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Center,Research & Development (Social network graph considers only
internal connections of NCCU
)
AI-CHING YEN (285)
2023-11
歐盟「地方政府促進農地的公益效能」手冊之要項簡介
2023-05
Collective Ac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a Tayal Indigenous community in Taiwan
2022-12
藉社會資本檢視非正式組織邁向繁榮途徑之初探--以彰化縣福興鄉返鄉青農為例
2022-12
原住民族推展自然農業的困境與契機: 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為例
2022-11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劃定及調整相關課題之初探
2022-06
農村發展途徑源起--從外生發展到新內生發展模式演變的初探
2021-12
國際視角和借鏡:德國永續發展的責任--糧食、農業和鄉村地區的策略
2021-11
領導人於推展友善環境耕作的關鍵作用—以臺中市霧峰區為例
2021-04
原住民保留地公示地價查估之初探-以花蓮縣秀林鄉與新城鄉為例
2021-03
歐盟RETHINK(反思)大型研究計畫的考察及其啟示
2020-11
探索農村地區韌性實踐之路—以台中市霧峰區為例(一)
2020-06
推動農業生態方法以實踐生態農業之探究
2019-11
原住民部落推展農村再生計畫的集體行動-以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南富社區為例
2019-11
原住民部落推展農村再生計畫的集體行動— 以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南富社區為例
2019-01
The Function of Leadership and Collective Ac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Promotion of Natural Agriculture in Wufeng District, Taichung City, Taiwan
2018-06
Leadership, Collective Action in Developing Natural Farming: A Case Study at Wufeng District, Taichung City in Taiwan
2018-04
Collective Action as a New Approach to Rural Rejuvenation: Exploring Mobilization of Indigenous Community in Eastern Taiwan
2017-08
探索二十一世紀環境規劃新典範的行動研究
2017-08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A Study Case in Taiwan
2017-07
106年度邀請國際科技人士(中村浩二教授)短期訪問期末報告
2016-10
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
2016
農地利用、農業環境公共財供應集體行動之研究-兼論OECD新鄉村典範在台灣的適用性(I)
2015-12
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探究:以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為例
2015-11
推展有機農業集體行動之初探-以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為例
2015-09
從臺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談山區混農林業發展的困境與契機
2015-09
複合式農林業與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以石門水庫集水區為例
2015-08
台灣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以集體行動促進有機農業發展之初探
2015-06
土地倫理為本之永續農業發展-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都市與計劃,TSSCI)
2015-05
以權力關係探析臺大實驗林契約林地違規使用之研究
2015-01
鄉村發展與公民參與-以德國巴伐利亞邦經驗為例
2014-10
彰化縣溪州鄉水田濕地多功能性之初探
2014.05
台灣農地政策變遷之探討 —以路徑相依觀點為論述中心
2014.04
原住民社區永續農業經營因素之權力關係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
2014.04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Indigenous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me Experiences in Taiwan
2014
土地正義視野下國土規劃的挑戰與變革: 土地利用與城鄉發展的策略研究-土地倫理、農業多功能性與永續農業政策之研究-兼論德國巴伐利亞邦城鄉規劃、農業環境政策之借鑑
2014
原住民族部落發展與環境變遷-從民族文化角度探索地景之意涵-原住民地區實施複合農林業與多功能性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
2013.11
德國農地利用、國土空間規劃與鄉村發展之簡析
2013.11
台大實驗林清水溝社區林業之探討—以共用資源自主治理制度設計檢視
2013-11
不動產學之課題與展望
2013-09
臺大實驗林契約林地使用管制之探討
2013
土地資源概論
2013
環境變遷與原住民族部落發展—從民族科學角度出發之土地資源與災害管理-原住民保留地、永續農業、土地使用管制與部落發展之困境與契機-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為例(I∼III)
2013
Self-Governance on Indigenous Commun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in Tayal Community in Taiwan
2012.12
德國農地資源利用與保育之作法研習
2012-10
以權力關係檢視台大實驗林契約林地之利用與保育
2012-10
社區林業自主治理制度之初探— 以永興社區林業案為例
