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全部

Showing 1-25 of 77
日期 題名 類型 全文
2024-06 書寫自我──論〈離騷〉的自稱代詞 article 說明頁(212)
2023-12 生命、語言與形式:美學感受性研究在臺灣 book 說明頁(201)
2023-12 假象與假感:王夢鷗「意境」論對哈特曼學說的接受與創化 book/chapter 說明頁(257)
2023-07 現代學術轉型語境中的古典詩歌「實際批評」(1920年代至1940年代) report 說明頁(192)
2023-04 詩與言:古典詩歌的「實際批評」(1920年代-1940年代) conference 說明頁(302)
2021-12 評蔡英俊 《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 article pdf(99)
2021-12 繼起的意象:從王夢鷗釋「興」說開去 conference 說明頁(440)
2021-10 「比興」、「詩史」與「神韻」:臺灣中國古典文論觀念史研究(1949迄今)—詩歌與歷史:臺灣中國古典文論的「詩史」說研究 report 說明頁(175)
2021-09 闡釋與建構--古典文學研究的回顧 book/chapter 說明頁(226)
2020-11 引類譬喻:等值通性與延續關係──談〈離騷〉的芳草喻 conference 說明頁(382)
2020-11 國式與轉譯:〈九歌圖〉研究 conference pdf(275)
2020-06 新書精讀計畫」之三十:《明代復古派杜詩學研究》 conference pdf(354)
2020-01 「文如其人」、「風格即人」與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article pdf(474)
2018-12 「梁宗岱與中國現代詩學研究」專題導言 pdf(440)
2018-12 走內線的路-梁宗岱的體驗批評 pdf(535)
2018-12 走內線的路----梁宗岱的體驗批評 article pdf(393)
2018-10 文如其人:論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report 說明頁(198)
2018-01 走內線的路:梁宗岱的體驗批評 article pdf(242)
2017-12 As Elegies: On the Emotional Writing of The Nine Elegies article pdf(713)
2017-12 可發聲性與可體現性--評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 article 說明頁(496)
2017-11 作意幻設--蔣驥《山帶閣注楚辭》對屈辭「藝術性」的認識 article pdf(365)
2017-10 仰望星空: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學者詩人的「宇宙意識」與「宇宙詩學」 report 說明頁(224)
2017-04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Wang Jingzhi`s Theory of Bi-Xing in his Full Explanation of Shijing article pdf(689)
2016-06 抒情主義與現代《楚辭》研究——梁啟超、梁宗岱與李長之 article 說明頁(918)pdf(1802)
2016-04 屈原圖:歷代屈原像所見圖文結合模式初探 article pdf(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