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30
題名: Let`s all dance Ballet.---芭蕾舞與成年女性的身體實踐
作者: 杜綺文
貢獻者: 方孝謙
杜綺文
關鍵詞: 體現
成年女性
芭蕾
女性主義
embodiment
Women
Ballet
Feminism
Iris Marion Young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7-Sep-2009
摘要: 本研究的發問從研究者自身經驗以及大眾媒體內容出發,試圖瞭解成年女性學習芭蕾背後指涉出女性身體、芭蕾文化以及社會性別結構之間的何種關係,並從中探討女性身體在習舞的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n\n 對此,在理論的引用上,本研究以人類學的「體現」典範和美國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Iris Marion Young的理論觀點,將女性身體視為一個知覺主體進行分析探討;在研究方法上,則採用「深度訪談法」以及研究者本身的「參與體驗」,以對成年女性的習舞身體經驗進行多方詮釋,從中瞭解該經驗所呈現、調和與轉化女性身體、芭蕾文化和社會性別結構的種種現象與關係。\n\n 本研究發現成年女性的芭蕾身體經驗共有三個特質:首先,成年女性在學習芭蕾的過程中,得以覺察自我身體感官,抒解身體壓力,並從社會角色回歸真實自我,對於身體的關注也不再僅集中在視覺觀感,同時也重視身體體驗。芭蕾的身體經驗成為成年女性擺脫社會角色,回歸身體知覺的「她方」國度。\n\n 再者,芭蕾身體經驗具有「轉化」的功能。此經驗一方面轉化了成年女性和日常生活的關係,改變成年女性在日常生活的姿態、生活行動的意義,讓成年女性有再詮釋個人與生活世界的能力。另外在「芭蕾學習文化」的部分,成年女性在日漸老化、退化身體的限制下,以親身體驗與實踐,重新定義學習芭蕾的年齡上限與可能性,也藉此展現女性身體的能力、自主與超越性。另外,在本研究也發現,成年女性的身體經驗讓過去象徵為男性凝視的芭蕾文化,轉變成女性自我體察與觀看,而重新定義芭蕾的觀看意義,此乃有別於過去女性主義的芭蕾研究結果。\n\n 最後,本研究發現女性身體乃是同時交織主客體面貌的多元身體,亦即女性身體在自我知覺以及社會性別結構之中來回游移,時為主體,時為客體,女性身體遂在自我和社會之間不斷變化其面貌。\n\n 女性身體有其能動性,但其也必須在社會性別結構之下扮演其角色,因此對於扮演主客體的女性身體的關注,可能不在於尋求身體的終極解放,而是女性身體如何在結構的限制之下,獲得更多的自主與選擇的可能。在本研究中,成年女性在芭蕾學習經驗中,回歸純然的身體知覺,即開啟女性身體自主的可能與契機。
參考文獻: 1. 中文文獻
刁筱華譯(1996),《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原書:Rosemarie,T.[1998]. Feminist thought :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于曉譯(2005),《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左岸文化。(原書:Weber,M. [2002].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 Penguin Books.)
古名伸訪問、林亞婷整理(1997),〈珍惜時間 繼續創作〉,《表演藝術》,51:24。
平珩等著 ( 1995 )。《舞蹈欣賞》,台北:三民。
田思怡譯(2007年08月08日)。〈胖子舞團 搞笑之外大有看頭〉,《聯合報》,C3版。
伍蠡甫(1994)。《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舞蹈美學卷》,台北:紅葉文化。
呂寶靜(1999)。〈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01-134。台北:心理。
何定照譯(2007)。《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原書:Young, I. M.[2005].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 in feminist philosophy and social theor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余嬪(1999)。〈婦女與休閒文化〉,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305-333。台北:心理。
吳士宏(2001)。《舞蹈評析與身體觀》,台北:五南。
吳家苓、張王王(2004),〈女性與身體〉,何乏筆、楊儒賓(編),《身體與社會》,頁233-282。台北:心靈工坊。
吳家翔 (1997),《解讀美體瘦身廣告的身體型塑意涵》,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吳素芬(1996),〈古典與現代[芭蕾]的對話〉,《藝術學報》,58:47-50。
吳素芬(2000),〈浪漫芭蕾\"仙女\"與仙女們\"之分析研究〉,《藝術學報》,66:89-103。
吳素芬(2005a),〈原來”芭蕾”是這樣兒!〉,《藝術欣賞》,1(2):10-14
吳素芬(2005b),〈原來”芭蕾”是這樣兒(二)!〉,《藝術欣賞》,2(3):65-68
呂寶靜(1999),〈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頁101- 134,台北:心理。
李天民(2008)。《舞蹈概論》,台北:三民。
李立亨(2000)。《我的看舞隨身書》,台北:天下遠見。
李宗芹(2001),《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台北:心靈工坊。
李美華、孔祥明、李明寰、林嘉娟、王婷玉、李承宇等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Babbie,E. [200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李靜宜(2004)。《台灣青少年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大豐、劉美珠 ( 2003 ),〈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台東大學體育學報》,1 : 249-272。
林文琪譯(2006) 。《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原書:Woodward, K.[1997].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Sage.)