2012-09
流域治理與土地倫理之研究-以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的原住民族部落為例
2012-09
墓地利用效率之比較分析
2012-08
臺灣的土地改革
2012-07
農地利用法草案之評析
2012.06
誘因排擠與原住民部落農業之發展-以台灣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地理學報,TSSCI)
2012-05
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變遷及課題與對策之研析
2012-04
農業發展條例中有關耕地分割問題之探討
2012.03
紐西蘭亞太地區科學政策研究(SPS)國際研討會參與紀要
2012-03
二次大戰後台灣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變遷之分析-誘發型制度創新模型的應用(1945至2008年)
2012
環境正義視野下的流域治理:石門水庫集水區上游泰雅族部落永續發展策略之行動研究-生態社區建構與永續流域治理之研究—以玉峰溪流域泰雅族原住民部落的有機農業發展為例(III)
2011-11
原住民社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
2011-11
原住民社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自然農法為例
2011-09
環境正義視野下的流域治理---石門水庫集水區上游泰雅族部落永續發展策略之行動研究---生態社區建構與永續流域治理之研究---以玉峰溪流域泰雅族原住民部落的有機農業發展為例(I)
2011-08
環境正義視野下的流域治理:石門水庫集水區上游泰雅族部落永續發展策略之行動研究-生態社區建構與永續流域治理之研究—以玉峰溪流域泰雅族原住民部落的有機農業發展為例(II)
2011-04
原住民傳統領域共同管理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
2011
原住民族土地自主治理與社會發展-原住民保留地、原住民知識與永續發展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總計畫及子計畫四)
2010-12
社區林業與政策-社區資源自主管理之實踐
2010.02
從制度觀點評析台灣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
2010
台灣集村興建農舍政策施行成效之探討-以新竹縣為例
2009-12
原住民保留地農業利用發展之新契機-以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秀巒村為例
2009-10
制度與經濟學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第二版)
2009-08
石門水庫集水區原住民地區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以部落為基礎進行流域治理之原住民族土地政策研究---以尖石鄉塔克金溪與薩克亞金溪流域之泰雅族部落為例(II)
2009-07
Natural Farm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Community – A Case Study in Shi-Lei Community, Jianshih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Taiwan
2009-07
流域治理與土地倫理-以石門水庫集水區上游為例
2009-05
台灣集村興建農舍政策施行成效之探討:以新竹縣為例
2009.01
Farmers are key to all rural growth experiments
2009.01
活化農民所得,農村才能再生!
2009-01
Self-governing Indigenous Common Pool Resources-A Case of Forest protection and Eco-tourismDevelopment at Cinsibu Atayal Tribes inTaiwan
2009-01
An Analysis on the NIMBY Conflict of Locating Funerary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2008.12
農村再生為了誰
2008-12
荷治時期臺灣土地倫理之分析—以赤崁一帶原住民土地利用與地權型態變遷為例
2008-12
荷治時期臺灣土地倫理之分析-以赤崁一帶原住民土地利用與地權型態變遷為例
2008-08
台灣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制下保育區劃設課題與對策之研析
2008-08
石門水庫集水區原住民地區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以部落為基礎進行流域治理之原住民族土地政策研究---以尖石鄉塔克金溪與薩克亞金溪流域之泰雅族部落為例(I)
2008-06-01
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自主治理之研究-以馬里克灣河域的護魚行動為例
2008-06
戰前台灣原住民族土地制度之變遷與影響(1624-1945)
2008-05
原住民地區發展生態旅遊問題與對策之探析~以新竹縣尖石鄉馬里光部落群個案為例」
2008-01
老人住宅社區規劃原則納入台灣開發許可審議機制之研究
2008
非都市土地開發審查標準檢討與改進之研究
2008
修訂「原住民保留地輔導共同合作及委託經營實施要點」計畫
2008
國土保育範圍非都市土地容許使用項目之檢討
2007-11
農地多功能使用管理機制及配套措施之探討~以誘因機制為中心
2007-11
適用土地增值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次數限制之分析
2007-10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Han People’s Capital and Technology to Indigenous Communities
2007-10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Semiotic Power of Language: A Case Study of the Homeland Restoration Project in Taiwan
2007-10
原住民地區發展生態旅遊問題與對策之探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新光、鎮西堡部落為例
2007.06
農村改建的願景?還是怨景?
