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魏晉荀學
Xunism in Wei-Jin
作者 段宜廷
貢獻者 劉又銘
Liu, Yu Ming
段宜廷
關鍵詞 魏晉思想
魏晉儒學
荀學
荀悅
徐幹
杜恕
傅玄
裴頠
歐陽建
袁宏
王坦之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36:50 (UTC+8)
摘要 近年來,魏晉思想研究開始運用新視角與新議題切入,為數不少且多有所獲,然而在魏晉儒家研究上,仍是較為缺乏的。從學術思潮來看,漢魏之際重刑法之學,正始時期倡道家學說,故在某種程度上,儒家顯得相形失色。這種情況到了元康之時,則更為明顯,當時玄風大開,一些魏晉名士,即便談到儒家思想,卻也只是拉上儒學的旗幟而已。也因此,一般學術界所關注到的「儒道會通」之研究,實際上是站在道家的立場上,卻鮮少直接以儒家為主體的。不過本文則意在指出,魏晉儒家並未退出歷史舞台。因此用時代分期,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八位思想家:即荀悅、徐幹、杜恕、傅玄、裴頠、歐陽建、袁宏、王坦之。並用內在理路的方式,分析這八個人,將其哲學義理溯源到荀子,說明魏晉儒家的一些基本特徵都與荀學關係密切。也就是以荀學為進路,不但可以合理地解釋該時期的儒家思想體系,同時還使魏晉儒家更深刻化與系統化。因此認為,魏晉儒學,其實是以荀學作為主要表現的思潮氛圍的。不難發現,從漢末政治社會的變動到魏晉士人崇尚自然的虛浮風氣下,勢必會更加強調一個重禮(禮教、名教)的世界。但他們不只是強調規範秩序,還嚴別禮法,凸顯出「禮」的精神與身國同構的概念;而在自然與名教的會通下,則提出兼顧「有」(名教、禮制)、「無」(自然、無為)的思想,以「執兩用中」的方式,在荀學脈絡下,收攝老莊之學。由此可知,魏晉儒家應自有其主體性與特色,不必只是淪為陪襯腳色,或只是對兩漢思想的反動而已。意即從整個思想史的脈絡來看,在魏晉階段,儒學自身也在思考著它應該如何前進。因此本文的研究,即是以「荀學」為主軸,審視這八位思想家的言論主張,探討他們的「魏晉荀學」。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按作者時代排列,民國以後則按以筆畫排序)
〔先秦〕荀子著,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先秦〕荀子著,李滌生集釋:《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先秦]荀子著,楊倞注,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中華書局,2013年。
〔先秦〕管子著,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先秦]墨翟著,吳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先秦]左丘明著,[晉]杜預集解,李夢生整理:《春秋左傳集解》,南京:鳳凰,2010  
  年。
[先秦]韓非著,高華平、王齊洲、張三夕譯注:《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先秦]管仲著,黎翔鳳、梁運華整理:《管子》,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先秦]呂不韋集,張雙棣等注譯:《呂氏春秋》,北京:北京大學,2011年。
〔漢〕董仲舒著,蘇輿注,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荀悅:《漢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漢]荀悅著,[明]黃省曾注,孫啟治校補:《申鑒注校補》,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漢]荀悅著,林家驪、周明初注譯,周鳳五校閱:《新譯申鑒讀本》,台北:三民出版社,
  1996年。
[漢]徐幹著,孫啟治:《中論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漢]徐幹著,蕭登福:《新編中論》,台北:古籍出版社,2000年。
[漢]徐幹著,徐湘霖校注:《中論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漢]司馬遷著,韓兆琦譯注:《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班固著:《漢書‧禮樂志》: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
[漢]劉安等著,蕭旭:《淮南子校補》,台北:花木蘭文化,2014年。
[後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台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後漢]袁宏著,李興和點校:《後漢紀》,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三國﹞曹丕著,易健賢譯注:《魏文帝集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1。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年。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晉﹞張湛著,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晉﹞葛洪著,楊明照校箋:《抱樸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晉〕郭璞注,〔宋〕刑昺,王世偉整理:《爾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釋:《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1985年。
﹝南朝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1994
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南北朝﹞劉子著,王叔岷集證:《劉子集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唐﹞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95年。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周濂溪:《周子全書》,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197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陳彭年等著,周祖謨校:《廣韻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湯球輯:《晉諸公別傳》,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86冊,《史學叢書》75册,臺北:藝文出版社,1964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
[清]戴震:《戴東原先生全集》,台北:大化書局,1978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趙翼,曹光甫校點:《二十二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2011年。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清]嚴可均輯:《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章炳麟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
