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Center,Research & Development (Social network graph considers only
internal connections of NCCU
)
CHIA-NING CHU (218)
2015
論上古歌謠的韻律問題——《詩經》聲母的和諧現象
2014
近年來臺灣校園新詞語的發展變化
2014
兩岸同形異義詞研究
2013
近年來臺灣校園新詞語的發展變化
2012.08
從聲韻學賞析杜甫詩的韻律
2012-04
中古佛經音譯詞的來源與演化
2012-04
從語言風格學看李白詩的賞析
2012
論上古音與《詩經》的無韻詩
2011.12
三國時代支謙詞彙的時空特色
2011.12
經典之現代意義與應用―從經典著作《語言與人生》看歷史上的方言和共同語
2011-09
大唐西域記中反映的音韻現象
2011-08
晚節漸於詩律細---論杜甫草堂詩的語言特色
2011-08
論音韻學知識在華語教學中的功能
2011.06
從佛經看漢語雙音化的過渡現象
2011-06
談漢語知識的古今聯繫及華文教學上的應用
2011-06
談詹伯慧先生對台灣學術界的影響
2011-06
讀莫友芝唐本說文木部箋異四則
2011-06
中古佛經音譯詞的來源與演化,第2屆漢語歷史詞彙與語義演變學術研討會
2011-06
三國時代複音節動詞的發展與演化,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19)
2011-04
海峽兩岸新詞同形異義的現象,現代中國語言規劃一百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
2011
現代漢語同義近義詞的義素分析──理論和方法的研究;The Research of Semantic Field on Modern Chinese
2010-12
清光緒語料《韻籟》日母的演化
2010-10
論近代漢語輕唇音的演化
2010-10
論杜甫詩的語言風格
2010-09
唐代七言詩的語法結構及其特色
2010-08
《韻籟》入聲的幾個音韻特色
2010-06
台灣近年來聲韻發展的特色
2010-06
清光緒語料《韻籟》日母的演化
2010-05
《大唐西域記》玄奘新譯的音韻特色─ 一千年前音譯觀念的兩條路線
2010-03
《大唐西域記》反映的魚虞與尤侯幽的聲韻演化
2009-12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語法的研究
2009-12
聽唐詩的交響―由聲韻分析詩歌的音樂性
2009-12
「漢語近代音與方言專題」導言
2009-12
《大唐西域記》舊譯與新譯的音韻比較研究
2009-12
詞彙之旅
2009-08
論佛經詞彙的義場研究
2009-08
《大唐西域記》反映的聲韻現象
2009-07
《大唐西域記》音譯詞入聲字的對應規律
2009-06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音韻文字的研究
2009-06
漢語新詞知多少?型男與正妹--談漢語新詞與兩岸詞彙問題
2009-06
中古漢語以「洗」字為中心語素的語意場
2009-06
論漢語教學中的似義詞分析
2009
聲韻學在詩歌教學上的功能研究;The Study of Function of Phonology in Poetry Teaching
2008-12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音義的研究(下)
2008-11
論慧琳音義或體字聲符的更換
2008-10
論佛經詞彙研究的幾個途徑
2008-08
音韻學在文學上的應用─由聲韻分析詩歌的音樂性
2008-08
中古佛經詞彙的義素分析
2008-07
聽唐詩的交響-由聲韻分析詩歌的音樂性
2008-06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音義的研究(上)
2008-04
早期佛經詞義的義素研究─與「觀看」意義相關的動詞分析
2008
《大唐西域記》反映的聲韻現象
2007-12
兩岸新詞比較研究
2007-12
由義素分析學習漢語詞彙
2007-11
兩岸翻譯用語比較研究
2007-09
三國佛經語言的「行V」結構
