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894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竺家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張婉瑤zh_TW
dc.creator張婉瑤zh_TW
dc.date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07-29T08:10:05Z-
dc.date.available2014-07-29T08:10:05Z-
dc.date.issued2014-07-29T08:10:05Z-
dc.identifierG0099161007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894-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99161007zh_TW
dc.description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文化議題是語言教學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華語文教學若缺少文化傳承,則失去教學的精髓。華人文化就是中國人的「生活組織」,中華文化每個時代的蛛絲馬跡,都可以在包羅廣闊的漢語詞彙中尋得。\n  本論文以《詩經》衣飾作為探討中國古代文化的憑藉,輔以各朝代注家著作,以及與衣飾相關的傳世文獻及出土文獻,本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如下:一、周代階級文化:周代人們的社會階級,充分體現在具體的衣飾形制、材質、色彩、紋飾等部分;二、周代性別文化:從《詩經》對衣飾的描寫,能夠看出中國自古「兩性不平權」的文化特點,本文試圖從男女衣飾制度,探究衣飾彰顯出的性別文化意涵,以及這些禮制背後的性別思想;三、周代色彩文化:中國古代對於色彩有「正」、「間」的區別,將顏色分為尊卑,也存在於衣飾;四、華人衣飾文化在華語文教學的應用:分為「教學技巧」以及「教案設計」兩部分,「教學技巧」包含「文本導讀」、「情境式文化教學」以及「文化對比」,引導學生認識古代中國衣飾所彰顯的華人文化,並設計教案,將衣飾文化融入華語文教學的文化課程。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n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n一、 「文化」是語言教學領域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1\n二、 「衣飾」在中國傳統中具有特殊的價值意識 2\n三、 「重語言,輕文化」的現象普遍出現於華語文課堂 4\n第二節 文獻回顧 5\n一、 「古代衣飾文化研究」相關文獻 5\n二、 「華語文教學之文化教學」相關文獻 9\n第三節 研究範圍 10\n第四節 研究方法 10\n第二章 《詩經》衣飾與階級 12\n第一節 《詩經》衣飾所展現的貴族階級差異 13\n一、 貴族「首服」的階級差異 13\n(一) 冕以旒的數量與長度表示階級 13\n(二) 皮弁以璂數表徵尊卑 17\n(三) 冠為貴族常服 20\n二、 貴族「身服」的階級差異 23\n(一)「男性冕服」與「女性禮服」體現周代完備的禮制 23\n(二)「芾」以色彩區別命服階級 29\n(三)「大帶」以材質、色彩、緣飾與長度表現身分 34\n三、 衣飾色彩的階級差異 37\n(一) 女性禮服色彩的階級文化 37\n(二) 狐裘以色彩區分階級 38\n四、 衣飾紋飾的階級差異 41\n五、 「配飾」的階級差異 43\n(一) 命服「珩」的階級文化 44\n(二) 佩玉的階級文化 46\n六、 貴族「足衣」的階級差異 56\n(一)「赤舄」的尊貴地位 56\n(二) 貴族「屨」的華麗 60\n第二節 《詩經》庶民階級衣飾的文化意涵 64\n一、 庶民「首服」文化意涵 64\n(一) 庶民蒼色巾與女性首服 64\n(二)「笠」為庶民暑、雨首服 66\n二、 庶民「身服」文化意涵 68\n(一) 庶民穿著褐衣 68\n(二)「貉」為庶民冬季裘服 69\n(三) 平民婦女的「韠」 70\n第三節 小結 71\n第三章 《詩經》衣飾與性別 73\n第一節 《詩經》貴族衣飾的性別意識 73\n一、 貴族「首服」性別文化意涵 73\n(一)《詩經》中的男性首服 74\n(二)《詩經》中的女性首服 75\n(三) 男女成年首服在周代宗法制度下的文化意涵 75\n二、 男性服制「上衣下裳」與女性服制「衣裳相連」 78\n(一) 男性「上衣下裳」衣飾形制取法先王古制 78\n(二) 貴族女性衣裳相連制度及其象徵 79\n(三) 男女皆可穿著衣裳相連的「深衣」 81\n三、 兩性衣飾在色彩上的差異 83\n(一)《詩經》男女衣飾用色差異 83\n(二)《詩經》描寫男女服色詩篇數目的懸殊 84\n四、 兩性衣飾在紋飾上的差異 88\n(一) 冕服「十二章」表彰「禮樂制度下的社會期望」 88\n(二) 王后禮服「翟紋」表徵「宗法制度對女性的束縛」 91\n第二節 庶民衣飾性別文化 92\n一、 「紛帨」蘊含女性「主於內事」的文化意涵 92\n二、 女性蔽膝「茹藘」的「婚姻」含意 94\n第三節 小結 94\n第四章 《詩經》衣飾與色彩 97\n第一節 「正色」與「間色」的尊卑關係 97\n一、 正色與間色的「妻妾之喻」 98\n二、 青色作為正色表徵「生命」的意涵 99\n三、 《詩經》中的朝服多是黑色 101\n第二節 冕服「玄衣纁裳」與中國人的天道觀 104\n一、 冕服「玄衣」蘊涵「天道」思想 105\n二、 《詩經》未反映「纁裳」的文化因素 108\n第三節 「朱芾」與「周代尚朱說」 109\n一、 典籍中對於「周代尚朱」的記載 110\n二、 近人對於「周代尚朱」不同的說法 111\n三、 赤色是周代重要的色彩 112\n第四節 衣飾色彩搭配的文化意涵 112\n一、 上身衣飾冠、衣、帶色彩一致 112\n二、 下身衣飾裳、韠、舄色彩一致 113\n三、 裘衣內外顏色一致 116\n四、 衣飾色彩與季節的關聯性 118\n第五節 小結 119\n第五章 上古衣飾文化在華語文教學的應用 121\n第一節 華語文教學「以文學帶入文化」的價值與可行性 121\n第二節 華人衣飾「文化教學」方法分析 123\n一、 針對「文本」的文化教學 123\n(一) 文本導讀 123\n(二) 文本文化分析 124\n二、 「情境式」文化教學 124\n(一) 圖片教學 124\n(二) 影劇教學 125\n(三) 文物參觀 126\n三、 文化對比 126\n(一) 古今衣飾文化對比 126\n(二) 中外衣飾文化對比 127\n第三節 教案設計 128\n第四節 小結 146\n第六章 結論 147\n第一節 《詩經》衣飾文化在華語教學上的價值 147\n一、 《詩經》衣飾所反映的階級文化在華語教學上的意義 147\n二、 《詩經》衣飾所反映的性別文化在華語教學上的意義 148\n三、 《詩經》衣飾所反映的色彩文化在華語教學上的意義 149\n第二節 未來尚待開展與研究的方向 149\n一、 「中國傳統衣飾文化」與古代生活的認識 150\n二、 「二重證據法」與「三重證據法」相互印證 150\n參考書目 153\n一、 專著、專書 153\n(一) 古籍 153\n(二) 專書論著 154\n二、 學位論文 157\n三、 期刊論文 158zh_TW
dc.format.extent4008970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61007en_US
dc.subject周代服飾zh_TW
dc.subject詩經文化zh_TW
dc.subject衣飾文化zh_TW
dc.subject華語文教學zh_TW
dc.subject文化教學zh_TW
dc.title《詩經》衣飾文化及華語文教學之應用zh_TW