[清]陳立著,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二、專書與專書論文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台北:允晨文化,2014年。
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田文棠:《魏晉三大思潮論稿》,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朱柏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朱漢民:《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朱心怡,《天之道與之人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87年。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2004年。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台北:聯經,2014年。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杜維明:《杜維明文集》第5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李景明:《中國儒學史》,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文獻:《徐幹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明輝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年。
李瀋陽:《漢代人性論史》,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李中華:《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何志華:《莊荀考論》,香港: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2015年。
吳冠宏:《走向嵇康:從情之有無到氣通內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林從一:《哲學分析與視域交融》,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林宏星(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1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07年。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宗福邦等主編:《故訓匯纂》,台北:商務,2003年。
孫寶:《儒學嬗變與魏晉文風建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周桂鈿:《中國傳統政治哲學》,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1992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綱》,上海:上海書店,2008年。
姜林祥:《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孫叔平:《中國哲學史稿》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孫中原:《詭辯與邏輯名篇賞析》,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年。
孫寶:《儒學嬗變與魏晉文風建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台北:穀風出版社,1987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徐平章:《荀子與兩漢儒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2007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秦躍宇:《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陳大齊:《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陳啟雲著,高專誠譯:《荀悅與中古儒學》,瀋陽:遼寧大學,2000年。
陳麗桂:〈《荀子‧解蔽》與《管子》四篇心術論的異同〉,收入《劉正浩教授七十壽慶榮退
  紀念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華正,1980年。
張曙光:《外王之學:《荀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市:齊魯書社,2004年。
張造群:《禮治之道──漢代名教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湯用彤:《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4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07。
黃明誠:《魏晉風流的藝術精神──才性、情感與玄心》,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年。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
賀昌群、劉大傑、袁行霈:《魏晉思想》甲種三編,台北:裡仁書局,1995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出版社,2000年。
程宏宇:《荀悅治道思想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游志誠:《文心雕龍與劉子系統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三連書局,2005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7年。
傅偉勳:《從創造性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0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6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劉又銘:《大學思想──荀學進路的詮釋》,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
劉又銘:〈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收入於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台
  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劉大杰:《魏晉思想》,台北:裡仁書局,1995年。
劉蔚華、趙宗正:《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殿爵著,《採掇英華》編輯委員會編:《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芝慶:《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趙吉惠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卷》,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2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2012年。