2007-06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詞義的研究
2007-05
「重紐」現象各家學說之比較與評估
2007-05
佛經中的仁與仁者
2007
從聲韻學、詞彙學、句法學角度分析唐詩的語言
2006-12
了解詩歌韻律的一扇窗子,郭芹納《詩律》評介
2006-12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詞彙篇
2006-11
五十年來的中國語言學研究(1950-2000)
2006-09
仁從何來──佛經中的仁與仁者
2006-07
佛經中幾組複合詞的訓詁問題
2006-06
十四至十七世紀漢語聲母的發展
2006-06
佛經中「嚴」字的構詞與詞義
2006-04
大藏字母九音等韻之韻母異讀
2006-01
台灣地區語言研究與教學綜述
2006
中古漢語詞義的義素分析
2005-12
《韻籟》的零聲母和顎化現象
2005-11
近年來台灣新詞語發展之特色—論「子」後綴
2005-11
佛經音義研討會紀要
2005-10
語言學辭典(增訂版)
2005-09
佛經語言初探
2005-09
佛經中的名詞重疊現象
2005-08
論漢字的視覺符號性與漢字研究的三條新途徑
2005-07
中古漢語的兒後綴
2005-06
色即是空:論心經中「是」字的功能
2005-05
安世高譯經複合動詞詞義研究
2005-05
東漢佛經的同素異序詞
2005-03
中古佛經的「所」字構詞
2005-01
明代聲母演化的類型及發展
2005-01
陸宗達先生《訓詁簡論》在學術上的貢獻
2005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
2004-09
中古佛經的「所」字構詞
2004-08
中古漢語的「兒」後綴
2004-06
佛經中幾組複合詞的訓詁問題
2004-06
「化人」與「化佛」
2004-06
晉代佛經和《搜神記》中的「來╱去」─從構詞看當時的語言規律
2004-06
晉代佛經和《搜神記》中的「來/去」──從構詞看當時的語言規律
2004-03
佛經充實生活語彙
2004-03
《韻籟》中的幾個次濁聲母
2004-02
《山門新語》庚經韻所反映的語音變化
2004-01
《韻籟》聲母演變的類化現象
2004-01
語言風格學之觀念與方法
2004-01
《韻籟》聲母演變的類化現象
2004-01
說文解字訓釋中「A,B也」形式之研究
2004
12世紀至19世紀漢語聲母的演化規律與方向
2003-12
從校園新詞看詞彙的孳生
2003-12
漫談佛教工具書編輯
2003-12
論佛經中的「都盧皆」和「悉都盧」
2003-11
台灣新詞「~族」後綴
2003-10
宋代漢語音韻研究評述
2003-05
王力先生與中國語言學
2003-03
幾個漢代佛經詞語的訓詁問題
2002-11
佛經構詞法的一些問題
2002-11
佛經中「嚴」字的構詞與詞義
2002-08
韻籟語音中的類化現象
2002-08
韻籟"語音中的類化現象
2002-08
佛經語言中「這」字的音義問題
2002-05
《搜神記》和晉代佛經中的「來╱去」
2002-05
慧琳「一切經音義」特殊詞語研究
2002-03
《韻籟》的零聲母和顎化現象
2001-11
敦煌卷子p3006詞彙研究
2001-09
佛經語言中「心」的構詞
2001-08
佛經中「向」字意義的研究
2001-08
論佛經中的幾個複合副詞
2001-07
敦煌卷子p4663詞彙研究
2001-06
論佛經中的都盧皆和悉都盧
2001-06
中古漢語"消息"詞義研究
2001-05
析論近代音介音問題
2001-05
論佛經中的「睡覺」
2000-12
台灣校園新詞的發展和對教學的影響
2000-12
論佛經中的究竟
2000-11
早期佛經的「毒」後綴
2000-08
佛經構詞的三音節同義並列現象
2000-08
山門新語與江淮方言
2000-08
論上古的流音聲母
2000-06
魏晉語言中的「自」前綴
2000-04
法護經典中的"色"與"欲"(中)
2000-03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語詞複用例」研究
2000-02
語言學與漢文佛典演講暨座談會紀要
2000-01
論近代音研究的方法,現況,與展望
1999-12
早期佛經動賓結構詞初探
1999-12
