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16
題名: 後殖民語境下的華語電影-解讀西方影展的「中國熱」現象
作者: 胡清暉
貢獻者: 李英明
胡清暉
關鍵詞: 後殖民
華語電影
中國熱
影展
東方主義
postcolonial
Chinese films
Chinese Cinema Fever
Film Festivals
Orientalism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Sep-2009
摘要: 西方自從1970年代末期逐漸重視華語電影,國內外影評、輿論經常以「中國電影熱」形容這個現象,本研究將此現象置入歷史文化的脈絡中分析,認為這個現象肇因於當時西方面對封閉而陌生的中國,一種交織過去文化想像、殖民經驗、神秘氛圍、現實需求(戰略考量、廣大的市場)所形塑的心理動機,並展現在許多不同領域,而電影「中國熱」是在此情況下的一個環節。\n另一方面,本研究以「中心╱邊陲」的後殖民思考架構,視「中國熱」現象為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的四個階段-「重新被發現、新電影運動與西方中級影展、納入主流藝術電影院線、與好萊塢電影工業接軌」。同時,本研究也將進一步探討背後的文化意涵及其所代表的意義。
Since late 1970s, the Western has gradually put more and more concentration on the Chinese films. The film reviews and the public opinions always regard the phenomenon as the “Chinese Cinema Fever”. This article, on the one hand,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eins. While facing China, a state once made the western feel so distant and unfamiliar before, a kind of mentality in the “Western” has been molded by 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colonial experience, mysterious atmosphere, and realistic demand (such lik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 and large-scale market, et al.), and displayed in the various fields. Meanwhile, the “Chinese Cinema Fever” is being a part in such complicated situ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henomenon, the Chinese Cinema Fever in the Western Film Festivals since late 1970s, will be consider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enter-Periphery” and be regarded as a process of the Chinese film toward the world, which is composed of re-discovering, re-emphasizing, including into the mainstream in the system of the Art Theatre. Nowadays, the Chinese films have turned into a part of the worldwide culture and universal consumption. At the same time, I would like to go a step further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meanings behind the appeara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著作:
1.《「中國電影•電影中國」-海峽兩岸電影學術交流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
2.王一川(1997):《邁向文本之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王家鳳、李光真(1999):《當西方遇見東方-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4.王寧、薛曉源(1998):《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5.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6.甘陽(編)(1989):《中國當代文化意識-反叛篇》。台北:風雲時代。
7.申友良(2001):《馬可•波羅時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朱剛(1997):《薩伊德》。台北:生智出版社。
9.朱耀偉(1998):《他性機器?後殖民香港文化論集》。香港:青文書屋。
10.朱耀偉(2002):《本土神話:全球化年代的論述生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1.江宜樺(2000):《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出版社。
12.何兆武、柳卸林(編)(2001):《中國印象-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3.何兆武、柳卸林(編)(2001):《中國印象-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下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4.吳俊雄、張志偉(編)(2001):《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出版社。
15.李有成(編)(1997):《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16.李英明(1999):《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出版社。
17.李英明(1995):《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