駱建人:《徐幹中論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台北,東大書局,1980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錢新祖著,鐘月岑、宋家復、李卓穎 等編:《中國思想史講義》,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13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魏明安、趙以武:《傅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6年3月。
關紹箕:《中國傳播思想史》,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
謝大寧:〈試論玄學的分期問題〉,收入《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台北:
  里仁,2002年。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出版社,2007年。
羅光:《中國哲學史‧兩漢南北朝篇》,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
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馮達文:《早期中國哲學略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台灣書局,1988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12年。
顧詰剛:《漢代學術史略》,台北:啟業書局,1972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三、學位論文
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台北:政大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05 年。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金光一:《《群書治要》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段宜廷:《荀子、董仲舒、戴震氣論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陳惠玲:《魏晉反玄思想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傅麗文:《荀悅思想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敬宗:《兩晉時期「反玄」現象研究——以裴頠、孫盛、王坦之、戴逵為考察對象》,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鄭順聰《傅玄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師大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四、期刊、會議論文
孔毅:〈禮與杜恕《體論》〉,《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3月。
孔毅:〈禮與杜恕《體論》〉,《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7年。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收入郝延平、魏秀鳳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
王邦雄:〈由老莊道家析論荀子的思想性格〉,《鵝湖學誌》第27期,2001年12月。
王曉毅:〈從「公謙之辯」看魏晉義理易學的功能〉,《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總第128
期)。
白恩姬:〈王弼與歐陽建的言意之辨研究〉,《鵝湖》第18卷第7期,1993年1月。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漢學研究》卷21期2,2003年12月。
江建俊:〈玄風中的反玄〉,《第十八屆「中國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韓國:漢城,1998年8月。
江建俊:〈徐幹學述〉《成功大學學報》第37卷,2002年11月。
江美華:〈論《荀子‧王制》中禮、法、刑的意義〉,《花大中文學報》第二期,2007年12月。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第27卷第4
  期,2009年12月。
何淑靜:〈由「成聖」看荀子的「為學步驟」〉,《鵝湖學誌》第49期,2012年12月。
岑溢成:〈魏晉「言義之辨」的兩個層面〉,《鵝湖學誌》第11期,1993年12月。
李中華:〈裴頠及其《崇有論》新探〉,《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哲學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李訓詳:〈戰國時代「壹」的觀念〉,《新史學》第四卷第三期,1993年9月。 
李隆獻:〈《劉子》作者問題再探〉,《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11月。
李德永:〈道家理論思維對荀子哲學體系的影響〉,《道家文化研究》輯一,1992年。
周篠葳:〈裴頠〈崇有論〉之現實關懷思想〉,《問學》第18期。
林郁迢:〈略論魏晉荀學之發展〉,《漢學研究集刊》第9期,2009年12月。
林從一:〈言不順則名不正──荀子正名思想〉,收入林從一主編:《哲學分析與視域交融》,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林明照:〈詮莊與反莊:李磎〈廣廢莊論〉中的 莊學詮釋與批判〉,《中國學術年刊》第33期,2011年9月。
林啟屏:〈理分──血緣關係架構中的「仁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4期,2014年3月。
洪巳軒:〈荀子無為而治的治道理想〉,《孔孟月刊》第40卷第9期,2002年5月。
晁樂紅:〈論先秦儒家中庸之異〉,《齊魯學刊》第2期,2009年。
高柏園:〈就無為而治,論儒道法三家治道之異同〉,收於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台中:國成書局,1989年。
張立文:〈裴頠之崇有論〉,《燕山大學學報》,2012年9月。
張亨:〈荀學與老莊〉,《思與言》卷5期4,1967年。
張美煜:〈東漢名儒荀悅〉,《中原文獻》21卷2期,1989年,4月。
張美煜:〈東漢名儒荀悅〉,《中原文獻》21卷2期,1989年4月。
梁啟雄:〈荀子訓解補正〉,收入氏著:《荀子簡釋》,台北:華正,1980年。
梁濤:〈荀子與《中庸》〉,《邯鄲師專學報》第12卷第2期,2002年。
莊祐端:〈重探荀悅《申鑒》中與荀子哲學之關係〉,《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9期,2013年10月。
莊耀郎:〈魏晉反玄思想析論〉,《國文學報》第24期,1995年6月。
陳弘學:〈價值與秩序的抉擇:荀子「禮」論於其法體系之功能與限制〉,《淡江中文學報》第29期,2013年2月。