2007-06
荷治時期台灣土地倫理之初探—以赤崁一帶原住民土地利用與地權形態變遷為例
2007-06
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自主治理之研究—以馬里克灣的護漁行動為例
2007-06
獎懲誘因機制應用於台灣農地管理方案之探討
2007-06
荷蘭辦理農村土地重劃之概要及其啟示
2007-06
我國集村興建農舍制度之研究—以新竹個案為例
2007-05
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之自主治理-以新光、鎮西堡部落的資源保育利用與觀光發展為例
2007.04
別讓司馬庫斯的櫸木事件變成破壞部落自主性的殺手鐧
2007
適用土地增值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次數限制之研究
2007
台灣原住民族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子計畫三---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III)
2006.12
德日荷農地規劃利用管理及保護制度之研析
2006-11
德國魯恩(RHöN)生物保護區管理架構計畫之梗概與啟示 (3)
2006-09
新國土計畫體系下農業發展地區管理組織之研究
2006-09
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保育的生態政治初探-以環境論述與原住民部落的關係為中心
2006-09
德國魯恩(RHöN)生物保護區管理架構計畫之梗概與啟示 (2)
2006-08
在資源共同管理中跨尺度網絡的政治經濟學
2006-08
德國魯恩(RHöN)生物保護區管理架構計畫之梗概與啟示 (1)
2006-06
台灣農地管理誘因機制之研究
2006-06
由知識經濟談不動產估價師專業技術人才證照制度
2006-06
歐盟農村發展策略性指導綱要的內涵與啟示(二)
2006-05
歐盟農村發展策略性指導綱要的內涵與啟示(一)
2006-03
Re-imaging the Na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ransiting Human-River Relationship in Maliqwan River Valley Taiwan
2006-03
加拿大原住民族產權制度的經驗與啟示
2006
加入WTO 後日德農地保護措施與調整應用-日本農地保護措施之探析
2006
德荷日農地規劃利用管理及保護制度之研析
2006
台灣原住民族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II)
2005-11
Re-imaging the Na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ransiting Human-River Relationship in Maliqwan River Valley
2005-09
原住民族土地資源之自主治理研究—以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溪封溪護魚為例
2005-09
論國土開發與土地使用管制—以國土計畫法草案農地管理機制為中心(二)
2005-08
論國土開發與土地使用管制—以國土計畫法草案農地管理機制為中心(一)
2005-07
從策略性規劃觀點論原住民地區之特定區域計畫
2005-06
農企業法人承受耕地問題與對策之探討
2005-03
清代屏東平原鳳山八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
2005-03
荷據時期臺灣赤崁一帶原住民土地利用與地權型態變遷之研究
2005-03
關於荷蘭據臺時期施行「王田」制及「結首」制之說的探討
2005-01
論國土開發與土地使用管制—側重台灣農地管理機制之分析
2005-01
歐洲策略性空間規劃與區域治理之案例分析及其啟示
2005-01
「反對」與「開放」狩獵之間的第三條路
2005
台灣原住民族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子計畫六: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I)
2005
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與原住民族土地調查及處理委員會組織法之研究
2004-12
An Analysis on the NIMBY Conflict of Locating Funerary Facilit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2004-12
從制度觀點論社會-生態系統強健性的分析框架
2004-09
我國現行土地法制體系之探討—兼論國外土地法制立法例
2004-09
傳統制度與制度選擇—新竹縣尖石鄉兩個泰雅族部落共用資源自主治理案例分析
2004-08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oice: Two CPR Self-Governing Cases of Atayal Indigenous Tribe in Taiwan
2004-01
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自主治理模式之探討—以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森林經營為例
2004
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
2004
新國土計畫體系下農業用地分級分區管理機制建構之研究
2003.12
強化農地資源規劃利用研究 (92)
2003-12
台灣原住民保留地劃設保留區之初探—以高雄縣桃源鄉為例