18.沈福偉(1985):《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忻劍飛(1991):《世界的中國觀-近二千年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史綱》。香港:三聯書店。
20.林琳文(1997):《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
21.周陽山、傅偉勳(編)(1993):《西方思想家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
22.花軍(1988):《第五代導演》。北京:民族出版社。
23.易劍東(2000):《武俠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24.倪震(1994):《改革與中國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25.迷走(1998):《離開電影院之後》。台北:元尊文化。
26.迷走、梁新華(編)(1991):《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出版社。
27.迷走、梁新華(編)(1994):《新電影之外╱後》。台北:唐山出版社。
28.張京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
29.張鳳鑄、黃式憲、胡智鋒(編)(2002):《全球化與中國影視的命運》。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30.張靚蓓(2002):《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文化。
31.張藏藏等著(1996):《中國可以說不》。台北:人間出版社。
32.梁秉鈞(編)(1994):《香港的流行文化》。台北:書林出版社。
33.陳光興(編)(2001):《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4.陳其南、周英雄(編)(1994):《文化中國:理論與實踐》。台北:允晨文化。
35.陳思和(2001):《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
36.陳振興(1992):《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卷》。台北:錦鏽出版社。
37.陳荒煤(編)(1989):《當代中國電影(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8.陳荒煤(編)(1989):《當代中國電影(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9.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
40.陳國球(編)(2000):《文學香港與李碧華》。台北:麥田出版社。
41.陳凱歌(1991):《少年凱歌》。台北:遠流出版社。
42.陳儒修(1995):《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台北:萬象圖書。
43.陳儒修(1994):《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羅頗誠(譯)。台北:萬象圖書。
44.陳墨(1998):《張藝謀電影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45.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出版社。
46.單德興、何文敬(編)(1994):《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47.辜振豐(2002):《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台北:果實出版社。
48.焦雄屏(1998):《風雲際會-與當代中國電影對話》。台北:遠流出版社。
49.焦雄屏(編)(1987):《香港電影風貌1975-1986》。台北:時報文化。
50.焦雄屏(編)(1988):《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
51.焦雄屏(編)(1990):《老井》。台北:萬象圖書。
52.焦雄屏(編)(1990):《黃土地》。台北:萬象圖書。
53.焦雄屏(編)(1991):《新亞洲電影面面觀》。台北:遠流出版社。
54.焦雄屏(編)(1991):《邊走邊唱》。台北:萬象圖書。
55.焦雄屏(編)(1992):《紅高粱》。台北:萬象圖書。
56.程予誠(1993):《現代電影學-開啟成功票房的鑰匙》。台北:五南出版社。
57.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1978):《中國電影發展史(上)》。香港:文化資料供應社。
58.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1978):《中國電影發展史(下)》。香港:文化資料供應社。
59.舒明(1995):《日本電影風貌》。台北:聯合文學。
60.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城邦文化。
61.黃仁、梁良(2002):《臥虎藏龍好萊塢:李安與華裔影人菁英》。台北:亞太出版社。
62.黃寤蘭(編)(1994):《當代中國電影:一九九四》。台北:時報文化。
63.黃寤蘭(編)(1998):《當代中國電影:一九九五-一九九七》。台北:時報文化。
64.黃寤蘭(編)(1999):《當代中國電影:一九九八》。台北:時報文化。
65.新聞局(編)(1983):《世界影展全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66.新聞局(編)(1999):《變遷中的香港、澳門大眾傳播事業》。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67.廖金鳳、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誠(編)(2003):《邵氏影視帝國》。台北:麥田出版社。
68.楊遠嬰(編)(2000):《華語電影十導演》。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69.楊澤(編)(1994):《七0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
70.楊澤(編)(1999):《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