dc.titleThe Wearing Culture in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Application o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en_US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一、 專著、專書\n(一) 古籍\n〔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龔抗雲整理:《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n〔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n〔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周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n[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1978年。\n[漢]劉熙:《釋名》,河北:中華書局,1985年。\n〔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朱漢民整理:《論語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n〔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n[宋]王應麟:《詩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清〕姚際恆:《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n〔清〕方玉潤:《詩經原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n〔清〕馬瑞辰撰,陳金生點校:《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n[清]永瑢、紀昀等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n[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大化書局,1989年。\n[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n[清]陳奐:《詩毛氏傳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n[晉]郭璞注:《爾雅》,河北:中華書局,1985年。\n[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n[清]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n[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二) 專書論著\n文幸福:《詩經毛傳鄭箋辨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n王宇清:《國服史學鉤沉》,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年。\n王政:《《詩經》文化人類學》,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n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n王維堤:《衣冠古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n王關仕:《儀禮服飾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n王繼平:《服飾文化學》,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n白川靜著,杜正勝譯:《詩經的世界》,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n白川靜著,杜正勝譯:《詩經研究:中國古代歌謠》,臺北:幼獅文化事業,1974年。\n朱守亮:《詩經評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n朱冠華:《風詩序與左傳史實關係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n何定生:《詩經今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n余培林:《詩經正詁》,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n吳璵注譯:《新譯尚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n吳闓生:《詩義會通》,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n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宋鎮豪:《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n李兆祿:《《詩經‧齊風》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n李辰冬:《詩經通釋》,臺北:水牛出版社,1972年。\n李辰冬《詩經研究方法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82年。\n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n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n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n周嘯天主編:《詩經鑑賞》,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n季旭昇:《詩經古義新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n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n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n屈萬里:《詩經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n林葉連:《詩經論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n林慶彰編著:《詩經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n胡樸安:《詩經學》,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n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n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15-年。\n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n馬持盈:《詩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n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n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n康曉城:《先秦儒家詩教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n張建軍:《詩經與周文化考論》,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n張啟成、付星星著:《詩經風雅頌研究論稿新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n張寶三:《東亞《詩經》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n許志剛:《《詩經》藝術論》,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n許志剛:《詩經勝境及其文化品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n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n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n陳子展:《詩經直解》,臺北:書林出版社,1992年。