2003-08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Choice:Two CPR Self-Govering Cases of Atayal Tribe in Taiwan Indigenes
2003-06
德國聯邦區域規劃法
2003.05
清代臺灣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之變遷
2003-05
清代臺灣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之變遷
2003-03
農地資源之合理管理與永續利用
2003-01
現階段台灣農地管理問題之檢討(三)
2003
原住民保留地土地利用政策及使用變更編定原則之研究
2003
農地管理與違規使用問題之研究
2002.12
強化農地資源規劃利用研究 (91)
2002-12
現階段台灣農地管理問題之檢討(二)
2002-11
現階段台灣農地管理問題之檢討(一)
2002-11
現行農企業法人承受耕地管理制度之檢討
2002.09
共管國家公園如何才不是美麗的謊言
2002-09
德國區域政策與規劃的新趨勢
2002-06
對「我國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進程分析及政策取向論文」之回應
2002-05
環境與國土規劃組分析報告
2002-04
農企業法人承受耕地問題之探討
2002-03
農地相關條文修正方向
2002-01
原住民保留地共用資源自主治理模式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為例
2002-01
不要再編織「共管國家公園」的美麗謊言-談由公共資源自主管理爭取更有利的「共管」制度安排
2002-01
台灣原漢土地產權爭議與部落共有保留地之探討
2002
2002年農地政策與農業發展條例座談會
2002
農企業法人承受耕地管理制度之研究
2001-12
建立合理農地利用、管理與釋出機制--從農業發展條例的修正談起
2001-11
清代西拉雅族番地契字內涵之分析
2001-10
農業發展條例中有關農地移轉問題之探討
2001-09
殯葬改革路上你和我-談如何超越殯葬改革的困境與迷思
2001-09
從農業發展條例修正頒行看今後的農地利用與管理
2001-07
對「中國大陸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潛力、運作模式與政策選擇」論文的一些回應
2001-06
Land Consolida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Taiwan
2001-06
新制度經濟學的評價─「制度與經濟理論」導讀
2001-06
17th Pacific Conference of the RSAI
2001-05
殯葬改革路上你和我-談如何超越殯葬改革的困境與迷思
2001-04
對「中國大陸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潛力、運作模式與政策選擇」論文的一些回應
2001
制度與經濟學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
2001
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後施行成效之檢討--側重農地移轉、分割與租賃制度之變革
2000-12
中德農村社區更新辦理土地重劃之比較分析
2000-12
原漢土地爭議與部落共有保留地產權之探討
2000-11
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土地利用型態之演變
2000-11
台灣原住民保留地產權爭議之分析
2000-09
從農業發展條例修正頒行看今後的農地利用與管理
2000-06
現階段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問題與對策之研析
2000-03
都市原住民住宅問題之探討
2000-03
對「全球化經濟對農地利用與市場的衝擊」論文的一些回應
2000-01
農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之評析─側重農地利用與管理之層面
2000
清代臺灣西拉雅族土地產權制度變遷之研究(I)
2000
原住民生活場域的變遷
2000
保留地之管理與利用
1999-12
現階段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問題與對策之研析
1999-06
農地利用外部效益與「回饋」制度之探析
1999
原住民保留地與公有土地制度之研究(III)
1999
農地利用理論之分析
1999
中德殯葬設施設置管理制度之比較分析
1999
五股鄉獅子頭殯葬專用區之研究
1999
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制度變遷之研究
1998-07
論監察院監調人員甄選方式
1998-06
釐清農地功能定位—從農地利用、資源管理層面探討農地釋出的時代任務
1998
台北市農民回饋措施之研究
1998
台北市農民回饋措施之研究
1998
蘭嶼鄉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課題及其未來發展策略—從土地資源有效利用及資源保育觀點分析
1998
原/漢主張保留地產權的爭議及處理措施的研議—從政治經濟觀點的分析
1998
台灣地區原住民各族群土地制度變遷之研究—總論篇
1998
台灣原住民對保留地政策之態度研究—菁英意見調查
1998
高速公路用地權利關係及分層使用之研究
1998
原住民保留地與公有土地資源管理制度之研究(II)
1997-09
台北市都市富麗農村社區之規劃-以文山區指南里為例
1997-04
台灣私立公墓經營管理之研究
1997-04
台灣喪葬設施設置管理問題之探討
1997
原住民保留地與公有土地資源管理制度之研究(I)
1997
台北市農村社區現況調查與組織發展--以文山區指南里為例