林芳玫(1995),〈女體的凝固與蒸發---市場、家庭與國家對待女體的方式〉,《聯合文學》,124 : 94-98。
林芳玫、顧燕翎編(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洪乙仁(2006)。《舞藝舞蹈補習班消費者行為模式之硏究 : 以結構方程模式(SEM)之驗證》。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硏究所碩士論文。
洪瑩慧(2007),《鑲嵌憂鬱的身體敘說:一位中年喪偶女性與舞蹈治療的交會》。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維敏(2007年09月10日),〈成人學芭蕾 讓你更優雅〉,《聯合報》,19版。
馬海良,趙國新譯(2000)。《身體與社會》,瀋陽:春風文藝。(原書:Bryan T. T.[1996]. The Body And The Society. London :Sage.)
高玉芳(1995),〈新衣裳?---論美體工程、女性身體與女性主義〉,《聯合文學》,124 : 99-104。
高宣揚 ( 2002 )。《 流行文化社會學 》。台北,揚智。
張旭春譯(2001)。《五種身體》,台北:弘智。(原書:O’Neill, J. [1985].Five bodies: 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張君玫譯(1997)。《重塑女體---美容手術的兩難》,台北:巨流。(原書:Davis, K.[1995]. Reshaping the Female Body : The Dilemma of Cosmetic Surgery. New York : Routledge.)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1999].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Arnold)
張良維(2001)。《身體自覺 --- 太極導引 陸上游泳》。台北:時報。
張家翔(1996)。《解讀美體瘦身廣告的身體形塑意涵》。世新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張錦華(2002)。《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性研究》。台北:正中。
畢恆達(1999)。〈性別與空間〉,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頁35-61。台北:心理。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郭志輝(1999)。《舞蹈應用生理解剖學》。台北:五南。
陳明珠(2006)。《身體傳播---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台北:五南。
陳琇琳譯、尹小蘭審校(2005)。《氣質美身芭蕾有氧》,台北:笛藤。
陳詩雲(2004)。《父權意識下女性芭蕾舞者角色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容(2003)。《健身房中年輕女性身體概念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學綿(2001)。《舞蹈才藝班消費者之行為研究─以臺中市綿綿舞蹈班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永福(2000)。〈學習動機VS校長跳芭蕾舞〉,《師友》,402:18-22。
馮靖評(2003)。《優美的代價—論規訓下的女芭蕾舞者的性別化程式》。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敬華(2007)。《男顏之癮---台灣時尚美型男的跨文化消費與跨性別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素汝(2003)。〈芭蕾女伶佛洛契科瓦「胖」到被開除的省思--談舞者身體形象與飲食失調的問題〉,《國民體育季刊》,32(4):68-74
董惠美、游添燈(2006),〈伸展柔軟度〉,《台大體育》,45 : 7-17。
臺美光(2004),〈女人與中年的對話〉,《應用心理研究》,24 : 215- 244。
趙緒東、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 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原書: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asil Blackwell.)
劉國英(1997),〈梅洛龐蒂的現象學方法〉,《中大人文學報》,1 : 240- 251。
劉憶勳(2006)。《體現.風格---初探青年街舞者的身體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麗雲(2002)。《國中舞蹈班芭蕾舞教學行為之硏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硏究所碩士論文。
歐建平著(1996)。《舞蹈美學鑑賞》。台北:紅葉。
歐建平譯(1996)。《舞蹈概論》。台北:紅葉。(原書:Martin, J.[1986]. Introduction to the Dance. Hightstown: Princeton Book Company Publishers.)
潘淑滿(2003)。《質性硏究 : 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蔣勳(2008)。《身體美學》。台北:遠流。
鄭至慧(1996),〈存在主義女性主義〉,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71-104,台北:女書文化。
蕭君玲、鄭仕一(2005),〈從梅洛龐蒂的「身體知覺」探討「舞蹈藝術」〉,《大專體育》,79:84-89。
賴金鑫(1982),〈伸展運動---拉筋〉,《健康世界》,75 : 58-63。
藍佩嘉(1995)。《銷售的政治性別化的勞動身體規訓---兩種化妝品銷售勞動體制(百貨專櫃、傳銷)的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原書:Barker,C. [2000].Culture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Sage.)