陳啟雲:〈中國古代歷史意識中的「人」與「時」〉,刊於「confucius2000」電子論壇,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799,檢索日期:2011年2月20日。
陳慧玲:〈傅玄與反玄思想的萌發〉,《黎明學報》第13卷第1期,1999年11月。
陳靜容:〈儒家「無為」思想發展譜系及其中心意義試詮〉,《文與哲》第11期,2007年12月。
彭傳華:〈荀子語言哲學思想探微〉,《鵝湖》第33卷第11期,2008年5月。
曾暐傑:〈「虛壹而靜」只是認知工夫嗎?──論荀子「虛壹靜」對「天君」之「心」的作用與意義〉,《當代儒學研究》第16期,2014年6月。
湯一介:〈魏晉玄學家郭象與裴頠之異同〉,《中華傳道佛學研究》,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1月。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41期,2011年12月。
葉淑茵:〈王充「自生」概念對裴頠與郭象「自生」概念影響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6期,2009年6月。
劉又銘:〈中庸思想:荀學進路的詮釋〉,《國學學刊》第3期,2012年9月。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台北大學中文學報》,2007年3月。
劉又銘:〈徐幹的哲學典範及其荀學性格〉,《邯鄲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13年3月。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 月。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10月。
劉又銘:〈儒家哲學的重建──當代新荀學的進路〉,收入汪文聖主編:《漢語哲學新視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
劉顯叔:〈裴頠及其〈崇有論〉索解二題〉,《六朝學刊》第2期,2006年6月。
潘小慧:〈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期,1997年12月。
謝綉治:〈傅玄的儒家思想發微〉,《國文學報》第2期,2005年6月。
柯雄文著、許漢譯:〈荀子論德之統一性〉,《哲學與文化》第十二卷十二期,1985年12月。
周大興:〈王坦之「廢莊論」的反莊思想:從玄學與反玄學、莊學與反莊學的互動談起〉,《中國文哲所研究集刊》第十八期,2001年3月。
周大興:〈玄學中的公謙之辯〉,《中國文哲所研究集刊》第十四期,1999年3月。
徐克謙:〈論荀子的『中道』哲學〉,《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1年。
姚彥淇:〈試析成玄英《莊子疏》中「重玄」、「至論」與「體用」的關係〉,《高師大國文學刊》第二十集,2014年7月。
梁治平:〈法家把公私對立推到極致〉,《東方早報》,2013年10月27。
曹礎基:〈論先秦諸子的公私觀〉,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五、外語文獻(包括翻譯、國外學者使用中文書寫之著作)
Fritz-Heiner Mutschler: “Sima Qian and his Western Colleagues:On Possible Categories of Description", History and Theory46, 2007.
安樂哲(Roger T.Ames)、郝大維著、彭國翔譯:《切中倫常──《中庸》的新詮與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李約瑟(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伽達瑪(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夏鎮平譯:《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王加豐等譯:《霍布斯哲學思想中的理性與修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栗田直恭:〈「公」と「私」〉,《中國思想における自然と人間》,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康得(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著,黃璧惠、魏宏晉等譯:《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 台北:心靈工坊,2012年。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賀麟、王太慶譯:《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
葛瑞漢(Angus Charles Graham)著,張海燕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著,賀紹甲譯:《邏輯哲學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新北市:立緒文化,2014年。
蜂屋邦夫著,雋雪艷、陳捷等譯:《道家思想與佛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溝口雄三著,鄭靜譯,孫歌校:《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81515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5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又銘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u, Yu M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段宜廷zh_TW
dc.creator (作者) 段宜廷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6 10:36:50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6 10:36:5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36:5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1515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11-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15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年來,魏晉思想研究開始運用新視角與新議題切入,為數不少且多有所獲,然而在魏晉儒家研究上,仍是較為缺乏的。從學術思潮來看,漢魏之際重刑法之學,正始時期倡道家學說,故在某種程度上,儒家顯得相形失色。這種情況到了元康之時,則更為明顯,當時玄風大開,一些魏晉名士,即便談到儒家思想,卻也只是拉上儒學的旗幟而已。也因此,一般學術界所關注到的「儒道會通」之研究,實際上是站在道家的立場上,卻鮮少直接以儒家為主體的。不過本文則意在指出,魏晉儒家並未退出歷史舞台。因此用時代分期,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八位思想家:即荀悅、徐幹、杜恕、傅玄、裴頠、歐陽建、袁宏、王坦之。並用內在理路的方式,分析這八個人,將其哲學義理溯源到荀子,說明魏晉儒家的一些基本特徵都與荀學關係密切。也就是以荀學為進路,不但可以合理地解釋該時期的儒家思想體系,同時還使魏晉儒家更深刻化與系統化。因此認為,魏晉儒學,其實是以荀學作為主要表現的思潮氛圍的。不難發現,從漢末政治社會的變動到魏晉士人崇尚自然的虛浮風氣下,勢必會更加強調一個重禮(禮教、名教)的世界。但他們不只是強調規範秩序,還嚴別禮法,凸顯出「禮」的精神與身國同構的概念;而在自然與名教的會通下,則提出兼顧「有」(名教、禮制)、「無」(自然、無為)的思想,以「執兩用中」的方式,在荀學脈絡下,收攝老莊之學。由此可知,魏晉儒家應自有其主體性與特色,不必只是淪為陪襯腳色,或只是對兩漢思想的反動而已。意即從整個思想史的脈絡來看,在魏晉階段,儒學自身也在思考著它應該如何前進。因此本文的研究,即是以「荀學」為主軸,審視這八位思想家的言論主張,探討他們的「魏晉荀學」。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9