71.葉樨英(1990):《大陸當代文學掃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72.劉立行(1997):《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出版社。
73.劉紀蕙(編)(2001):《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社。
74.劉康、李希光等(1997):《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台北:捷幼出版社。
75.劉現成(編)(2001):《拾掇散落的光影-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台北:亞太出版社。
76.蔡洪聲、宋家玲、劉桂清(編)(2000):《香港電影80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77.鄭樹森(編)(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出版社。
78.戴錦華(1999):《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台北:遠流出版社。
79.戴錦華(1999):《鏡城地形圖》。台北:聯合文學。
80.薛興國(2002):《吃一碗文化》。台北:捷幼出版社。
81.顏匯增(1992):《神聖與世俗:從電影的表面結構到深層結構》。台北:遠流出版社。
82.羅貴祥(編)(1998):《觀景窗》。香港:青文書屋。
貳、中文譯著:
1.Anderson, B.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時報文化。
2.Armes, R.(1997):《第三世界電影與西方》,廖金鳳、陳儒修(譯)。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3.Boehmer E.(1995):《殖民與後殖民文學》,盛寧(譯)。香港:牛津出版社。
4.Davis, J.(1991):《歐洲瓷器史》,熊寥(譯)。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5.Fairbank, J(1994):《費正清論中國》,薛絢(譯)。台北:正中書局。
6.Fiske, J.(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出版社。
7.Keylor, W.(1989):《二十世紀國際史》,蔡百銓(譯)。台北:幼獅文化。
8.Mann, J.(1999):《轉向》,林添貴(譯)。台北:先覺出版社。
9.Rabinowitz, P.(2000):《誰在詮釋誰-紀錄片的政治學》,游惠貞(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10.Said, E.(1999):《東方主義》,王志宏等(譯)。台北:立緒文化。
11.Said, E.(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蔡源林(譯)。台北:立緒文化。
12.Spence, J.(2000):《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阮叔梅(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13.Spence, J.(2001):《追尋現代中國》,溫洽溢(譯)。台北:時報文化。
14.Stam, R.(2002):《電影理論解讀》,陳儒修、郭幼龍(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15.Thompson, K.& Bordwell, D.(1999):《電影百年發展史後半世紀(上)》,廖金鳳(譯)。台北:麥格羅希爾。
16.Thompson, K.& Bordwell, D.(1999):《電影百年發展史後半世紀(下)》,廖金鳳(譯)。台北:麥格羅希爾。
17.Tim O’Sullivan, John Hartley, Danny Saunders, Martin Montgomery, John Fiske(1998):《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楊祖珺(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18.Turner, G.(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林文淇(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參、英文著作:
1.Anderson, P. (1998). 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 New York : Verso.
2.Bernstein, R (1982) : From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 the
search for the truth about China. Boston : Little, Brown.
3.Berry C. (1991) :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 London : BFI Pub.
4.Bhabha, H.(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5.Bordwell, D. (1986) : Film art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 Knopf : 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
6.Bordwell, D. (2000) : Planet Hong Kong :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7.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8.Levenson, R. (1971) : Revolution and cosmopolitanism : the Western stage and the Chinese stage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9.Marchetti, G.(1993) : Romance and the \"yellow peril\" : race, sex, and discursive strategies in Hollywood fiction.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0.Memmi, A (1967).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Boston : Beacon Press.
