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
「開放國會」與民主2.0──國會資訊數位典藏與應用計畫(II) |
report |
pdf(460) |
2011 |
倡議型第三部門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conference |
pdf(3551) |
2010-03 |
國會監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 |
article |
pdf(1447) |
2010 |
「開放國會」與公民參與---國會資訊數位典藏與應用計畫(主題代號五及六) |
report |
pdf(429) |
2010 |
「開放國會」與公民參與──國會資訊數位典藏與應用計畫(主題代號五及六) |
report |
pdf(489) |
2009 |
「自由的秘密---台灣如何邁入公民社會?」專書寫作計畫 |
report |
pdf(852) |
2008-12 |
聯合國、全球公民社會與企業社會責任 |
book/chapter |
web page(1042) |
2008-03 |
國會監督與公民社會 |
article |
pdf(1219) |
2008 |
「自由的秘密---台灣如何邁入公民社會?」專書寫作計畫 |
report |
pdf(539) |
2007-06 |
公民社會的全球變奏 |
article |
pdf(1542) |
2007-05 |
從海耶克[Friedrich A. Hayek]觀點論自發秩序與公共秩序--以臺灣經驗為例 |
article |
|
2007-05 |
從海耶克觀點論自發秩序與公共秩序──以臺灣經驗為例 |
article |
|
2006-12 |
評《臺灣的社會問題2005》 |
article |
pdf(1065) |
2006-12 |
評《台灣的社會問題2005》 |
article |
pdf(641) |
2006-03 |
社區大學的現狀與挑戰 |
article |
|
2006-01 |
臺灣的現代性--誰的現代性?哪種現代性? |
article |
|
2006-01 |
論傳統中國的法律教育—以法體系之價值內涵為中心的學習制度 |
article |
web page(574) |
2006 |
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 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子計畫二:我國國民歷史、文化及社會核心素養之研究(II) |
report |
pdf(679) |
2006 |
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 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子計畫二:我國國民歷史、文化及社會核心素養之研究(2/2) |
report |
pdf(577) |
2005-12 |
論社會科學的開放性與公共性 |
article |
pdf(1736) |
2005-09 |
由社會變遷看友善校園的實踐 |
article |
pdf(1022) |
2005-04 |
台灣的教育和社會自由嗎? |
book/chapter |
web page(1165) |
2005 |
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 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子計畫二:我國國民歷史、文化及社會核心素養之研究(1/2) |
report |
pdf(1597) |
2005 |
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 |
book/chapter |
pdf(2097) |
2004-12 |
「社會資本」的理論定位與經驗意義:以戰後臺灣社會變遷為例 |
article |
pdf(1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