第三節 研究取徑 15
第二章 建安時期 23
第一節 荀悅思想 23
一、破除迷信──災異思想實為政治哲學 25
二、「三勢」說──「天生人成」的荀學思想 33
小結 41
第二節 徐幹思想 43
一、天道迂闊暗昧難明:天道自然、天人有分的天人關係論 45
二、大道之中:以禮義為中的思想核心 52
三、君子之辯,欲以明大道之中: 貴言、明辯、貴驗的德行致知論 58
四、人心莫不有理道:重才智的心性論 65
小結 70
第三章 正始時期 73
第一節 杜恕思想 73
一、體論即禮論:禮是人倫與政治的準則 75
二、治國之體:以君子之誠修身,以禮經世 85
小結 93
第二節 傅玄思想 95
一、天地著信、王者體信:天人之分與天人之合思想 97
二、性如水焉之人性論 103
三、以禮為本,禮刑相濟之禮法思想 111
小結 117
第四章 元康時期 119
第一節 裴頠思想 119
一、有:總混群本的宗極之道 123
二、無:為靜一守本之無,非虛無之無 129
三、儒家的政治理想:無為而治 134
小結 140
附錄 裴頠〈崇有論〉全文 141
第二節 歐陽建思想 145
一、名以指實:實存的世界 148
二、名實相符之盡:名副其實之才性論述 152
三、聖人立言盡意 159
小結 165
第五章 東晉時期 167
第一節 袁宏思想 167
一、君臣父子,名教之本:重定「名教出於自然」 169
二、以名為教:荀學脈絡下以史經世的思想 179
小結 188
第二節 王坦之思想 191
一、以荀廢莊:在荀學脈絡下批判莊子 193
二、公道體于自然:在荀學脈絡下的公私之辨 200
小結 212
第六章 結論:魏晉荀學的特色 215
第一節 魏晉各期之荀學特色 216
一、建安時期:回應兩漢思潮,重定天命人事 216
二、正始時期:嚴正辨別禮法,治國在於修身 220
三、元康時期:對抗虛無之風,攝「無」歸「有」224
四、東晉時期:倡導禮教,再申名教出於自然 230
第二節 另一種生存格調:魏晉荀學精神之確立 235
一、個體自覺:個體化與群體社會 235
二、從本體論上來談「有」:人文意義下的自然 240
總論 245
參考書目 249
zh_TW
dc.format.extent 417514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5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魏晉思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魏晉儒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荀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荀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徐幹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杜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傅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裴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歐陽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袁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王坦之zh_TW
dc.title (題名) 魏晉荀學zh_TW
dc.title (題名) Xunism in Wei-Ji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按作者時代排列,民國以後則按以筆畫排序)
〔先秦〕荀子著,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先秦〕荀子著,李滌生集釋:《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先秦]荀子著,楊倞注,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中華書局,2013年。
〔先秦〕管子著,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先秦]墨翟著,吳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先秦]左丘明著,[晉]杜預集解,李夢生整理:《春秋左傳集解》,南京:鳳凰,2010  
  年。
[先秦]韓非著,高華平、王齊洲、張三夕譯注:《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先秦]管仲著,黎翔鳳、梁運華整理:《管子》,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先秦]呂不韋集,張雙棣等注譯:《呂氏春秋》,北京:北京大學,2011年。
〔漢〕董仲舒著,蘇輿注,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荀悅:《漢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漢]荀悅著,[明]黃省曾注,孫啟治校補:《申鑒注校補》,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漢]荀悅著,林家驪、周明初注譯,周鳳五校閱:《新譯申鑒讀本》,台北:三民出版社,
  1996年。
[漢]徐幹著,孫啟治:《中論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漢]徐幹著,蕭登福:《新編中論》,台北:古籍出版社,2000年。
[漢]徐幹著,徐湘霖校注:《中論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漢]司馬遷著,韓兆琦譯注:《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班固著:《漢書‧禮樂志》: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
[漢]劉安等著,蕭旭:《淮南子校補》,台北:花木蘭文化,2014年。
[後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台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後漢]袁宏著,李興和點校:《後漢紀》,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三國﹞曹丕著,易健賢譯注:《魏文帝集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1。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年。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晉﹞張湛著,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晉﹞葛洪著,楊明照校箋:《抱樸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晉〕郭璞注,〔宋〕刑昺,王世偉整理:《爾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釋:《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1985年。