11.Schoff, H.( 1912). The 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 Travel and Trade in the Indian Ocean by a Merchant of the 1st Century. trans. and annot.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12.Spivak (1987) : 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13.Spivak (1987) : In other worlds :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New York : Methuen.
14.Studwell, J.(2002). The China Dream : the Quest For the Last Great Untapped Market on Earth. New York : Atlantic Monthly Press
15.Tam, K. (1998) : New Chinese cinema. Hong Kong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肆、學術論文:
1.唐慧音(2001):《影展潮:藝術行銷的觀點》。台北: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2.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3.張宇韶(2001):《論法國「一九六八年五月」事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4.張嘉娟(2001):《當代中國文化變遷與轉型-兼論「八九民運」文化意義及其啟蒙意涵》。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5.陳泓達(2000):《中共意識型態的後殖民意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批判性詮釋》。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6.董立文(1997):《論九十年代中共的民族主義》。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7.賴皆興(2002):《中共意識型態發展中的後殖民意涵: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三個代表」》。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8.魏玓(1994):《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伍、期刊:
1.Assayas(1986):<世界邊緣的工業:台灣電影所見所聞>,張宜君(譯),《400擊》,1:30-31。
2.Catherine Diamond(2001):<歐化中國風格的浮世繪世界>,呂健忠(譯),《中外文學》,29(10):148-182。
3.David Bordwell(2000):<跨文化空間?朝向中文電影的詩學>,葉
月瑜、劉慧嬋(譯),《電影欣賞》。104:15-25。
4.Felix Greene(1979):<西方人不能接受中國電影>,《電影雙周刊》,9:32-33。
5.Filippo Bencardino(1998):<15-17世紀歐洲地圖學對中國的介紹>,北丁(譯),《文化雜誌》,34:7-24。
6.Nicholas Koss(2000):<意象、結構和改寫: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英國人概念中的中國>,謝惠英(譯),《中外文學》,29(2):99-130。
7.Renato Constantino.(1980) “Not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for the Third World”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8.Tony Rayns(1986):<新東方電影>,王菲林(譯),《400擊》。
9.方孝謙(1999):<什麼是再現?跨學門觀點初探>,《新聞學研究》,60:115-148。
10.王介安(1994):<蝴蝶君-東西文化的衝突與掙扎>,《影響》,45:181。
11.王明霞(2001):<東方的第一道曙光-談臥虎藏龍>,《明道文藝》。302:10-13。
12.王美玲(2000):<二十世紀德語文學中的「中國」>,《中外文學》,29(2):131-152。
13.王雲怡(2001):<好萊塢包裝迷惑寶島>,《亞洲週刊》,15(14):35-36。
14.王雲怡、吳琦幸(2001):<臥虎藏龍站起來了>,《亞洲週刊》,
15(14):30-33。
15.王嘉驥(2000):<觀點→箴言→宣示:再論「共享異國情調」>,《典藏今藝術》,97:82-87。
16.竹內實(1988):<中國:東風壓倒西風>,陳才崑(譯),《當代》,22:48-62。
17.吳琦幸(2001):<專訪:《臥虎藏龍》導演李安>,《亞洲週刊》,15(14):34。
18.吳琦幸(2001):<進軍好萊塢的新里程碑>,《亞洲週刊》,15(14):33。
19.宋國誠(2000):<後殖民理論在中國-理論旅行及其中國化>,《中國大陸研究》,43(10):1-37。
20.李幼新(2002):<羅馬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人造成的-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源起>,《台北金馬影展「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專刊》。
21.周玉山(2001):<從高行健獲獎論中共的文藝政策>,《中國大陸研究》,44(2):77-93。
22.林克(2001):<「日本製造」將被「中國製造」取代-中國崛起,日本怕怕>,《商業周刊》,735:58。
23.林維鍇(1990):<世界影展大觀(一)>,《影響》,1:91。
24.林維鍇(1990):<世界影展大觀(二)>,《影響》,2:90-124。
25.邱家宜(2001):<李安的電影與武俠世界-在臥虎藏龍的好萊塢影壇,李安尋回中國人的武俠鄉愁>,《新新聞》,729:94-96。
26.邱誌勇(2003):<台灣電影與第三世界電影論述>,《當代》。189:44-55。
27.邱誌勇、許夢芸(2003):<奇觀的中國,中國的奇觀-解構「臥虎藏龍」的後殖民情結>,《當代》。189:68-83。
28.段貞夙(1994):<蝴蝶本為君,誤由莊生夢>,《影響》,46:117-119。