羅正心(2000),〈體現的文化觀點—以氣功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 : 93-116。
羅正心(2002),〈「原形畢露」:一個舞蹈案例的個人主體性及情感觀〉,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編),《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頁215-26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嚴祥鸞(2005),〈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 222,台北:巨流。
嚴學誠(2002),〈修練與身心互動:一個氣的身體人類學研究〉,《考古人類學刊》,58 : 112-145。
龔卓軍(2006)。《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
顧玉珍(1995),〈性別的魔鏡---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顧玉珍、周月英(編),《媒體的女人 女人的媒體(下)》,頁5-78。台北:碩人。
2. 英文文獻
Aalten, A.(2007). ”Listening to the dancer’s body”. In C. Shilling: Embodying sociology: retrospect, progress, and prospects.(pp.109-125) Oxford & MA :Blackwell.
Brown,C.(1994). Re-tracing our steps:the possibilities for feminist dance histories. In Adshead-Lansdale J. & Layson J.(1994). Dance History---An introduction.(pp.198-216).London:Routledge.
Bull, C. J. C. (2003). Sense, meaning, and perception in three dance cultures. In J. C. Desmond (Eds.), Meaning in motion: New cultural studies of dance (pp.111-132).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Csordas, T. J.(1990). Embodiment as paradigm for anthropology. Ethos, 18 (1), 5-47.
Csordas, T. J.(1994). Embodiment and cultural phenomenology. In G.Weiss. & H.F. Haber (Eds.), Perspectives on embodiment: the intersections of nature and culture. (pp.143-162). New York and London : Routledge.
Daly, A. (1991). Unlimited partnership: dance and feminist analysis. Dance Research Journal, 23(2), 2-5.  
Daly, A.(1987/1988). Classical Ballet- a discourse of difference. In J. C. Desmond (Eds.), Meaning in motion: New cultural studies of dance (pp.111-132).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Desmond (ed.), Meaning in motion: New cultural studies of dance (pp.111-132).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stone, M. Hepworth & B. S. Turner(Eds.), The Body :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pp.36-102). London : Sage.
Featherstone, M.(1982). The body in consumer culture. In M. Featherstone, M. Hepworth, B. S. Turner: The Body :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pp.170-196). London : Sage.
Featherstone, M., & Hepworth, M. (1991). The mask of ageing and the postmodern life course. In M. Featherstone, M. Hepworth & B. S. Turner(eds.), The Body :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pp.371-389). London : Sage.
Foster, S.L .(1986). Reading dancing : bodies and subject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danc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oster, S.L.(2003). Dancing bodies. In J. C. Desmond (Eds.), Meaning in motion: New cultural studies of dance (pp.235-257).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Foster, S.L.(2008). Throwing like a girl?: Gender in a Post-Human world. Unpublished paper.
Frank, A.W.(1991). For a sociology of the body: an analytical review. In M.
Jordan, S. & Thomas, H. (1994). Dance and Gender: Formalism and Semiotics Reconsidered. Dance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Dance Research, 12(2), 3-14.
Kent, A. (1984). The dancer´s body book. New York : Morrow, William & Co.
Thomas, H. (2003). The body, dance and cultural theo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Mulvey, M. (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3), 6–18.
Wainwright, S., P.,& Turner, B., S.(2004). Epiphanies of embodiment : injury, identity, and the balletic body. Qualitative Research, 4(3), 311-337.
Wainwright, S., P.,& Turner, B., S.(2006). Just crumbling to bits`? An exploration of the body, ageing, injury and career in classical ballet dancers. Sociology, 40 (2), 237-255
Wolff, J. (1990). Reinstating corporeality: feminism and body politics. In J. C.
Wolff, J. (1995). Dance criticism : feminism, theory and choreography. In Resident Alien : Feminist Cultural Critics.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3. 網路資料
Carroll, J.(2000, December 8). Just like a ballerina.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Retrived July 8, 2008, from http://www.sfgate.com/cgi-bin/article.cgi?f=/c/a/2000/12/08/DD157621.DTL&hw=Just+like+ballerina&sn=001&sc=1000
芭蕾術語、姿勢、動作解說辭典。取自: http://hk.geocities.com/mcc29hk/balletsteps.htm
新華網(2006年12月28日)。〈學跳芭蕾 日本成人健身新選擇 〉上網日期2008年07月08日。取自: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28/content_5540346.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4451026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1026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601.pdf92.47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02.pdf195.39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03.pdf139.78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04.pdf150.3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05.pdf105.92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06.pdf103.25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07.pdf255.65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08.pdf414.95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09.pdf528.45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10.pdf395.59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11.pdf378.04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12.pdf235.26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14.pdf263.33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615.pdf203.37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