﹝南朝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1994
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南北朝﹞劉子著,王叔岷集證:《劉子集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唐﹞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95年。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周濂溪:《周子全書》,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197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陳彭年等著,周祖謨校:《廣韻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湯球輯:《晉諸公別傳》,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86冊,《史學叢書》75册,臺北:藝文出版社,1964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
[清]戴震:《戴東原先生全集》,台北:大化書局,1978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趙翼,曹光甫校點:《二十二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2011年。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清]嚴可均輯:《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章炳麟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
[清]陳立著,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二、專書與專書論文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台北:允晨文化,2014年。
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田文棠:《魏晉三大思潮論稿》,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朱柏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朱漢民:《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朱心怡,《天之道與之人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87年。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2004年。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台北:聯經,2014年。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杜維明:《杜維明文集》第5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李景明:《中國儒學史》,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文獻:《徐幹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明輝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年。
李瀋陽:《漢代人性論史》,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李中華:《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何志華:《莊荀考論》,香港: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2015年。
吳冠宏:《走向嵇康:從情之有無到氣通內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林從一:《哲學分析與視域交融》,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林宏星(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1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07年。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宗福邦等主編:《故訓匯纂》,台北:商務,2003年。
孫寶:《儒學嬗變與魏晉文風建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周桂鈿:《中國傳統政治哲學》,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1992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綱》,上海:上海書店,2008年。
姜林祥:《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孫叔平:《中國哲學史稿》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孫中原:《詭辯與邏輯名篇賞析》,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年。
孫寶:《儒學嬗變與魏晉文風建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台北:穀風出版社,1987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徐平章:《荀子與兩漢儒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2007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秦躍宇:《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陳大齊:《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陳啟雲著,高專誠譯:《荀悅與中古儒學》,瀋陽:遼寧大學,2000年。
陳麗桂:〈《荀子‧解蔽》與《管子》四篇心術論的異同〉,收入《劉正浩教授七十壽慶榮退
  紀念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華正,1980年。
張曙光:《外王之學:《荀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市:齊魯書社,2004年。
張造群:《禮治之道──漢代名教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湯用彤:《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4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07。