\n陳致:《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n陳致主編:《跨學科視野下的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n陳紹棣:《中國風俗通史──兩周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n傅斯年:《詩經講義稿》,臺北:五南書局,2013年。\n揚之水:《詩經別裁》,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n黃振民:《詩經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n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n黃淬伯著,周遠富、范建華、丁富生整理:《詩經覈詁》,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n黃焯:《毛詩鄭箋平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n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n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漢京出版社,1987年。\n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n楊寬:《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n葛承雍:《中國古代等級社會》,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n廖群:《詩經與中國文化》,香港:東方紅書社,1997年。\n熊公哲等著:《詩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出版社,1981年。\n翟相君:《詩經新解》,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n聞一多:《《詩經》講義稿箋注》,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n聞一多:《詩經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n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研究──二十世紀詩經研究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n劉冬穎:《出土文獻與先秦儒家《詩》學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n劉毓慶等:《詩義稽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n劉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n翦伯贊:《先秦史》,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年。\n賴炎元註譯:《韓詩外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n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n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n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n閻步克:《服周之冕──《周禮》六冕禮制的興衰變異》,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n龍宇純:《絲竹軒詩說》,臺北:五四書店,2002年。\n戴龐海:《先秦冠禮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n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n羅常培:《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n蘇雪林:《詩經雜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n顧寶田、鄭淑媛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儀禮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n顧寶田注譯:《新譯穀梁傳》,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n(美)弗格森著(Everett Ferguson),李麗書譯:《古希臘-羅馬文明:社會、思想和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2年。\n(美)薩皮爾(Edward Sapir)著,陸卓元譯:《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n(德)恩斯特‧格羅賽(Ernst Grosse)著,蔡慕暉譯:《藝術的起源》,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n二、 學位論文\n孔德凌:《鄭玄《詩經》學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n王志芳:《《詩經》中生活習俗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n江林:《《詩經》與宗周禮樂文明》,浙江:浙江大學古籍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n吳曉峰:《《詩經》“二南”篇所載禮俗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n呂華亮:《《詩經》名物與《詩經》成就》,山東: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n李岩:《周代服飾制度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n李梅:《先秦服飾審美文化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n李瑾華:《《詩經‧周頌》考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n沈薇薇:《鄭玄《詩經》學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n孫娟:《《詩經‧大雅》與禮樂文化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n馬海敏:《《詩經》燕饗詩考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n張建軍:《《詩經》與周文化考論》,江蘇:蘇州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n陸景琳:《詩經服飾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n賈海生:《周初禮樂文明實證──《詩經‧周頌》研究》,甘肅:西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年。\n劉楊洋:《中西服飾文化的演化》,甘肅: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論文,2012年。