早期佛經詞彙之動補結構研究
1999-11
山門新語所反映的入聲演化
1999-10
佛經語言學研究的現況與發展
1999-10
漢語詞彙學
1999-07
從早期佛經看幾個中古漢語詞彙問題
1999-06
佛經詞彙中的同素異序現象
1999-06
敦煌卷子P2965的訓詁與語法問題
1999-05
論聲韻學知識與文學賞析
1999-04
佛經的「有所」與「無所」
1999-03
山門新語庚經韻所反映的語音變化
1998-12
論佛經哀字的詞義
1998-11
析論唐詩中的幾個功能詞
1998-11
析論唐詩中的幾個功能詞
1998-08
論山門新語的音系及濁上歸去問題
1998-06
早期佛經詞彙的動賓結構---從訓詁角度探索
1998-06
西晉佛經中表假設的幾個複詞
1998-03
巴黎所藏p2901敦煌卷子反切研究
1998-03
西晉佛經詞彙之並列結構
1997-12
論兩岸新詞的衍生與孳乳
1997-12
早期佛經動賓結構詞初探
1997-11
紅樓夢「打」前綴研究
1997-06
早期佛經語言之動補結構研究
1997-05
西晉佛經中仁字的詞義與第二人稱研究
1997-02
佛經中的「唐」字的意義和用法
1996-11
漢語教學中的韻律分析
1996-08
說文解字訓釋中「A、B也」形式之研究
1996-08
論台灣地區的近代音研究
1996-06
西晉佛經中之並列結構研究
1996-06
論近代音研究的現況與展望
1996-04
從語言風格學看杜甫的秋興八首
1996-04
論語法學在古代漢語教學上的應用
1996-01
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
1996-01
兩岸翻譯用語比較研究
1996
早期漢語中〞於是〞的語法功能
1995-12
先秦詞彙「於是」研究
1995-10
音韻探索
1995-08
說文省聲的語音問題
1995-08
詩經的非SVO句型研究
1995-07
等韻精要與晉方言
1995-06
析論古典詩歌中的韻律
1995-06
論擬聲詞聲音結構中的邊音成分
1995-05
試論重紐的語音
1995-04
詩歌教學與韻律分析
1995-04
形聲結構之比較研究
1994-08
大藏字母九經等韻之韻母異讀
1994-08
王國維先生在唐代韻書研究上的貢獻
1994-05
論詩經語言學的體系和方向
1994-05
形聲字聲符表音功能研究
1994-05
語言風格學之觀念與方法
1994-05
大藏字母九經等韻的特殊音讀
1994-03
論兩岸詞彙的比較和詞典的編纂
1994-03
高仲華先生在等韻學上的成就與貢獻
1994-02
先秦諸子語言的新創詞對構詞法的影響
1993-12
論先秦詞彙[不亦]、[亦不]
1993-11
義素分析法與漢語教學,
1993-08
詩經.魯頌.駉的韻律風格
1993-08
古漢語義素分析和義位填補現象
1993-06
詞義場與古漢語詞彙研究
1993-04
"詩經"語言的音韻風格
1993-03
音位理論在漢字上的應用
1992-12
由形聲假借研究複聲母的可行性
1992-11
聲韻學
1992-10
大陸地區複聲母研究評述
1992-08
宋元韻圖入聲排列反映的音系差異
1992-08
上古漢語複聲母研究綜述(與趙秉璇共同發表)
1992-08
論字形規範的標準
1992-08
臺灣地區語言學及語言教學之現況
1992-06
宋元韻圖入聲探索
1992-05
國語ㄜ韻母的形成與發展
1992-04
莊子內篇複音節詞之結構
1992-03
形聲系統的科學性和漢字拉丁化問題(修訂稿)
1991-12
由熊貓一詞論華語詞彙的規範
1991-08
形聲系統的科學性和漢字拉丁化問題(初稿)
1991-05
說文音訓中反映的複聲母
1990-08
語料上雙聲疊韻和音近的區分
1990-06
上古漢語"塞音+流音"的複聲母
1990-03
近代音史上的舌尖韻母
1989-10
退溪詩的幾個詞彙特色
1989-10
詩三百篇「寤寐思服」試解
1988-04
宋代入聲的喉塞音韻尾
1987-04
評劉又辛<複輔音說質疑>兼論嚴學宭的複聲母系統
1986-07
韻會陰聲韻音系擬測
1983-10
上古漢語帶舌尖塞音的複聲母
CHIA-NING CHU
Nation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Menu
close
Node
Scale:
1
Change Color!!
hide
0