黃明誠:《魏晉風流的藝術精神──才性、情感與玄心》,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年。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
賀昌群、劉大傑、袁行霈:《魏晉思想》甲種三編,台北:裡仁書局,1995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出版社,2000年。
程宏宇:《荀悅治道思想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游志誠:《文心雕龍與劉子系統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三連書局,2005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7年。
傅偉勳:《從創造性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0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6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劉又銘:《大學思想──荀學進路的詮釋》,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
劉又銘:〈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收入於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台
  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劉大杰:《魏晉思想》,台北:裡仁書局,1995年。
劉蔚華、趙宗正:《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殿爵著,《採掇英華》編輯委員會編:《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芝慶:《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趙吉惠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卷》,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2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2012年。
駱建人:《徐幹中論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台北,東大書局,1980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錢新祖著,鐘月岑、宋家復、李卓穎 等編:《中國思想史講義》,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13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魏明安、趙以武:《傅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6年3月。
關紹箕:《中國傳播思想史》,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
謝大寧:〈試論玄學的分期問題〉,收入《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台北:
  里仁,2002年。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出版社,2007年。
羅光:《中國哲學史‧兩漢南北朝篇》,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
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馮達文:《早期中國哲學略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台灣書局,1988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12年。
顧詰剛:《漢代學術史略》,台北:啟業書局,1972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三、學位論文
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台北:政大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05 年。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金光一:《《群書治要》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段宜廷:《荀子、董仲舒、戴震氣論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陳惠玲:《魏晉反玄思想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傅麗文:《荀悅思想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敬宗:《兩晉時期「反玄」現象研究——以裴頠、孫盛、王坦之、戴逵為考察對象》,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鄭順聰《傅玄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師大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四、期刊、會議論文
孔毅:〈禮與杜恕《體論》〉,《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3月。
孔毅:〈禮與杜恕《體論》〉,《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7年。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收入郝延平、魏秀鳳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
王邦雄:〈由老莊道家析論荀子的思想性格〉,《鵝湖學誌》第27期,2001年12月。
王曉毅:〈從「公謙之辯」看魏晉義理易學的功能〉,《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總第128
期)。
白恩姬:〈王弼與歐陽建的言意之辨研究〉,《鵝湖》第18卷第7期,1993年1月。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漢學研究》卷21期2,2003年12月。
江建俊:〈玄風中的反玄〉,《第十八屆「中國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韓國:漢城,1998年8月。
江建俊:〈徐幹學述〉《成功大學學報》第37卷,2002年11月。
江美華:〈論《荀子‧王制》中禮、法、刑的意義〉,《花大中文學報》第二期,2007年12月。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第27卷第4
  期,2009年12月。
何淑靜:〈由「成聖」看荀子的「為學步驟」〉,《鵝湖學誌》第49期,2012年12月。
岑溢成:〈魏晉「言義之辨」的兩個層面〉,《鵝湖學誌》第11期,1993年12月。