\n鄭群:《《詩經》與周代婚姻禮俗研究》,江蘇:揚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n羅微:《古代漢族女性服飾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n三、 期刊論文\n方向東:〈「裘」的文化定位考察〉,湖南:《古漢語研究》,1998年3期。\n牛福林:〈「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葛屨》臆說〉,河南:《周口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S4期。\n王長啟:〈春秋戰國時期玉雜佩及特點〉,陝西:《文博》,2006年3期。\n王悅勤:〈中國史前「尚黑」觀念源流試論〉,廣西:《民族藝術》,1996年3期。\n付漪川:〈對外漢語教學文化教學初探〉,河北:《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2012年8月。\n古怡:〈論周代冠服的禮儀文化特色〉,雲南:《紅河學院學報》,第4卷第4期,2006年8月。\n甘昀:〈從認知隱喻視角比較英漢顏色詞「紅」〉,黑龍江:《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年3期。\n石榮傳、陳杰:〈《禮記》所載佩玉制度的考古研究〉,山東:《文史哲》,2012年3期。\n何光岳:〈夏族尚黑的流傳和影響〉,安徽:《安徽史學》,1994年1期。\n呂華亮:〈禮中求和──從《詩經》服飾描寫看周人的服飾觀〉,山東:《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9年2月。\n呂蔚:〈中國古代文學在對外漢語中的跨文化教學〉,廣東:《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期。\n李炳海:〈《詩經》女性的色彩描寫〉,江西:《江西社會科學》,1994年6期。\n李淑惠:〈《屨、履考》質疑〉,遼寧:《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6期。\n李琳:〈儒家《詩》說與儒家色彩觀〉,河北:《衡水學院學報》,2013年3期。\n李順琴、李興奎、潘玉華:〈《詩經》顏色詞研究〉,雲南:《雲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5期。\n李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古代文學教學〉,重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5期。\n屈小玲、湯洪:〈考古學視野下的史前文明史知識融入對外漢語文化課教學芻議〉,四川:《中華文化論壇》,2014年8期。\n屈燕飛、Adam Gbur:〈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導入〉,河北:《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第12卷第5期,2011年9月。\n林維民:〈《詩經》服飾二考〉,浙江:《溫州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1期。\n林維民:〈《詩經》服飾二考〉,浙江:《溫州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1期。\n侯玲:〈〈魏風‧葛屨〉新解〉,山東:《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10期。\n洪之淵、林維民:〈「葛屨五兩」考釋〉,浙江:《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3期。\n洪之淵:〈《詩》「赤舄」解〉,浙江:《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5期。\n胡新生:〈「周人尚赤」說的歷史考察〉,山東:《文史哲》,2005年2期。\n孫汝潔:〈周代冕服與周禮〉,山東:《管子學刊》,2006年第4期。\n師爽:〈古代服裝與身體──古代女性服裝解讀〉,甘肅:《蘭州學刊》,2008年2期。\n晁福林:〈從簡本《緇衣》「夋」字說到〈小雅‧車攻〉篇的時代問題〉,遼寧:《社會科學輯刊》,2012年5期。\n祝秀權:〈周代軍禮與《詩‧小雅》部分詩篇的創作〉,山東:《淄博師專學報》,2011年3期。\n索斌:〈《都人士》人物、結構及其主題思想新解〉,江蘇:《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3年3期。\n袁成亮:〈宗法制度與女性命運的歷史考察〉,江蘇:《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年11期。\n馬鳳華:〈孔雀現象與《詩經》服飾色彩的性別錯位〉,黑龍江:《學術交流》,2006年7期。\n馬麟春:〈傳統文化視野下的青色審美文化略論〉,山東:《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1期。\n張朵:〈《孔子詩論》解《詩經‧木瓜》等三篇作品〉,河南:《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4期。\n張利軍:〈從上博簡《詩論》評析《木瓜》看周代貴族社交禮俗演變〉,吉林:《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4期。\n張桂萍:〈《詩經‧衛風‧有狐》一解〉,新疆:《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3期。\n張健,張志春〈中國傳統國服文化價值初探〉(陝西:《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11年9月)。\n張連舉:〈從《詩經》看當時的衣裳習俗〉(廣東:《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第2期,2012年4月)。\n陳映戎:〈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策略與形式〉,黑龍江:《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10期。\n陳珍珍:〈〈齊風‧南山〉新解〉,四川:《宜賓學院學報》,2006年1期。\n陶魏青:〈中日基本顏色詞的異同分析──以「紅」、「白」為中心〉,浙江:《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1期。\n焦杰:〈試論先秦冠禮和笄禮的象徵意義〉,天津:《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4期。\n劉大秀:〈先秦時期士階層的歷史考察〉,山東:《理論學刊》,1996年6期。\n劉芳:〈論古希臘服飾造型藝術〉,河北:《大舞臺》,2013年3期。\n劉紀新:〈對外漢語專業文學史課程教學探討〉,河北:《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期。\n劉景:〈試析「屨」、「履」、「鞋」的歷時演變〉,安徽:《安徽文學》,2010年8期。\n樓池蔚:〈《詩經》的色彩描寫及其審美意味〉,浙江:《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8年4期。\n謝麗:〈對外漢語教學文化教學初探〉,黑龍江:《北方文學》,2012年,11期。\n龔紅林:〈從楚地婚俗看《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本義〉,湖南:《雲夢學刊》,2007年4期。\n(德)梅道芬(Ulrike Middendorf):〈《詩經》之微指──以心理語言學理論分析《木瓜》《東門之善》〉,收錄於陳致主編:《跨學科視野下的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212-235。zh_TW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701.pdf3.9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