29.胡光華(2000):<從西方的「中國熱」到中國外銷藝術的西化>,《文化雜誌》。
30.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
31.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55。
32.翁秀琪(1989):<大眾傳播如何建構社會真實>,《中國論壇》,27(12):72-78。
33.張世倫(2002):<台灣「新電影」與國際影展路線的形成>,《台北金馬影展「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專刊》。
34.張玉佩(1995):<以東方主義理論分疏「喜福會」>,《當代》,110:80-97。
35.張錦(1988):<西方藝術中的東方基因>,《當代》,25:54-62。
36.梁良(1994):<美國故事中國心-談李安的《推手》、《喜宴》與王穎的《點心》、《喜福會》>,《影響》,47:124-126。
37.莊朝欽(1990):<由《大班》回溯到歷史上的鴉片戰爭>,《影響》,2:150-152。
38.許明龍(1994):<十八世紀歐洲「中國熱」退潮原因初探>,《中國社會科學季
39.郭恩慈(1995):<文化研究課題與香港時空(上)>,《當代》,110:96-105。
40.郭恩慈(1995):<文化研究課題與香港時空(下)>,《當代》,111:114-123。
41.陳仰莊(1999):<港美聯手揚威全球-專訪香港導演袁和平>,《亞洲週刊》,13(21):60-61。
42.陳建宏(1993):<電影社會學-從中西電影看台灣當前社會問題>,《影響》,44:116-134。
43.陳建華(1997):<曖昧與隨機-對中國「新民族主義」論和「後現代」話語的文學讀解策略>,《當代》。121:36-47。
44.陳清僑(1997):<後現代的常態與異狀-窮想九七香港如常>,《當代》。121:20-35。
45.陳儒修(1993):<符號「中國」在電影中的意義>,《當代》,87:122-143。
46.陳儒修(1998):<好萊塢默片時期的中國形象-一個初步的整理>,《電影欣賞》,92:49-55。
47.陳儒修(2000):<好萊塢觀看的中國>,《電影欣賞》,103:89-93。
48.彭仕宜(1991):<坎城現場,吳念真導遊>,《影響》。
49.曾偉禎(1995):<葬禮開始,全體肅立-記第45屆柏林影展╱暨電影百年>,《影響》,60:67。
50.焦雄屏(1985):<Dian Ying, Electric Shadow…-外國人研究的缺失及誤導>,《400擊》,1:24-25。
51.焦雄屏(1985):<中國電影大綻光芒>,《400擊》,1:14-18。
52.焦雄屏(1986):<台灣新電影正名篇-談新電影的創作困境>,《文星》,99:160-162。
53.焦雄屏(1994):<影展策略與海外出擊:訪電影年副執行長焦雄屏>,《影響》,46:101-106。
54.黃長美(1988):<中國庭園的歐洲波折>,《當代》,25:63-78。
55.黃建業(1986):<悶局中的變與不變-台灣新電影的審思>,《文星》,99:163-164。
56.黃建業、焦雄屏(1985):<這些人與那些人-研究中國電影的外國人>,《400擊》,1:19-23。
57.黃櫻棻(1999):<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國意象與消費>,《當代》,138:106-121。
58.楊一峰(1997):<坎城影展本身就像一部五味雜陳的電影>,《新新聞周報》,533:84-85。
59.楊永妙(2002):<台灣要成為小歐洲的關鍵競爭力-打拚文化產業>,《遠見》。198:72-86。
60.楊永妙(200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冷眼書寫人類價值>,《遠見》。198:174-179。
61.葉月瑜(1997):<當廟街皇后遇到白馬王子-《蘇絲黃的世界》中的性別與種族>,《電影欣賞》,87:40-44。
62.廖炳惠(1997):<後殖民研究的問題及前景-幾個亞太地區的啟示(上)>,《當代》。121:48-61。
63.廖炳惠(1997):<後殖民研究的問題及前景-幾個亞太地區的啟示(下)>,《當代》。122:66-77。
64.劉雲德(1988):<文化大革命之後-文化熱的歷史脈絡>,《當代》,21:18-25。
65.潘罡(1991):<影展本色,拼盤性格>,《影響》。
66.蔡賢藩(1986):<法國藝壇的「中國熱」>,《文星雜誌》,99:30-31。
67.鄭宏泰、黃紹倫(2002):<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九七前後的轉變>,《二十一世紀》。73:71-80。
68.盧悅珠(1997):<坎城中國熱-一九九七年國際影壇熱效應>,《交流》,34:50-52。
69.簡政珍(2001):<臥虎藏龍-悲劇與映象的律動>,《聯合文學》。198:10-26。
70.譚敏(1997):<西方國家在伊朗電影找到清新的創作靈感>,《新新聞周報》。534:65-66。
陸、報紙:
1.中央日報。
2.中時晚報。
3.中國時報。
4.民生報。
5.自由時報。
6.星報。
7.聯合晚報。
8.聯合報。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8260014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26001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6001401.pdf15.06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02.pdf21.41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03.pdf17.99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04.pdf32.74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05.pdf191.05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06.pdf554.38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07.pdf407.11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08.pdf77.23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09.pdf114.73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10.pdf980.21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014a2.pdf1.2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