李中華:〈裴頠及其《崇有論》新探〉,《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哲學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李訓詳:〈戰國時代「壹」的觀念〉,《新史學》第四卷第三期,1993年9月。 
李隆獻:〈《劉子》作者問題再探〉,《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11月。
李德永:〈道家理論思維對荀子哲學體系的影響〉,《道家文化研究》輯一,1992年。
周篠葳:〈裴頠〈崇有論〉之現實關懷思想〉,《問學》第18期。
林郁迢:〈略論魏晉荀學之發展〉,《漢學研究集刊》第9期,2009年12月。
林從一:〈言不順則名不正──荀子正名思想〉,收入林從一主編:《哲學分析與視域交融》,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林明照:〈詮莊與反莊:李磎〈廣廢莊論〉中的 莊學詮釋與批判〉,《中國學術年刊》第33期,2011年9月。
林啟屏:〈理分──血緣關係架構中的「仁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4期,2014年3月。
洪巳軒:〈荀子無為而治的治道理想〉,《孔孟月刊》第40卷第9期,2002年5月。
晁樂紅:〈論先秦儒家中庸之異〉,《齊魯學刊》第2期,2009年。
高柏園:〈就無為而治,論儒道法三家治道之異同〉,收於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台中:國成書局,1989年。
張立文:〈裴頠之崇有論〉,《燕山大學學報》,2012年9月。
張亨:〈荀學與老莊〉,《思與言》卷5期4,1967年。
張美煜:〈東漢名儒荀悅〉,《中原文獻》21卷2期,1989年,4月。
張美煜:〈東漢名儒荀悅〉,《中原文獻》21卷2期,1989年4月。
梁啟雄:〈荀子訓解補正〉,收入氏著:《荀子簡釋》,台北:華正,1980年。
梁濤:〈荀子與《中庸》〉,《邯鄲師專學報》第12卷第2期,2002年。
莊祐端:〈重探荀悅《申鑒》中與荀子哲學之關係〉,《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9期,2013年10月。
莊耀郎:〈魏晉反玄思想析論〉,《國文學報》第24期,1995年6月。
陳弘學:〈價值與秩序的抉擇:荀子「禮」論於其法體系之功能與限制〉,《淡江中文學報》第29期,2013年2月。
陳啟雲:〈中國古代歷史意識中的「人」與「時」〉,刊於「confucius2000」電子論壇,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799,檢索日期:2011年2月20日。
陳慧玲:〈傅玄與反玄思想的萌發〉,《黎明學報》第13卷第1期,1999年11月。
陳靜容:〈儒家「無為」思想發展譜系及其中心意義試詮〉,《文與哲》第11期,2007年12月。
彭傳華:〈荀子語言哲學思想探微〉,《鵝湖》第33卷第11期,2008年5月。
曾暐傑:〈「虛壹而靜」只是認知工夫嗎?──論荀子「虛壹靜」對「天君」之「心」的作用與意義〉,《當代儒學研究》第16期,2014年6月。
湯一介:〈魏晉玄學家郭象與裴頠之異同〉,《中華傳道佛學研究》,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1月。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41期,2011年12月。
葉淑茵:〈王充「自生」概念對裴頠與郭象「自生」概念影響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6期,2009年6月。
劉又銘:〈中庸思想:荀學進路的詮釋〉,《國學學刊》第3期,2012年9月。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台北大學中文學報》,2007年3月。
劉又銘:〈徐幹的哲學典範及其荀學性格〉,《邯鄲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13年3月。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 月。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10月。
劉又銘:〈儒家哲學的重建──當代新荀學的進路〉,收入汪文聖主編:《漢語哲學新視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
劉顯叔:〈裴頠及其〈崇有論〉索解二題〉,《六朝學刊》第2期,2006年6月。
潘小慧:〈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期,1997年12月。
謝綉治:〈傅玄的儒家思想發微〉,《國文學報》第2期,2005年6月。
柯雄文著、許漢譯:〈荀子論德之統一性〉,《哲學與文化》第十二卷十二期,1985年12月。
周大興:〈王坦之「廢莊論」的反莊思想:從玄學與反玄學、莊學與反莊學的互動談起〉,《中國文哲所研究集刊》第十八期,2001年3月。
周大興:〈玄學中的公謙之辯〉,《中國文哲所研究集刊》第十四期,1999年3月。
徐克謙:〈論荀子的『中道』哲學〉,《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1年。
姚彥淇:〈試析成玄英《莊子疏》中「重玄」、「至論」與「體用」的關係〉,《高師大國文學刊》第二十集,2014年7月。
梁治平:〈法家把公私對立推到極致〉,《東方早報》,2013年10月27。
曹礎基:〈論先秦諸子的公私觀〉,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五、外語文獻(包括翻譯、國外學者使用中文書寫之著作)
Fritz-Heiner Mutschler: “Sima Qian and his Western Colleagues:On Possible Categories of Description", History and Theory46, 2007.
安樂哲(Roger T.Ames)、郝大維著、彭國翔譯:《切中倫常──《中庸》的新詮與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李約瑟(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伽達瑪(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夏鎮平譯:《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王加豐等譯:《霍布斯哲學思想中的理性與修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栗田直恭:〈「公」と「私」〉,《中國思想における自然と人間》,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康得(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著,黃璧惠、魏宏晉等譯:《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 台北:心靈工坊,2012年。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賀麟、王太慶譯:《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
葛瑞漢(Angus Charles Graham)著,張海燕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著,賀紹甲譯:《邏輯哲學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新北市:立緒文化,2014年。
蜂屋邦夫著,雋雪艷、陳捷等譯:《道家思想與佛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溝口雄三著,鄭靜譯,孫歌校:《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