1997
國有土地全面清查計畫之評估
1996-12
公地放領應兼顧公私利益
1996-11
德國聯邦層級之綜合性發展規劃(下)
1996-10
德國聯邦層級之綜合性發展規劃(中)
1996-09
德國聯邦層級之綜合性發展規劃(上)
1996
台北縣三峽鎮成福地區觀光茶園發展計畫
1996
國有土地全面清查計畫之評估
1996
都市型富麗農村之規劃(指南里、老泉里、萬興里)
1995-10
論台灣國土規劃與開發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1995
台灣私立喪葬設施經營管理研究
1995
以區段徵收取得公共設施用地問題與對策之研究
1995
中德農地釋出與土地使用規劃管理制度之比較研究
1994-12
入關與農地釋出方案之省思
1994-11
中德農村社區開發方式之比較分析
1994-09
台灣耕地租佃制度合理化之研究
1994-06
都市土地使用區位與集約度之分析
1994
Land Use Convers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Taiwan
1994
公有土地出售價款撥供購置大面積土地建立土地儲備制度之可行性研究
1994
農村地區以區段徵收開發之可行性研究
1994
交通用地取得與公地配合開發處理辦法草案之研究
1993-11
空地限期建築使用相關法制之檢討
1993-07
中德高速公路用地取得方式及分層使用之比較研究
1993-05
台灣耕地三七五租佃制之經濟分析
1993-02
農地利用法草案之評析
1993
中外墓地法規之比較分析
1993
先進國家高速鐵路沿線用地使用管制之經驗
1993
政府實施空地限建政策之研究
1993
研訂交通用地取得與公路配合開發處理辦法草案
1993
高速公路預購與交換制度法制化之研究
1993
高速鐵路用地採設定地上權方式取得法制化之研究
1993
The Effects of Land Reform on Changes in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in Taiwan in the 1950s
1992-12
臺灣農地政策?農地權屬?農地規模與農地市場--當前趨向與問題癥結
1992-12
臺灣農地政策、農地權屬、農地規模與農地市場─當前趨向與問題癥結
1992-11
農地租佃制度與土地利用
1992-03
扶植自耕農與農業發展
1992
台灣擴大農場規模改善農業營結構之研究
1992
中德兩國墓地管理制度之比較研究
1992
農地租佃制度與農業利用
1992
論國土開發與區域規劃
1992
台灣農地改革對農業經營結構變遷影響之研究
1991-10
健全公共建設用地取得制度之研討
1991-09
The Regiaonal & State Development Planing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ry -- the importance for rural development and land use
1991-07
國土規劃之實施與展望:公共建設用地徵收取得方式之改進方向
1991-03
中德農地課稅估價制度之比較分析
1991-01
農地租佃制度與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之關聯分析
1991
中德兩國公共建設用地取得問題之研討
1991
The Regional & 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the Important for Rural Development and Land Use
1991
農地租佃制度合理化之研究
1990-0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armland Taxation in Germany and Taiwan
1990-05
定額租制與分益租制之比較分析
1990
分益式與定額式租佃制度之比較研究
1990
墓地管理及相關法規之研究
1989-07
西德農地移轉限制相關法制之研討
1989
消除租佃制度之研究
1988-11
西德土地徵收法制之研討
1988-07
西德農場課稅價值評估制度之研究
1987-03
西德的農場租佃協定
1987-01
農地地價與購地貸款(下)
1987
Farm and Taxation Programmes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Agriculture
1986-12
農地地價與購地貸款(上)
1986
台灣農業基礎條件與農業結構變遷影響之研究
1985
土地投機與地價政策
1984-09
土地資源的利用與保育
1983-05
臺灣坡地資源保育問題之探討
1983-02
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劃目標之探討:兼評<臺灣的土地限制與開發計劃>一文之論 點
1983-01
臺灣區域發展之分析
1982-09
對修正農業發展條例芻議
1982-09
對修正平均地權條例之建議(下)
1982-03
對修正平均地權條例之建議(上)
1981-09
價格指數在不動產估價之應用
1980
台灣都市地價指數編列方法之研究
1979-09
美國地方政府實施發展權移轉制度所採量化方法之研討
1979-07
區域所得推計與社會帳制的探討
SONG-LING YANG
TSUNG-YU LAI
LI-FU CHEN
YING-YAN LIN
SEN-TYAN LIN
CHEN-YI SUN
CHENG-JUNG YANG
AI-CHING YEN
TAI-MING BEN
SHIH-JUNG HSU
DA-WEI KUAN
Nation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Menu
close
Node
Scale:
1
Change Color!!
hid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