tw/
教育部 (2010)。Innoschool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取自
http://163.21.236.197/~principal/InnoSchool2010/
教育部 (2013)。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2009)。教育部98年度校園空間活化之十
大經典特色國民中小學。教育部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266136
陳木金、溫子欣 (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
174,63-73。
陳文龍 (2012)。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教師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玉玟 (2012)。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教師領導與 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孝聖 (2012)。校長創新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為
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建志(2010)。從空間領導觀點探究永續校園議題。慈濟大學教育研究
學刊,6,231-245。
陳怡君 (2012)。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
發展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炫佑 (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陳信君 (2004)。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陳姿吟 (2012)。臺北市國中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學校效能關
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雅萍 (2010)。從身體現象學論國民小學校園空間規劃-以台中縣葫蘆墩
國民小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中市。
黃秀霞 (2012)。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學校創新氣氛
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高雄市。
黃東城 (2010)。國民小學營造學習型學校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百大
特色小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黃坤謨(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智能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黃哲彬 (2010)。國民中學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曾雅慧 (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嘉權 (2006)。桃竹苗地區國民中小學內部行銷策略與學校效能之相關
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
49-60。
彭聲聞 (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
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市。
湯志民 (2005)。人權與教育空間的規劃-兼談政大附中的踐行。教育研究
月刊,136,10-18。
湯志民 (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 (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64,18-38。
湯志民 (2009)。空間領導方式之探析。至聖鮮師,65,19-24。
湯志民 (2010)。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等主辦,2010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 (頁87-108),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湯志民、劉侑承、劉冠廷和曾雅慧 (2010b)。學校創新經營-空間領導之
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8-2410-H-004-01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
策研究所。
湯志民 (2011a)。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9,68-84。
湯志民、曾雅慧、劉侑承和劉冠廷 (2011b)。國民中小學創新經營學校
校長空間領導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和新北市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11學校建築研究:百年校園建築創新裝(頁401-425),臺北市。
湯志民 (2012)。臺北市與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空間領導方式之研究。教育與心
理研究期刊,35 (1),1-28。
楊文達 (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正成 (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願景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
雄市。
楊念湘 (2010)。國民小學校長混和教練、師傅教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淙富 (2012)。國小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之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嘉玲 (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新北市 (2010)。卓越學校環境營造實踐策略。取自
http://esr.ntpc.edu.tw/EsrWeb/Ctrl/OpenFileContent.ashx
臺北市教育局 (2004)。臺北市優質學校資源網。取自
http://tpqs.tp.edu.tw/comm/index.aspx?S=YER20091202142220ZSH
鄭女玲 (2011)。空間領導在本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鄭燕祥 (2001)。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臺北市:心理。
甄曉蘭 (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教。
劍橋線上英文字典 (2013)。取自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
劉春榮 (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美娥 (2008)。空間領導的實踐先驅-臺北市立新生國小。教育研究月
刊,174,10-17。
潘慧玲 (1999)。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77-102。
賴協志 (2008)。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協志 (2009)。學校效能模式之探悉。教育研究月刊,188,60-75。
謝文全 (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沛儒 (2012)。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 以領導
者-成員交換關係為中介變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戴國雄 (2012)。國民小學校長心理資本、正向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竹市。
鍾佳容 (2012)。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創新經營、組織學習
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屏東縣。
顏士程 (2005)。學校經營如何突破精進。學校行政,37,162-170。
顏士程 (2007)。國民小學組織變革、校長權力基礎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蕭宜芳 (2009)。學校辦學理念與校園空間規劃關聯之案例研究。天主教
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蘇永森 (2004) 。校園公共藝術作為空間美感教育媒介之研究-以台北市
福星、文昌、士東國小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
版,桃園縣。












二、英文部分
Ahoy, C. K. (2007). Leadership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dministration. Chicago : The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Plant Administrators.
Berry, M. A.(2002). Healthy school environment and enhanced
educational performance:The case of Charles Young Elementary
School, Washington, DC. Retrieved from
http://www.carpet-rug.com/pdf_word_docs/02112_Charles_
Young.pdf
Campbell, J., Kyriakides, L., Muijs, D., & Robinson, W. (2004). Assessing teacher effectiveness: Developing a differentiated model. London: RoutledgeFalmer.
Chan,T.C.,Patterson,J., Tubbs, J.E., Terry,D., Holiday E. &Rowe
R.(2007). Teaching school facilities in principals` preparation
Program: Using ELCC Standards. Educational Planning,16
(3),10-15.
Chemers, M. M. (1997).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leadership. Mahwah,  
  NJ: Lawrence Earlbaum Publishers.
Giroux, H.(1988). Teacher as Intellectuals: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dy,Mass: Bergin & Garvey.
Hilliard, A.& Jackson, B. T.(2011). Current trend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or student success plus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4 (1),1-8.
Hoy, 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 (6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Kotter, J.P. (1995). Leading change: Why transformation efforts fail,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iu, S. (2006).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in Chin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 Mechanical College, Louisiana.
Murphy, J., Hallinger, P., & Mesa, R. R. (1985). Schol effectiveness: Checking progress and assumptions and developing a role for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eacher College Record, 86(4), 616-641.
Newell, R., & Van Ryzin, M. (2007). Growing hope as a determinant of school eff ectiveness. Phi Delta Kappan, 88(6), 465-471. from http://www.hopesurvey.org/pdfs/publications/Growing-Hope-PDK-1.pdf
OECD (2006). PEB organising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quality ineducational facilities.,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48/57/37783219.doc
Owens, R. G.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6th ed.).
Boston: Allynand Bacon.
Pierce, J. L., & Newstrom, J. W. (1995). Leader and leadership process: Reading, self-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s. Homewood : Austemn Press.
Senge, P. M. (1993).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Press.
Tanner, C. K., & Lackney, J. A.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Teddlie, C., & Reynolds, D. (2000).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London: Falmer.
Yuchtman, E., & Seashore, S. E. (1967). 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 891-903.
Yukl, G. A.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